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假痴不癫》原文、案例解读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假痴不癫》原文、案例解读

第廿七计 假痴不癫【计名由来】本计计名是从民间俗语“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等转化而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回避某种矛盾,或者为了度过某种危难,或者为了对付某个实力强大的对手,在一定时期内,故意装作愚蠢、呆痴,行“韬晦”之计,以求保存自己,然后等待时机,战胜对手。传说中的箕子佯狂就是运用此计的一个典型。殷商时期,纣王的太师箕子因无法劝说纣王放弃暴政,便佯装...

第廿七计 假痴不癫

【计名由来】

本计计名是从民间俗语“装疯卖傻”“装聋作哑”等转化而来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回避某种矛盾,或者为了度过某种危难,或者为了对付某个实力强大的对手,在一定时期内,故意装作愚蠢、呆痴,行“韬晦”之计,以求保存自己,然后等待时机,战胜对手。传说中的箕子佯狂就是运用此计的一个典型。殷商时期,纣王的太师箕子因无法劝说纣王放弃暴政,便佯装痴呆。一次,纣王喝得酩酊大醉,连年月日也忘记了,便问左右的人。大家因畏惧纣王的凶残,都说不知道。纣王便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想了一下,也说自己不知道。左右的人感到奇怪,便问箕子道:“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也说不知道呢?”箕子回答说:“纣王是天子,他终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连年月日都搞不清了,这说明殷朝快要亡国了;一国的人因害怕纣王凶残无道都说不知道的事情,唯独我说知道,那我不是危在旦夕了吗?所以,我也假装酒醉说搞不清啊!”这便是箕子使的“假痴不癫”之计。之后,人们把它运用于军事上,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于进行兵变,主要是作为一种欺骗的手段,麻痹对手,以便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发起攻击的计谋。二是作为一种愚兵之计。

【假痴不癫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假痴不癫译文】

宁肯装作无知而不采取行动,也不可装作假聪明而轻举妄动。要保持沉静而不泄露任何心机。这是从屯卦象辞“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

【前人批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颠者败。或曰: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贴钉之,加以青纱笼护,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假痴不癫译文】

假装不知,其实心里非常明白;假装不行动,其实是客观形势不允许现在有所行动,或是要耐心地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行动。这就是当年司马懿用假装患病、神志不清的计谋诛杀曹爽能够成功的原因;也是司马懿当年接受诸葛亮“赠送”妇人服饰,却并不因受到侮辱被激怒,还借口要上表请命而拒不出战,以使蜀军疲劳的原因。姜维九次征伐中原,是明知不可为却偏要执意妄为,那就是真的痴了,所以必然遭到失败。《孙子兵法》说:“善于用兵的人,打了胜仗,却没有智慧的名声,也没有骁勇的功劳。”当他们的计谋还没有实行时,他们会像屯卦所说的那样,保持冷静,丝毫不露声色。如果假装疯疯癫癫是不行的,那样不仅会泄露心机,还会因乱动而引起人的疑惑。所以说,只能装痴而不能装癫。装痴可以反胜,装癫则会失败。有的人还说:装痴既可以用以对敌,也可以用来治军。宋代,南方的少数民族迷信鬼神。狄青率军征讨侬智高,大军刚到桂林之南时,狄青便假装祷祝天神说:“这次出征是胜是负还不知道啊!”说罢便取出一百个钱用手拿着,与天神相约:如果此次出征能取得胜利,就让掷出的钱落地之后都正面朝天!左右的人劝狄青说:“这样做不行啊,倘若掷出的钱正面不朝天,将意味着出师不利,恐怕损伤部队的士气呀!”

