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译文、案例

孙子兵法《《用间篇》》原文、译文、案例

第十三篇《用间篇》提要:本篇讲的是怎样使用间谍来获取敌方情报的问题。孙子强调了使用间谍获取情报的重要性,总结了使用间谍的五种方法,提出使用间谍的三大原则,主张各种间谍方法综合运用,使敌人防不胜防。【《用间篇》原文】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

第十三篇

《用间篇》

提要:本篇讲的是怎样使用间谍来获取敌方情报的问题。孙子强调了使用间谍获取情报的重要性,总结了使用间谍的五种方法,提出使用间谍的三大原则,主张各种间谍方法综合运用,使敌人防不胜防。

【《用间篇》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白话今译】

孙子说:凡是兴兵十万,出征千里,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消耗许多金钱。前方后方动荡不安,民夫戍卒在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有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为了一朝决胜。如果君主、将帅吝惜爵禄和金钱,不了解敌情,就是不仁慈到了极点。这种人不配作士兵的统帅,算不上国家的辅佐,不能成为胜利的主宰。英明的君主和贤良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常人,就在于能事先了解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能祈求于鬼神,不能用相似的事去类比推测,不能用星象位置去占卜验证,一定要通过人去了解,即通过熟悉敌情的人来获取情报。

使用间谍的方式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使用,使敌人无法知道我使用间谍的规律,这是最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是国君克敌的法宝。所谓因间,是利用敌国的乡人当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方的官吏当间谍。所谓反间,是使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散布假情报,使我方间谍知道,并传给敌方间谍。所谓生间,就是能够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间谍。

军队中的事,没有比将领与间谍的关系更为亲近的,没有比对间谍的奖赏更为优厚的,没有比使用间谍的事更为秘密的。不是有非凡智慧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果敢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用心微妙就不能得到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呀,微妙呀!无处不用间谍!间谍的工作还没有进行,事先就被人知道,间谍和他所告知的人都要被处死。

凡是想要攻打的军队,想要攻占的敌方城池,想要杀掉的敌方人员,都必须预先了解敌方守城将领、左右亲信、传达信息人员、城门官吏、门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必须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一定要查出来侦察我方情况的敌方间谍,趁机以重金收买他们,诱导他们为我所用,然后放回去。这样,我方就可以得到反间并使用它了。通过反间了解到敌方的情况,乡间、内间手段就可以使用了。通过反间了解到敌方的情况,死间就可以传送假情报给敌人了。通过反间了解到敌方的情况,生间就可以如期返回报告敌情了。五种间谍的运用,国君都必须了解掌握。而掌握敌情的关键在于对反间的使用,所以,对待反间不可不优厚。

从前殷商的兴起,是因为伊尹曾经在夏朝做间谍;周朝的兴起,是因为姜子牙曾经在商朝做间谍。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够任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成就伟大的功业。这是用兵的关键,军队行动的依据。

【思想要点】

间谍的重要性

战场上的一切决策和行动,都必须以准确地、全面地了解敌情为前提;不了解敌情,就会陷于被动、盲动,甚至导致失败。战争中,敌情隐秘而多变,充满了诡谲的佯动和假象,虚实莫测,真假难辨。这就需要决策者和指挥员充分发挥间谍的作用,去刺探和了解敌人的真实情况和意图。

军事间谍的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古人称间谍为“间”。“间”字的本意是“空隙”、“缝隙”,后来引申为利用敌方可乘之机,以刺探敌方情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间谍活动就已十分活跃,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初步分工。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成书的著名兵书《六韬》中记载,当时将帅身边有七十二人,其中有的负责通过与外界的交往,听风声,观动静,查明天下形势,了解敌军情况;有的负责宣扬将帅的威名声誉,以震骇远方、动摇邻国、削弱敌军;有的负责察明敌方奸佞,刺探敌国变乱,操纵敌国民心,观察敌人意图,进行间谍活动。《六韬》中的这一段话反映了当时各国从军事、政治、情报等的要求出发,已有了初步分工的间谍组织。

现代战争中,各种科技手段和间谍设备的使用,将间谍工作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使用间谍的原则

孙子提出,使用间谍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信任、厚赏、保密。要给间谍以充分信任,因为情报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相关人员相互间绝对信任、彼此默契的必要性,这其中的任何误解和猜忌都有可能使整个情报工作毁于一旦;要给间谍以优厚的待遇,以此来褒奖和鼓励情报人员,保障其工作的开展;要严格保密,由于情报工作事关战争胜负和国家安危,绝对保密是成功使用间谍的前提。如果用间的秘密被事先泄露出去,影响很恶劣,后果极为严重,间谍和知情者都将被杀死!

在中国历史上,苏秦可以说是最伟大的间谍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汉代竹简《孙子兵法》中记载,燕国的兴起,是因为苏秦在齐国做间谍的缘故。苏秦的出现,不仅帮助燕昭王成功实现了削弱齐国、复兴燕国的这个“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且直接改变了战国时期的战略格局。苏秦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报效燕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报答燕昭王对他的知遇和重用;其间谍活动的成功,则得益于燕昭王对苏秦的充分礼遇、信任和事机的密而不泄。燕昭王与苏秦的故事,印证了孙子所说用间三原则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战国纵横家书》片断。《战国纵横家书》汇集了燕昭王与苏秦的往来信件,其中透露出苏秦为燕国进行间谍活动的详细过程。

燕昭王与苏秦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乘机大举进攻,几乎灭掉了燕国。在燕国人民的奋力反抗和各国的干预下,齐国才不得不从燕国撤兵。3年后,燕昭王即位,决心复兴燕国并报仇雪恨。为此,燕昭王专门盖了一座台子,里面堆放着黄金,作为招揽人才的费用。苏秦来到燕国,受到燕昭王的赏识和重用,并逐渐成为燕昭王的亲信。燕昭王把国家复兴的希望寄托在苏秦身上。

公元前300年,燕昭王第一次派苏秦到齐国进行间谍活动。这次间谍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齐国不要谋取燕国,同时破坏齐国与赵国的关系,让齐国和赵国都无暇进攻燕国。苏秦在齐国呆了5年,进行了大量的间谍活动,齐兵尽管多次出击,但都没有攻打燕国,齐与赵的关系也是一美一恶,一合一离。而燕国则在与齐、赵的三边关系中坐收渔利,游刃有余,既可以同齐一起攻打赵国,也可以同赵国一起进攻齐国,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燕昭王身边曾有人毁谤苏秦,说苏秦是个左右摇摆、出卖国家、反复无常的臣子,会给燕国带来祸乱。苏秦回到燕国,向燕昭王表明自己的忠诚,及时化解了燕昭王的疑虑,燕昭王对他更加信任。

苏秦像

公元前292年,齐、赵、秦三国争夺宋国土地,苏秦再次被燕昭王派到齐国,以助齐攻宋为名,企图借助秦、赵的力量,达到打败齐国的目地。公元前286年,齐国攻打并吞并了宋国,各诸侯国都感到十分震惊,害怕齐国会攻打自己。燕国乘机积极活动,联合诸侯国一起攻打齐国。公元前284年,各诸侯联军在燕国大将乐毅的指挥下,突然袭击齐国。由于齐闵王对苏秦十分信任,并把燕国视为安全的后院,所以对燕国方面的进攻毫无防备。当遭到联军的猛烈突袭时,齐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结果遭到惨败。这时,苏秦的间谍身份也完全暴露了。齐闵王暴怒之下,将苏秦车裂于市。苏秦虽然死了,但他的间谍故事却永远流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