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军形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孙子兵法《军形篇》原文、注释、案例解读

第四篇军形篇【军形篇原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1]。以待敌之可胜[2];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3]。不可胜者,守也[4]: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5]: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6]。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军形篇注释】[1]为:造就、创造。[2]待:等待、寻找...

第四篇

军形篇

【军形篇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1]。以待敌之可胜[2];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3]。不可胜者,守也[4]: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5]: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6]。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军形篇注释】

[1]为:造就、创造。

[2]待:等待、寻找、捕捉。

[3]为:强求、硬干。

[4]不可胜者,守也:无把握胜敌,则守。

[5]九:指最大之数。

[6]动于九天之上:指攻势雷霆万钧,敌无法抵挡。

【军形篇译文】

孙武说:过去善于作战的人,首先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有利条件,以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被敌人战胜,主动权在于自己。可以战胜敌人,在于敌人出现错误,有被我利用的机会。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做到不被敌人战胜,而不使敌人有可胜的时机。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见的,却不能强求得到。要想战胜敌人,就要进攻得当。防守是因为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军队,如同藏在九层地之下深不可知;善于进攻的军队,如同从九霄而降使敌人猝不及防。因此,要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夺取胜利。

【军形篇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1]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2]。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3]。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4],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5]。

【军形篇注释】

[1]秋毫:形容极轻,举之并不费力。

[2]聪:指听觉灵敏。

[3]胜于易胜者也:好像胜来容易。

[4]忒(tè):失误,差错。

[5]政:同“正”,主,主宰的意思。

【军形篇译文】

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这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天下人都说好,也不能算是好中最好的。这好比能举起毫毛不算力气大,能看见日月不算眼睛明亮,能听得见雷声的震动算不上耳朵灵敏。古代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取得的胜利,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敢杀敌的武功。他们取得胜利,是因为在作战指挥上毫无差错。之所以毫无差错,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的基础之上,这样指挥作战,如同与已经失败的敌人作战一样。所以善于打仗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不放过足以使敌人失败的任何机会。因此,胜利的军队总是先造成胜利的条件才同敌人作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企图在作战中取得侥幸的胜利。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改确定军规,确保法制严明,因此能够掌握胜败的决定权。

【军形篇原文】

兵法:一曰度[1],二曰量[2],三曰数[3],四曰称[4],五曰胜[5]。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6],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7]也,若决积水于千仞[8]之溪者,形也[9]。

【军形篇注释】

[1]度:即度量、分析地理形势。

[2]量:计量人力与物资资源。

[3]数:计算可动员的兵力多寡。

[4]称:衡量敌我实力。

[5]胜:推算胜负。

[6]以镒(yì)称铢:镒、铢,古代重量单位,此处指实力悬殊。

[7]战民:指统率指挥士卒作战。

[8]千仞:形容极高。

[9]形:喻指军事实力。

【军形篇译文】

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量双方土地面积的大小;二是估量人口、兵源的众寡;三是计算物产、资源的多少;四是权衡军事实力强弱的对比;五是分析敌我双方有利不利条件和决定取胜的方法。敌我双方都有土地,就产生面积大小问题的“度”;双方土地大小的“度”的不同,就产生了双方物质资源丰瘠不同的“量”;敌我物质资源丰瘠的“量”的不同,就产生了双方兵员多寡不同的“数”;敌我兵员多寡的“数”的不同,就产生了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的“称”的不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成败。

所以胜利的军队作战,好像“以镒称铢”;失败的军队作战,好像“以铢称镒”。

胜利者作战,就像在万丈高的山涧决开积水一样,所向披靡,具有雷霆万钧之力,不可阻挡。

【评析】

所谓“形”,从内容来看,是指军事实力,即力量的强弱。

孙武先提出了五对矛盾:敌己、胜败、攻守、动藏、余缺,并强调己方是主要方面。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是自己的军事实力和谋划。善战者,先创造出不被敌人打败的条件,再伺机击败敌人。

此外,孙武在本篇中,还讲到了兵法的问题,即所谓的“度”“量”“数”“称”“胜”等问题。孙武以此展开与深化了关于地形、兵员、资源等军事谋策科学的军事运筹研究。孙武所讲的这些道理,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落后就意味着挨打,一个国家若经济实力较差,疆土小,兵源匮乏,那么这个国家是无法进行和维持战争的。

【兵家智慧故事】

秦赵邯郸之战

在公元前262年,韩国遭到了秦国的进攻,秦攻占了韩国的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野王(今河南沁阳)地区。韩王非常恐惧,忙派使者入秦,表示愿献出上党郡求和。但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献地入秦,他为了转移矛盾,减轻秦国对韩国施加的压力,就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王贪利受地,引起了秦国的不满,于是出兵攻赵,引发了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最终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国以赵国割地六城予秦而撤军。但是,赵国在秦国撤兵后,又不愿如约割地,因而激怒了秦国,秦国便出兵邯郸,引发了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继续。在邯郸之战,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失败的教训,改变了军事战略,在强敌面前,力求做到“先为不可胜”。他们制订了坚守邯郸、持久防御、避敌疲敌的作战方针,使秦军处于劳师远袭、顿兵攻坚的困难境地。最后,各诸侯国援赵的救兵到达,在“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的不利形势下,秦军兵败邯郸,赵国则以弱胜强,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公元前260年,秦、赵在长平决战,秦将白起针对赵括只知纸上谈兵、鲁莽轻敌的特点,制订了后退诱敌、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全歼赵军40余万。白起取得胜利后,还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他将秦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攻占邯郸以西的要点武安(今河北武安西)等地,一部分北上夺取太原郡(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自率领一部分兵力留驻上党,准备进攻邯郸。