狄青根本不听劝说。士兵们一个个站立观看。狄青挥手一掷,一百个钱纷纷落地而且正面都朝天。人们齐声欢呼,声音响彻林野,狄青也非常高兴,随即他又招呼左右的人取一百个钉子来,按照钱落在地上的位置,把钱都钉在地上,再用青纱笼罩,狄青亲自把纱罩封好,说道:“等到胜利归来,一定要酬谢天神后再把钱取回。”后来,狄青领军平定了邕州,胜利班师回来。他按照原先讲的那样去取钱,将军和士兵们都围在一旁观看,却见所取的钱原来两面都是一样的图案。

【战例】

韬光养晦 以屈求伸

起初,曹操本想派刘备到豫州讨伐吕布,然而就在这时,袁术在寿春自封为王,曹操只得先放弃对吕布的进攻,全力对付袁术。当大军来袭时,袁术逃到淮南,而寿春守军又死守城门不停抵抗,双方相持一个多月,曹操的军队很快陷入缺少粮草的被动局势。

一天,管军粮的小官王垕赶来向曹操禀报:“兵多粮少,已经是供不应求了,怎么办呢?”曹操说:“为解救一时之急,你可以用小斗代替大斗,向各营发粮。”王垕又问:“如果兵士抱怨,军心不稳怎么办?”曹操说:“你不用管,那是我的事了。”

王垕按照曹操的指示,用小斗向各营散发军粮。曹操则派人暗地里到各营寨探听士兵的反应,结果到处都是怨言。这时曹操秘密地命王垕进内帐说:“王垕,我想向你借一件东西,以平动乱的军心,你不要推辞。”王垕问:“请问丞相要借什么东西?”曹操不动声色地说:“借你的头示众!”王垕大为震惊,连忙申诉自己并没有犯任何罪过。曹操说:“我知道你没有任何罪过,可是如果不把你杀掉,军心就要乱了。你死之后,我会很好地关照你的妻子儿女的,你就放心吧!”

王垕还想说什么,曹操根本不予理会,不由分说就派人取了王垕的脑袋,并用高竿挑着王垕的头示众,同时出榜安定军心,说:“王垕扰乱军心,故意用小斗替代大斗发粮,特此按军法斩首。”于是,被蒙在鼓里的士兵不再埋怨“曹丞相”,军心得以稳定,很快便攻下寿春。

接着曹操又向西发兵,进攻张绣割据的穰城(今河南邓州)。曹操在田野中行军,虽然这时已是麦子收割季节,但百姓都害怕,没有一人敢去收割。曹操为争取民心,便传令说:“现在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凡是践踏麦田的将士,都要斩首。我军军法森严,诸父老乡亲不要惊疑。”百姓听到这样的命令,一个个伸出拇指称颂曹丞相爱民。

将士们知道曹操素来是令出必行的人,哪个还敢践踏麦田?一天,曹操正骑马前行,忽然一只斑鸠扑棱棱地从马前飞过,吓得马蹿进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立刻找来执行军令的官员询问自己所犯的罪过。主管官员说:“您是丞相,怎么可以治罪呢?”曹操说:“是我制定的法令,踏麦者斩。今天我自己却犯了法令,不治罪怎么能服众呢?”曹操拔出佩剑就要自杀,被周围的将官拉住。他的主要谋士郭嘉赶紧出来为曹操说话,“丞相,《春秋》中说过:‘军法不治主帅。’现在您是全军的主帅,怎么能自杀而死呢?”曹操提剑沉思一会儿才说:“既然《春秋》有如此说法,我就姑免一死吧!”于是挥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接着传令三军:“今丞相的坐骑踏坏麦田,本应当依法斩首,现割去头发以代替斩首!”此后,士兵谁也不敢践踏麦田了。

曹操征服了张绣之后,又和刘备一起战败吕布,将吕布、陈宫处死,收降了吕布的大将张辽,然后与刘备回到许昌。

刘备因为有军功,受到汉献帝的接见。献帝听说刘备是皇族后代,立即命人取来皇族的谱系查看,想不到按辈分排列,皇帝还是刘备的侄子。汉献帝暗自高兴,如今曹操一人掌管朝中大权,而自己却什么都不能做主,如今有刘备做我的后盾,定可与曹操相抗衡了。于是汉献帝拜刘备为左将军。从此以后,人们都尊称刘备为刘皇叔。

