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_赏析)

李清照《夏日绝句》(原文_赏析)

敢于发声,心在魏阙“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书院里的一副对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此联为顾宪成所撰,顾死后,这副对联被后人刻写挂在惠山寄畅园旁顾氏祠堂里,后毁坏无存。抗战胜利后,东林书院重修,此联被重新刻写挂在院内,提倡大家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在我国历朝历代,每逢国家危难之时,总会涌现许多仁人志士,他们...

敢于发声,心在魏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书院里的一副对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据说,此联为顾宪成所撰,顾死后,这副对联被后人刻写挂在惠山寄畅园旁顾氏祠堂里,后毁坏无存。抗战胜利后,东林书院重修,此联被重新刻写挂在院内,提倡大家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国家大事。

在我国历朝历代,每逢国家危难之时,总会涌现许多仁人志士,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危不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正因为有这种可贵的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倒。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古至今,爱国,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永远飘在每一个关心国家兴衰的人心中。

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是最高尚、最纯洁、最有情的人。

有人会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牺牲自我,挥舞刀枪上战场,晏婴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爱国如饥渴;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关押了十九年,不辱使命,宁死不降;班固捐躯赴国难;袁崇焕,靠一人之力阻击后金多年,保明朝江山;为革命事业牺牲自己,受尽酷刑仍坚不吐实,被敌人杀害并毁尸灭迹的江姐……

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都在时光流逝中变成了历史故事,永远记在人们心中。

有人会用手中之笔讨伐敌军,表达自己的爱国赤诚。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霍去病对汉王朝的承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一句句铿锵有力的爱国誓言,令人热血沸腾,无限敬仰。

李清照,原本就有着深沉的爱国情怀,随着历史变迁,面对破碎的山河,她用忠诚向祖国叩首;金人熊熊的一把火,几乎烧尽她和丈夫毕生的心血,却烧不尽她的志向和爱国魂。

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历经磨难的李清照,几经辗转,终于回到江宁城。此时此刻,她所写的作品几乎都是关于家仇国恨的,焦灼、痛苦、愁闷、愤恨充斥着她的内心世界。

虽然,她无法像男儿一样上战场,但是她用自己锋利的笔,写下了荡气回肠的爱国诗篇。那独特的笔锋,既针砭时事、谈论政治,又深切地表明自己爱国的立场。

虽然,她曾是一个吟花诵叶,歌咏儿女情长的小女子,但在国难当头之时,她表现出来的巾帼英雄气概令人震撼。

她的《夏日绝句》,雄壮有力,气势磅礴,读起来令人肃然起敬,斗志昂扬。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写于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御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她想起了项羽,写下此诗。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可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项羽的悲壮,令李清照敬佩无比;宋帝和赵明诚的只顾自身安危,弃国弃城弃民逃命,却令李清照愤慨不已。对于一位爱国人士来说,心中最痛恨的就是那种在国难当头时,贪生怕死的人。

有人说她这首诗是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而写的。杜牧的诗里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丈夫能屈能伸,审时度势,善于判断,而且谋划好东山再起,只要最后能够取得胜利,就算是暂时退缩,也无所谓,大家依然会认为你是英雄,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像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韩信的胯下之辱,都是为了以后的奋发图强养精蓄锐的。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强调的却是不退缩,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她宁可慷慨悲壮地直面死亡的威胁,也不愿意缩头缩脑地苟且偷生。就像项羽一样,虽然他当年有退路,但他决不后退,最终选择了乌江自刎。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宁死不屈的真英雄。

从古至今,每个人的英雄观都不一样。或许,杜牧和李清照的英雄论都有各自的道理,世人很难评断他们谁对谁错。

国家遭难,李清照对当朝统治者懦弱逃窜的行为是很反感的,赵明诚的临阵脱逃,更是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

宋高宗的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这时候的赵明诚做江宁知府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二月,御营统制官王亦在江宁城内起兵作乱。

虽然御营统制这个官位比江宁知府要低,但是他统御的兵力不归属于江宁知府,而是归朝廷直接统辖,他要起兵作乱,这对于江宁知府来讲,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所幸的是赵明诚的部下,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得到了这个要叛乱的消息,赶紧去告诉赵明诚。碰巧,在这个关键时刻,赵明诚已经拿到了调任湖州知州的调令。

