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星期日
首页/经典文章/韩 愈《师 说》原文、注释、赏析

韩 愈《师 说》原文、注释、赏析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①​‍‌‍​‍‌‍‌‍​‍​‍‌‍​‍‌‍​‍​‍‌‍​‍‌​‍​‍​‍‌‍​‍​‍​‍‌‍‌‍‌‍‌‍​‍‌‍​‍​​‍​‍​‍...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1),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22),年十七,好古文(2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24),不拘于时(25),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26),作《师说》以贻之(27)

【注释】

①受业:受,同“授”,受业即授业。解惑:解答疑惑。指儒道和学业上的疑惑。②闻道:知晓并领会了道。“道”指儒家追求的关于人生和一切事物根本道理。《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师之:以他为师。师,名词用作动词。④庸知:庸即“用”,这里作岂用、不用解。庸知即岂用知、岂须知的意思。⑤出人:超出常人。⑥下圣人:低于圣人,不如圣人。⑦出于此:由于此。⑧其身:其自身。⑨句读(dòu):也作“句逗”,这里指阅读文章时的断句。⑩不:通“否”。⑪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而丢了大的。小,指句读;大,指传道、解惑。⑫巫医:巫师和医师。古人为了治病,常常同时接受巫术和医术的治疗。并且古代的医术中也杂有巫术的成分,所以巫医并称。百工:各种工艺匠人。⑬相师:指师徒代代传授。相,更相,互相。⑭士大夫:“士”与“大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阶层。主要由知识分子构成。后来泛指官僚阶层和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⑮相若:相似,相近。⑯“位卑”二句:以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为师,则是感到羞耻。以官位高于自己的人为师,则有谄谀他的嫌疑。足:极度,十分。⑰不齿:不屑与他们同列,指极端鄙视。齿:齐列。⑱圣人无常师:常师,固定的老师。无常师,即“道之所在,师之所在”的意思。《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⑲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国君,他来鲁国时孔子曾向他请教过有关少皞氏时代的官职名称。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到周地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老聃(dān):即老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及《孔子家语·观周》。⑳孔子曰:下面引文出自《论语·述而》篇。原句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1)攻:研究。(22)李氏子蟠(pán):李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23)古文:指秦汉时代的文章。(24)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经传:经文和传文。(25)拘:拘泥,束缚。时:时俗,指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26)嘉:赞许。(27)贻(yí):赠。

【赏析】

汉代和宋代,在学术或文学上都重师承,唐人则耻于相师。但这也只是世俗的风气,真正有造就的诗人、学者,也是很重视学习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杜甫即有“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名言。但一般的文人学者间耻于相师的世俗观念影响很深,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和儒道的弘传,所以韩愈借李氏子从其学古文之事,写了这篇师说。任何名称,原本都是对事物谛理的揭示,但世俗中使用久了,许多人都忘记了名称所揭示的谛理,名真的成了一个符号。比如“师”本义是学习,因学习而生出师从这一层关系,因师从而生老师与学生这重关系,并出现师尊生卑这种世俗观念。世俗拿这种观念来理解师生关系,于是产生唐人那样耻于相师的现象。所以韩愈要破这种风气,就要循名责实,让人们重新认识“师”的本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即《师说》一篇之核心观点。而三者之中,“传道”尤为根本,受业实际也是受业中之道,解惑也是解道之惑,所以分言有“传道、受业、解惑”三事,归结而言,只有传道一义,已足概括“师”的内容。何人可以为师,知“道”者可以为师,所以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至此,《师说》立论已经完备。但文章不能光有理论,还要有事实,事实有正反二种。此文中正面事实三种,圣人不耻相师,人知为童子求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反面事实一种,当时士大夫之耻于相师。正反对比,何者为正确,何者为错误,就很清楚了。而李氏子从己学古文一事,只于结束时补出。而不于开头交代,细味亦行文之一法也。

此文在韩氏论说文中,风格最为正大平易,不施雄辩,不尚气骋辞,而神完气足。其中所论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值得人们去好好体会。论说文至此,可谓尽善尽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