这时,曹操专权,十分跋扈。汉献帝对他恨之入骨,便咬破手指,用血写下诏书,但怕曹操看见血书,就将血书藏进龙袍玉带里,让国舅董承穿袍出宫。董承看了这“纠合忠义之士,消灭曹操奸党”的血书衣带诏后,先后联合了西凉太守马腾、左将军刘备,以及另外四位朝廷大臣,一共七人,在一条白绢上签字,写下“为国除害”的盟约。

其实刘备这边也在考虑着自己的情况。他怕曹操看出自己的壮志雄心,故意每天在后园中浇水种菜,收敛锋芒,隐藏才能,以免让曹操看出自己的意图而引来杀身之祸,连关羽、张飞也不知他这么做的用意。

一天,关羽和张飞到城外练习射箭,刘备正独自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来到后园对刘备说:“丞相有请。”刘备担心自己的伪装被曹操识破,忙问:“有什么要紧的事吗?”许褚说:“不知道,请你快去!”刘备只得跟着二人到丞相府,但心里紧张得一直打鼓,唯恐凶多吉少。

曹操见了刘备,笑着说:“你在家里做的好事呀!”刘备吓得面如土色,心想:难道和董承、马腾立盟的机密泄露了?曹操上前挽住刘备的手,一直走进自己的后园,说:“玄德,听说你在府中学习种菜呀!”刘备这才放下心,便说:“我为的是消遣,让丞相见笑了!”曹操说:“我是专门请你共饮青梅煮酒的。”随后拉着刘备来到一小亭,亭中已摆上一盘青梅和一壶热酒。这时,天上浓云密布快要下雨,两人对面坐于亭中,开怀畅饮。

曹操指着树上还没有成熟的梅子,颇有感触地给刘备讲自己的故事:“看到这青梅,我想到去年征伐张绣时行军路上的事。”刘备问:“征伐张绣?就是丞相的大军纪律严明,保护麦田,您割发的那次吗?”曹操说:“是的。那次行军实在艰苦,士兵长途征战,没有水源,战士们全都渴得无法忍耐,我知道再这样下去要是再没有水源士兵会坚持不住,于是急中生智,想了个妙计。我故意朝远处张望,用马鞭指着前方大声地说:‘看,前边有一片梅林!’士兵一听梅林,不由得想起这极酸的青果,顿时觉得牙酸,口里生出好些唾液,暂时止住了渴。”曹操讲起“望梅止渴”的故事,脸上的表情十分惬意。

曹操为什么要请刘备单独喝酒呢?原来他是想在酒醉话多的时候,探听刘备是否也像自己有不甘居人之下而想称王称霸的雄心。当酒兴正酣之时,曹操发话:“玄德您久历四方,见多识广,请问,谁称得上是当今的英雄?”刘备早有提防,故意答道:“我哪配谈论英雄呀!”曹操说:“即便不认识,也听别人说过吧?”刘备稍想一下说:“淮南的袁术,兵多粮足,可以称为英雄吧?”曹操一笑说:“他不过是坟中的枯骨,我迟早要捉住他的!”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生在名门之家,他的门客遍布天下,现在又盘踞在冀州,有许多谋士、武将,可以算作英雄吧?”曹操又笑笑说:“袁绍外表很厉害,其实内心胆小;虽然善于谋划,但关键时刻却犹豫不决。这种干大事怕危险、见小利不要命的人不是英雄人物!”刘备说:“刘表坐镇荆州,和七位名士为友,号称‘江夏八俊’,可以称为英雄吧?”曹操不屑地说:“刘表只是浪得虚名,根本称不上什么英雄!”刘备接着说:“孙策血气方刚,已经成为江东领袖,是英雄吧?”曹操说:“孙策占领江东,也是托他父亲的福,所以他也不是英雄。”刘备又说:“益州的刘璋可以算作英雄吧?”曹操把头一摇说:“刘璋虽然是汉家宗室,不过是看家的狗罢了,怎么配称英雄呢?”刘备一看自己把天下的大人物都说个遍也没有让曹操心悦诚服的,只得说:“那么像张绣以及汉中张鲁、西凉韩遂这些人怎么样呢?”曹操一听刘备说出二流人物的名字,禁不住拍手大笑说:“这些碌碌小辈,何足挂齿呀!”刘备摇着头说:“除了这些人,那我可再不知道还有谁可称为英雄了!”

