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苏轼《永遇乐》赏析、解读

苏轼《永遇乐》赏析、解读

永遇乐苏 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座北国锁钥,南国门户,马嘶弓鸣...

永遇乐

苏 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座北国锁钥,南国门户,马嘶弓鸣声一直都喧响不息,这里有春秋时期吴季子的挂剑台,有楚汉相争时谋士范增的墓,有当年西楚霸王的戏马台,更有被称为“楚汉第一陵”的徐州楚王陵下浩荡的兵马俑军阵,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因为这些古迹的装点,已经被注入了强烈的雄性基因。然而,当你走过挂剑台,拜过范增墓,绕过戏马台,穿过兵马俑,你便会发现,在这些满眼皆是的男性符号背后,还端立着一座飞檐斗拱临水而建的楼阁,它,就是燕子楼。在徐州千年征伐的背景下,燕子楼更像是一点胭脂,宁静而凄美。

燕子楼的主人叫关盼盼,这位生于唐德宗年间的徐泗歌伎,生就一副沉鱼落雁之貌,不仅琴棋书画皆通,歌喉舞姿更是优雅绝伦,白居易的《长恨歌》能让她歌咏得淋漓尽致,杨贵妃的《霓裳羽衣曲》更被演绎得一时无两。很快,能歌善舞娇美可人的关盼盼便被当时的徐州守帅张愔重礼娶回为妾,这位颇通文墨的守帅将关盼盼视作掌上明珠,不惜斥巨资为其在依山傍水的徐州西郊建了一处别墅,由于这处别墅的造型颇似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又不时有燕子衔泥做巢,张关二人遂将其命名为燕子楼。在绕梁而起的《霓裳羽衣曲》中,张愔抚琴弄瑟,而关盼盼则轻移莲步,娉婷起舞,绽放自己灿烂的青春;还是在这座燕子楼上,著名诗人白居易被张愔延邀入席,成为座上宾,当关盼盼用纤纤玉手为自己仰慕的诗人斟酒,当《长恨歌》的旋律飞扬在燕子楼上,白居易恍然之间已觉得眼前的关盼盼便是当年的杨贵妃,“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的诗句不禁脱口而出,在诗文大家白居易的眼中,关盼盼俨然成为一枝盛放的牡丹花,而关盼盼自己更相信,这座氤氲在水汽中的燕子楼已经成为春潮涌动的幸福居所,自己就是那只衔泥做巢的燕子。

然而很快,燕子楼便进入了冷雨凄风的秋天。就在白居易离开燕子楼的第三年,张愔病死,当这位风流守帅的三妻四妾们纷纷各奔东西,作鸟兽散的时候,关盼盼却选择了留下,和年迈的老仆一起,正值青春韶华的她在将妆台和绣襦都锁进箱子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人生紧紧锁在了燕子楼上。曾经的杨柳参差,彼时已经成为纷乱如麻的枯枝;曾经的桐筝锦瑟,彼时已经成为落满灰尘的陈设。失去了心声互答的知音,关盼盼更像一只折翅的孤燕,静静栖居在冰冷的燕子楼上。当三百余首怀念的诗歌填满燕子楼的每一个角落,燕子楼已经成为关盼盼孤寂生命的外化呈示,深锁楼中,这位痴情的女子不觉已经空守了十年带泪的春秋。

身为才华充沛的丽人,关盼盼有着一份敏感的才情,然而,正是这份才情,最终使关盼盼香消玉殒。元和十四年(819),曾是张愔旧部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会白居易,此行他还特意带上了三首关盼盼幽居燕子楼所写的诗作。提起当年张府这位踏歌而舞的女子,白居易记忆犹新,而当他看过这三首诗,更是感动不已。“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读着这些清丽凄伤的诗行,白居易暗自羡慕张愔之妾竟能为其守节十年;但同时又一想,关盼盼与其每天以泪洗面,为何不随夫而去呢?这样不是更能成全其守节之名吗?想到这里,白居易当即便依韵写下了三首和诗:“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诗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你看,张愔墓旁的白杨树已经长得可以作柱子了,你既然如此思念他,为什么还没有红粉成灰,殉情而去呢?

当北风吹过燕子楼时,这位文坛巨擘的三首和诗递到了关盼盼的手中,痴情空守楼阁十年的关盼盼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自己曾经景仰的一代宗师竟会给自己寄来三把锋利的刀子!当年,她吟诵白居易的《长恨歌》是那样的动情,如今,为什么曾经温暖过心灵的文字会变得如此狰狞,每一首诗都透着杀人的寒光?在《唐诗纪事中》中,编撰者这样记录下了关盼盼当时的悲愤:“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代之后,人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反范也,所以偷生尔!”就在发出这腔悲愤后,关盼盼托张仲素带去了自己写给白居易的示意绝命的答诗:“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就在写过这首诗后,心如死灰的关盼盼开始绝食,十天之后,这枝曾在白居易笔下盛放的牡丹花最终枯萎凋零,沉落在燕子楼下冰冷的水中。

听说关盼盼绝食死在燕子楼,白居易深感后悔,若干年后,当他归隐洛阳香山,心知时日无多,更遣散了自己的宠妾——樊素和小蛮,以期希望他们不要重蹈当年关盼盼的覆辙。然而,人去楼空的燕子楼再也跳不出封建文人们的诗行,尤其是苏轼的这首《永遇乐》,更成为咏叹关盼盼的佳作,“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当苏东坡改知徐州,夜宿燕子楼上,生性豪放的他不禁为这位早逝的佳人生出一丝儿女情长。事实上,在封建文人的眼中,关盼盼这位薄命红颜已然是殉情守节的贞妇,可堪旌表的烈女,在他们的嗟叹与礼赞中,关盼盼消殒的青春维护的正是他们心中的封建道统,而承载着美丽与哀愁的燕子楼,在接受封建文人凭吊的同时,更像一座高耸的贞节牌坊,昭示着卫道士们津津乐道的“三纲五常”,同时也在呈示着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如今,翼檐翘角修葺一新的燕子楼仍旧是古城徐州一处游人如织的景观,在这座四面临水的楼阁中徜徉,游人可以凭栏远眺,也可以临风戏水,但我想,走进燕子楼的游人中,一定会有几人撇开导游的讲解,去找寻那个失落在历史时空中的燕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