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形篇》》原文、译文、案例

孙子兵法《《形篇》》原文、译文、案例

第四篇《形篇》提要:本篇主要讲的是军事实力问题。孙子认为,在战争开始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战争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旦敌人出现可乘之机,就要迅猛出击,战胜敌人。最高明的胜利,不是靠大量杀敌立下战功,而是造成与敌人悬殊的实力对比,非常轻易地取得胜利。【《形篇》原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

第四篇

《形篇》

提要:本篇主要讲的是军事实力问题。孙子认为,在战争开始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战争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旦敌人出现可乘之机,就要迅猛出击,战胜敌人。最高明的胜利,不是靠大量杀敌立下战功,而是造成与敌人悬殊的实力对比,非常轻易地取得胜利。

【《形篇》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白话今译】

孙子说:从前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自己不会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战胜敌人的机会。不被敌人战胜依靠己方的稳固防御,而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方是否有机可乘。善于打仗的人,能够使己方不被敌人战胜,却不能使敌方一定被自己所战胜。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预见的,却是不能强求的。若要不被敌人战胜,就要实施防御;想要战胜敌人,就要实施进攻。实施防御,是由于己方兵力不足;实施进攻,是由于己方兵力有余。善于防御的军队,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下不露行迹;善于进攻的军队,展开自己的兵力如同神兵从天而降锐不可当。所以,既能保全自己,又能夺取完全的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出一般人的见识,这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苦战而取胜,即便是天下人都说好,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的人算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的人算不上眼明,能听到雷鸣的人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那些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战胜易于被战胜的敌人。因此,那些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武的战功。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有差错的。之所以不会有差错,是因为他们的作战行动建立在必胜的前提之下,是战胜那些业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不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首先创造战胜敌人的条件,然后再与敌人作战;而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冒然与敌人作战,然后期求侥幸取胜。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因此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按照兵法,要把握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对双方国土面积的“地”,决定国家幅员大小的“度”;敌对双方幅员大小的“度”,决定双方物质资源多少的“量”;敌对双方物质资源多少的“量”,决定能动员和维持军队数量的“数”;敌对双方兵员多少的“数”,决定双方军事实力强弱的“称”;敌对双方军事实力强弱的“称”,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结局。

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就像是以“镒”比“铢”那样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失败的军队较之于胜利之师,则有如以“铢”比“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

军事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军队同敌人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上决开山涧的积水那样飞流直下,一往无前,这就是军事实力上的“形”。

【术语解释】

形:中国古代关于军事力量的术语。形的本意是形态、形象。这里主要是指有形的军事力量,也就是军队的人员、武器装备等物质力量。孙子告诫人们,要想取得胜利,首先要在实力上处于绝对优势。

度、量、数、称、胜:孙子关于衡量敌对双方综合国力与战争胜负关系的五个词汇。度,即度量土地幅员;量,即计量军赋资源;数,即计算兵员多寡;称,即衡量双方实力强弱;胜,即双方胜负的结局。孙子认为,它们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思想要点】

充分的战争准备是自保和取胜的首要条件

“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任何军事家都需谨记的一条战争基本法则。孙子对战争准备十分重视,他说:“以有准备的军队对付没有准备的敌人的,能够胜利。”《孙子兵法·虚实篇》。他又说:“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犯,而要依靠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进攻,而要依靠自己具备敌人不敢进攻的实力。”《孙子兵法·九变篇》。

清版《孙子兵书》书影

战争是敌对双方力量和智慧的抗衡,取决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孙子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说,胜利要靠自己主观的努力,也要看敌人客观上是否有可乘之机。因此,他把战争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做好战备,确保自己不会失败;第二步是等待敌人的可乘之机。如果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有战机也抓不住;反之,即使准备再充分,谋划再周密,也不能确保敌人出现失误。所以孙子在本篇中说:“胜利是可以预见的,却不可强求。”这一观点虽然有些让人沮丧,却道出了战争具有巨大或然性的本质属性。但是,从驾驭战争的角度来讲,战争准备显然比等待敌人可胜之机更重要,因为它完全取决于自己一方,是战争中最可控的因素,是自保的前提,也是取胜的基础。

战争准备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孙子在这一篇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全书的内容来看,战争准备必然包括物质、精神、谋略等方面,例如,选用贤能的将领(将孰有能)、训练有素的士兵(士卒孰练),将士团结一致(上下同欲者胜)、纪律严明(赏罚孰明),精良的武器装备(军无辎重则亡)、充足的后勤补给(军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以及针对敌情的方略谋划(伐谋、伐交)等等。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准备,才能真正做到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关于战争准备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兵学思想的重要命题,后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将这一思想深化发展。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一位叫许洞的军事理论家将战争准备细化成了一系列指标,称为“三和”、“三有余”、“三必行”。“三和”指的是“国家团结”、“军队团结”、“行阵团结”,“三有余”指的是“力量有余”、“粮食有余”、“道义有余”,“三必行”指的是“一定要施行自己的计谋”、“一定要奖励有功的人”、“一定要惩罚有罪的人”,这九点涵盖了战前准备的各个层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孙子的思想。

秦陵兵马俑坑中的战马

孙子的战争准备思想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奉行的基本原则,这方面有很多经典战例。15世纪中期,明代将领于谦在外族围攻北京的危难时刻,成功组织了北京保卫战,其主要原因就是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

公元1449年,明朝的英宗皇帝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中国北部的蒙古瓦剌部,结果在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随后,瓦剌军挟持英宗南下,直逼明都北京。

