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之人物透镜
《左传》之人物透镜
○周海燕
《左传》很伟大,它既是经学著作,又是史学著作,还是文学著作,而且无论从哪个学科讲,它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它的作者左丘明更伟大,仅用18万余字的篇幅,以叙事记言的笔法,记载了短短250多年历史阶段里有名有姓的人物近三千个,其中数以百计的人物表现出了一定的个性,有几十人的形象尤其鲜明。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左传》又是一部收罗宏富的人物传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音到弦不到、意到笔不到的表达艺术,通过上至天子诸侯、下到平民百姓的形形色色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思想修为和性格特征,通过他们不同的心理和目的,通过他们不同的活动和作用,标举了他自己对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卑微、真诚与虚伪、谦逊与傲慢、美好与丑恶的态度和立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左传》又是一部透视人性、拷问灵魂的著作。两千多年来,《左传》一书一直颇受人们欢迎,与这一点牵牵相结,紧密相连。
透视人性才能认识人性,拷问灵魂才能曝光灵魂。《左传》通过透视人性和拷问灵魂,向后人揭示了历史更深层次里的以下三项内容。
一、忠义爱国是高尚的精神品格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他们以国富民安为己任,以忠义爱国的高尚精神品格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左传》中描写了三千多个人物,这些人物寄寓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审美追求,具有忠义爱国精神品格的人物形象是作者不惜笔墨、倾心表现的重点,正如清代评论家所评论的那样:他们的“声音笑貌,千载如生”。春秋时期,人们对君与国的观念相对淡漠,国家可以选拔能人志士,贤能之人也可以选择国家或君主,有些人是碰到明君就尽心辅佐,遇到昏君则敬而远之,正因为如此,《左传》中那些忠义爱国人士显得弥足珍贵。
忠义爱国之士对国家命运常存忧虑之心。春秋时,秦国大夫蹇叔是有先见之明且忧国虑远的老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后人认为蹇叔是立身的榜样、做人的楷模和爱国的典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载,公元前627年,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给秦国送信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就打算发兵攻打郑国,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认为此事不可行,他说军队辛劳出征,精疲力竭,那么远的路程,对方肯定会知道消息并做好防备,士兵们辛辛苦苦前去却没有收获,必定会产生叛逆的想法。蹇叔把战争形势和可能的后果分析得很清楚,但是秦穆公却不听蹇叔的劝阻,执意让三位将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着对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闻知此事,竟然特意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意思是,蹇叔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你的担忧不足为虑。蹇叔的儿子随军队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们的尸骨吧。”秦国军队依秦王命令东行,最后真如蹇叔所料定的那样被晋军在崤山打败。清代文人陆云士对此评论道:“蹇叔以言谏不从,继之以哭,一哭再哭,以哭谏也。而穆公终不悟,而丧师枉死其子,是秦国再无第二个有识如蹇叔者,真所谓一个忠臣矣。至今读之,似闻青山犹哭声也。”蹇叔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政治经验指陈利害后,穆公不采纳他的建议,蹇叔无可奈何,先哭师,次哭子,一再哭谏,期望君王醒悟,他的确是谋虑深远,其忠君爱国、情深意长打动人心。
鲁国大夫曹刿是《左传》中另一个名留史册的爱国者。他以国事为重,在国家陷于危机时能够毅然挺身而出。鲁庄公十年,齐国以鲁国曾帮助齐国的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为借口,兴兵攻鲁。当时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双方强弱对比悬殊。鲁庄公准备迎战。面对鲁国的困境,曹刿主动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对他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乡人善意地劝说他不要去参与“肉食者”的事,曹刿却直率地回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与乡人所表现出来的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相反,曹刿表示出对“肉食者”的不信任并积极要求为国家出力。齐军压境,他不能再让国家败在“肉食者”手中。曹刿和“乡人”的对话,一方面可以看出鲁国那些有权位的人见识浅薄且尸位素餐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曹刿关心国事,具有护国安邦的责任感和忠君爱国的品德。在战斗中,曹刿采用适当时机出击、追击,后发制敌、以智取胜的战术,指挥鲁军在“齐人三鼓”之后才开始反攻,确认了齐军确实是败逃时才决定追击,最终以弱胜强,赢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抵御住了齐国的进攻。
