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星期三
首页/历史文化/忏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忏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

忏 作礼忏前恶 洁诚期后因《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方告完成。卢梭在书中记录了自己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的事实,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

忏 作礼忏前恶 洁诚期后因

《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方告完成。卢梭在书中记录了自己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的事实,甚至有偷窃的习惯。他以沉重的心情忏悔自己在一次偷窃后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玛丽永的头上,造成了她的不幸,忏悔自己在关键时刻卑劣地抛弃了最需要他的朋友勒·麦特尔,忏悔自己为了混一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新教信仰,改奉了天主教。

卢梭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甚至包括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但社会环境的恶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却使他也受到了沾染,以至在这写自传的晚年还有那么多揪心的悔恨。

正是这样深刻的忏悔,使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自省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性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启蒙思想运动之后的文化革新而言有着开创性的特殊意义。

汉字小词典

忏,形声字,从忄,忏声。繁体作“懺”,从忄,韱(xiān)声。

《广韵·鉴韵》:“忏,自陈悟也。”“忏”的本义是自陈懊悔,即忏悔(这个意义来自梵语“忏悔”一词的音译“忏摩”的省略),如《晋书·佛图澄传》:“佐愕然愧忏。”引申指僧侣为人礼祷忏悔,如《梁书·庾诜传》:“宅内立道场,环绕礼忏,六时不辍。”

与“忏”有关的成语比较少,如:“悔过自忏”,意为追悔过错,谴责自己。

忏悔基于诚心

忏从心,有忏悔之心说明已经意识到自己以往的错误,能够忏悔,是基于想要悔改的诚心。

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时脾气火爆,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有人恨不得杀了他,到了晚年,他幡然悔悟,做人不要太逞强,待人以诚是重要的。他说:“不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应该懂得理解别人的过失,用一个平常心态去同别人交往,这样将会对你的一生很重要,它不仅可以使你每天有一个好心情,而且还会用对人怨恨的时间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

洛克菲勒有一个人徒步旅行的习惯。有一次,他来到加州地区的一个又脏又乱的小车站。列车进站了,洛克菲勒不紧不慢地站起来,还伸了个懒腰,准备往检票口走。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女人,她提着一只很重的箱子,可箱子太重,累得她呼呼直喘。胖女人一眼瞅见了沾满污泥的洛克菲勒,冲他大喊:“喂,老头,你给我提一下箱子,我给你小费。”洛克菲勒想都没想,便拎起胖女人的箱子,和她一起朝检票口走去。

《姚燮忏绮图》费丹旭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姚燮,是清代后期的诗人和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此图是描绘姚燮与家中诸侍姬真实的生活情景。画中姚燮端坐于蒲团之上,怡然微笑似有所悟,身边诸姬环绕,或解书囊,或铺帛纸,或轻声对语,或倚树观望,或正结伴赶来,神形各异,仪态万千。加之空中明月高悬,夜色如水,桃林烟弥雾漫,竹林枝叶萧萧,构成一幅清逸出尘的画面。作者对姚燮面部细加渲染,有肖像写实效果,而其他人物则是以作者一贯的纤弱美女的形象写出,设色清淡,面目雷同,只在衣着发饰之上有所变化。

他们刚刚检票上车,火车就开动了。胖女人擦了一把汗,掏出一美元硬币递给了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微笑着接过钱,帮助她把行李箱塞到座位底下,以免阻碍过往乘客。他刚弯腰,列车长走过来,说:“这不是洛克菲勒先生吗?您好,欢迎您乘坐本次列车,请问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

“什么?洛克菲勒?”胖女人惊叫起来,“上帝,我竟让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来为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一美元小费,我这是在干什么啊?”她连忙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一美元小费退给她。洛克菲勒幽默地说:“不,小姐,退给您一美元,我不就白给您提箱子了吗?”说着,洛克菲勒把一美元郑重其事地放进了口袋里。

一个人阅世越深,越学会谦卑。脾气暴躁的人,也会悔悟以前的过失,以礼待人。洛克菲勒的巨大转变是一个明证,他的家族后来成为美国有名的慈善家族,与他的反思也是分不开的。

