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译文、案例

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译文、案例

第三篇《谋攻篇》提要:本篇主要讲对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孙子在本篇中从大战略的视野,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略指导的理想境界,将“全胜”作为战争追求的最高目标,将“伐谋”、“伐交”作为解决战争问题的最佳手段,其宗旨是以最小代价达成战争目的。孙子还提出了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灵活用兵和充分赋予前线将领指挥权的主张,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重要的战争指导规律...

第三篇

《谋攻篇》

提要:本篇主要讲对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孙子在本篇中从大战略的视野,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略指导的理想境界,将“全胜”作为战争追求的最高目标,将“伐谋”、“伐交”作为解决战争问题的最佳手段,其宗旨是以最小代价达成战争目的。孙子还提出了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灵活用兵和充分赋予前线将领指挥权的主张,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重要的战争指导规律。

【《谋攻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白话今译】

孙子说:用兵作战的法则,使敌人全国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屈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屈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并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过直接交兵就能使敌人屈服,才称得上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其次是挫败敌人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制造攻城的大盾牌和四轮大车等各种器械,需要数月才能准备完毕;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耗时数月才能竣工。如果将帅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强令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池依然不能攻克,这就是攻城所带来的灾难。

所以,善于谋划战争的将帅,使敌军屈服而不采取暴力的方式,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采取攻城的方式,灭亡敌人的国家而不采取持久作战的方式。必须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不受挫阻而能获取全面的胜利,这就是谋划战争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规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时,就围歼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时,就直接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时,就要设法分割敌人;兵力与敌相当,要有战胜敌人的能力;兵力少于敌人,要有摆脱敌人的能力;实力弱于敌人时,要有避免与敌人决战的能力。如果力量弱小的军队一味强打硬拼,就会被强大敌人所战胜。

将领是国家的辅佐之臣。如果对国家辅佐周全,国家就强盛;如果对国家辅佐有缺失,国家就一定会衰弱。

国君妨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一是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强令其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强令其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二是不了解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预军队的管理,这样军队上下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三是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干预军队的指挥,这样就会使军士产生疑虑。一旦军队处于迷惑和疑虑状态,其他诸侯国就会乘机发难。这就是所谓自乱其军,招致败亡。

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懂得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决定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采取不同战法的,能够胜利;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能够胜利;以有准备的军队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的,能够胜利;将帅能力强而国君不横加干预的,能够胜利。以上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对方又了解己方,即使经历百战也不会有失败的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己方,这样就可能胜负参半;既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己方,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术语解释】

军:中国古代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中国西周时期,每军战车五百辆,一万两千五百人。春秋以后,各国编制不一。

旅:中国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春秋时期,五旅为一军,每旅两千人。

卒:中国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春秋时期,步兵百人为卒,车兵三十乘为卒。

伍:中国古代军队最小的编制单位。春秋时期,军队以五人为伍。

縻军:国君约束军队的行动,使将领不能实施灵活、主动的指挥。孙子主张,国君在不了解战场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不可干预前方将领的指挥;否则,就会束缚军队的行动自由,导致失败。

【思想要点】

“不战而屈人之兵”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历来是每一位战争指导者追求的至高目标。对于驰骋疆场、所向无敌的将领,人们给予他的最高赞誉是“常胜将军”。但我们如果追寻孙子的思路就会看到,他对战争指导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判。孙子指出,“百战百胜”并非战争指导的理想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经过直接或激烈的交战而使敌屈服于我方的意志,才是战争指导的理想境界。孙子认识到,不计代价和后果的战争,即使屡战屡胜,也难免损兵折将、耗费国力,结果必然是胜而不利、兵胜而国弱。所以中国的古话说:“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一将功成万骨枯”。孙子将“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指导战争的最高原则,其价值取向是尽量避免战争给国家和军队造成重大损失,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战争目的。

