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唐朝/唐《莫漫求真佛》(王梵志_原文_赏析)

唐《莫漫求真佛》(王梵志_原文_赏析)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这首诗谈的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坛经》)的问题。“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真佛”,指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有的佛性。佛家认为人的心性本是纯洁的,只是受了外物如金钱美女名誉地位的蒙蔽才变得不净,因此要恢复人心清净的本来面目。佛教法相宗主张阿赖耶识因受外界事...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这首诗谈的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坛经》)的问题。“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真佛”,指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有的佛性。佛家认为人的心性本是纯洁的,只是受了外物如金钱美女名誉地位的蒙蔽才变得不净,因此要恢复人心清净的本来面目。佛教法相宗主张阿赖耶识因受外界事物熏习,成就业种子而使人在世界轮回不已,要想解脱,必须通过修习转染为净。北宗禅则主张对心灵这面镜子,“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偈)。但作者在这里却猛喝一声: 不要徒劳无益地“求”什么“真佛”,因为 “真佛” 本来就安居于每个人的心中,若以 “薰炼”“求” 之,反而 “见” 不到它!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这是对上两句的解释。“妙性”和“灵台”,这里指的都是人的未经受外物蒙蔽的本心,即真如佛性,它们是用不着经受什么薰炼 (修行) 才能够发现的,而是原本就自然地、赤裸裸地袒露在那里的。“心是无事心”,这种不受任何拘束的空灵与自由的心,是从未出生时就已存在的东西。“面是娘生面”,指肉体的人千人千面、各不相同。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这两句是对上文的进一步补充。“劫石”,佛经中指极大的石头,或方广40里,或方广80里,或方广800里,以轻得几乎没重量的天衣,每隔好长时间来拂拭一次,到这些劫石被拂尽时,就分别是一小劫、一中劫、一大劫。劫石动摇, 在人的一生中是绝不可能的事。 诗中用的是假设句:即使决不可能出现的事出现了,内心的真如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这个真如便正是常清净的佛性。它永远存在,永不变化。既然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那么又哪里用得着什么“薰炼”、什么“求”呢?用慧能的《见真佛解脱颂》说,就是:“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

这首诗宣扬的直指本心、本心即佛,与南宗思想实出一辙。此诗及上诗,都曾被唐代禅僧懒残反复吟唱(参见《景德传灯录》三十 《南岳懒残和尚歌》),这决不是偶然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