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唐朝/《忆扬州·徐凝》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忆扬州·徐凝》中心思想解读、赏析

忆扬州 徐凝萧娘①脸薄难胜泪, 桃叶②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注①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男所恋女子常称萧娘,女所恋男子则称萧郎。 ②桃叶:《古今乐录》:“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这里用以代指所思念的佳人。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

忆扬州 徐凝

萧娘①脸薄难胜泪, 桃叶②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注①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男所恋女子常称萧娘,女所恋男子则称萧郎。 ②桃叶:《古今乐录》:“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这里用以代指所思念的佳人。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之情重,衬出今日自己情怀之不堪,是深一层写法。

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以一“难”一“易”出之,便不觉其烦,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今日无穷的思念。于此思念殷切之际,惟觉一片惆怅,无可诉说之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又可憎。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此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故曰“明月无赖”。

古人律绝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曰愁眉,曰泪眼,虽作者余情未尽,而他事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之态,可谓诗思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实则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五代南唐李煜《相见欢》)。

张佖的《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与《忆扬州》几乎写同一内容。而在写法上,却是春兰秋菊,各占一时之选。张诗的谢家、曲栏,同于徐诗的愁眉、泪眼,意指所思之人。后两句,也同样以夜月寄怀。一个说春月“多情”,一个说明月“无赖”。虽语言各异而诗意相同。

“无赖”二字,本有褒贬两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意。但后世因惊赏这对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作者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而扬州的魅力,也非仅在月色。诗为传神,有时似乎违反常理,却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无赖”的奇幻设想,也有它的渊源与影响。“三分明月”,使人想起谢灵运的名言。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宋无名氏《释常谈》)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并不逊色。这些数目字,都是不可以常理论的,而它的艺术效果却是惊人的。以徐凝此诗而论,后世读者读此诗后,对扬州的向往如醉如痴,致使“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至如“月色无赖”,后世如宋王安石“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夜直》)中的“春色恼人”即与之同一机杼。

《忆扬州》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曰怀地。这是因为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因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无论如何,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人为之惊叹的。(孙艺秋)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