曹操止住笑后,看着刘备说:“所谓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所谓大志,志在吞吐天地;所谓良谋,谋能包藏宇宙呀!”他边说边仔细观察刘备的反应。刘备问道:“谁能配当这样的英雄呢?”曹操用手一指刘备的脑门,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现在天下称得起英雄的,只有你和我呀!”刘备听了曹操的话,心里为之一震,吓得把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恰巧这时闪电一亮,紧跟着是一声惊雷。刘备马上强装镇定,弯腰拾起筷子,说:“这雷的威力真大呀,竟把我吓得……”曹操笑着说:“大丈夫还怕雷吗?”刘备恨不得曹操把自己看作一个胆小鬼,就随机应变地说:“孔子是圣人,在迅雷暴风面前都要改变脸色,表示对上天的敬畏。我小小刘备怎么能不怕呢?”曹操对刘备“假痴不癫”的韬晦之计蒙在了鼓里,真以为刘备是被惊雷惊得掉了筷子呢,从此不再怀疑他有什么宏图大志了。

雷声响过,阵雨刚停。关羽和张飞手提宝剑,推开守门的卫士,闯进后园,跑到亭前。曹操知道这两人是为了保护刘备才来的,就让关羽和张飞二人一起坐下饮酒。

刘、关、张回到府中后,关羽说:“刚才可把我俩吓坏了!”刘备就把刚才筷子落地的原委说了一遍。关、张不明白是什么用意,刘备说:“我在后园种菜,目的就是让曹操把我看作胸无大志的人,想不到刚才曹操竟说只有我和他才可称为天下的英雄。我一惊,掉下了筷子,又怕被曹操看出来,所以借口雷鸣震惊掩饰过去了。”关、张佩服地说:“兄长真是志大才高呀!”然后,三人商量赶紧离开许昌。

装癫不行而后兵

明太祖驾崩后,因继承人皇太子朱标早已亡故,由长孙继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亦即建文皇帝。建文帝年纪虽轻,却相当精明,即位不久,便为巩固他的帝位而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他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十多个王叔的钳制下,前程是相当不乐观的。为使皇权免受控制,在黄子澄等策划下,他大刀阔斧来了个削藩运动,把那帮老叔父按其危险程度,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逐步把这批对皇权威胁的势力肃清,只有宁王和燕王因情况特殊,他还未敢贸然下手。尤其是燕王,他拥有重兵,而且声望极高。因此建文帝更是不安,想尽量除掉这条祸根。

燕王朱棣眼见各位王兄王弟一个个倒了,兔死狐悲,预感到此种不幸必轮到自己,与其等死,不如先发制人,起兵发难。然而,他的军师道衍却认为军备未足,时机尚未成熟,劝他再等机会。燕王听从军师劝告,暂时隐忍,秘密练兵,积极做准备。

有一次,燕王照例派亲信葛诚入京奏事。葛诚见了建文帝,建文帝有意收买他,便召他进入密室,对他说:“如果你能把燕王的活动情况及时报告给我,将来升你为公卿。”葛诚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臣愿效犬马之劳,此次回去,必密报燕王举事,为陛下做内应。”

葛诚回到燕京后,怂勇燕王入京(南京)见帝,以释嫌疑,用此计无非是想驱羊入虎口。燕王与道衍商议,道衍力主不去,燕王却说:“现在既然时机未成熟,还不能举兵,不如暂往一行,减少他的怀疑,料他对我也奈何不得。”因此便毅然进京,果然有人怂恿建文帝将他扣留,但建文帝犹豫不决,一时又找不到借口,一个月后,便放燕王返回燕京。

燕王在京被扣了一个月,更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妙,便采取表面上不动声色,来消除惠帝对他的戒心的策略,于是,假装卧病不起。