秦军的进攻势头,引起了赵国及周围诸侯国的恐惧。赵国为了免于灭亡,与韩国合谋,派苏代携带重宝赴秦游说秦相范雎。苏代从范雎的个人利益及秦国的得失两方面来动摇其灭赵的决心,同时提出割地求和。范雎为苏代的分析所打动,便向秦王建议准许赵割地议和。秦王考虑长平之战相持三年,秦军虽然战胜,但士卒死者过半,国虚民饥。于是同意韩割坦雍,赵割6城给秦国,达成和议。秦王于公元前259年正月撤兵。

秦国撤兵后,赵国国王准备按照和约割让六城与秦。赵相虞卿不同意割城,他分析说,秦国撤兵是由于师老兵疲,力量不足,如果现在用他没能攻取的土地送给秦国,这与鼓励秦国攻打赵国无异。如果每年割6城给秦,那么赵国地有尽而秦之贪婪之心无尽,那样的话赵国必亡。他向赵王建议以6城贿赂齐国,因齐与秦结怨较深,齐得到赵国的6城后,必愿与赵合力攻秦,这样,赵国虽失地于齐,然而可取秦地以补损失。那时秦必反向赵求和,韩、魏也会尊重赵国,从而与齐、韩、魏结成联盟。赵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同时料定秦国不会善罢甘休,便积极进行抗秦准备。

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的教训,策划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策略。对内,赵国君臣努力缓和内部矛盾,合力同心,治理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强国力,抚养孤幼以增加人口,整顿兵甲以增强战斗力,同时,还利用人民对秦军在长平坑杀赵军降卒暴行的愤恨来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这样便造就了全国上下奋起抗秦的有利态势;对外,赵国积极开展合纵活动。赵王派虞卿东见齐王,商议合纵抗秦的计划;利用魏国使者来赵谋议合纵的机会,同魏国签订了合纵的盟约;同时以灵邱(今山西灵邱)作为楚相春申君的封地,结好楚国;此外,还对韩、燕两国极力拉拢。所有这些活动,促成了反秦联合力量的形成,使得反秦统一战线建立起来。

秦昭王果然因赵国没有如约割地,反而联合各诸侯国与之为敌而愤恨不平,遂于公元前259年九月发兵攻赵。秦王派王大夫王陵率兵攻赵,军队很快打到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鉴于敌强己弱的客观态势,采取了坚守疲敌、持久防御、避免决战、以待外援的方针。赵国人民对秦军的残暴记忆犹新,秦军的入侵,激起了赵国军民坚持抵抗、为保卫国家誓死抗秦的决心,他们坚守邯郸,英勇作战。在坚守防御的过程中,还经常派出精锐部队伺机袭击秦军,给秦军以沉痛的打击。秦国军队进攻邯郸的行动受到挫败,秦王又增兵换将,继续对邯郸发动攻势。经过八九个月的作战,秦军伤亡惨重,仍然攻克不下邯郸。秦王对此十分恼怒,亲自出面请秦将白起出来带兵攻赵。当初,在秦王与辅臣商讨出兵攻赵之时,白起便反对在这个时候出兵攻赵,他对秦王说:赵国自长平战败后,秦未能乘胜灭赵,给了赵国以喘息的时间,赵国得以努力耕种以增强蓄积,整顿兵甲以加强战斗力,修补城池以巩固守备。目前,赵国在内政方面,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正努力增强国力,加强战备;在对外方面,赵国在积极联络诸侯各国对付秦国。在这种形势下,是难以战胜赵国的。现在白起的预言得到印证之时,秦王又出面请白起为将去邯郸指挥作战,白起仍不从命,表示“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秦王听了勃然大怒,最后赐以利剑逼他自杀了。

秦国军队久攻邯郸不下,处于师老兵疲、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时,赵国在固守邯郸的同时,积极从事合纵活动。平原君赵胜率毛遂等人赴楚求援,毛遂以秦军曾经攻破郢都、焚烧夷陵、迫楚迁都的旧怨来激怒楚王,使楚王答应出兵北上救赵。魏王也即答应救赵,并派出军队10万向邯郸进发。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谁要是出兵救赵,等我攻下邯郸后就调兵攻打谁。魏王惧怕秦国日后报复,就命令主将晋鄙将10万大军屯驻在邺(今河北临漳),观望不前。

平原君赵胜见魏军停止前进,就派人去魏国,让自己的内弟、魏公子信陵君想法说服魏王让军队赴邯郸。信陵君多次劝说魏王,魏王仍然不肯下令进军,信陵君没有办法,又不能眼看着赵国灭亡,便决定带着自己仅有的一班人马去和秦军决一死战。临出发前,他遇到了他的朋友侯嬴,侯嬴劝他不要去硬拼,他说,如果那样做,就好像把一块肉投入饿虎之口,又能取得什么效果呢?他为信陵君出了一计,要他去求助于魏王的爱妾如姬,让她以出入魏王寝宫之便,偷取魏王调兵易将的虎符,然后夺取魏将晋鄙的兵权,带领军队去救赵。因为信陵君曾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这次信陵君请如姬窃虎符的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信陵君窃得虎符,赶到邺地,凭着虎符,假托魏王之命要取代晋鄙的职务。晋鄙对此表示怀疑,不肯交出兵权,信陵君不得已杀了晋鄙,夺得兵权,率领军队直赴邯郸。

在赵国的邯郸,秦军又一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邯郸形势危如累卵。这时,平原君让自己的妻妾婢奴也参加到守城的劳役中,把家中的资财全部拿出来馈赠给士兵,鼓励士兵拼死作战。平原君还招募得3000奋不顾身的战士,向秦军发起反击。秦军出于意外,一时招架不住,向后退却了30里。正在这时,信陵君率领的魏军救兵和春申君率领的楚军先后赶到,秦军在内外夹攻的形势下战败于邯郸,秦将王龅率残部逃回汾城,另一部分被联军包围,最后投降赵国。

魏楚赵三国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西南),秦军退回河回(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之西),放弃了以前所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和韩地上党,邯郸之战到此以赵胜秦败落下帷幕。