中国古代用于攻城的辒车

孙子主张,战争应该达成的最高目标是全胜,也就是完整地使对方屈服,而我方也不受损失,从而使国家的利益和军人的生命得到保全。任何战争都是有目的的,如何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来达成战争目的呢?孙子提出的解决之道是:使对手屈服而不使用暴力手段,夺取对方城池而不使用攻城手段,灭亡敌国而不采取持久作战的方式。孙子战略指导的着眼点在于“全”而不是“胜”,将全胜作为战争追求的最高目标,这样就能够在降低战争损失的同时,使战争的利益最大化。

如何才能实现全胜呢?孙子认为,最高明的取胜方式是伐谋,然后是伐交。伐谋和伐交都属于“不战”范畴,是达成全胜的途径。伐谋即运用谋略艺术,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各个环节上形成我方的优势,迫使敌方向我屈服;伐交是指运用外交策略分化瓦解对手,破坏敌方联盟,扩大我方联盟,陷敌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迫使其向我屈服。

孙子从哲学的高度审视战争问题,以大战略的思路寻求战争问题的最佳解决之道,把伐谋、伐交作为在战争中优先选择和使用的手段。孙子认识到,战争问题不一定非得依靠暴力手段来解决,不直接使用暴力,合理运用谋略的、外交的手段,也能使对手屈服;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并不限于战胜或消灭敌方的武装力量,通过挫败敌方的谋略、破坏敌方的外交等手段同样也能够达成战争目的。也就是说,在孙子的视野中,敌方不仅仅是一支军队,还是一个由政治、军事、外交,以及意识、企图、心理构成的完整体系,只要击破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关键环节,都足以导致系统的崩溃或失效,进而使敌方屈从于我方。而以非暴力的手段破坏敌方的系统当然是最明智、代价最低的选择。这对战争这种人类的极端对抗形式,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同时,这一思想是建立在重综合、重整体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基础上的,与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反复倡导的,将直接消灭敌方的武装力量和摧毁敌方的战斗力置于战争指导首要位置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集中体现了中西方经典战争理论在战争指导方面的重要分野。

中国古代攻城时用于瞭望敌情的巢车

东汉墓室壁画车马出行图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实现了战争指导理论在目标和手段上的两个超越:一是在百战百胜之上,追求最高明的全胜目标;二是在野战、攻城之上,追求非暴力的伐谋、伐交手段。其根本出发点是将战争的损失降至最低,同时使战争的效益最大化。

李左车的攻心战

孙子认为,采用非暴力手段而达成战争目的是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战略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前二世纪,中国的楚汉两大阵营争夺天下,著名谋略家李左车运用攻心战帮助汉营大将韩信兵不血刃降服依附楚营的燕国,创造了历史上实践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典型战例。

楚汉战争中,刘邦手下大将韩信在井陉之战中打败了楚国的盟友赵国。这一战韩信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而且俘获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李左车。这位李左车本是赵国的谋士,在赵军与韩信率领的汉军作战之前,他曾经向赵军统帅陈余献策:固守避战,断敌粮道。此计策足以挫败韩信的军队,可惜未被采纳。韩信得悉李左车的计谋后,大为惊讶:没想到赵国还有这样厉害的人物!韩信于是传令三军,悬重赏捉拿李左车。捉到李左车后,韩信将李左车奉为上宾。李左车感激韩信的知遇之恩,投降于韩信。此时韩信正准备向楚国的另一盟友燕国发动进攻,为此,韩信征求李左车意见。李左车说:汉军连续作战,十分疲惫;而燕国现在依托坚固城池,严密防守,以逸待劳。如果汉军单凭武力进攻,不但短时间不能取胜,而且损失也必定惨重。李左车向韩信献上攻心之计:一方面先按兵不动,休整队伍,安抚民众,摆出进攻的架势。另一方面派出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到燕国宣扬汉军声威,劝说燕国投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汉军大破赵国的胜利,对燕国形成强大威慑,使燕国失去抵抗意志,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如果劝降失败,再动用武力,战而胜之。韩信采纳了这一计策,派得力的说客到燕国向燕王陈说得失利害,燕王慑于汉军的强大,接受了汉军的劝降条件,就这样韩信兵不血刃收服了燕国。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运用威慑和心战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获得全胜的著名战例。中国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的谋略家马谡有一句名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可以说是对李左车攻心之计最好的概括。尽量采取非暴力的攻心战,避免损失巨大的攻城战,这是对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历代军事家都将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指导的最高追求,使这一优秀的战略遗产得以代代相承。