建文帝虽放走燕王,却也时刻防备,并不因他“病重”而松懈。他采用调虎离山之计,以边境防卫为名,把燕王所属的劲旅调了一部分离开北京,派亲信工部侍郎张为燕京布政使(行政长官),谢贵为都指挥(城防司令),把文武两权夺了过来。他又制造借口把燕王的能干部属于谅、周铎两人杀了,罪名是阴谋叛变。

燕王眼见这种夺权把戏,无非因自己而发,为保全性命,伺机发难,便装癫扮傻,常常溜出王府,整天在街边游荡,口出狂言,看到别人有酒食,抢来就吃,十足一个疯子。有一次,他出门几天都没有回来,仆人到处寻找,见他睡在泥淖里,仆人将他扶起,他还大骂:“我好好睡在床上,干吗要抬我出去?”

建文帝派来的亲信张和谢贵知道此事,便入王宫去探病,想看个究竟,只见燕王穿着皮袄,在大暑天里围炉而坐,身子不断发抖,不住地说天气太冷。张、谢贵因此认定燕王是真病,也就放松了防备。但为建文帝所收买的葛诚,却偷偷出宫,向张、谢贵报告说:燕王根本没有病,这是装癫扮傻,其用意难测,切勿让他欺骗。

和谢贵于是具报朝廷,建文帝便立即采取行动,密令城防副司令张信下手。那张信颇具正义感,接到密令,却犹豫不决;他的母亲见此情形,问明底细,也劝他为人做事,要依理明义,不要愧对天地人神。于是,张信便把事情拖延下去。

建文帝见还没有消息,再下密旨催张信。张信发火了,说:“朝廷为何逼人太甚?”便愤然去见燕王。守门的不准他进去,张信大声说:“你们只管去传报,说我张某有要紧事求见!”

燕王召见张信,却仍卧在床上,不说半句话。左右说:“殿下正患风疾。”张信明知其诈,便说:“殿下不必这样,有什么事,可对老臣直说无妨。”燕王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认为他并无恶意,才开口说:“这场病真重,已挨几个月了。”张信见他仍不肯吐露真情,心一急,便流起泪来,率直告诉燕王:“殿下,事到如今,还不说出真话,大祸真的已临头了。”他顺手拿出建文帝的手谕来,说:“朝廷命我擒拿殿下,如果你有意,就要以诚相告,让大家想个办法,否则便肉在砧上,宰割由人。”

燕王一见,连忙起身下床,向张信叩谢,急召军师道衍入室,商量救急之计,密议结果,由张信增兵王宫,说是严密监视,实际上是保护燕王的安全,进一步又定计要除掉张和谢贵这两位朝廷命官。

外弛内张的情势,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张信为掩人耳目,暗地里保护王府人的安全,当晚下令把燕王的部将全体逮捕,说是有造反嫌疑,要押赴朝廷处决;一面又暗中派出精壮士兵,埋伏在东殿两旁,宫门内外,密布便衣警探。

天明,燕王以张信闯入王府捉人为由召张和谢贵,商议如何把这批阴谋造反的将领押解入朝。

张、谢两人虽然不疑,但也有防备,带了很多卫队前往,到了礼端门,燕王扶杖把他们迎进去,卫队却被拒于门外,在接待张、谢二人时,左右献上几个西瓜,燕王忽然站起来,气愤地说:“想我朱某,身为皇帝叔父,却要惶恐度日,今皇帝待我这样,兄弟叔侄间的骨肉情一毁殆尽。国家还有什么希望呢?”说完将手上的西瓜往地上一摔。

这原来是个暗号,两旁埋伏的士兵一见,立即拥了出来,不由分说就把张、谢贵绑起来,之后,他们又揪出葛诚来,一同处斩示众。燕王随即起义兵,清君侧,直向南京进军,不久便攻破皇城,逼得建文帝削发为僧,化装逃亡海外。

燕王夺了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是为明成祖。

【精评】

假痴不癫,重点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字意思是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却特别清楚。此计作为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都算高招。用为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而暗地里却在做积极的准备,等待时机。军事上用此计可以麻痹敌人,并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这种方法,关键是表演要逼真,不露破绽,否则被对手识破就会非常危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