在邯郸之战中,赵国能以弱胜强,关键在于他制订了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如缓和国内矛盾,争取人民的支持,即孙子所说的“修道保法”;同时制订了以守为主,攻守结合的战略。在敌军出现了师劳兵疲、顿兵挫锐的情形下,赵国又能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配合援军的进攻,一举击败秦军,赢得胜利。而秦军的失败,则是秦昭王不了解兵法原则,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战争而造成的恶果。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邯郸之战的胜败得失,足以启迪后世的军事家们。

陈泰解狄道之围

公元251年,西蜀大将姜维、夏侯霸等人引兵数万进攻曹魏的陇西。魏雍州刺史王经对征西将军陈泰说:“听说姜维分兵三路,一路向祁山,一路奔石营,另一路赴金城。所以我们也要分三路布置,您出兵侧翼保石营,调凉州军至罕保金城,派讨蜀护军徐质保祁山。”陈泰心想,以姜维的实力和兵力势必不能分取三路,而自己的兵力也不好分开,便对王经说:“先别急,看看形势,知道敌人的意图再说。”后来,姜维果然只一路进兵。率领全部兵力至罕,意在夺取狄道,虎视关陇。知道敌人意图后,陈泰派王经去守狄道,告诉他须待大军到后,再与姜维交战。陈泰自己率军到陈仓,意欲从侧翼发动攻击。

王经去后,不守狄道,而是率军前进,与姜维相遇于故关,交战大败,匆忙跑回狄道,收拾残军防守。由于此战失利,姜维乘胜引兵前进,把狄道团团包围起来。狄道形势危急,陈泰知道原来的侧翼攻势已无用,便急命五营前行,自引大军随后跟进,去解狄道之围。

部队到了上邦,邓艾、胡奋、王秘等人亦领兵到来。邓艾等人说:“王经的精兵已败于姜维,敌人兵多气盛,难以抵挡。而您所率之兵实为乌合之众,新败之后,士气消沉,陇右动荡不安。古人说:‘蝮蛇螫手,壮士断腕’。《孙子兵法》也说:‘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守’。这是说要忍受小的得失而保全大局。现在,陇右的危险远过于蝮蛇,狄道不正是不守之地吗?姜维之兵,乘勇前进,我们应避其锋锐。所以现在不如放弃狄道之守,先求自保,然后再设法进兵陇石,这才是上计。”

陈泰说:“姜维率轻兵深入远地,粮草不继,必定要与我们寻求速战。所以,王经应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不与交战。但他不知形势,与敌速战,遂使敌人得志进兵包围了狄道。如果姜维攻克狄道,再引兵东进,占据栎阳粮米之地,驻兵此处,招降纳叛,勾引羌人,东争关陇,则此处四郡大概都会被姜维所得。这样的话,我们的麻烦就大了。不征讨呢,姜维虎视中原,危险时在;征讨呢,姜维以得胜之兵据城坚守,坚守的形势不同,我军要想取胜便非常不易。而现在呢?姜维仓促之间调集大军深入,粮草必然不继,这正是我进军破敌之时,只要我军一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姜维必破无疑。而且,我军占据高地,以上击下,势如破竹,敌人必不战而走。敌寇不可容纵,被围的狄道也不会坚持多久,诸位将军何必说出这种话来呢?”陈泰于是便进兵跨越高城岭,准备解狄道之围。

心意定了,救兵之计如何布置呢?陈泰心想,姜维用兵亦非比寻常。他既然兵围狄道,想必会在山路险阻之处设兵伏击援兵。怎么办呢?他命令部队趁夜潜行,绕过敌人可能设伏的北路,率军向南,走到了狄城东南的高山之上,果然绕过了姜维的伏兵。大军一到,于高山之上多举烽火,击鼓鸣角,告诉城中救兵已到,城中兵将士气大振。而姜维见对方救兵突至,出乎意料,军中上下震惊。姜维引兵来战陈泰,终因地势不利而退。后来,陈泰又密谋截断了姜维的退路。姜维听到后,连忙引兵遁去,狄道之围被解,姜维没有在陈泰手中得到一点好处。

在这场互斗心智的战争中,陈泰的智谋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先是想守住姜维进兵的必由之路,然后从陈仓发动侧翼反攻。故关一败,狄道危急,侧翼反攻无法实施,使出奇兵绕过埋伏,突然出现在姜维的大军面前,保住了狄道。后又密谋截断姜维的退路,吓走了姜维。此战一胜,连司马懿对陈泰也是交口称赞。姜维也表现了很高的军事谋略,他先是诈称兵取三路,突然一路进兵罕,围狄道,伏兵打援,无奈遇上了对手,一丝便宜也没有得到。

吕蒙速兵破皖城

三国时期,魏公曹操派遣朱光为庐江太守,朱光率兵驻屯在皖县,大力开田种稻,同时又令间谍到吴地鄱阳联络起义首领,让他们充当内应。东吴大将吕蒙说:“皖县田地肥美,如果稻禾一旦成熟收割,魏军必定扩充兵员,像这样搞上几年,曹操强大的态势一形成便难以制服了。因此,应当尽早拔掉朱光这颗钉子。”进而他又详细地陈述了该地的情况。于是,孙权亲自出征皖县,一昼夜就到达这里。

孙权接见众将,征询攻城之策,大家都建议采取构筑攻城土山高垒之法,只有吕蒙提出不同看法,说:“构筑土山高垒必须经过好多天才能完成,等到那时,敌人的城防已经整修加固,外部的救兵必将赶到,该城就无法攻破了。况且我军是乘着雨季从水道而来,倘若在此停留而耽搁时日,上涨的江水必将退尽,返回时道路就会非常艰难,我觉得这是很危险的。据我观察,现今该城并不很坚固,凭借我军锐不可当的士气,从四面实施围攻,不用多久就可破城,然后乘着水位高涨而还军,这才是全胜无损之策啊。”吴主孙权听后采纳了他的意见。