韩信塑像

作为冷静而理智的军事理论家,孙子在追求战争指导理想境界的同时,也认识到不战而胜只是战争的特殊规律,战而胜之才是战争的普遍规律。基于这一认识,孙子将战争指导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胜层次,二是战胜层次。孙子在追求“全”的同时,又辩证地提出了“破”的概念。“全”,是使敌完整地屈服而我方不受损失,这是最佳的结果;“破”是攻破敌方而我方亦遭受损失,这是战争的常态。“全”和“破”是一个整体,在追求不战而胜的同时要做好战而胜之的准备,一旦非暴力手段不能使敌屈服,就要采用暴力手段实现我方意志。

成都武侯祠攻心名联

孙子的全胜思想涵盖了不破之全和破中求全,也就是战争全局的全胜和局部的全胜。前者是战略上的全胜,后者是战役、战术层次的全胜。全局性的不战而胜是最理想的结局;但在现实战争中,往往需要用某一局部的战而胜之,换取另一局部的不战而胜。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先以一系列作战行动扫清北平(今北京)外围,使北平的国民党军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通过谈判,和平解放北平,使这座千年古都免遭战火的破坏。这一战例很好地体现了孙子破中求全,争取局部全胜的思想。

北平的和平解放

孙子全胜思想包含不破之全和破中求全两个层次,目的是降低战争损失,提高战争效益。中国的解放战争中,北平的和平解放,就是对孙子破中求全思想的最好诠释。

第一阶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力争不战而胜

1948年秋,国民党军转入战略防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辽沈战役后,为应对解放军东北野战军进入中原地区,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调整兵力部署,以国民党中央军为主力,固守北平、天津、塘沽三点,确保从海上与蒋介石保持联系,以获得蒋的支持,或万一不利时从海上撤退。另一方面,则以自己的三个军为主力,确保北平至绥远一线的安全,为退守察绥地区留下后路。这种不战而先求逃的兵力部署,反映了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表明傅作义决不会死守北平。对此,毛泽东洞若观火,他及时抓住战机,要求“必须将华北敌军就地歼灭,不许它南逃或西窜”。根据这一指示,解放军逐渐完成了对傅作义部的包围,为争取全胜创造了军事条件。

同时,中共隐蔽战线人员积极开展工作,争取傅作义起义,力争以不战的方式完全解决傅作义集团。通过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中共最高决策层及时迅速地掌握了傅作义的情绪、思想和心境等情况。但是,由于此时傅尚有顾虑,心存侥幸,并希望借自己的军事实力提高要价,致使中共完全和平解决傅作义集团和北平问题的意图没有实现。

第二阶段:以局部的作战行动换取北平的和平解放

既然用完全和平的方式不能解决傅作义集团,实现北平的和平解放,中共决定以局部作战行动换取北平的和平解放。解放军依据“先打两头,后打中间”的方针,截断傅作义集团的两个退路,确保就地围歼,以军事胜利推动政治解决。1948年12月23日,解放军开始进攻新保安,成功歼灭了傅作义的王牌军第35军,打中了傅作义的要害。接下来一鼓作气,于24日攻克了张家口,击碎了傅作义保留实力、西逃绥远的如意算盘,迫使他与中共和谈。西逃之梦破碎后,傅作义一边与我谈判,一边继续观望。为进一步孤立傅部,消除对手的侥幸顽抗心理,1949年1月14日,解放军发动了天津战役,只用29个小时就攻克天津并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被傅作义视为固若金汤的天津的失守,使傅作义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也使其海上生命线不复存在。随后,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炮轰机场,截断了他从空中出逃的最后一条退路。这一系列作战,成功运用了破中求全的策略,达成了以战促谈的效果。