总之,《左传》中那些以忠义爱国为精神脊梁的人,或舍身救国,纵死不辱君命;或以国家为重,挽国家于将颓;或不二于君,宁死不事他主。他们是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他们是彪炳史册的精神典范。
二、机谋善辩是卓越的政治才干
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一些机谋善辩之士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往往是各国争相抢夺的资源。这些具有卓越政治才干的人凭借特有的思维和巧妙的言论参与政事,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甚至搅动、左右政局,成为这一时期政坛中的重要力量。
精谋略、善权术是这类人物的典型特征。在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和秦晋殽之战两大战役中,都出现过一个人物:先轸。他的运筹帷幄、能谋善划给后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先轸是春秋时期以谋略著称的名将,晋国以善于识人、举贤而闻名的赵衰即评价“先轸有谋”。公元前632年,楚国带着诸侯联军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国是否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宋国是建立霸权的关键问题。晋文公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不救宋,不仅会失去宋国,也会使得其他小国不再信任晋国;救宋,难度不小,一是楚国实力比晋国强,二是晋国距离宋国较远,还有曹国、卫国这两个楚国的盟国隔在中间,劳师远征,不太容易。这时,中军元帅先轸提供一个计策,非常巧妙地离间了楚国与齐国、秦国的关系。先轸对晋文公说,我们不应当收宋国给我们的重礼,而是要让宋国的使臣带着礼物分别去贿赂齐国和秦国,让齐国和秦国两个国家出面和解,向楚国表示希望楚国不再继续围攻宋国。但是因为这场战役对楚国来说好处太多了,所以楚国自然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这样一来,楚国与齐国、秦国就产生矛盾了。齐国和秦国对楚国的做法不满意,自然就会与我们同心协力抗击楚国了。先轸又建议,晋国可以私下许诺曹、卫两国,同意他们复国,但是曹、卫必须断绝与楚国的关系。晋文公一一采纳先轸的计谋,最终在城濮将楚国打得落花流水。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
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逝世,晋襄公承继大业。秦国乘此机会偷偷越过晋国国境奔袭郑国,但是很快被郑国发觉,秦军就临时改变计划,灭掉了晋的邻国滑国后便返回了。晋文公还没下葬,晋国的霸权竟然遇到如此巨大的挑战。晋国内部对于如何行动,意见不能统一。先轸主张阻击秦军,但襄公与栾枝等都认为,晋国还未回报秦国出兵平乱、拥立晋文公的帮助,反而与他们为敌,这样的做法对不起先君。但先轸坚持己见,他认为秦国没有来吊丧已经是不合于礼,又偷过晋国国境,想要灭掉晋国的同姓国,秦国如此狂妄无礼,晋国根本不必讲什么恩施,现在攻秦正是合乎先君想法的有益之举,子孙后代会得到好处。于是晋国用先轸的计策在崤的狭路设伏,秦军经过崤时,被晋军打败,这就是“崤之战”。这一战,秦军孟明视等三名主将被俘,几乎全军覆没。先轸在秦国强大之前抓住战机,狠狠打击了这个潜在的敌人。先轸以其勇猛谋略在晋国的霸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善辩也是卓越政治才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人深谙说话的艺术,洞察人心,能言善辩,在一场场危机中留下俊逸洒脱的身影。其中有一个人,民间对他的评价是:“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这个人就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僖公十三年,晋军和秦军包围了郑国,形势危急之时,郑国大夫佚之狐推荐了烛之武。郑文公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希望能够劝说秦国撤兵。烛之武临危受命,向秦国陈述郑国的存亡和秦国、晋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他镇定自若,侃侃而谈,其说辞从四个角度展开:第一,郑国灭亡对秦国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他指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是很困难的,结果是增加晋国的实力。