吕蒙就推荐甘宁担任登城都督,率兵进攻在前,吕蒙率领精锐主力随后跟进。天刚亮时吴军发起进攻,吕蒙手持鼓槌擂鼓督战,士兵们个个龙腾虎跃,奋勇登城,仅到吃早饭时候就攻克了该城。接着不久,魏将张辽率领援兵进至夹石时,听说皖城已被攻破,不得不率兵退回。

孙权为了奖赏吕蒙此战所建功勋,当即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隋文帝灭陈一统南北

隋文帝灭周建隋时,南北尚未统一。当时,北方的突厥人不时南侵,南方尚有陈朝隔江对峙。隋开皇元年,隋文帝决定攻灭陈朝。

尚书左仆射高颎劝阻说:“大隋刚刚建立,朝政待修,北有突厥,外患未除,出兵伐陈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文帝采纳高颎的建议:先灭突厥,后灭陈国。

开皇三年,隋军北上攻打突厥,在与突厥交战期间,对南方的陈国采取了十分“友好”的策略。为增加国家实力,隋文帝大胆实行改革,简化了政府机构,鼓励农耕,提倡习武。

在击溃了突厥之后,隋文帝开始着手灭陈的行动。开皇七年,高颎向杨坚献策:在江南收获粮食的农忙时节,调集隋朝人马向长江沿岸集结,并大造声势,说隋军要过江攻打陈朝。陈朝必然会放弃田里的农活,集结队伍进行防守。等陈朝集合起军队做好抵抗准备,再把军队撤回。这样,时间一长陈朝就收不上来粮食,国库就会逐渐空虚,军队也被搞得疲惫十堪,对备战就会懈怠起来。于是隋军依计而行。陈朝果真被搞得国力日衰,陷入困境,对隋军的防备也松弛下来。

开皇八年冬天,隋文帝命贺若弼、韩擒虎率军从东西两路夹击,南下攻打陈朝。进攻发起之前,贺若弼利用军队换防,把沿江隋军调集到广陵,一时间长江北岸旌旗招展,连营不断,人喊马嘶。陈军大惊,以为隋军要渡江,急忙调大军来防守。过了几天,陈军发现对岸的隋军渐渐散去,这才知道原来是隋军在换防。陈军于是放松了警惕。开皇九年大年初一,陈军欢度新年。贺若弼认为时机已到,午夜率领隋军悄悄渡过长江,顺利地登上了京口城楼。韩擒虎也率领数百勇士摸黑渡过长江,占领了采石矶。尔后,两军从东西两面沿长江向陈朝都城建康进军,一路攻无不克,不久就攻占了建康,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隋朝先备后战,先平定北疆,再消灭陈国,应用的正是《孙子兵法·形篇》中所言“守则不足,攻则有余”的战略思想,一旦获得了绝对优势,则采取断然措施发起攻击,“动于九天之上”,势不可当。

王世充大胜李密

孙子说,可以战胜敌人,在于敌人出现错误,有被我利用的机会。隋朝末年的王世充正是凭借这一点战胜实力强大的李密的。

隋朝末年,朝廷腐败,政局动乱,大一统的局面又面临四分五裂。李密就是当时不容忽视的地方领袖之一,他曾经一度控制黄河南岸,牵制住洛阳隋朝王室的兵力,然而他未能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反而留下缺口让敌人有机可乘,终于被王世充的政府军攻破。

李密有很多有利条件,却没有好好利用,从几件小事就可以知道。譬如,他的仓库存粮很多,而东都正为粮草所苦,这是相当有利的资源,他不但不知加以利用,反而大方地当起散米童子,打开仓库让民众自由拿取。有些人抱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态,搬走一大堆米,搬不动了,就随地抛弃。从仓库门口到城门,地上的米铺成好几寸厚,车马辗踏而过,马路变成米路。就连附近强盗都闻讯而来,携家带眷,将近有百万人之多。他们没有瓦罐、木盒,只有荆条编成的箩筐,米从缝里溜出,洛水两岸十里之间,一眼看过去,仿佛白色沙滩。

李密正为存粮丰富而沾沾自喜之时,身边有人担心起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今人民之所以不断扶老携幼涌来,正是因为我们这边有粮食的缘故。而你却不知珍惜这项资源,这般浪费,我怕一旦人民粮食搬够了,就不再投靠我们,这样如何能够成就大业呢?”李密听了之后,心生感激,便封劝他的人为官。

由此看来李密似乎略有所悟,但实际上却悟得不彻底,接下去又发生一个错误。他认为在洛阳的王世充军队屡战屡败,力量薄弱,内部又不和,应该是不堪一击的,对王世充也就没有了戒心。

李密显然过于自信了。事实上,王世充备战已久,正秘密计划消灭李密。当时李密军队缺乏衣服,而王世充则粮食不足,于是王世充提出彼此交换、互通有无的要求。李密起初觉得不妥,可惜意志不够坚定,有些部属基于私利竟大力鼓吹交换的好处,李密最后终于接受了。王世充这边也开始评估进军李密的胜算。从民心士气的角度来看,李密有几项致命伤。王世充经此评估之后,决定逮住机会,狠狠的给予致命一击。王世充选出精兵两万余人,配合两千匹马,并且亲自领军,出兵攻击李密。

李密立刻召开参谋会议,商讨大计。会中分成两派,一派主张采取攻势,另一派则主张严阵以待,以逸待劳。李密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坚守不出,王世充的大军求战不得,想转道又受阻无路,不出十天,大军自然瓦解。然而李密的见解并不获认同。若干战将认为王世充的军队人数不多,且连连受挫,根据兵法“倍则战”的说法,人数占尽上风时,应该主动出击,不可错失机会。李密拗不过大家,只好下决心出战。如果说主动出击的决定,是李密所犯的第一个大错,那么轻敌大意,便是他致命的失误。他不把王世充看在眼里,所以军营四周不设堡垒。而王世充正好相反,他精选两百余名骑兵,摸黑潜入北邙山的溪谷中。天亮后,王世充率英勇战士发动攻击,李密还来不及摆好阵势,就被冲杀得一塌糊涂。为了提高士气,王世充此时又派人将一名面貌和李密相似,被绳索绑住的人带出来示众,佯称已逮住李密本人。全体将士果然信心大增,以为擒贼先擒王,胜利就在眼前。他们哪里知道,其实这是王世充事先安排的计谋。原先的伏兵配合着整个局势的发展,也适时展开奇袭,直扑军营,并且发动火攻,李密就此大败,仓皇逃走。

