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怪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
有一个典故叫“少见多怪”,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东汉牟融的《牟子》记载,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骆驼,也根本不知道有骆驼这种动物。一天,他偶然看见一头牲口,背上长着好大两个肉疙瘩,觉得非常奇怪,不禁大声叫道:“啊哟,大家都来看哪,瞧这匹马,他的背肿得多高……”其实那就是骆驼。骆驼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只不过这人没有见过,才觉得奇怪罢了。牟融评论道:“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意思是因为少见,所以多怪。讥讽见识太短、遇到很普通的事都要大惊小怪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各种事物形形色色,千奇百怪,每天都会发生新奇的事。也由于我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世界上一些不解之谜没法理解,也当成是一种“怪象”。当然,更多的东西,是由于人们的麻木,对一些不合乎常理的东西,如潜规则,“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由于“怪”是一种心魔,因此,人把怪异的人称之为妖怪。然而,古人造这个“怪”字,更多的是赞美,对“怪”的思想、行为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
汉字小词典
怪,形声字,从忄,圣(kū)声。
《说文·心部》:“怪,异也。”怪的本义为奇异的、不常见的,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又指奇异的事物,如《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还有烦怪、责备等义,如三国诸葛亮《弹李平表》:“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
有“怪”字的成语,大都表示怪奇、怪癖,如用“刁钻古怪”形容为人做事狡猾怪癖,和别人不一样;用“阴阳怪气”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用“奇谈怪论”指奇怪的不合情理的言论;用“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怪”源于奇异心理
怪,从心,心是一种心理状态,源于心理作怪,竖心旁指内心,怪异的行为往往是心态的异乎寻常。人们奇怪的行为都与人的经历、情感有关。
民国时的著名汉学家辜鸿铭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每当他开卷读书时,总抓住淑姑的小脚嗅个不停。透过这些怪异的行为,我们仍能够发现其中的原因。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中断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衰落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
怪是创新的表现
“怪”人往往有异于常人的思维,其实是创新的表现。在艺术上,许多看起来似乎很怪的艺术风格,往往是创新之举。
中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扬州画派,以“扬州八怪”(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绘画至明末清初受到保守思想的笼囿,以临摹抄照为主流,画坛缺乏生气。这一萎靡之风激起有识之士和英才画家的不满,在扬州便出现了力主创新的大画家石涛。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的口号,宛如空谷足音,震动画坛。石涛的理论和实践“开扬州一派”,稍后,终于孕育出了“扬州八怪”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群体。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不同于古人,不趋时俗。“扬州八怪”从大自然中去发掘灵感,从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下笔自成一家,不愿与人相同,使人耳目一新。人们常常把自己少见的东西,视为怪异,因而对“八怪”那种抒发自己心灵、纵横驰骋的作品,感到新奇,称之为怪。这种突破“正宗”的束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在自己的创造和发挥,其实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怪”是名人、圣士共同的特征之一
怪,从圣,“圣”是指名人、圣人。圣者的思想、见解皆异于常人,不为常人所理解,被视为“怪癖”。就其历史经验而看,可以说,是怪癖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没有爱迪生的怪癖,恐怕你今天还不知道什么是电灯,没有牛顿的怪癖,恐怕你今天还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没有达尔文的怪癖,恐怕不会有今天的进化论。从古至今,从外到内,无数历史的塑造者们在当时人们看来格格不入的,与大众行为相违背的行为,用他们的“怪癖”行为一次次地改造着这个迫切需要进步和改造的世界。可见怪只是一定阶段内的怪,“少见多怪”,随着新事物的推广和流行,很多“怪”的现象都习以为常了,见怪不怪了。
当然,也有一些“怪癖”令人无法理解。著名的物理学家、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有着极为严重的洁癖,也拒绝一切有棱角的东西。同时他对数字3格外的迷恋,连他住的酒店房间号都必须要能被3整除,吃东西他也通常会选择吃3份,用6张餐巾纸,然后围绕酒店溜3圈再进入大厅。米开朗基罗,这个被世人追捧的艺术家总是喜欢穿着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睡觉,坚决不脱衣服。卢梭是极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总是喜欢被人打屁股,甚至这种喜欢被人打屁股的怪癖到了难以控制的程度,他甚至会拉下裤子满大街地追着女人四处乞求她们狠狠地打自己的屁股。
心学之窗
怪癖心理的根源
《怪癖心理学》出版五年来一直雄踞日本亚马逊通俗心理学排行榜首位。作者冈田尊司是日本权威的心理专家,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调查研究他发现,每个人都有怪癖,而所有的怪癖,其实都是自己内心欲望的投射。人类之所以有完美主义、强迫症、裸露癖、控制欲等种种怪癖,是基于生存的本能:安全感、获得他人的认可与爱。当这些欲望遭到了威胁,人就会本能地接受自己阴暗面的操纵,做出在旁人看来无法理解的举动:如得不到足够母爱的孩子通过虐待小动物来获得安全感和满足;父母离异后与外祖母生活的女孩幻想出身边有一个“大哥哥”在保护她……发现并正视自己身上阴暗面的过程,也是我们直面并克服人生中的恐惧与危机的过程,由此我们便可收获健康、幸福的人生。
心语赏读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清·曹雪芹《红楼梦》
解 读
见到怪异的事物不大惊小怪,它就会自然消失。“怪”,就是奇异,不平常。见到奇异、不平常的事情,如果惊慌失措,恐惧万分,不知应怎样处理才好,本来能处理好的事,也处理不好了。相反,若是见怪不怪,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就会采取正确的措施,找到合理的方法,使怪异消退。故此二句貌似平常,实则含有深刻的哲理,即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对付任何突发的事件,切不可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