赵明诚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江宁知府,这里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新任的江宁知府来处置。当李谟把御营统制叛乱的消息告诉他时,他并不重视。李谟很无奈,只好自己想办法。

李谟预测叛军所要经过的街巷,在每一条街巷里设置路障,并且埋伏了兵将。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叛军在天庆观纵火,企图抢掠整个城市。幸好李谟安排在先,防患于未然,及时阻止了惨剧的发生。他们用斧子砍开南门之后,逃出城外,没有酿成大祸。

可是,当李谟天亮时去向赵明诚汇报平叛的情况时,却发现赵明诚和另外两个江宁府的高官已经在昨晚从城楼上悬下绳索逃走了。

或许,我们不能指责赵明诚,因为他不再是江宁知府。从制度上,他不管江宁的安危无可厚非。但是江宁也是南宋江山的一部分,既然他还没有离开那里,就有责任负责江宁老百姓的安危,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抛下自己的家人和全城百姓,还有那些他看得比自己性命还要重要的金石文物,临阵逃脱的行径不但是李清照所不齿的,也是我们所不齿的。

李清照的爱国情怀,与其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在新旧党争的旋涡里,她的父亲李格非敢于坚持自我,卓然独立,其不畏惧权贵和勇于向封建恶势力挑战的凛然正气给李清照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她的爱国意识以及冷静敏锐的远见卓识,都跟父亲的正直品格密不可分。

李清照的爱国情怀,与她一生的特殊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她经历了表面繁华而动荡不安的北宋末年和懦弱胆怯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危机四伏、动荡不安的北宋王朝,赋予李清照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切的忧患意识。那些借古讽今、直斥时政的爱国诗词,既是她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真实再现和深刻的政治批判锋芒的展露,又反映了她对国家、民族命运深深的关切与忧虑。

那一句句深沉厚重的铿锵之气和不让须眉的慷慨词句,在硝烟滚滚的战火和动荡不安的时代里,闪烁着夺目的爱国情,那一缕缕忠贞率直的情感牵动着后世文人的心,放射着灼灼的光华。

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这种爱国激情,溢于言表,振聋发聩。这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这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于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

一双纤纤玉手,看似柔弱无力,但是执笔挥毫的力量,却能牵动一股刚韧的英雄豪迈之气,力透纸背,穿透胸臆,直指人的脊骨。这种气节是很多男儿都自愧弗如的。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宋·戴复古《都中怀竹隐徐渊子直院》。

气节,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人民的团结,而凝聚起民族精神的却是那永不屈服的民族气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永远尊重那些有气节、有情操、品德高尚的人。而那些名噪一时,却没有正义可言,只图虚名的人,终将成为过眼的云烟渐渐飘散,不留痕迹。

我曾读过这么一段话:“一个拥有自己思想的人,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失去自我判断的信心及能力,在真伪难辨的视听环境中,能冷静地坚持真理,不为表象所迷惑,不为压力所改变,那就是真正的智者!”

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有思想,有激情,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的思想所左右的人。

读着李清照的诗词,我想起爱国将领吉鸿昌的故事:

在北伐战争之后,日本帝国对中国虎视眈眈,国民党借口“攘外必先安内”,拼命剿杀共产党。当时吉鸿昌奉命攻打鄂豫皖苏区,他在前线化装成小炉匠进入苏区,亲眼见到共产党的真实情况,觉得茅塞顿开,并为自己立定了目标:“投错了门路,就拔出腿来!”于是准备率部起义。不料蒋介石得到密报,很快解除了吉鸿昌的兵权,以“考察”的名义将他驱逐到国外。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质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地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用中华民族的自尊向美国的种族歧视发起挑战。

我也想起了英雄邓世昌和刘胡兰的故事: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杀敌,即使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屈服,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战斗的最后一刻,他开着舰艇,英勇地向日军舰艇冲撞过去,伴随着舰艇的沉陷,邓世昌被海水掩埋,那一刻,他无悔,因为他没有屈服。

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明晃晃的铡刀,任凭他们威逼利诱,始终不肯做叛徒,丧心病狂的敌人,见自己软硬兼施都得不到革命的秘密,便残忍地处决了她。这朵革命之花,永远开在人民的心中,激励着革命后辈无数人。

敢于发声,心在魏阙,视死如归,保家卫国,这是一种多么豪迈的爱国情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