明成祖治天下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他依法治天下,使一个国家逐步走向稳定,为明朝276年的天下奠定了基础。明成祖强调法治。一次,一名立有战功的将官触犯了刑法,刑部官员为将官说情,希望明成祖能“论功定罪”。明成祖批评刑部官员说:“执法应该公正,赏罚应该分明。过去他有功,朝廷已经奖赏了他;如今他犯了法,那就该给他治罪。如果不治罪,那就是纵恶,纵恶如何能治理天下呢?不能‘论功定罪’,而是要依法治罪。”

明成祖对外戚的约束很严,凡外戚“生事坏法”者都被处以死罪。有一次,太子的妻兄张旭放纵家僮影响很坏。明成祖得知,亲自召见张旭,对张旭说:“你是朕的亲戚,最应该遵纪守法,否则,我要罪加一等来惩治你。如果不这样,大家都去欺凌百姓,天下怎么能治理好?请你当心!”

明成祖继承了父亲勤政的好作风,每天除了早朝以外,还有晚朝。明成祖认为早朝过于繁忙,没时间与大臣们交谈,早朝之后他就把六部尚书留下来,与他们促膝谈心,交换各种意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然后推而广之。

明成祖认为人才是治国的栋梁,因此,不但三令五申地告诫吏部(任免官吏的机构)官员要把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而且指示吏部官员对人才要做到“人尽其才”,即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特有才能。明成祖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君子敢直言,不怕丢官丢命,因为他是为国家着想;小人阿谀奉承,只想升官发财,因为他是为一己私利着想。”

为了把各地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朱棣诏令对全国各州县的官吏进行考核,以9年期限为满考核,对那些在满考核中政绩卓著的官吏除嘉奖之外,都留在京城六部中任职。

明成祖讨厌阿谀奉承,喜欢直言快语。为了鼓励大臣们说真话、说实话,明成祖不止一次对众大臣表白道:“国家大事甚多,我一个人再有能力,也难免有忘记的和处理错的,希望大家发现我忘记了就提醒我,做错了批评我,大家千万不要有所顾忌啊!”

一次,贵州布政司在奏折中写道:皇上的恩诏到达思南府,太岩山间都响起“万岁”的声响,这是皇上的威恩远加山川的灵验啊!一些大臣听了这段话都纷纷向明太祖祝贺。明太祖面现不悦,说:“在山顶上呐喊,千山万谷都会回应,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你们想用阿谀奉承来讨我欢心,实在不是贤人君子的作为!”

明成祖在位22年,扩大了疆域,发展了经济,使天下得以大治。闻名于世的多达2.2万多卷的类书《永乐大典》就是明成祖集全国三千多有名望的文人墨客编纂而成。

徐阶伺机除严嵩

孙子说:“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意即采取防御,是由于处于劣势;采取进攻,是由于拥有优势。善于防守的军队,如同藏在九层地之下深不可知;善于进攻的军队,如同从九霄而降使敌人猝不及防。因此,要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夺取胜利。

官场如战场,与奸人对弈,不可轻易出击,更不可贸然暴露自己的意图,在实力不敌对方时,要韬光养晦;在对方处于劣势时,要突然出击,置其于死地。如此“守”与“攻”才能让事情万无一失。

明代奸相严嵩父子专权,罪大恶极,当朝官员纷纷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行。但因严嵩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所以一时不但无法制止他们的恶行,反而使正派势力受到多次的打击。如杨继盛、沈炼等人,都被迫害致死。徐阶就在严嵩炙手可热的时候,进入了内阁,他“肩随嵩者且十年”,从不敢与严嵩平起平坐,只是追随在他的后边谨慎从事。同时他在嘉靖皇帝斋醮所用的青瓷上格外加意制作,以此亲近皇帝,讨其欢心。一方面防备严嵩对自己下手,另一方面伺机“倒严”。

嘉靖四十年,明世宗所居住的永寿宫发生了火灾,只得徙居别殿。徐阶劝帝重修永寿宫,第二年改名万寿宫。相比之下,皇帝对劝他居住南城的严嵩,已有几分不悦。而这时徐阶又指使道士蓝道行借着扶乩来昭示严嵩的奸行。嘉靖皇帝素来迷信方术,宠幸道士,听了道士所言,不免心动。徐阶见此情况,认为时机趋于成熟,他就暗中支持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的不法之事。等到邹应龙的奏疏呈给皇上之后,徐阶却特地到严嵩府中去拜谒严嵩,对他讲了许多安慰的话。严嵩听了以后,很是高兴,顿首拜谢徐阶,并且让严世蕃把全家妻儿老小都带到徐阶面前,托付给他。徐阶一回家,他的儿子就暗示他说:“您平时被严嵩父子侮辱到极点,现在正是报仇雪耻的时候。”徐阶假意斥责他说:“我不是因为严家就不会有今天,亏负良心与他作对,别人会怎么看我。”严嵩派亲信之人侦探徐阶的心意,见他说的话和以前是一样的,很是放心。此时皇上把严嵩罢免回乡,严嵩去后,徐阶仍是“书问不绝”。