第二,放弃攻打郑国对于秦国来说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不灭郑国,可以把郑国作为秦国通往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这一点对于位于西方且颇有野心的秦国来说很有吸引力。第三,用晋国背弃秦国的事说明晋国不可靠。第四,指出晋国“东封郑”之后,又得扩张西面的边界,势必损害秦国的利益。以上四个角度,烛之武凭借事理和事实,处处为秦国设想,把利害得失剖析得非常清楚。从心理层面上说,他首先是示弱,先说“我们郑国知道一定要灭亡了,就请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以退为进,明确秦灭郑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让秦穆公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赢得了对方的好感,才有了继续劝说的可能。面对强秦,他不能硬碰硬,以柔克刚是绝佳选择。烛之武处处为秦国着想,想其之所想,想其之未想,想其之所忧,想其之未忧。心理学认为:一个势力强大的人,特别反感别人的强大;一个性格强硬的人,也特别反感别人的强硬,因为本身的强势、强硬,所以他并不畏惧别人的强势与强硬,但是往往却不知道如何去应付柔和。烛之武的说辞一共一百二十余字,层层深入,既简练又不失谨严,他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巧妙的外交辞令最终使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还留下了一支军队帮助郑国抵御晋国,化解了国家的危机。
除了烛之武,郑国还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他在内政外交方面政绩显著。郑国介于晋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之间,生存环境比较艰难。子产当政的时候,巧妙地周旋于大国之间,他善用外交辞令,显露出极高的辩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子产陪同郑简公到晋国访问、纳贡,晋国不把郑国这个小国放在眼里,且不满于郑国又亲晋又亲楚,接待他们的住所条件很差,郑国带去纳贡的礼物没有地方安放。子产让人把住所的墙垣拆掉,把车马放进来。晋平公派人来兴师问罪。子产不卑不亢地从六个方面批评晋的无礼,陈述郑国必须毁掉墙垣的理由,句句针锋相对,有礼有节,事理俱明,最后使晋平公为之折服,向子产谢罪。晋平公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郑简公,宴会和礼品规格也特别高。待郑简公回国后,晋国建造了接待诸侯的专属住处。这一段文字之后,作者以晋国大夫叔向的赞语评论了子产:“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意思是:“辞令不可废弃就是这样的啊!子产善于辞令,诸侯靠他的辞令得到了好处,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这段话充分肯定了子产的机敏和辩才,他为郑国争得了尊严,使他的国家和国君获得了晋国的尊重。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吾国史籍工于记言者,莫先乎《左传》。”的确,《左传》中如蹇叔、烛之武、子产这样兼具智谋、勇气、辩才的人物比比皆是,他们往往语言生动形象、精辟透彻,常常产生“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巨大效果。他们凭借不凡的才智和卓越的政治才干,拨开层层迷雾,厘清复杂的政治局势,深谙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心理和利益原则。他们常常陪伴在诸侯霸主或执政者的身旁,为他们出谋划策,献计出力,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
三、卑鄙阴险是丑恶的人性病灶
《左传》中有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人,同样也有刁滑奸诈、卑鄙阴险之徒,他们或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或者心怀鬼胎掀起政坛的血雨腥风……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后世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左传·哀公十六年》中写道:卫庄公做了一个梦并要占卜他的梦。他的宠臣向太叔僖子要酒,没有得到,就和卜人勾结,而告诉卫庄公说:“您有大臣在西南角上,不去掉他,恐怕有危害。”于是就驱逐太叔僖子。太叔僖子逃亡到晋国。求酒不得,就陷害大臣,挑动君主和大臣的矛盾,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正人君子所为。《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楚国佞臣费无极由于担心太子建继位后对自己不利,就不断挑拨楚平王和太子建的关系。他陷害太子建与伍奢密谋叛乱,平王信以为真,太子建被迫逃到宋国,伍奢和伍尚被杀,伍子胥侥幸逃到吴国,这给后来楚国大乱埋下了伏笔。费无极的手段可谓卑劣至极。《左传·宣公二年》里还记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宣公二年的春天,郑国公子归生领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对战。本来,在春秋诸侯混战的背景下这不算是什么大战,但这次战争的小细节却引起后世的注意。宋国之所以被打败是因为其主帅华元被俘、乐吕战死。