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势篇》》原文、译文、案例

孙子兵法《《势篇》》原文、译文、案例

第五篇《势篇》提要:本篇主要讲军事力量的动态运用问题。孙子认为,优秀的将领应在作战中高度灵活主动,运用各种谋略和手段创造优势,并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本篇中,孙子阐述了“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势”、“节”等中国古代军事学的重要概念,提出了“奇正相生”、“择人而任势”等重要战术原则。【《势篇》原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

第五篇

《势篇》

提要:本篇主要讲军事力量的动态运用问题。孙子认为,优秀的将领应在作战中高度灵活主动,运用各种谋略和手段创造优势,并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在本篇中,孙子阐述了“分数”、“形名”、“奇正”、“虚实”、“势”、“节”等中国古代军事学的重要概念,提出了“奇正相生”、“择人而任势”等重要战术原则。

【《势篇》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白话今译】

孙子说:管理很多的人如同管理很少的人一样,这是“分数”问题;指挥很多的人如同指挥很少的人一样,这是“形名”问题;部队遭到敌人的攻击而不溃败,这是“奇正”问题;挥兵所向如以石击卵,这是“虚实”问题。

凡是用兵作战,通常要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所以说,善于出奇制胜的将领,其战法就像天地一样变化无穷,像长江黄河一样不会枯竭。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而复来,如同四季的更迭。声音不过五个音阶,但五音的变化听不胜听;颜色不过五种,但五色的变化看不胜看;滋味不过五样,但五味的变化尝不胜尝;战法不过奇、正,但奇正的变化无穷无尽。奇、正相互转化,就像循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它呢?

迅猛的流水,能将石头漂走,靠的是“势”;凶猛的飞禽,快速搏击,能捕杀鸟兽,靠的是“节”。所以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创造的态势十分险峻,发起进攻的节奏非常短促。险峻的态势就像张满的弓弩,短促的节奏犹如一触即发的弩机。

在纷乱杂沓的状态中作战,要使军队严整而不混乱;在混沌不清的情况下打仗,要部署严密而不可被打败。

严整的军队也会产生混乱;勇猛的军队也会出现胆怯;强大的军队也会变得虚弱。严整或混乱,取决于组织编制;勇敢或怯懦,取决于态势;强大或弱小,取决于实力。

所以说,善于调动敌人的将帅,以假象欺骗敌人,敌人就会听从调动;用小利诱惑敌人,敌人就会来获取。用利益引诱敌人,部署军队伺机歼敌。

善于用兵的人,能够创造和顺应有利的态势,而不对部下求全责备,所以他们不会苛责部下,而着力创造和顺应有利的态势。善于创造和顺应态势的人指挥部队同敌人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巨石一样。木石的特性是,把它们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峻陡峭的地方就滚动。方形的木石保持静止,圆形的木石易于滚动。所以说,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所创造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圆形巨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势”。

【术语解释】

势: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术语。在孙子的论述中,“势”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造势,指通过对实力的巧妙运用创造优势;二是任势,指利用客观态势,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胜利。

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分”是指军队的层级组织,如同现代军队的班、排、连、营等;“数”指的是数量,十、百、千、万等。孙子认为,“分数”的作用是使军队组织有序,管理众多的人如同管理少数几个人一样容易。

形名:指中国古代军队中使用的旌旗、金鼓等指挥联络工具。

奇正:中国古代重要军事术语。一般来讲,“正”是指常规的或意料之中的作战方法,“奇”是指非常规的或出乎意料的作战方法。孙子指出,“势”取决于对“奇”与“正”的运用,奇正变化无穷,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思想要点】

什么是势?在现代汉语中,“势”有很多含义,如态势、优势、形势,等等。在本篇中,孙子重点论述了“势”在军事学上的含义。简要地说,“势”是通过对军事力量的部署和运用,创造出的一种有利态势,在这种态势下,战斗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强可以胜弱,甚至弱也能胜强。相对于上一篇所讲的“形”,运动性是“势”的鲜明特点。如果说“形”指的是力量,那么,“势”就是力量的蓄积和释放,“造势”和“任势”是“势”的两种动态存在方式。在孙子对“势”的富有诗意的比喻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孙子说:“迅猛的流水,能漂走石头,这就是势。”他又说:“如同转动圆形巨石从万丈高山上滚下来,这就是势。”

。孙子所讲的“势险”、“节短”就像这种鸟,冲下来很猛,时间却很短促。

孙子所讲的势也包括地势,这部分内容在后面几篇中有较多阐述。“地势”与地形同样构成了一对范畴,地形是就地表形态而言,地势则是利用地形产生的态势。在战争实践中,有利的地势往往构成了先天的优势,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与势相关的四个要素

在本篇的开头,孙子列举了四个概念:分数、形名、奇正和虚实。这四个概念都与势密切相关。

分数:军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和高效的管理。因此,伴随着军队的产生和发展,层级分明的管理体制也逐渐发展起来,这就是孙子所谓的“分数”。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曹操对“分数”的解释是:“军队的各级组织叫做‘分’,各级组织的员额叫做‘数’”。“分数”是管理军队的基础,依靠它,才能把成千上万的军队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战争中,刘伯承以此为指导,努力寻求出奇制胜的办法。1937年10月,他指挥军队与侵华日军作战,先是在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设伏,歼灭了日军的辎重部队;两天后,又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再败敌军。这种作战方法完全打破常规,出敌不意,是对孙子奇正思想的完美诠释。

刘伯承同一地点两次设伏

1937年10月中旬,侵华日军沿正太铁路向中国进犯。为配合国民党军正面作战,刘伯承率部进抵山西省平定县,积极寻机侧击日军。据侦察得知,日军第20师团一部正向平定进犯,其后方辎重部队有千余人。

刘伯承判断:日军为了控制正太铁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向平定运送辎重兵粮。他当机立断,决定在敌人运送辎重的必经之路上打一场伏击战。他仔细考察了地形,发现七亘村四面环山,沟壑纵横,峡谷陡峭,道路崎岖,地势十分险峻,是理想的设伏场所。

于是,刘伯承部署部队在七亘村附近待敌。26日,日军辎重部队向西开进。当敌人进入伏击区,设伏部队突然发起冲击,经2小时激战,击毙日军300余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及大批军用物资。

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日军正在加紧调动,急于打通正太铁路,从背后威胁太原。据此,他判断七亘村仍然是日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别无通道。再者,日军刚刚在七亘村遭遇伏击,万万想不到八路军会在同一地点重复设伏。他决定,在七亘村再来一次伏击。

七亘大捷纪念碑

为了迷惑日军,当27日日军派兵到七亘村收尸时,刘伯承让主力部队佯装撤退,造成七亘村无兵把守的假象,实际上却对伏击行动做了周密部署。28日,敌人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西进,再次落入八路军的伏击圈。此战,击毙日军100余人,缴获骡马数十匹。

奇正虽然是中国的古老术语,但孙子的奇正理论却揭示了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几乎所有经典战例都成功演绎了奇正理论,尽管很多人并不像刘伯承那样深入研究过《孙子兵法》,甚至于很多人对“奇正”闻所未闻。例如,海湾战争中著名的“左勾拳”行动,美军以第1陆战远征部队和阿拉伯联合部队沿科沙边境正面进攻,以牵制伊军主力;与此同时,美军第7军和第18空降军从伊军侧后突入,重创伊共和国卫队。这不正是孙子所说的“以正合,以奇胜”吗?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