回到家乡江西宜春的严嵩,并没有吸取教训,稍有收敛,而他的儿子严世蕃被充军到广东,却也只在那里待了两个月,就悄悄逃回了原籍。在家乡,父子二人继续怙恶不悛。袁川府推官郭谏臣因公事到严府去,严府恶仆正监督千余名工匠在修建。他们不但戏弄郭谏臣,而且还用瓦块投掷他。郭谏臣一怒之下,就上疏给巡江御史林润,揭发严府强暴侵占的罪行,告发他们聚众谋反。林润马上驰疏奏报朝廷。皇上立即命将严世蕃等逮至京师。到了这个时候,严世蕃还对前途毫不在乎,他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他聚集其党私下谋划,认为在自己的罪行中,行贿已经是无法掩盖的事实,但那不是皇上所深恶的方面,而“聚众以通倭”的罪名大,必须设法删除。还补充填写杨继盛、沈炼之狱的事,这样既可激怒皇上,又可得到赦免。谋划好了以后,他又让他的党徒到处去宣扬。于是主持审理案件的刑部尚书黄光异、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听信了传言,草拟了这一内容的疏稿,准备进呈给皇帝。

他们先将此疏稿带给徐阶过目。徐阶对一切都已心中有数,但是故作不知,问三人:“疏稿在哪里?”三人马上呈给徐阶看。徐阶看后,将他们带到内室,屏去左右,对他们说:“你们认为严公子是该死,还是该活呢?这个案子是想判他死罪呢?还是想判他生还呢?”三人说:“写上杨、沈之案正是要判他的死罪。”而这时的徐阶却说,如果这样写,正是中了严世蕃之计。三人这才猛然醒悟。可是对于奏疏究竟如何写才能严世蕃于死地,仍没有主意。他们一再请徐阶出主意修改。这时只见胸有成竹的徐阶马上从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疏稿,说:“拟议久矣。”三人一见,喜出望外。于是一份置严世蕃于死地的奏疏,就这样在徐府产生了,疏中历数了严世蕃的种种滔天大罪,特别突出了他的“潜谋叛逆”。揣摩透了皇上心理的徐阶知道,仅此一点,就足以治严世蕃以死罪。

果然不出他所料,上疏以后,皇上震怒,令三法司核实后奏闻。徐阶急忙带着圣旨出宫来,三法司官员齐集在宫门外候旨。徐阶只简略地问了他们几句话,就回家去草拟奏疏。在奏疏中他极力上言事已属实。就这样,严世蕃终于罪有应得地被判斩首,严嵩被黜为民,严府被抄,人心大快。后来严嵩老病而死。

徐阶不愧是官场之争的老手,他的韬晦功夫非常到家。难怪严世蕃在狱中说:“先取徐阶首,当无今日事。”徐阶终于使恶贯满盈的严氏父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以卵击石无异于自取灭亡,若是韬光养晦,伺机而动,便可制胜。看来徐阶是深谙此理的。

郑成功死守海澄

清顺治三年(1646年),郑成功逃往南澳(今广东南澳县东),利用清军沿海兵力薄弱的形势,继续募兵抗清,进而形成以厦门为核心的抗清根据地。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在江东桥(福建漳州市东)伏歼了清军驻闽主力,而合围漳州(今福建漳州市)。清廷经过江东桥之战,重新估计了郑成功的力量,派万余八旗精骑入闽,增援漳州。清军吸取了前次失败教训,改变进攻策略,主力从大路进攻,另分一部由右翼小路经长泰(今福建长泰县)迂回包围郑军。郑成功得知这一消息,立即下令撤出漳州。

十月初,清军向守在漳州东南的郑军发动了进攻。郑军初次与战斗力较强的八旗军作战,经不住骑兵的凶猛冲击,损兵折将,被迫退守海澄(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海澄是厦门的门户,得之可为反攻大陆的滩头据点。失之则会使厦门暴露在清军威胁之下,后果不堪设想。郑军前有强敌,背临大海,处于兵家所说的“死地”。郑成功决心破釜沉舟,与清军决一死战,郑军一贯以攻为守,习于野战,郑成功认识到与八旗军骑兵进行野战对己不利,于是改变战法,以防御为主,伺机出击歼敌。顺治十年(1653年)五月,清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准备之后,开始对海澄发动进攻。郑成功手执隆武帝赋予的“招讨大将军印”,当众宣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鼓励将士奋力死战,恢复明朝江山。还宣布:有冒死立功者,愿将此印转赠。清军得知郑军由野战改为据城固守,也暂时按兵不动,而以火力连日轰击海澄。一时间海澄城飞沙走石,木栅全部被毁,伤亡颇多。在这紧要关头,郑成功亲临前线一面激励将士,一面命令战士挖掘掩体,减少伤亡。

这时,郑军派出的探子回报说,清军的弹药即将用完,近期无法补充。郑成功判断清军必将在近日寻求决战。郑成功下令:“神器营在半夜秘密将城内所有火药埋在城外外壕,把引信通过地道引至城内。”同时召集众将布置方略:先把清军引入外壕,然后引爆炸药,全线出击。不出郑成功所料,在猛烈炮火的攻击后,清军于拂晓前匆忙对海澄发起攻击。郑军的前沿部队与清军短兵相接,战至天亮,郑军故意败退,把清军主力引向外壕。清军不知是计,步步进逼。郑成功见清军主力大部分进入外壕,而郑军退尽之后,下令点发火药。霎时间爆炸声震天动地,清军毫无防备,被炸得血肉横飞,死伤惨重。爆炸刚停,郑军全线出击,将过壕的清军全部消灭。郑军士气大振,乘势追击,清军一败涂地,只有部分残兵逃回。

海澄之役,郑成功审时度势,奋勇作战,终于击败八旗精骑,在“死地”获胜。随即乘胜进兵,控制了闽、粤1000余里的海岸以及漳、泉、潮、惠等地,拥有精兵20万人,成为当时抗清的主要力量。

