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借刀杀人》原文、案例解读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借刀杀人》原文、案例解读

第三计 借刀杀人【计名由来】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而“借刀杀人”一语,则见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一句中。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人元昊,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本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矛盾,借敌方内部的力量,或者是盟友的力量,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而...

第三计 借刀杀人

【计名由来】

本计内容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多次可见,而“借刀杀人”一语,则见于明代戏剧《三祝记》“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一句中。这出戏是写范仲淹的政敌让他任军队统帅——环庆路经略招讨使,去平息西夏人元昊,企图借西夏人的刀杀害范仲淹的故事。

本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矛盾,借敌方内部的力量,或者是盟友的力量,削弱或消灭敌对势力。而其关键所在,则是要善于捕捉和利用敌方的矛盾,包括敌方内部的矛盾以及敌方与盟友的矛盾,想方设法使这些矛盾扩大、激化,直至引起敌方自相争斗,或者是引起敌方与盟友的争斗,以达到削弱或消灭敌方实力的目的。因此,在军事上,此计的运用多是与使用间谍相联系的。

【借刀杀人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借刀杀人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盟友尚在犹豫之中,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而无须自己出力,这是从《损卦》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

【前人批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辩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豭,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韩非子·内储说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襄,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借刀杀人译文】

打击的目标已经显露出来,而另一种势力又有所扩张,且将有所行动,这时便应借此势力,摧毁敌人。比如,郑桓公将要攻打郐国,先列了郐国的豪杰、良臣、辩智、英勇果敢之士的名单,公开张贴布告,说要选择郐国的良田赠送给他们,封给他们各种官爵,并在城郊设起祭坛,把名单埋在地下,用公鸡、公猪做祭品,装作盟誓的样子。郐国国君以为国内这些豪杰、良臣要勾结郑国作乱,便按照以上公布的名单把他们一个个杀掉了。桓公看到郐国豪杰、良臣都已除尽,便马上攻打郐国,并占领了郐国(见《韩非子·内储说下》)。诸葛亮与吴国结盟,抗拒魏国。当关羽围攻魏地襄阳、樊城时,曹操想迁都,司马懿及蒋济劝说曹操道:“刘备、孙权表面上亲近,内心里却隔阂很深。关羽得志,孙权内心是不甘愿的,因此,可以派人跟随孙权做说客,答应割让江南的土地给孙权,这样,樊城的包围就会自然解开。”曹操听从此计,关羽终于兵败麦城,束手被擒了。

【战例】

皇太极借刀杀“劲敌”

明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亲自率兵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敌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奋勇抵抗,力挫骄横的满兵。袁崇焕在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满军惨败。努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消灭明朝的壮志难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即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宁远。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打明朝。崇祯三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越过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做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有过的劲敌,又怕又恨,袁焕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以容人。于是他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军订下了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将袁崇焕下狱问罪,不顾将士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像袁崇焕这样的劲敌了。

复仇得城一箭双雕

西汉末年,朝政上下腐朽黑暗,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个统治了二百多年的封建王朝实际上掌握在外戚王莽手中。

王莽罢黜年仅八岁的小皇帝——孺子婴,自封为皇帝,改国号为“新”。

王莽登上皇位后为加强统治,举着复古的旗号,进行了“改制”,致使国家日趋混乱。在他的横征暴敛下,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许多老百姓流离失所,迫于无奈,纷纷组织起来要以武力推翻王莽政权。

因此在十七年,爆发了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十八年,又爆发了樊崇领导的赤眉起义。同时,各地豪强和汉朝没落贵族也举行了武装起义,如西汉王朝的宗室刘秀兄弟领导的春陵军等武装都先后打出反对王莽的旗帜。

各地起义军联合起来,攻打王莽的官兵,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千万老百姓受到鼓舞,纷纷投奔起义军。起义军增加到十万多人。

这时起义军继续北上,将宛城团团包围,当大军都相继赶到宛城东南清水边时,大家将刘玄——汉朝的皇族后裔拥上了皇位。

可是,更始帝刘玄迁都长安后,生活腐化堕落,不理朝政,吃喝玩乐,一点儿也不操心国家大事。

由于刘玄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难忍,甚至原来支持他的赤眉军也十分气愤。二十四年春天,赤眉军兵分两路向长安进发。进军途中,他们另立做过放牛娃的刘盆子当皇帝。在赤眉大军日益逼近长安时,刘秀派大将邓禹率领精兵两万,驻扎在长安附近。他这样做是为了趁赤眉军和刘玄作战的机会,坐收渔人之利。刘玄对刘秀派大将邓禹的活动,自然十分了解,立即派朱鲔、李轶驻兵洛阳,牵制刘秀。刘秀当然也料到了这一步棋。他立刻派寇恂守河内,冯异守孟津,抵制朱鲔、李轶从洛阳方面的威胁。

驻守洛阳的副统帅李轶,最早曾和刘秀一起同谋反抗王莽。但他自从参与了刺杀刘秀哥哥刘縯这一行动后,对刘秀总是怀有戒心,怕他寻机报复;可是,他又觉得更始帝刘玄是平庸无能的人,跟着他也没有什么出息。因此,他希望有人从中调解自己与刘秀之间的矛盾,以便将来另有出路。

李轶的这种心情,冯异最为了解。于是,他便给李轶写信,劝其及早归顺刘秀。信中的言辞委婉动听,真诚感人。李轶仔细琢磨了冯异的意思,也回复了一封信表示感谢并承诺日后会听命刘秀的差遣。

冯异得到李轶的保证,放心大胆地攻下了天井关和上党;接着又打下十三个县城。李轶果然遵守承诺,按兵不动。

冯异见李轶很守信用,就派人把李轶亲笔写的信送给刘秀,并将其详情告知。不料刘秀举起信来,当着众人的面说:“李轶这人诡计多端,谁都摸不着他心里的鬼主意。”他吩咐传令官把信交给各地守将传阅,还一再嘱咐:“李轶不可轻信,要多加小心。”

众将士对刘秀的这种做法都不理解,而且感到如此重要的军事机密,怎能随便在大家面前公开呢?倘若走漏风声,李轶不就有被杀的危险吗?

