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愚 衰世好信鬼 愚人好求福
有一个大家都熟知的寓言,叫“愚公移山”。愚公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路,他决心把山挖平,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愚”字揭示了愚昧的根源,对于培育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深刻的意义。
汉字小词典
愚,形声字,从心,禺声。
《说文·心部》:“愚,戆也。”“愚”的本义为愚笨,如《贾子道术》:“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又引申为欺骗,如《左传·襄公四年》:“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也用作自称之谦辞,如三国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
“愚”字的成语有:愚不可及、大智若愚、愚夫俗子、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上智下愚等。
愚源于心智未开
“禺”,属猴类,金文为蠢笨的大猩猩。不善于思考、灵活、变通,是人处于蒙昧的状态。
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愚昧昏庸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有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这些咕呱乱叫的东西,是为官或是为私的?随从感到皇帝的问题很可笑,但又不好不回答,就说:“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又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报告的人听了,哭笑不得,灾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来肉粥呢?由此可见晋惠帝是如何的愚蠢糊涂,无怪乎在“八王之乱”中,被赵王司马伦夺了帝位。
除了天生智障,几乎所有的愚昧都是甘于愚昧,这不是理智问题,而是道德问题:怯懦、势利、蛮横、自欺,知善而不善善、知恶而不恶恶。所以,罗莎·卢森堡《狱中书简》里有著名的两句话:“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不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愚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不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愚是一种古板的思维方式
愚,从心,在这里指思维定向、古板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为愚蠢之举。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发现了一本古文《春秋左氏传》,爱不释手。经过研究,刘歆认为,《左传》是一本珍贵的文献资料,便建议为《左传》等古籍建立学官。汉哀帝(刘欣)知道此事后,就命刘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左传》等一批古书的义理。但诸博士既不同意为《左传》等建立学官,又不肯讨论研究此事。刘歆对众博士的这种态度很气愤,给管博士的太常写了一封信,对此提出了批评和抗议。刘歆的信中写到:这些博士不学无术,孤陋寡闻,怀着害怕别人识破他们的私意,没有服从真理的公心,所以抱残守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不肯探求新的学问。由于刘歆的信言词痛切,引起了博士们的怨恨并因此遭受到了诽谤。后来,刘歆自请到地方做了个小官。这些所谓的“博士”,思想保守,思维古板,不肯接受新事物,可谓“愚”。
愚也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禺”为“偶”,表示一心两用或多用,往往会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古时候,一位帝王想选一位使者出使别国,可出使之路困难重重。帝王为了找一个可担此任的使者,在全国范围内层层选拔、筛选,最终确定了两位候选人。可帝王无法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于是,他便去寺里找方丈帮忙。方丈听完了帝王的来意,沉思了一会儿,带着帝王和两位候选人来到斋房。斋房里堆放着好几种水桶,方丈对两位候选人说:“你们一人选一对桶,从山底挑一担水上山,看谁先上来。”两人各有所思,打量了许久,便过去选桶。第一个人将水桶反过来倒过去地比较,最后选择了其中两个最小的桶,第二个人则从中选择了两个尖底的水桶。然后,这两人便下山挑水去了。两位候选人走后,方丈笑着问帝王:“陛下认为哪一位可先到达山顶?”帝王一笑,对方丈说:“当然是选小桶者先到。”方丈一笑,摇了摇头说:“老衲认为,选尖底桶者应先到。”帝王不信,便和方丈打赌,等候在山顶上。一个时辰后,有人到达了山顶,还真应了方丈所言,果然是挑尖底桶者。帝王不解,忙问为什么。方丈则叫来那位候选人,问道:“施主为何选尖底桶?”那位候选人一笑,对方丈说:“挑起尖底桶,可以催促我上山啊!因为我挑起它们便不能让它们着地,一旦着地,水便会泼掉,我就完成不了任务。所以,为了不让水泼掉,我必须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直到完成任务。所以,我选了尖底桶。”帝王听后,豁然开朗,心中便有了出使的人选。不一会儿,挑着两只小桶的人也到达了山顶。当他发现自己不是先到达山顶的人时,一脸的羞愧。方丈把他叫了过去,问道:“施主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先到达山顶吗?”那人面露愧色,对方丈说:“我原以为我的桶小,挑起来省力,肯定会比他先到,所以在路上没有太急。”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可梦想成真的时间却相差很多,究其原因,无非四个字:负重前行。敢给自己压担子,你就有前进的动力,这副担子甚至会促使你用奔跑代替慢步。给自己减负,投机取巧,会在无形中松懈你那进取的意志,它可能会使你享受一时的轻松,却让你离一生的目标越来越远,真是“愚不可及”。
心学之窗
7种思维方式让人越来越愚蠢
1.推诿责任
2.观察者思维
3.目光短浅
4.过度自信
5.沉没成本
6.马后炮
7.注重结果
心语赏读
知询于愚,或有得也。
——唐·杨炯《公狱辩》
解 读
聪明的人求问于愚昧的人,有时也会有所收获。常言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因而聪明人也应向人请教,不耻下问。即使是求教于愚昧蠢笨之人,也会有所收获,正如司马迁所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有多向人们请教,才能增长学问,少犯错误。“知询于愚,或有得也”体现了古人谦逊好学的风尚,说明凡事应多请教于人,不可刚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