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帝台春·芳草碧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帝台春·芳草碧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帝台春①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似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②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漫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③。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④,试重寻消息。译文春草铺满了南面的大路,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

帝台春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似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漫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译文

春草铺满了南面的大路,郁郁葱葱,欣欣向荣。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位可人的伴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寒食节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笑语欢声。可是到了如今,我却来到这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可偏偏却孤苦伶仃。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密层层的蛛网般罩住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知不觉再次溢涌。我十分焦躁不安,在高楼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整个黄昏,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处一片昏暝。哪里有一点点儿她的踪影。为了她我今生宁可舍弃一切,如今已经下定决心拼命追求她的芳心;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我还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息和行踪。

【注释】

①帝台春: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九十七字。

②拾翠:曹植《洛神赋》:“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指拾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指妇女春日嬉游的景象。

③暮云凝碧:谓傍晚时天边云彩凝聚。

④鳞鸿:即鱼雁。古人认为鱼或雁可替人传递书信。

品读

本词抒写天涯倦客的思乡念远之情。上片前半写海角逢春之景,后半转忆当年在京师与情人寒食节春游的美好情景。下片一气贯注,渲染强烈的相思之情。“拚则”两句似浅实深,深受后人的喜爱。

开篇描写美丽的春景,以景入情,属正衬。良辰美景依旧,只是伊人不在身边,故引出回忆。“忆得”三句简练精当,点时、点地、点人、点事。时则“寒食”,地则“凤城”,人则“拾翠侣”,事则“共携赏”。“拾翠侣”本已很美,再用“盈盈”一修饰,则其娇羞柔媚之态如在目前矣。据《东京梦华录》卷七载:北宋时,每到寒食、清明节日,汴京城便“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当时寒食节是男女寻欢作乐的最佳时机。词人所回忆的正是这种情景。下片专写愁状。“愁旋释”以下连用四个三字句,句句用韵。散则为四韵,合则为两组。虚实相映,描摹愁苦之状。“论情致则宛若游丝,论笔力则劲如屈铁。”(俞陛云语)以下几句描摹黄昏时六神无主、失魂落魄的情态,正是为情所困的精神状态。“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二句如同口语,极为浅白,但因是真情至情,故备觉感人。明代潘游龙说:“‘拚则’二句,词意极浅,正未许浅人解得。”(《古今诗余醉》)最后二句明知不可得信偏还要再问鱼雁,其情之痴已达到不能再痴的程度了。将相思相恋的情怀推到巅峰。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