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注释、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注释、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注释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卷帘人:或指侍女。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赏析李清照的诗词创作按照时间来划分,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诗词多以写自然万物为主,表达的多是怜惜怨叹的情绪。这首词便是早期在汴京时所作之词,当时李清照年仅十七八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卷帘人:或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创作按照时间来划分,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诗词多以写自然万物为主,表达的多是怜惜怨叹的情绪。这首词便是早期在汴京时所作之词,当时李清照年仅十七八岁。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在风雨夜醉酒醒来后,问身边人院中花事的情况,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表达了怜花惜春的愁绪,也反衬出词人内心的苦闷与哀怨。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的词作,篇幅很短,蕴含的情感张力却很强,意味别是深长。李清照通过以景衬情的方式,刻画出心理情感的高低起伏,并通过人物间简单的对话,使小词跌宕起伏,表达力十足,由此可以看出李清照创作的深厚功底。

且看第一句,“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只有短短的12个字,却完整细致地交代了事件的发生背景与状况。表面上看,词人想说的是昨天夜里风雨交加,自己喝醉了酒,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但酒劲还未完全散去。实际上,词人是在此处埋下了伏笔的,也就是说,第一句还有潜藏的含义。什么含义呢?当你读完接下来的内容就会明白了,潜在的含义就是,词人是想表达惜花怜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词人在醉意还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产生的,而词人为何醉酒,也是因为海棠花日渐凋零,内心愁绪万重,所以才在愁苦无奈中喝醉了酒,这就更彰显了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

再看第二句,“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承接了上一句词人对院中海棠花的担忧,于是便问身边的人,一夜风雨过后,海棠花是否安然无恙?此处,词人通过一个“试”字,将心中既担忧花事又怕听到花落的矛盾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终,词人得到的回复是什么呢?“却道海棠依旧”!这句话好像是不经意的答复,却在词人心中掀起巨澜,一个“却”字,表明这个回答不是词人所愿意听到的,而“依旧”二字则进一步表明,词人心中早已认定,经过一夜风雨摧残,海棠花必然已经伤痕累累,落红满地。所以,词人对身边人的答复非常不满和疑惑。

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接下来的两句,“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这句对白,极为简单,却极有滋味,既写出了人物对话间的灵动,又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由于很不满意,词人的语气还带着训责的意味,说道:你知不知道,一夜风雨交加之后,海棠应该花落一地才对呀!

李清照以十分传神的笔法,写出了古代闺房女子伤春感花的细腻情感。词末的“绿肥红瘦”四个字,也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令文士们击节称赏。

在此句之上,词人的问,极为有情,但身边人的答,却极为平淡,之后,逗引出“绿肥红瘦”之句,无限凄婉,又含蓄奇妙。可以说,短短的篇幅中,藏着无数曲折。

清代的《蓼园词选》对此下过评语:“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这里的曲折,就是层次。一首六句的小令,竟有许多的层次,句句折,笔笔换,如游名园,一步一境,堪称奇绝。

北宋词坛盛极一时,但在传统文人心中,词虽风雅,终是叨陪末座,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难想见,如果没有“绿肥红瘦”这般清丽的句子,那时的词坛将会失去多少颜色。

南宋文学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说:“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宋代陈郁说:李易安工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之。缪钺先生在《灵溪词话》中评论李清照少时词作“婉美灵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