接连攻克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塘沽后,解放军百万大军把傅作义的20万残兵团团围困在北平城内,驻守北平的傅作义成了瓮中之鳖。解放军在扫清北平外围,积极做好攻击北平各种准备的同时,并没有立即出兵强攻北平城,而是一面造成大军压境之实,一面加紧与傅作义接触,力争促成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北平问题。随着我军围困时间的延长,仅靠蒋介石从空中进行补给的傅作义部队,生活日益困难,士气不断低落。同时,城中人民生活艰难,人心浮动,骚乱不断。面对这些现实,傅作义对谈判开始采取积极态度,表现出更多的诚意。在我方的不断努力下,最终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中解放军攻入天津市区场景

对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毛泽东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创造性运用。早在1948年3月,他就曾说,同蒋介石的这场战争可能要打60个月,前30个月“上坡”、“到顶”,也就是说战争打到我们占优势的阶段;后30个月叫做“传檄而定”,到时候我们是“下坡”,有时候根本不用打仗了,喊一声敌人就投降了。北京的和平解放,就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

国民党军队开出北平城接受改编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慎战”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孙子对战争,尤其是战争暴力所持的谨慎态度。但孙子并不反对使用战争手段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孙子全胜思想也包含了必要时使用暴力手段的内容,这与当时的儒家、墨家等思想流派提出的“去兵”、“非战”主张有明显的区别,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和平主义”。

近代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核武器的出现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峻考验,在战争尚无法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战争的损失和毁伤就成为人们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给当代战争的指导者们提供了启示。我们看到,在当代战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已经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即不以彻底消灭敌方的武装力量、摧毁敌方的战斗力和占领敌对国家领土为目的,而是以瓦解对方的战争体系、迫使对方服从己方意志为目的,战争手段的运用主要着眼于使敌丧失对抗的意志和能力,力求以较小的代价来获取较大的战争效益。这一趋势正体现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思想所追求的目标,也为全胜思想赋予了现代价值。

君主要把前线指挥权交给将领

孙子认为,君主身居朝中,如果盲目干预前方将领指挥的军事行动,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战争的失败。他列举了三种情况:一是不顾客观情况,但凭主观意志,“遥制”和束缚前线军队的行动;二是不了解军队管理的特殊性,而干预军队的行政;三是不懂得用兵的权宜机变,而干预军队的指挥。其结果是扰乱了军心和军队的行动,自取败亡。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结果呢?孙子提出“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即君主要授予前方将领独立的战场指挥权,军中之事皆听命于将,君主不加干预,这是取胜的必要条件之一。孙子认为,对君主来说,重要的是选好将领、确定目标,如何实现目标是将领的事。君主既然已经授权,就不要随意干预军队的事,使将领有充分的发挥才能和临机决断的空间。

中国古代兵权的象征——钺

另一方面,孙子又把“将能”作为“君不御”的前提条件,对将领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例如在《计篇》中孙子提出了对将领素质能力的要求;在《九变篇》中提出了对将领修养的要求;在《地形篇》中提出了对将领忠于国家和君主的品德要求。孙子还明确指出,将领的权力是君主授予的,只有在君主授权、率军出征之后才能获得便宜行事、临机决断的权力。国君永远是一国军队的最高统帅,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秦武王与甘茂

孙子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认为君主对将领的前线指挥不加干预,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前提之一。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国军队进攻韩国的宜阳。秦武王在大将甘茂攻打宜阳的关键时刻,不听信谣言,不干预甘茂的作战指挥,君主与将领之间的默契确保了秦军的胜利。

