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宋朝/张孝祥《木兰花慢》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张孝祥《木兰花慢》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木兰花慢张孝祥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1],鸾鉴分收[2]。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霜华夜永逼衾裯[3],唤谁护衣篝[4]?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5]。情知闷来殢酒[6],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7]。...

木兰花慢

张孝祥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1],鸾鉴分收[2]。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3],唤谁护衣篝[4]?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5]。情知闷来殢酒[6],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7]

【赏析】

根据今人考证,张孝祥的两首《木兰花慢》,均为怀念其子张同之的生母李氏之作。金兵南侵时,张孝祥一家南逃,途中与李氏相识,两情依依,同居一处,于高宗绍兴十七年(1140年)生下张同之。后张孝祥不得已与李氏分手,李氏携九岁的儿子回其故乡安徽桐城的浮山学道。不久,张孝祥即作此《木兰花慢》词,寄托情思,怀念李氏。

上阕写与李氏不忍分离的情景。首两句点出时间,“归云”“去雁”比喻即将离别的李氏,“淡寒”表明是八月清秋季节,同时烘托气氛,全词的格调由此显得深沉哀婉,不胜悲凉。“正佩解”三句,写惜别时互赠信物的场景:本是两情相依,无奈被迫分手,从此后金钗成单,宝镜分持,再难有相见之日了。李氏含泪而去,而自己的泪水,亦如眼前的流水一般,流个不停。

下阕写对李氏的怀恋。在此霜洒露浓、寒气袭人的夜晚,谁来替自己收拾洗换衣服呢?言下之意,李氏当初对自己关怀备至。走进李氏原来住过的楼馆,依然是李氏在时的样子,依稀可以看到她的音容笑貌,可当时那种无忧无虑的景况今后怎么能再出现呢?回首往事,使人心情沉郁,只能借酒消愁,但酒愈饮愁愈深。“回肠不醉”写出词人对李氏的深切眷恋之情,最能动人的感情,非置身其间,不能写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难以吐出胸中块垒,只能“脉脉无言竟日”,把一切都化为情思,寄给远方的李氏。“双鹜”化用东汉明帝时叶县令王乔每月初一、十五从叶县上朝,不乘车骑,而乘双凫自东南而至的典故。这里以“鹜”代“凫”。“南州”泛指南部各州。李氏所在的浮山在长江之北,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及二人分手之处建康(今南京)在其东南,故称。

词人把对李氏深深的眷恋写得隐晦含蓄而情韵绵密,文辞优美,颇受词论家的好评。明代杨慎《词品》评张孝祥词说:“清丽之句,如‘佩解湘腰,钗孤楚鬓’,不可胜载。”


【注释】

[1] 钗:两股笄并为一起,首饰的一种。

[2] 鸾鉴:饰有鸾鸟图案的梳妆镜。

[3] 衾裯:寝时覆体之具。衾,大被。裯,帐。

[4] 衣篝(gōu):薰衣用的竹薰笼。篝,竹笼。

[5] 争:犹“怎”。

[6] 殢(tì)酒:病酒,困酒。此指借酒消愁。

[7] 鹜(wù):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