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满庭芳·促织儿》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满庭芳·促织儿》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满庭芳促织儿月洗高梧,露①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②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③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④...

满庭芳

促织儿

月洗高梧,露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译文

月光清澈如水,沐浴着高高的梧桐林。夜露沾湿幽暗的秋草,宝钗楼外秋意正深。苔藓沿着墙根伸展,一个萤火虫飞下墙阴。静静地听着蟋蟀的鸣叫之音。寒苦之声断断续续,渐渐地又转向幽咽悲沉。它并不是为了寻求伴侣,而是殷勤地督促妇女织布做衣,为此而费尽苦心。记得儿童时节,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四处搜寻。用水灌进蟋蟀的洞穴,又蹑手蹑脚地仔细辨听,辨听逃跑蟋蟀的声音,一步一步地按照细微的声音悄悄跟踪搜寻。任凭满天都是月光花影,独自一个人也要紧紧追寻。兴致勃勃地提着捉到的蟋蟀来到华屋,要与他人的蟋蟀决一雌雄,亭台式的金笼小巧玲珑。如今这一切都不必再度提起,因为全都成为过眼烟云,再也没有那种雅兴,任凭蟋蟀就在我的床下,陪伴着我哀叹悲吟。

【注释】

:露浓貌。

②土花:苔藓。

③敛步:脚步很轻。敛,收缩、约束。

④华堂:精美的厅堂。

⑤笼巧妆金:谓笼子小巧而涂金色。

品读

本词与姜夔的《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同时而作,并先于姜夔而成,同样是咏物佳作,未可轩轾。本词上片写蟋蟀生活的环境及听其叫声时的感受,下片追忆儿时捉蟋蟀、斗蟋蟀的情趣,反衬今日的孤独苦闷,有淡淡的感伤情怀。“儿时曾记得”几句刻画极细腻生动,细如发丝,使全词生色,令人回味无穷。

上片开头五句写蟋蟀声发出的地方。月明露清,是总的色调,优美而宁静。“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二句写蟋蟀生活的具体环境,精致入微。土花伸展处为人迹罕至之所,也正是蟋蟀喜居之地。萤火所下的墙阴,进一步更具体地暗示出蟋蟀发声之所。萤火之光极细微,释此词者多未指出这一物象之妙处,多以闲笔、衬笔论之,未搔到痛处。余以为这一意象甚妙,一是暗示出蟋蟀所在之具体地点,二是衬出夜之阴暗宁静,三是传神地刻画出人的主体感受。人本在仔细辨听蟋蟀在何处叫,辨听的同时也在注目审视,检验一下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故往墙阴处观瞧,正因如此,才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萤火虫飞坠墙根之景。如果不是这种精神状态,人们怎么会注意到萤火这一小小的光点呢?这正是细微处。笔者童年时也曾有过捉蟋蟀(我们地方俗语叫蛐蛐)的生活经历,故对这几句词心领神会,颇知其精妙细微处。“静听”以下写听蟋蟀鸣叫之声后的主体感受,扣紧“促织儿”这一词题的题面。下片开头几句追忆儿童时捉蟋蟀、斗蟋蟀的情景,“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满身花影”将儿童生活的天真烂漫刻画得栩栩如生。末尾两句也有深味,儿童时到外面墙根去找寻,呼灯灌穴。而如今蟋蟀就在自己的床下,却无心去理,足见其毫无兴致。抒情极为细微婉曲。贺裳极推崇本词,他说:“不惟曼声胜其高调,兼形容处,心细如丝发,皆姜词之所未发。”(《皱水轩词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