秦将军俑

野心勃勃的秦武王即位后,一心想夺取韩国的宜阳,打通通往中原的道路。他派甘茂去联合魏国一同进攻韩国,甘茂在完成联魏的使命后却劝秦武王不要马上出兵。秦武王将甘茂召到一个叫息壤的地方,质问他不发兵的原因。甘茂侃侃而谈,说出了他的担忧。他说,宜阳是韩国的重镇,防御坚固,积蓄雄厚,易守难攻。秦军行军千里,跨越险阻去攻宜阳,将面临一场苦战。我只是一个客居秦国的人,在秦国还有不少政敌。如果一时攻不下宜阳,这些政敌乘机在国内说我的坏话,大王一定会听信他们,那我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我听说过贤人曾子的一个故事。曾子住在费邑,费邑有个与曾子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信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为所动,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仍然从容织布。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在织布。但当听到第三个人说曾参杀人了,曾母立刻扔下梭子,跃墙而逃。曾子是贤者,曾母又十分信任自己的儿子,但当一个谣言重复三次,连曾母都相信曾子会杀人,足见人言可畏。现在我的德行不如曾子,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母,秦国反对我的人更不止三个,恐怕大王也会为我扔下梭子的。秦武王听后点点头,说:我是不会听信谣言的。我们二人在这里立个誓约吧。于是,秦武王与甘茂在息壤约定,宜阳前线的战事交由甘茂全权处置。

秦甲胄,根据兵马俑2号坑将军俑复原

公元前308年秋,甘茂率秦军从都城咸阳出发,千里跋涉,去进攻韩国的宜阳。秦军在第二年抵达宜阳城,随即展开攻城战。但由于城防坚固,甘茂指挥秦军持续攻打了5个月,也没攻下宜阳,顿兵坚城之下。这时原先反对进攻韩国的一些人就跑到秦武王面前诋毁甘茂,极力劝秦王放弃攻韩行动,从宜阳撤军。秦武王果然动摇了,派人到前线命甘茂收兵回国。甘茂给秦王的回答很简单:息壤的誓约还放在那里呢!秦武王立即醒悟,决定全力支持甘茂,下令全国动员,调动大军到前线增援甘茂。甘茂信心倍增,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增加给士卒的赏金,并亲自擂鼓发动强大攻势,终于攻克了韩国的重镇宜阳城,歼灭韩军6万余人,并由此将秦国的疆域拓展到中原地区。

了解敌人,了解自己

孙子认为,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事先对敌我双方情况的充分了解基础上的,只有全面掌握敌情、我情,才有可能对双方的优劣短长进行综合比较,并据此做出战争决策,制定战争方略,将战争引向胜利的彼岸。

孙子大声告诫进行战争的人们,要了解你们的对手,还要了解你们自己,这样才能避免战败的危险;如果只了解自己而不了解对手,或者相反,只了解对手而不了解自己,那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可能;如果既不了解对手,又不了解自己,则每战必败。这其中,孙子又特别强调“知彼”的重要性,把它放在“知己”之前。因为在指导战争的过程中,“敌情”往往扑朔迷离,笼罩在种种欺骗、佯动和表象的迷雾之中。“知彼”较之“知己”难度更大,对将领的要求更高;而将领只有做到“知彼”,才能避免主观盲动,避免落入敌方设置的陷阱,导致失败。所以孙子认为不能“知彼”的将领不具备做将领的资格,也不能成为胜利的主宰。

毛泽东手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如何“知彼”方面,孙子主要提出了三种方式:一是使用间谍刺探敌情,在《用间篇》中孙子列举了五种使用间谍的方法;二是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和敌方的动向来判断敌情,在《行军篇》中孙子提出了32种判断敌情的方法;三是通过各种佯动来侦察敌情。后两种方式都可归之于战场侦察。