于谦像

在此危急时刻,一些人主张将都城南迁,避免与瓦剌决战。掌管兵部的大臣于谦坚决反对迁都,主张誓死保卫北京。他临危不惧,毅然担当起北京保卫战统帅的职责。他指挥明军在五个方面加强了战备。一是诛除土木堡之败的罪魁祸首——大宦官王振的党羽,平息了众怒,鼓舞了士气。二是拥立了新的皇帝,稳定了政局,挫败了瓦剌挟持英宗招降各地的图谋。三是选任精兵强将,委任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将领,并调数百万石粮食入京,同时加紧筹备武器装备,将驻京部队由不足十万人扩充至二十二万。四是加强北京西北的军事重镇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要地的防守,迟滞瓦剌军南下进程,为战争准备争取时间。五是将主力二十二万人列阵北京城九门之外,然后闭门誓师,激发将士死地求生的斗志。作为文臣的于谦还亲自披挂上阵,身先士卒,大大鼓舞了军心士气。

经过这些充分的战争准备,北京城的防卫能力迅速提升,在北京保卫战中,城内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瓦剌军的进攻。瓦剌军见取胜无望,又深恐归路断绝,只好撤兵。

完美的胜利是轻易的胜利

孙子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也是一个智慧的哲学家。他不主张在战场上靠死拼硬打取得胜利,而是更赞赏牺牲小而收获大的成功。在这一篇中,他一连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胜利的至高境界。他说,一个人举起一根鸟兽秋天新长出的毫毛算不上力气大,看得见日月的光芒算不得眼力好,听得见雷霆之声也算不上听力好。高明的胜利也是如此,它是占有绝对优势一方对绝对劣势一方的胜利,它是如此的轻而易举,如此的顺理成章,以致于常人根本看不到惨烈的杀戮,体会不到精妙的谋略,感受不到辉煌的成功和煊赫的声名。

要取得完美的胜利,关键是造成敌我双方悬殊的实力对比,也就是孙子所说的“以镒称铢”。古人一般以二十两为一镒,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如此,则一镒相当于四百八十铢,“以镒称铢”就是以480∶1。还有一种说法是以二十四两为一镒,那么,镒与铢的比例更是高达576∶1。总之,“以镒称铢”就是以绝对优势对绝对劣势,如杀鸡用牛刀一般,毫不费力。

如何取得“以镒称铢”的效果?关键还在战争准备。这种准备的目的不是“不可胜”,而是从根本上确保战争胜利。因此,它不局限于军事领域,而是涉及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孙子用了“度”、“量”、“数”、“称”、“胜”等五个概念。因为过于简略,人们对这五个概念很难有确切的解说,但是,大体来看,它指的还是一个政权的经济实力与军事胜负的关系。在孙子生活的时代,各个诸侯国都按照土地面积的大小、农民的多少抽组军队。地广人多的国家,军队人数相对多些;地狭人少的国家,军队人数相应少些。按照一般的理解,“度”、“量”、“数”、“称”、“胜”指的是军队形成过程中递进的五个因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土地面积决定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决定兵员多少,兵员数目决定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决定战争胜负。对于任何一个政权而言,综合实力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如果能够在综合实力上远远超过对方,就能造成“以镒称铢”的态势,轻易地战胜敌人。这就像是一个职业拳击手和一个小孩子打架一样,如果没有意外,结果是毫无悬念的。

秦跪射俑

孙子所揭示的是战争的一般规律。任何战争要获取胜利,都要想方设法营造力量优势,优势越明显,胜算越大。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过程,就是在战争中不断形成并利用力量优势的过程。

秦统一六国

秦兵马俑军阵队形

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几个世纪中,中国处于诸侯混战的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逐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僻处中国西北部,经济文化较为落后。但秦国任用政治家商鞅进行改革,重视农耕,奖励战功,迅速改变了国家的政治面貌,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建立了强悍的军队,成了七国中实力较强的一个。此后,秦国不断攻打周边的国家,扩大领地。到秦王嬴政时期,秦国国力臻于鼎盛,不但拥有战车万辆,精兵百万,而且国库丰足,沃野千里,据有很多山川险固的战略要地。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秦国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六国,形成了“以镒称铢”的态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秦国先后灭掉韩、魏、楚、燕、赵、齐六个诸侯国,完成了国家统一。

形——实力的表现形态

“形”是这一篇的篇名,也是《孙子兵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孙子在篇末给“形”下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是以比喻的形式出现的,他说:“军事实力强大的胜利者指挥军队同敌人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上决开山涧的积水那样飞流直下,一往无前,这就是军事实力上的‘形’。”在下一篇中,孙子论述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势。“形”与“势”构成了一对重要的兵学范畴。

孙膑像

在古代文献中,“形势”很早就作为一个合成词使用。在相传为孙子后代的孙膑所著的《孙膑兵法》中,已经有这样的用法。在距今约2000年前的中国汉代,一位叫任宏的军事理论家将军事学术分为四类,其中的第二类就是“兵形势家”。按照他的解释,所谓形势,就是像迅雷骤风一样,后发先至,变化无常,凭借迅疾的力量制服敌人。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形”与“势”也基本上作为一个词使用,很少有人再仔细分别“形”与“势”的不同含义。但在孙子的论述中,“形”、“势”是明显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形”由形体、形象引申而来,指军事实力的强弱之状(即《势篇》所谓“强弱,形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的、常态的、一般的因素。下一篇中的“势”则不然,它是指挥者对“形”的创造性运用,是最大限度地释放“形”所蕴含的实力,产生巨大的动能,它更多地带有主观、无常、动态的特点。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