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经典文章/顾炎武②《复庵记》原文、注释、赏析

顾炎武②《复庵记》原文、注释、赏析

复庵记①顾炎武②旧中涓范君养民③,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

①《复庵记》:复庵,明朝太监范养民于明灭亡之后隐居华山时所建造的居室。顾炎武曾于登游华山时寄宿于此,故有此记。②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人。生于官宦之家,十四岁时参加当时的政治性学术社团“复社”。1654年5月,清兵攻陷南明都城南京,顾炎武先后参加了苏州起义和昆山保卫战。失败后背井离乡,流浪四方,希望有机会实现复明大计。他两次拒绝清廷招聘,直到晚年定居华阴,恢复之志不减。他在文、史、哲、考古等方面均有建树,是清初大学者,著有《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③中涓:太监,原意为宫中主持洒扫之事。④东宫伴读: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伴读,官名,负责王室子弟教育之事。⑤尽厥职:尽其保护之职责。厥:义同“其”。⑥雷首之山:首阳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南,是中条山的南端。相传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不食周粟,入首阳山采薇而食,终于饿死葬于山上。今尚存夷齐墓。

【赏析】

顾炎武是一位政治倾向极强的学者,尽管在写《复庵记》时,清朝江山已定,但文中所暗含的故国之思和复明之志还是很明晰的,这与他终生的奋斗目标和日常言行很吻合。由于清初严格的文字禁锢,整篇文章写得比较隐晦,通过复庵的创建过程和作者临庵瞻望的感慨,赞扬了前朝遗老范养民的气节,以此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怀念。

文章在写作上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笔调曲折、用意深邃。这与顾炎武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相关,读完全文,读者就能深切体会到,作者对前朝遗民范养民是无限同情并赞赏备至的,范养民的情志,就是作者本人的情志。复庵不过是个话头,范君主要是寄情言志的载体,而真正要表达的是故国之思和复国之志。所以,作者写“大河之东”的雷首山,写“自是而东”的绵山,与“又自是而东”的太行、碣石,无不是上述深邃用意的抒发。当然,关于伯夷、叔齐的迂腐,本不值得如此称赞,但文中主要是借此典故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作者所切入这一典故的点是很明确的,意在不食周粟,而不在对事情性质的辨析上。

二是记述、抒情和议论圆融一体,相互依托,突出了主题。文章的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主要是介绍复庵的营建和庵主的经历。从“开户而望”进入联想式的写景和反思式的抒情,遥望眼前、回想过去,终于“相与泫然”,无限的思绪,汇成了挚情的波澜,文章到这里,情、景、事、理奔涌交汇,形成了全文的高潮,前半部分的叙事到这也找到了归宿,为结语“无忘范君之志也”作了充分的铺垫。因此,这最后一句,既是对后来登斯山者的企望,也是对自己的激励,意味深远。

三是简洁明快,层次清晰,短短四五百字,不仅记叙了复庵和范君的诸多事迹,还回顾历史、思虑当时、勉励后人。交代清晰、述说简明,很有条理性和层次感。如从“大河之东”到“自是而东”再到“又自是而东”不仅仅是一种视线的延伸,更是一种思绪的飞动,而这一切都很有层次,由近及远,暗合人们眺望的规律和思绪的演进,使抒情的高潮很自然地凸现出来。这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良好的审美素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