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永遇乐京口①北固亭②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③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④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⑤,气吞万里如虎。元嘉⑥草草,封狼居胥⑦,赢得仓皇北顾⑧。四十三年⑨,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译文

千古江山依旧,但像孙仲谋那样识人重贤的英雄,却再也无处寻觅。那些繁华的舞榭歌台,英雄们的风流韵事,都被无情的风雨吹打而去。那普普通通的街巷,所看到的只是斜阳映照着荒草枯树,人们说寄奴曾经在这里居住。遥想当年,他指挥千军万马挥师北伐,气吞骄虏如同下山的猛虎。元嘉年间又是多么轻率,想勒铭狼居胥山建立奇功,结果只落得大败溃逃,不断地回头北望敌兵的追逐。如今已经过去四十三年,在望中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曾与金兵激战过的扬州路。真是不堪回顾,金人的统治竟如此牢固。在那佛狸祠堂的前面,神鸦的叫声杂和着喧闹的社鼓。有谁还能来问一问:廉颇将军果真衰老了吗,他的饭量是否依然如故?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

②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北固山上,又名北顾亭。面临长江。晋人蔡谟为储军备而建 。

③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帝。曾一度建都京口 。

④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刘裕生于京口,曾北伐, 并收复过长安、洛阳。

⑤金戈铁马:形容兵强马壮。

⑥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的年号(422—453)。

⑦封狼居胥: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曾追击匈奴至狼居山,在山上筑坛祭神而还。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西北部。

⑧仓皇北顾:慌乱败退中回望追敌。

⑨四十三年: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渡江南归,至写此词时正四十三年。

⑩佛狸祠:北魏拓跋焘的祠庙。在今江苏六合区东南。拓跋焘小名佛狸,当年兴兵南侵,进驻瓜步山,在山上建行宫,后改为佛狸祠。

社鼓:社日祭神的鼓声。

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晚年遭谗被黜逃往魏国。后来秦攻赵,赵王想再起用廉颇,派使臣去探望。使者受廉颇仇人之贿,说廉颇饭量依然很大,但“顷之,三遗矢(屎)矣”,于是廉颇未被起用。

品读

本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时作者任镇江知府,已六十六岁。当时宰相韩侂胄准备北伐,作者一方面坚决主张抗金,同时又担心主事者轻敌冒进而致败,对当权者不能真正理解、重用他表示愤慨。上片即景生情,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即孙权与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无限的向往和怀念。下片用刘义隆草率北伐失败的史实告诫当政者。接下宕开,回忆四十三年前率兵南归时如火如荼的战斗场面。结尾用廉颇自喻,抒发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与苦闷。

上片开头连用两个典故,皆由眼前景物引出,自然而贴切。这两个人物的共性是决不妥协,或坚决抗击来犯之敌,或毅然率兵北伐。同时,孙权又有用人之明,先用周瑜,后用陆逊,均表现出非凡的胆识。这正是南宋统治者所缺少的。作者的感慨也可想而知了。下片开头以刘义隆贪功名而草率北伐的悲惨结局向当权者提示和警告,不要贪不世之功名而草率出兵,《摸鱼儿》中的“惜春长怕花开早”就是这种意蕴,可谓石破天惊之语。“四十三年”战斗场景的插入,也有深意,当年自己满腔爱国热血,在极艰危的情况下血战南归。结果四十三年过去,一切依旧,佛狸祠照样在金人统治之下,而且一派和平景象。四十三年的时间却一事无成。最后再用廉颇之典,将遭谗受贬、小人当政等诸多感受都委婉地抒发出来,慷慨悲歌,千古后读来仍令人回肠荡气,扼腕啮齿。全篇苍劲沉郁,豪壮中有悲凉。杨慎在《词品》中评曰:“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