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随园食单·戒落套》全文、注释、译文
戒落套
【原典】
唐诗最佳,而五言八韵之试帖①,名家不选,何也?以其落套故也。诗尚如此,食亦宜然。今官场之菜,名号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之称②,有满汉席之称,有八小吃之称,有十大菜之称,种种俗名皆恶厨陋习。只可用之于新亲上门,上司入境,以此敷衍;配上椅披桌裙,插屏香案③,三揖百拜方称。若家居欢宴,文酒开筵④,安可用此恶套哉?必须盘碗参差,整散杂进,方有名贵之气象。余家寿筵婚席,动至五六桌者,传唤外厨,亦不免落套,然训练之卒,范我驰驱者⑤,其味亦终竟不同。
【注释】
①试帖:即试帖诗,起源于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种诗体,常用于科举考试。也叫“赋得体”。
②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也可用来盛放祭品,圆形,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
③插屏: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常用于几案上的一种摆设。
④文酒:谓饮酒赋诗。出自《梁书·江革传》:“优游闲放,以文酒自娱。”
⑤驰驱:此指行事、行动之意。
【译文】
唐诗最好,但五言八韵的试帖诗,名家也不选,为什么?因为它太落俗套。诗尚且如此,食物也是一样。现今官场的菜,名称有“十六碟”“八簋”“四点心”的说法,有“满汉全席”的说法,有“八小吃”的说法,有“十大菜”的说法,这些种种庸俗的名称,都出于低劣的厨师的陋习。他们只能把这些用在新亲上门、上司到来时而敷衍;再配上椅披桌帏,插上屏风,摆上香案,不断拱手作揖下拜才相称。如果是举办家庭欢宴,赋诗饮酒,怎么能用这种恶习俗套?只有盘碗交错地摆放,整散交替地上,才有名贵的景象。我家的寿筵婚席,动不动就有五六桌,从外面请厨师来做,也就难免落入俗套。但是经我训练过的人,按照我的意思而行,做出来的菜的味道终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