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唐朝/《题金陵渡·张祜》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题金陵渡·张祜》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题金陵渡 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①。注①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南,大运河入长江口,与镇江市相对。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这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指古之京口,即今江苏镇江,非指南京。(详见宋人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北固甘罗》条)“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①。

注①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南,大运河入长江口,与镇江市相对。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

这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的一首小诗。

“金陵津渡小山楼”,此“金陵”指古之京口,即今江苏镇江,非指南京。(详见宋人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北固甘罗》条)“小山楼”是诗人当时寄居之地。首句点题,轻灵妥帖。

“一宿行人自可愁”,点明羁旅之愁。“行人”的身份,是“愁”之所自;“一宿”的时间,见出“愁”之深长。用一“可”字,毫不费力。“可”当作“合”解,而比“合”字轻松。这一句是全诗主意所在。

“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斜,江上寒潮初落。

一团漆黑的夜江之上,本无所见,而诗人却在朦胧的西斜月光中,观赏到潮落之景。用一“斜”字,好极,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一宿”呼应,这不清楚地告诉我们行人那一宿羁愁旅意不曾成寐的情形吗?所以,此句与第二句自然地沟通。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显得那么浑成无迹。

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这幅美妙的夜江画也告完成。试看“两三星火”,用笔何其空灵,动人情怀处正不须多,“两三”足矣。“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北周庾信《小园赋》),宜乎以少胜多,点染有致,然而也是实景。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

这首诗的境界,清美之至,宁静之至。但细味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衬的情景,自有一种淡淡的愁绪轻轻透出。

若把“星火”换上《枫桥夜泊》诗的“渔火”好不好呢?不好。因为“江枫渔火”是近景,看得清;“两三星火”是远景,看不分明:只见星星点点,如何知是渔火?是灯光?惟其如此,却更惹人想象。《枫桥夜泊》用的是重笔,此首纯用轻笔,两者也有不同。(钱仲联 徐永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