戚继光攻守兼备破倭寇

1561年5月初的一天傍晚,天色灰蒙阴沉。东南沿海的浙江台州府城内,家家门户紧闭,笼罩着大难来临的气氛。

突然,街道上传来一阵叫嚷声:“不好啦!倭寇来了,快跑吧!已到城外二里花街了!”顿时,城内的百姓乱成一片。倭寇是些什么人呢?倭寇就是日本来的海盗。但倭寇与一般的海盗不同,他们是一些没落的武士、浪人和走私商人、破产流民勾结在一起组成的海盗集团。早在元末明初时期,我国沿海就出现倭寇,他们常常在每年东南风起的四五月间,顺风驾船来到中国沿海抢掠。开始只是小股入侵,后因明朝政治腐败,海防弛废,倭寇的骚扰便越来越凶猛。尤其在浙江沿海,倭寇的活动十分猖獗。他们杀人劫物,残害百姓,所到之处,房屋被烧,废墟一片。

朝廷连连收到浙江倭患的告急文书,便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前去抗倭。

戚继光的先辈都是明代将领,其六世祖因战功显赫受到朱元璋的追封,后世一直袭任山东登州卫指挥军事。嘉靖三十二年,戚继光被提升为主管山东防倭军务的都指挥佥事,设防的区域从江苏、山东的交界处一直到山东半岛的北端。戚继光到任之后,先摸清倭寇的活动规律,按时按地段设防。他修道保法,使山东海防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1555年,戚继光被调到浙江当参将,主持沿海防御倭寇。刚走马上任,戚继光就接到警报,他火速带领人马增援宁波的龙山所抗倭。龙山所北面濒海,是通往杭州要冲,一旦失守就会危及杭州。戚继光提出以兵围歼倭寇的建议,得到总督的认可。

于是,戚继光率领人马赶到龙山所的高家栈,见倭寇成群结队,正抢劫财物,放火杀人,不由怒火万丈,他下令先头部队,与倭寇直面交锋;后军掩护百姓。倭寇突遭袭击,便穷凶极恶地举着倭刀,向戚军阵中猛杀过来。戚继光带头冲锋陷阵,只见他一个箭步冲上顽石,拉开弓箭,向倭寇阵中连射三箭,三名倭寇头目应声倒地。倭寇们见势不妙,掉头就逃。

龙山所首战大捷,军心大振。倭寇不甘心失败,几天后又向龙山所窜犯。戚继光再次迎敌,杀得倭寇抱头鼠窜,戚继光领兵紧追不舍。

突然,一声炮响,从雁门岭的山谷两旁杀出大队寇伏兵。明军前锋措手不及,有的士兵惊慌失措,弃甲逃奔。戚继光当场将一名带头逃跑的士兵斩首。然后下令:“勇敢杀敌者重赏,畏敌退却者严惩!”于是军威重振,戚军勇往直前,再次打败了倭寇。

龙山所的两次战斗虽然取胜,然而戚继光却陷入沉思,尤其令他苦恼的是,士兵从心理上怯敌,一遇强敌,有的就丢甲而逃。他想:“朝廷命我为将抗倭,必须要有一支善于作战的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今仅有这支缺乏训练的弱军,是不能消灭倭寇的。我必须亲自训练出一支作战勇敢的队伍才行。”想到这里,他便上书提出募兵建议。

在义乌,戚继光的募兵告示贴出几天,却没有一人前来应召。戚继光找到义乌陈氏族领陈大成家,对他说:“大成兄弟,好男儿应报效国家。大敌当前,只有消灭了外寇,才能国泰民安啊!”陈大成便带头报名,于是众多乡亲们跟随参军。矿工首领王如龙也聚集一批体质健壮的矿工前去应募。

这一来,应募的人如山似海。戚继光原来只打算招募3000人,见百姓抗倭热情高涨,便破格挑选了一批极端痛恨倭寇的农民、矿工,组成一支4000多人的新军。

新军组织完毕,戚继光亲自写了一本《纪效新书》的训练教材,印发给士兵,让识字的读给大家听。训练中,他要求新军纪律和武艺并重。戚继光根据过去与倭寇作战的经验,对兵器重新改造一番,创制了一种长短兵器迭用,刺卫兼备、攻防活用,能够在各种地形上灵活变换阵形的“鸳鸯阵”。这种阵法以12个人为一个作战单位,打仗时变化迅速,非常适应江南的地形特点。

戚继光见倭寇是从海上过来,出入于海滨一带,于是他便亲自督造战船,建立一支水师。嘉靖四十年三月,戚继光在台州督造了44艘战船,举行了隆重的出海仪式,引来了众多百姓前来观看。人们望着这支训练有素、戚武雄壮的新军,都啧啧称赞道:“咱们的戚大人真心抗倭,瞧!这戚家军多有气势啊!”

戚家军的组建,令百姓欢欣,却使倭寇惊怯。他们见少量人马不是戚家军的对手,便组织万余倭寇大举进犯浙东沿海,于是出现了本文开篇的一幕。

继光接到报警,仔细分析了敌情,他想:“孙子兵法曰:‘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如今倭寇大军入侵,我方分兵不宜太多,否则力量削弱。首先必须做好战略防御,以待机会再转入进攻。”于是他命令一部分兵力镇守台州,一部分兵力护卫宁海。戚继光作好严密的部署后,便亲自率领主力军直趋台州。

大队人马抵达城下,已是中午时分。将士们来不及吃饭,就在战鼓声中向花街进击。刚进花街,迎面与敌人相遇。倭寇精于使用重箭、长枪,以“一字阵”进攻;戚军前锋就用火器迎头痛击。敌寇猛遭痛击,便改变战术,分左右两队围攻戚军。戚军突然旗鼓一变,主力、伏兵一齐杀出,严密而灵活的队形左攻右突,忽前忽后,分段围歼大量敌人。将士们猛冲猛打,倭寇溃不成军,大败而逃。戚军穷追不舍,杀敌300多人,生擒倭寇头目2个,其余倭寇全部淹死江中。戚军缴获长枪、弓矢等600多件,救出被掳男女5000多人,被倭寇抢去的财物全部夺回。

