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吴文英《六丑》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吴文英《六丑》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六丑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吴文英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1],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滟春云热,笑靥欹梅[2],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眼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3],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4],钿车音绝。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残梅瘦,飞趁风...

六丑

壬寅岁吴门元夕风雨

吴文英

渐新鹅映柳,茂苑锁、东风初掣。馆娃旧游,罗襦香未灭[1],玉夜花节。记向留连处,看街临晚,放小帘低揭。星河潋滟春云热,笑靥欹梅[2],仙衣舞缬,澄澄素娥宫阙。醉西楼十二,铜漏催彻。

红消翠歇。叹霜簪练发,过眼年光,旧情尽别。泥深厌听啼[3],恨愁霏润沁,陌头尘袜。青鸾杳[4],钿车音绝。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残梅瘦,飞趁风雪。向夜永,更说长安梦,灯华正结。

【赏析】

这首词是壬寅岁(1242年)吴文英在苏州,因元宵风雨有感而作。

元夕,都市里张灯结彩,平时深居闺中的女子们也得以走出家门,多情的青年男女一见而铭心刻骨,终生难忘。这首词即写此。

斗转星移,天地间又是冬去春归。东风送暖,柳树上一片鹅黄色新绿,这是元夕前的自然景观。在这“玉夜花节”的元夕,馆娃娇女纷纷出游,她们衣服上的香气至今依然可闻。罗襦再香,留下的气味也不会经年不灭。多情的词人流连于女子的宝马香车旁边。“小帘低揭”,她“笑靥欹梅,仙衣舞缬”,自己不禁春心荡漾,甚至觉得“星河潋滟春云热”,这是处于热烈的恋爱中的人特有的感觉。月华如练,通宵朗照,自己兴奋得饮酒大醉,计时的铜漏报告着夜阑将晓,时间过得这么快!上阕的回忆中有掩抑不住的欢快。

下阕开头“红消翠歇”,语气陡转。他感叹自己韶华已逝,旧情尽别。他“厌听”杜鹃啼声,事实上是怕听,因它凄厉的啼声只会勾起自己的无限伤感。元夕过了,到清明时人们出城游春,也许还有可能再见。但可恨的春雨却落下来,自己去郊外,打湿了鞋袜,也没有等来传递消息的青鸟,从此再也没有看见她的钿车。这几句接上阕继续回忆,补叙了那一面之缘的结局。惆怅不已的词人质问自己:“却因甚,不把欢期,付与少年华月?”以致到今日还是憾恨难平。又逢元夕,“残梅瘦,飞趁风雪”,这既是写实,也暗喻自己所余无多的岁月仍在凄风苦雨中度过。词人心情之苍凉于此可见。街上无灯,只好用回忆梦一般的少年时代来打发这漫漫长夜。灯光渐暗,抬头才发觉“灯华正结”。现在的觉“夜永”和当年的不觉间“铜漏催彻”,构成今昔对比。灯花结而无人剪,从中也可见诗人的孤愁无绪。

这首词忆昔叹今,和其他此类词写法相同,前述往昔之欢乐,后叙今日之孤愁。但对往日情事讲得非常清楚,而情感也或喜或悲,写得从容有度。


【注释】

[1] 罗襦(rú):用质地稀疏的丝做成的短衣。

[2] 靥(yè):酒窝。

[3] 啼鴂:鹈鴂(tí jué),即杜鹃。《临海异物志》:“ ,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

[4] 青鸾:即青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忽见有青鸟来集殿前……是夜漏七刻,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后人因此称女子传信使者为青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