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原文_赏析)

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原文_赏析)

旦夕祸福,喜忧参半宋朝的流年,还在低吟浅唱,曲折的故事,正在悄然上演。生活,好像一个脑筋急转弯,很多时候,你以为答案应该是这样,但揭开谜底时却总是出乎你的意料。吕蒙正在《破窑赋》中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或许,正因为世事变幻莫测,所以,我们永远猜不透生活之谜。有人说:“命运是人生...

旦夕祸福,喜忧参半

宋朝的流年,还在低吟浅唱,曲折的故事,正在悄然上演。

生活,好像一个脑筋急转弯,很多时候,你以为答案应该是这样,但揭开谜底时却总是出乎你的意料。

吕蒙正在《破窑赋》中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或许,正因为世事变幻莫测,所以,我们永远猜不透生活之谜。

有人说:“命运是人生的导演。”我觉得这个导演很狡猾,他的剧本都是现写现拍,有时候还会心血来潮,临时更改,穿插一些悲剧情节,让人猝不及防,几乎崩溃。

有人说,世上的每个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戏子。生旦净末丑,不同的角色上演不同的故事,如果故事情节都是喜庆的,那未免乏味了些。所以,人生剧本里总有喜怒哀乐惧。祸福相依,喜忧参半。

我觉得李清照在这个人生舞台上演绎的故事很精彩,她把生命中的大喜大悲都演了一遍,然后悄然退场,留给观众无数的念想和怅惘。

李清照是幸运的,能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拥有一段相投相契的爱情。李清照也是不幸的,她和赵明诚甜蜜的爱情生活,并没有维持太久。正当她沉浸在浓情蜜意的情爱世界里时,一场场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想当年,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的时候,正好是政治气氛比较缓和的时候。后来,宋徽宗在新党的领袖蔡京的鼓动之下,决心要继承宋哲宗和宋神宗的变法遗志,推行变法。宋徽宗的决定,转变了朝中大臣们的命运。

蔡京获得了提拔,赵挺之是蔡京的追随者,所以蔡京被提拔上去之后,他也很快得到提拔,没过多长时间,两个人就先后做了副宰相,一直到后来做了宰相。

得势的新党人物开始对落魄的旧党人物进行打击报复,特别是对那些在宋哲宗元祐年间得势的,像苏轼、苏辙以及他们的弟子等人,展开了攻击。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属于旧党派的,自然而然也成了被打击的对象。

政治冲突和政治矛盾出现的时候,儿女亲家马上成了冤家。朝廷先后两次下达诏书,列出了一张长长的黑名单,这张名单叫元祐党籍,其中有一张一百二十一人的黑名单,由宋徽宗亲自书写,把它刻到碑上,那个碑就叫“元祐党人碑”,竖在宫殿的门外。

李格非的官职丢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知道。据说,李清照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向她的公公赵挺之提出了援救的请求。

南宋有一个人叫张琰,他在给李格非的文章《洛阳名园记》写序文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女适赵相挺之子,亦能诗,上赵相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意思是李格非的女儿嫁给了赵挺之的儿子,当李格非在这一场政治变故当中遭到不测的时候,李清照向她的公公提出了援救父亲的请求,这个请求是以诗的形式表现的。

如今,全诗已经找不到了,其中有两句流传了下来,“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此诗现在的标题叫作《逸句》,也有人写成《上赵挺之》,但肯定都不是原来的标题了。这两句诗既有她对父亲命运的关注,也有对公公的情理劝说,更有对公公“心可寒”的严厉指责。

尽管这次献诗救父失败,但是,当时年龄尚轻的李清照面对苦难时坚决抗争的意志,以及独立处世的坚强个性,令人钦佩。

这件事情让李清照彻底明白,在她那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之外,有着多么严酷的社会环境,这对她以后的成长、心智的成熟,以及她后来诗词的创作,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政治上的恶风险浪,在国家危亡之秋,李清照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抗争中磨砺心志。这些品质,从她所写的政治讽刺诗中也可以看出来。如《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其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其二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

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这两首诗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无意间在一本古诗词中读到的,那时候印象并不深刻,因为诗句很长,不想去背诵。只是对照书中的注释,浅浅地翻译了一下诗句的内容,那时很佩服李清照,觉得她的胆量很大,一个小小的女子,在封建社会居然敢说真话。

后来在师范学校再次读到这两首诗,了解了李清照写下这两首诗的背景,才知道她如此关心国家大事,小小年纪就懂得分析国事的利弊,并用诗词指出国家衰落的原因。这两首诗,很好地反映了她在年轻时就表现出来的超越一般人的政治见识。