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揭示了战争认识与战争行动之间的关系。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对孙子的这句话十分欣赏,并联系战争指导实践,对其内涵作出了独到的解释。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但历史上的确有不少人“看轻了这句话”,对孙子揭示的这一战争指导规律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史密斯支队在对敌情和战场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入朝作战,采取了错误的指挥和行动,导致全军覆没的结局。

史密斯支队的覆灭

孙子认为,在战争中,了解敌情比了解我情更加困难,也更加重要,因此把“知彼”置于优先位置。朝鲜战争中,美军入朝的第一支部队——史密斯支队,就是在“不知彼”的情况下,打了一场“糊涂仗”,最后惨遭覆灭。

仓促入朝,盲目轻敌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以迅猛的攻势,突破三八线,攻占汉城,进抵汉江北岸。6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美军地面部队介入朝鲜内战的决定,麦克阿瑟急调驻在日本的美军第24师入朝,史密斯支队作为先遣队于7月1日抵达朝鲜,并受命在水原以南的乌山构筑防线。史密斯支队共440人,由两个步兵连和两个炮兵排组成,史密斯中校任指挥官。史密斯支队是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入朝的。行前,史密斯中校对24师师长迪安将军说,他特别想知道,他们将要奔赴的那个叫朝鲜的地方,现在情况到底怎样。将军回答,你们只需尽快赶到预定地点,至于那里的情况,很遗憾,我无法提供更多的情报,只愿上帝保佑你们。从上级的命令和漫不经心的口吻中,史密斯感觉到,这也许是一个用不着费劲儿的任务,所以他也很轻松地对下属说:北朝军队看到你们,会掉头就跑的。但实际情况却远非那么轻松,当战场上他们遇到了强大的对手,最后“掉头就跑”的正是他们自己。

史密斯支队抵达大田车站

不知敌情,一败涂地

7月5日凌晨3时许,史密斯支队进入防御阵地。8时30分,发现以33辆坦克组成的人民军坦克纵队迎面冲过来。美军炮兵接到命令,先后以105毫米榴弹炮、75毫米无后坐力炮和60毫米火箭筒向敌坦克开火,并准确地命中了目标。但令美国人大惊失色的是,对方装有重装甲的俄式T-34坦克几乎未受损伤,继续轰鸣着向他们驶来,这是他们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只是当105榴弹炮用反坦克炮弹射击时,才有4辆敌方坦克中弹起火,但这种炮弹只有6发,根本无法阻止敌方坦克的进攻。人民军的坦克突破了美军的防御阵地,向纵深开进。随后,对方约两个团的步兵在3辆坦克的引导下发起正面攻击,并向美军阵地的两翼迂回。美军步兵虽然组织了抵抗,但由于通讯设施被毁,无法取得纵深炮兵的支援。随着朝鲜人民军包围圈的不断缩小,美军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战至中午12时30分,史密斯中校下令撤退。本来计划按序列梯次后撤,但此时的美军已成惊弓之鸟,一接到撤退的命令便争相夺路而逃,溃不成军。途中遭到人民军的阻击,损失惨重。此役,作为第一支入朝美军的史密斯支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大半被歼,72人被俘,只有史密斯中校和少数人逃出。

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空军

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战俘

史密斯支队覆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军官兵对敌情,包括数量、装备和战斗力等情况,几乎一无所知,盲目轻敌。这一失利,对美军24师其他部队也造成强大的心理震撼,并直接影响到其随后的作战行动。经此一役,美军领教了朝鲜人民军的厉害,迪安师长在给麦克阿瑟的信中坦率承认:北朝鲜军队,北朝鲜士兵,他们的训练情况及装备质量都已被我们大大地低估了。由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编写的《朝鲜战争》一书,在介绍这一战例的章节前面,赫然引用了孙子的名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对美军入朝首战失利原因的最好注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