当戚继光率军高奏凯歌归来时,留守的士卒还没有做好饭。花街之捷的特大喜讯传遍了附近的海湾山角,台州府城内百姓人心大快,纷纷前来犒劳戚家军将士。

两天后,倭寇重整人马,组织2000多个倭寇两次侵犯台州府城。这时,台州守军只有1500人。戚继光面对顽敌,沉着冷静地下达作战命令说:“前次作战,我军是以多胜少,这次作战我军是以寡敌众。因此,我要求你们做到三件事:一不要争割敌人首级,二不要贪恋敌人辎重,三不要轻易杀害胁从。若打败敌人,战利品全部赏赐大家;若敌人还没被打败,却争着去夺财物的,一律处死!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今大敌当前,是战还是不战,是胜还是失败,就看咱戚家军的了!”

士兵们群情激昂,齐声叫道:“大人下令吧,不杀败倭寇誓不罢休!”戚继光见士气高涨,大喜,立即竖起帅旗,开往前线。

城东北的倭寇听说戚继光赶到,不敢交锋,纷纷从小路向仙居方向逃窜。戚继光急速率兵抄近道在上峰岭设下埋伏。他命令士兵每人手执松枝一条,隐蔽好自己的身体。然后宣布说:“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擅自行动!”

果然不出戚继光所料,倭寇冒雨沿山路向上峰岭南侧逃去。戚继光远远看去,只见戈矛闪闪,数里长的蛇形队伍,逶迤开进,中间穿插着被掳的百姓。倭寇的头目领队骑马行走,向山上望去,只见松林密布,不见有人,便大胆向前进发。

倭寇接近伏击地区,戚继光按兵不动。等到贼兵过去一半,突然“嘭”的一声,如炸响夏雷。埋伏在上峰岭中的戚军,听到号炮声起,顿时丢下手中隐蔽用的松枝,摆开鸳鸯阵,如“决积于千仞之溪”,其势锐不可当。顷刻间,喊杀声震撼山谷。倭寇惊恐万状,前后不应,仓促应战。戚家军个个奋勇当先,争相杀敌。狡猾的倭寇见硬拼不行,就将抢劫来的金银财宝分散抛在地上,企图引诱戚军去抢,可戚家军没有一个人弯腰去拣金银,而只顾冲锋陷阵。倭寇阵势大乱。

戚继光见敌军溃散,便将预备好的白旗插到山下,下令部下高声喊道:“胁从者投奔旗下免死!”听到这喊声,数百个敌人慌慌张张投奔到白旗下,丢下武器,求饶活命。那些顽固不化的倭寇,有的被追入山谷间坠堑涧而死,有的逃进白水洋被火烧死。倭寇大败。

第二年,戚继光又消灭了进犯台州、温州的倭寇。至此,浙东的倭患全部平息。嘉靖四十二年冬,朝廷提升戚继光为总兵,命他镇守福建全省和兼管浙江金华、温州两府的兵事。不久,倭寇两万多人围攻仙游。攻城的倭寇有四个大营分扎在四个城门之外。戚继光筹划周密,坐镇指挥,三战三捷,以少量的兵力,解了仙游之围。

此后,戚继光又挥师深入福建南部,在同安地大破倭寇。福建境内的倭患平息后,戚继光又进军广东,和广东剿倭队伍并肩战斗,紧密配合,彻底剿灭了广东的倭寇。

赖文光捻军神出鬼没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告急,扶王陈得才、遵王赖文光率西北太平军并会合捻军东下救援。清廷急令平捻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及鄂豫皖军至鄂东拦截。

正当两军于鄂东激战之时,天京陷落,太平军与捻军一时乱了阵脚,主帅陈得才自杀殉职。遵王赖文光率残部突出重围,隐蔽于鄂豫边界山林之中。

太平军与捻军公推赖文光为统帅。赖文光临危受命,毅然负起领导重任,将溃败的太平军与捻军合编一起,增加骑兵,减少步兵,认真教育训练,迅速恢复了军力,誓死保卫天国。

整编后的捻军,突然挥师向西,直趋襄阳。僧格林沁以为捻军已是残兵败将,拒绝湘淮军协助,独自追剿,揽功邀赏。谁知在襄阳、邓州两战两败。清军还在溃退之际,捻军又疾速北上,取道南阳府(今河南南阳),到达河南鲁山地区。僧格林沁以为捻军要北攻洛阳,急忙率军堵截。当清军进至汝州(今河南临汝),又得知捻军去了嵩县;待清军赶至嵩县,又听说捻军折回了鲁山。清军疲于奔命,怨声载道。但僧格林沁邀功心切,又赶至鲁山。捻军渡过澧水,清军渡河追击。当清军渡河上岸之际,忽见捻军骑兵连天接地,红色头巾如同海潮一般,排山倒海而来,清军掉头就跑,争先恐后,不是刀下毙命,便是水中淹死。僧格林沁突围逃脱。

鲁山大胜后,捻军能胜则战,不能胜则走。僧格林沁虽疲惫不堪,仍仗着人多势众,穷追不舍,一定要赶尽杀绝。捻军拖着清军,由河南而山东,行程几千里。清军不少人倒毙路旁,僧格林沁自己连缰绳都举不起来了。这时,神出鬼没的捻军已于高楼寨(今菏泽市北)布下天罗地网,等待清军到来。僧格林沁以为捻军前有黄河,后有追军,已经进入死地。正在僧格林沁得意之际,忽听一声炮响,号角齐鸣,几十里黄河堰上,柳林之中,捻军如黄河决堤滚滚而出,首先夹击西路清军,然后再歼东路清军,僧格林沁落荒而逃,至吴家店,被捻军乱刀砍死于麦垄之中。就这样,一支屠杀人民的清廷王牌铁骑军,被赖文光率领的“动于九天之上”的捻军全部歼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