主帅被俘也很平常,但《左传》却揭示了这件事的另一个原因。书中记载:华元杀羊慰劳士兵,却忘了分给驭手(驾车人)羊斟,因此与敌人交战时,这个驾车人竟然因为心怀不满而故意把车赶进敌人的重围之中,让华元成了俘虏。他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大致是说:前天的羊,你做主;今天打仗,我做主。因此,一军主帅就这样被俘了。作者认为不管是在政治方面还是从道义上说,羊斟都是“以其私憾,败国殄民”,是“残民以逞”的没有良心的罪人。自私不顾大局、故意坑害主帅,这是其丑恶的人性病灶。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另一重警示意义:从华元将军这面看,他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下属,不忽略任何一人,特别是身边直接为其服务的下属。这是为上之道,也是为人之道。
卑鄙阴险不单见于羊斟这样的小人物,一些“大人物”卑鄙阴险起来危害更大。“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常被人们引用的话即出自《左传》里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的是郑庄公因为出生的时候难产,他的母亲姜氏竟然因此而讨厌这个儿子,偏爱另一个儿子段(因为他在兄弟之中年岁最小,所以称“叔段”,谋反失败后出奔到共,所以又称“共叔段”)。这个矛盾成为庄公与共叔段兄弟相残的导火索。庄公即位后,姜氏为段请求“制”这个地势险要、便于攻守的地方作为封邑,庄公借口虢叔死在这里不吉利而没有答应。姜氏又为段请求“京”地作为封邑。段在京地建造违制的城墙,扩大自己的封地,为夺取王位做准备。大臣祭仲对郑庄公指出应该早点儿做出安排,否则以后很难控制。但郑庄公却说:“姜氏欲之,焉辟害?”他表示他母亲要这样,他也没办法,显得很无奈。他又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思是说,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面对段已经表露出来的野心,他没有选择及时制止,而是等待着段一步步走向不能回头之路。接着,段又使本属于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地同时属于自己,大臣劝说时,庄公说:“将自及。”意思是不用有所行动,段将自取其祸。不久,段把这两个地方完全收归自己所有,扩张到廪延,子封认为再这样下去,段势力越来越大,将会得到民心。庄公却说:“不义,不暱,厚将崩。”他认为时机还没到,段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别人不会亲近他,早晚会垮台、崩溃。段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而且已经和他母亲约定好由其开城门做内应,里应外合打败庄公。书中说“公闻其期”,庄公很快就得知了段偷袭的时间,说明整个事态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此时他认为时机成熟,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段,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辛丑那一天,段逃到共国。其实,庄公明明早就知道他弟弟的想法,但为了彻底铲除共叔段,却欲擒故纵,以退为进,一步一步地养成其恶,任其胡作非为,让其一点点掉进自己的陷阱,段却对此茫然无知,把郑庄公的妥协退让误认为是软弱可欺。等到段和姜氏的阴谋彻底显现时,早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郑庄公,一改之前看似无奈甚至懦弱的表现,毫不手软地派兵遣将攻打弟弟段,打败后还对其穷追不舍。庄公几次回答臣子的话:“姜氏欲之,焉避害”“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将自及”“不义,不暱,厚将崩”等,虽然都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但联系后面发生的事情,足可以看出郑庄公城府之深、用心险恶。《左传》中引用《春秋》中的话,“郑伯克段于鄢”,其实是在不动声色地评述郑庄公是一个卑鄙阴险的人,为了铲除弟弟,他可谓处心积虑,丝毫不在乎手足之情。消灭段以后,他还放逐了母亲,并且说出了不及黄泉不相见这样的话,没有顾念一点儿至亲之情。虽然后来“良心”发现,用颍考叔隧道相见的办法,与母亲“母子如初”,但这不过是一种表演。实际上,在权力欲望面前,他不惜任何手段,哪怕面对的是自己的母亲和弟弟。
《左传》的作者在冷静叙述的同时,写了众多类型的人物,像一面镜子一样反衬出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卑鄙阴险是丑陋的人性病灶,我们当以品格高洁的人为榜样,践行道德之美,磨砺人性之美。
深刻的理论能教育人,确凿的史实更能启发人。《左传》以有章可循、有例可考的“历史”,以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阐发了忠义爱国是高尚的精神品格,机谋善辩是卓越的政治才干,卑鄙阴险是丑恶的人性病灶等人世之道,读来发人深省。同时,它也启发我们,读书就要读那些核心价值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经典之作,胸中有经典,脚下才有远方。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wenhua/2023041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