忏悔要成为常态

忏从千,要千次,不断、反复地进行。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青年时期,曾有过一段放荡的生活,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贪玩、赌博。但不久,他就忏悔醒悟。他认为,自己的放荡行为等同于禽兽,对自己十分不满。他又把错误的原因详细列出来,写在日记本上,共有8点:1.缺乏刚毅力;2.自己欺骗自己;3.有少年轻浮之风;4.不谦逊;5.脾气太躁;6.生活太放纵;7.模仿性太强;8.缺乏反省。这一次悔悟,好像一个霹雳打在他的身上。他决心结束放荡生活,改正不良习惯,于是跟他哥哥尼古拉来到高加索,在炮兵队里当一个下级军官,并发自内心地自责,每天把自己最易犯的错误写在纸上并不时地提醒自己。他的人生因发自内心的忏悔而改变,世界文学史也因而有属于他光辉的一页。把自己的缺点错误一一罗列出来,经常忏悔,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不失为一种改变缺点的好方法。只要下定决心,连有那么多缺点的托尔斯泰也能改邪归正,还有什么不能改变呢?这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忏悔行为值得我们尊敬。

忏悔的结果是心情畅快

“忏”音通“畅”。忏是心灵的扫除、净化。忏悔能使心灵的污点得到清洗,明净的心灵能够使人心情畅快,不再为过往的错误而担惊受怕。

民间传说中,常有劝人向善的故事。明代,有位姓田的书生,丰姿俊雅,街坊邻里的好多妇女都被他打动,常常有不能自持者来奔相就,他并未竭力相拒。因为来找他的人太多,怕惹出麻烦,于是田某就躲避到邻近的南山寺读书,但仍有来纠缠者。田某深知自己这么做是错误的,但他实在架不住欲望的诱惑,所以不能坚决断除邪淫。有一神,长相甚短小,开始时,田某常常做梦梦见他。后来,甚至在白天也能见他。这个神告诉他:“你原来本有大福报,官可以做到御史,因你花柳多情,不能彻底改过,断除邪淫。你若能自今日起彻底改过,仍可不失功名。”田某听罢,遂猛省悔改,后来一心向学,果然“登第”,再后来,娶妻生子,生活美满,得以颐养天年。

年轻人犯错不要紧,关键在于能知错即改。能有一颗悔过的心,即便走了弯路,今后的人生也能够心情畅快,活得精彩。

心学之窗

您的孩子有忏悔心理吗?

忏悔心理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对以后形成谦虚自重的个性心理品质有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时,就会开始萌发“羞耻”心。这时如果家长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孩子长到3岁左右,就能逐渐具备自控、自尊意识。培养幼儿的忏悔心理可采用暗示、榜样、鼓励和熏陶等方法。

暗示法:孩子出现轻微过失时,家长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要流露出不满,可暗示他做错了事。

榜样法:家长做错了事,只要是孩子知道的、能理解的,就要当面诚心表示懊悔。

鼓励法:当孩子为过失而悔恨时,家长应表扬他勇于认错的精神,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

熏陶法: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认识到忏悔是勇敢和正直的可贵品质。

心语赏读

只有用对别人的忏悔之情才能写出真正的传记。

——美国·爱默生

解 读

西方自传具有强烈的忏悔意识。在自传史上,奥古斯丁和卢梭分别建立了宗教忏悔和世俗忏悔两大传统,形成自传忏悔的基本格局。自传忏悔的演变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西方人从古代到现代自我认识的不断发展。自传忏悔对把握自传的主题和形式以及自传文类的价值,认识其文化精神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也不乏忏悔精神,忏悔原是一种宗教仪式,念经拜忏,向神佛表示悔过,请求宽恕。“禹汤罪己”就隐含了中国古代先民悔过意识。《论语》要求“内省”,成就中国忏悔意识的雏形。唐明皇李隆基宠爱贵妃杨玉环,不理朝政,导致安史之乱、马嵬兵变、贵妃自缢。玄宗面对物是人非,深深忏悔,这一话题成千余年文学母题之一。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元代白朴《梧桐雨》、清代洪昇《长生殿》,都再现“长恨”与“长生”情结。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