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宋朝/《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澡兰香①淮安②重午③盘丝④系腕,巧篆⑤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⑥露井⑦,彩箑⑧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⑨,伤心红绡褪萼。黍梦⑩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澡兰香

淮安重午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译文

五色丝绳系在她的玉腕,篆字的避邪符挂上她的头簪。在朦胧如烟的青色帐幕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花树下摆好酒宴,在绮窗前轻摇彩扇,欢歌对饮,往日幸福温馨的美景如在目前。当时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题写词篇,如今窗外的石榴已经凋残。往年端午节的欢乐已成旧梦,光阴快如流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风中摇曳,迷迷茫茫如一片清烟。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调,怎能安慰湘水中屈子的沉冤?春风和煦中飞燕已生雏崽,连绵阴雨中梅子已渐渐黄圆。正午的骄阳如明镜高悬,我心中的美人是否也在幕帘中沐浴香兰?遥想她一定回转绣楼,剪下菖蒲浸酒而自饮自怜。怅望中我仰望苍空,看那一弯新月冉冉升起在东天,那清淡的月光伴随着我,也来到这海角天边。

【注释】

①澡兰香:词牌名,吴文英自度曲。双调一百零四字 。

②淮安:今江苏淮安 。

③重午:端午,五月初五 。

④盘丝:民俗,端午节用五色丝系在腕上以驱鬼祛邪。又名长命缨 ,续命缕,辟兵缨。东北地区今称五色线。

⑤巧篆:民俗,端午节书符篆装饰发簪以避刀兵灾祸。

⑥银瓶:此处指酒器。

⑦露井:无盖之井。古诗《鸡鸣高树颠》:“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后泛指花下。

⑧彩箑(shà):彩扇。《方言》:“扇自关而东谓之箑。”

⑨写榴裙:《宋书·羊欣传》载,王献之往羊欣家,羊正著新绢裙午睡,献之在裙上题字而去。榴裙,石榴裙,大红色罗裙。

⑩黍梦:炊黍梦,黄粱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赴举途中在邯郸客店中遇道者吕翁。生自叹穷困。吕翁给他一枕,他枕之而梦。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主人炊黄粱饭尚未熟。

蒻(ruò):香蒲之嫩者。

江南古调:古人认为楚辞《招魂》乃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此处指楚地民间所歌之招魂曲。

燕乳:燕生新雏。

午镜:端午节午时所铸镜子,民俗以为能避邪,称“百炼镜”。

澡兰:古代民俗,端午节要用兰汤洗澡。《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唐宋时称端午节为浴兰节。

“应剪”句:古代民俗,端午节用菖蒲浸酒,以为可祛病。

品读

本词是端午客居怀人之作。上片从追怀昔日端午节的情事落笔,词丽境新,颇有风情。下片描绘当地端午节日的种种热闹景象与自然风光,末二句以一弯新月照两地相思之人结束全篇,余韵悠悠。

本篇辞藻丽密,意境有些朦胧,时空变换较频繁,需仔细索解。从开头到“往事少年依约”六句回忆往年端午节与佳人一起欢度的幸福情景。“为当时”句转折,见眼前石榴而思当年题写榴裙之风流韵事。题写石榴裙是借用典故,王献之所题之人是羊欣,也是男士。魏晋时期男人穿裙,裙与后代之裙概念、形制都有区别。前者题写之举动是潇洒,是展示文人风度。词人题写之石榴裙是为美人,是风流,是表示士人之风情,因此更觉怀念。石榴花为联系今昔的物象。以下几句转写今日之哀景。下片先写当地祭奠招魂之古风,暗喻自己之伤怀。“熏风”三句又暗转,由眼前之景折思自己之恋人。“午镜澡兰帘幕”亦此亦彼,恍惚迷离。最后以怀念远人作结。全篇处处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节令物候与怀人结合起来,怀人不离端午之景,写端午之景处处有怀人之情思。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