其实刘秀这样做是出于别的原因,他一是替兄报仇,“借刀杀人”,二是离间了对方的关系,从而为自己夺取洛阳创造先机。

这件事传到朱鲔那里,他知道后,感叹自己非常信任的助手,竟会私通刘秀,气得咬牙切齿,遂派人把李轶杀掉。

李轶被杀,洛阳的内部非常混乱,同情李轶的人都偷偷地逃出洛阳,投降了刘秀。刘秀既报了兄仇,又得到了洛阳,“借刀杀人”“一箭双雕”的计谋成功了。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冯异

周瑜计除蔡瑁张允

208年,曹操亲率二十余万大军攻伐东吴。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领军应战,双方对峙于三江口南北两岸。

一天,周瑜乘坐楼船前往江北探看曹军水寨,发觉曹操水军阵营十分严整,“深得水军之妙”,不禁大吃一惊,便问曹军的水军都督是谁。左右回答说是蔡瑁、张允。周瑜听罢心想:蔡、张二人久居江东,十分熟习水战,如不设法先除掉他们,将很难攻破曹兵!想着想着,他便命令楼船返航,回到本寨。

第二天,周瑜正在军中议事,忽然接到军报,说是曹操军中有故人蒋干前来拜望。周瑜一听,笑着对在座的众将说:“这是曹操的说客到了。”于是,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对着众将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就带领数百随从,走出寨门迎接蒋干了。

周瑜把蒋干迎到军中,寒暄一番后,便大摆筵席,盛情款待,还请了数十员文官武将出席作陪。席间,周瑜命令部将太史慈担任监酒官,交代说:“今日我与故人相会,只叙友情,不谈军旅之事,但有违反者,立斩不赦。”蒋干听了这话,吓了一大跳,心里捉摸着:我本是奉主公曹操之命,以故旧之情前来劝说周瑜归降的。谁料他一下就把门给封死了,这却如何是好?他看到周瑜对太史慈下令时,神情严肃,又不敢造次,只好怀着一肚子鬼胎,硬着头皮,坐在那里饮酒了。一时间,满座文武,杯觥交错,谈笑风生,一直闹到夜深。这时,周瑜佯装酒醉,对着蒋干说:“子翼(蒋干的号),难得今日老友相聚,今晚就与我同眠一榻吧!”

边说边拖着蒋干朝自己的大帐走去。到了帐里,周瑜躺在榻上,只一会儿,便呼呼地“睡熟”了。蒋干却睡不着,听到军中已打二更,他便借着帐内残灯起身张望,猛然见到书案上堆着一卷文书。这其中定会有军事机密!蒋干心里这样想着。于是,他悄悄起来翻阅偷看,果然看见其中一封信是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来的。信上竟写着这样一段话: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指曹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曹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先此敬复。……

不看便罢,一看之后,蒋干的心不由得猛然往下一沉,心想:好险,原来蔡瑁、张允竟是暗通东吴的奸细!他把信藏在衣袋里,再回头看看周瑜,依然躺在那里深睡未醒,还在说着梦话:“子翼,数天之内,我教你看看曹贼的首级!……”说完又打起鼾来了。蒋干听了这些梦话,更是又急又气,却不敢声张,只得再和衣躺下,假装入睡,也想在暗中再探个究竟。到了四更时,忽见外面有人进入帐内,将周瑜轻轻叫醒,悄悄说道:“江北有人到此……”周瑜连忙示意来人住口,并起身与那人走出帐外。蒋干又模模糊糊听到那人在帐外对周瑜说:“蔡、张二将说,‘急切下不得手’……”不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走到榻前叫了蒋干几声。蒋干只是蒙头假睡,不予理睬。周瑜见蒋干不“醒”,自己又躺下睡着了。到了五更天时,蒋干眼看天将大亮,便偷偷起身,走出大帐,带上随从,一溜烟儿驾船回到曹军大寨。

回到大寨之中,曹操询问蒋干此行去江北游说周瑜归降情况如何,蒋干回报说:“周瑜心志很高,非言词所能说动。”曹操听了很不高兴。蒋干便接着又说:“主公请勿忧虑,这次过江,虽然游说不成,却为您打探到一个极重要的机密!”说着,便拿出从周瑜帐中偷来的信给曹操看,并将昨夜所见所闻一一向曹操禀报。曹操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将蔡瑁、张允叫来帐中,厉声说道:“我命你二人今日进军东吴!”蔡、张二人不知底里,便回禀道:“目前水军尚未练熟,不宜轻进。”曹操听罢大怒,喝道:“等到水军练熟,我的首级早已献给周瑜了吧!”蔡、张听了这话,一时摸不着头脑,慌忙之中,也不知如何对答。他们正在犹豫之时,曹操已下令将二人推出辕门斩首。

等到曹操省悟过来,知道中了周瑜“借刀杀人”之计时,却是为时已晚,后悔莫及了。

【精评】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借刀杀人,巧在一个“借”字,但借刀必须有条件,或陈明利害,或许以重利。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