李清照从大处着墨,一反歌功颂德的老套,深刻地分析了唐王朝安史之乱、唐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以及奸臣误国的严重后果。如: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这是对唐王朝奢华糜烂的生活和国家走向灭亡的内在原因的剖析。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为什么当时唐代的军队跟安史之乱的军队一打仗就失败?没别的,就是因为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专门让人从南方用驿马一站一站地给她传送荔枝,那些战马专门替杨贵妃传荔枝用,都在传送荔枝的道路上累死了,打仗的时候自然没有好的战马。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这是对奸臣误国的深恶痛恨和嘲讽。

这些诗句借古讽今,直斥时政,字里行间体现着李清照对乱臣误国的痛恨,对世事无常的嗟叹,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深深的关切与忧虑。

宋代的大哲学家朱熹曾经这样称赞李清照:“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

据史料记载,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北宋中后期,统治阶级上层发生了剧烈的党争。最初的斗争是由王安石派的变法和司马光派的反变法而引起的。延续到后来,两派政治力量你上我下,互相倾轧,大起大落。而一旦执政以后,本派内部又迅速分蘖,争夺益甚。神宗的动摇,高后的专权,哲宗的无能,纵容和支持了大官僚之间的争夺,因而,朝廷竟成了势欲熏心的官僚们操刀相向的战场。

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都深深地渗入诗句词行当中。人的命运不能自己掌控,国家的命运也不能由自己去改变,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难过和无奈的事情。

有时候,我总会想:命运究竟是什么东西?命运真的不是人可以主宰的吗?我们真的不能改变命运吗?

我曾看过一些人,虔诚地把自己的双手平伸出来,给看手相的人算命。听那些看手相的人对命运神乎其神的解释,觉得命运似乎就是一种符咒,所有的祸福都隐藏在里面。于是,当我们改变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总会喟叹:“命中注定的,谁也逃不了啊!”

命中注定,有时候成了我们怯懦最好的借口。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我们万分沮丧的时候,当我们孤独寂寞的时候,当我们走投无路,却依然心有不甘的时候,我们总会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从而喋喋不休地埋怨命运的坎坷和不公。

殊不知,有时候,命运也可以握在自己的手中,祸福也可以轮转。就如同人手掌上的指纹会随着年岁渐长而改变,人的相貌也会随着年华老去而改变一样。

记得《淮南子·缪称》里有一句话叫作:“福由己发,祸由己生。”意思是说祸与福的获得,均在于自己。我想这句话应该是有事实可依据的。

记得我小时候听过的一个小故事,叫作《祸福无门》,说的是清朝一位叫作吴宁的书生,和同学结伴来到澄江,参加选拔贡生的科试。头一年岁考中,吴宁在经、古等科目连得第一。他心想这次拔贡,稳操胜券,同时也带了足够的银两。于是他每天待在客栈里,与同学们喝酒赋诗,很觉得意。客栈里住着一位善于看相的相士,吴宁与他同住客栈,彼此相处得很好。相士断定吴宁将在三天内死于非命,但吴宁却阴差阳错地救了人。相士再次见到他时,说他因为做了好事,积了德,脸上的隐晦之色已经变成了福德之相,命运从此改变。

虽然这个故事很神奇,或许这故事纯属虚构,但却说明了祸与福之变只在一瞬之间,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事实上,我也曾亲眼见证过身边一些亲朋好友或者邻居,因为做了好事而避开了一场灾祸的事例。都说祸福相依,人算不如天算,但有时候祸也可以转变成福,就看你如何对待它了。

明·佚名《增广贤文》里说道:“亏人是祸,饶人是福。”意思是欺负人其实是祸,宽恕人其实是福。

或许,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积累名利钱财,不如积累善良。”因为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善良的人,似乎总能够逢凶化吉。

对于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也有不一样的对待方式。老子认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他告诉我们,遇福不陶然,遇祸不颓然,无论祸与福,都应处之泰然。

有些人认为:“是福挡不住,是祸躲不过。”因为一切都无可避免,做任何事都不应为祸福所累,当做则做,当行则行,认定目标,锲而不舍。

或许,因为人生就是这样得失无常,祸福互倚,方显生命的精彩。

或许,经历了这一次人生变故,李清照也参透了人世间的祸与福吧。既然无法改变事实,那就尽人力,听天命,不为祸福所累,处之泰然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