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杨宽文集/赵灭中山考

赵灭中山考

赵灭中山考自从魏文侯灭中山以后,中山便属于魏,文侯初使子击往“守”,还当它一个“郡”看待,等到封少子击,就成为一个别封之国了。在战国初期,中山和魏的关系还很密切,《魏世家》说魏惠王二十八年“中山君为相”,(《六国表》在二十九年)黄式三《周季编略》据此说:“魏灭中山守之,以封其后……犹臣子魏也。”这话是很对的。只因魏与中山之间隔有赵国,关系就渐渐疏远,中山就渐...

赵灭中山考

自从魏文侯灭中山以后,中山便属于魏,文侯初使子击往“守”,还当它一个“郡”看待,等到封少子击,就成为一个别封之国了。在战国初期,中山和魏的关系还很密切,《魏世家》说魏惠王二十八年“中山君为相”,(《六国表》在二十九年)黄式三《周季编略》据此说:“魏灭中山守之,以封其后……犹臣子魏也。”这话是很对的。只因魏与中山之间隔有赵国,关系就渐渐疏远,中山就渐渐成为独立国了。可是《乐毅列传》说:“乐羊为魏将而伐中山,……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好似中山被魏灭后又曾“复国”,全祖望《经史答问》便认为中山复国在魏惠王二十八年后,而梁玉绳《史记志疑》又见《赵世家》有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等事,认为不应在魏惠王二十八年后,其实都是错误的。中山根本没有复国之事,赵所灭的就是魏所封的中山,这点钱宾四先生《先秦诸子系年》已有详细考证。

赵武灵王的伐灭中山,不是短时期成功的,是连年不断地进攻,逐渐把它灭亡的。据《史记·赵世家》:

(赵武灵王)十九年,……王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赵武灵王)廿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亦将之。牛剪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径,合军曲阳,攻取甘邱,华阳,鸱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桓,中山献四邑请和,王许之,罢兵。

(赵武灵王)二十二年,攻中山。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

案:《秦本纪》说昭王八年“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比较《赵世家》说灭中山在赵惠文王三年,要前三年。而《六国表》说赵惠文王四年与齐、燕共灭中山,《田齐世家》说湣王二十九年齐佐赵灭中山,又后一年。梁玉绳《史记志疑》和黄式三《周季编略》又都把赵灭中山定在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周季编略》说:“中山于此年已失其国都,赵武灵王二十五年也。《燕策》曰:‘秦伐韩,故中山亡’。指取穰而言也。《魏策》:‘中山恃齐、魏而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指取重丘言也。《资治通鉴》于是年书中山君奔,与《策》语正合。《史记·秦本纪》于秦昭王八年云:‘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此中山君死之年,非奔齐之年也。《赵世家》于惠文三年书与齐、燕共灭中山,必中山君死齐后,复有未降赵之邑,其子若臣复守之,而惠文三年赵与齐、燕共分其地,而中山始尽灭与?”这个说法是不可信的。

《赵策三》载司马浅对赵主父说:“不然。我约三国而告之秦,以未构中山也。三国欲伐秦之果也,必听我,欲和我。中山听之,是我以王因饶中山而取地也。中山不听,三国必绝之,是中山孤也。三国不能和,虽少出兵可也。我分兵而孤乐中山,中山必亡。我已亡中山,而以余兵与三国攻秦,是我一举而两取地于秦、中山也。”《赵策》又载:“三国攻秦,赵攻中山,取扶柳。五年以擅呼沲。齐人戎郭、宋突谓仇郝曰:‘不如尽归中山之新地,中山案此言于齐曰:四国将假道于卫,以过章子之路。’齐闻此,必效鼓。”足证齐、魏、韩四国攻秦之役,赵正攻中山。三国攻秦在赵惠文王元年,这时,中山还未亡。《赵策一》载苏秦为齐上书说赵王:“楚人久伐而中山亡。”《赵策三》载马服君说:“赵以二十万之众共攻中山,五年乃归。”《秦策三》载须贾说:“宋中山数伐数割,而随以亡。”《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夫五割而与赵,……未有益也。”高注:“中山五割与赵,赵卒亡之。”《齐策五》载苏秦说:“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可知赵的灭亡中山,不但历年很久,还曾几次三番的进伐与割地。

据《赵世家》,赵武灵王十九年便侵略中山,到赵惠文王三年灭中山,前后十二年。这十二年间,又巧是国际间多事的时候,在赵武灵王十九年到二十四年,秦曾拔取韩宜阳和武遂,拔取魏晋阳等地。二十五年秦伐韩取穰,齐合韩、魏攻楚,大破楚师于垂沙。二十六年楚攻韩雍氏失败,秦有破楚杀景缺。二十七年,秦又伐取楚八城。赵惠文王元年,秦又发兵取楚十五城,齐又合魏攻秦,到三年秦才求和。齐又曾合韩、魏伐燕。赵、宋在这期间,表面上和秦联合,赵曾使楼缓做秦相,仇郝做宋相,可是赵、宋却另有企图,想乘中原多事无暇兼顾的时候,开拓领土。宋在这时灭滕伐薛,取淮北之地,赵便在这时灭中山而征服林胡、楼烦了。《燕策》说:“秦伐韩故中山亡。”《魏策》说:“齐、魏伐楚,而赵中山亡。”《赵策》说:“楚人久伐而中山亡。”《齐策》说:“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所指的都是这十二年的事,我们决不能执定一二点来论定赵灭中山的年代。至于《秦本纪》说昭王十一年“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至盐氏而还。”说三国攻秦之役,赵、宋、中山也参与,显然是错误的。据《赵世家》看来,赵的最后一次攻中山,在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到惠文王三年灭中山,前后正五年。所以马服君说:“赵以二十万之众共攻中山,五年乃归”了。《赵世家》又说这年“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正是因为灭中山之故。赵灭中山,齐、燕实未参加,从《齐策》“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可见。《田齐世家》《六国表》说赵和齐、燕共灭中山,分明是错误的。

《史记·苏秦列传·集解》载徐广引《竹书纪年》说:“魏救中山,塞宿胥口。”(今本脱“中”字,“宿”字误作“集”,此据《燕策》“秦昭燕王”章鲍注转引徐广说校正)钱宾四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说:“《魏策》云:‘中山恃齐魏以轻赵。’又云:‘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则中山固犹恃魏宗国为其后援矣。《燕策》苏代说魏王‘决宿胥之口。’鲍彪引徐广曰:‘纪年魏救中山,塞宿胥口。’……然则中山固恃魏援,魏亦救中山,良以魏与中山,本出一宗故也。”这个说法是很对的,魏救中山,怕在赵初攻中山的时候,等到齐、魏、韩三国伐楚,也就无暇顾及,所以《魏策》有“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的话。

《墨子·所染》篇说:“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吕氏春秋·当染》篇略同,惟“偃”作“揠”。高注说:“尚,魏公子牟之后,魏得中山以邑之也。”苏时学《墨子刊误》说:“中山为魏之别封,非春秋时之鲜虞也。魏文侯灭中山,而封其子少子挚,至赧王二十年为赵武灵王所灭,其君有武公,桓公,见《世本》。此名尚者,当为最后之君。”孙诒让《墨子间诂》又说:“据《水经·滱水》郦道元注及《太平御览》百六十一引《十三州志》并谓中山桓公为魏所灭,则尚或即桓公,墨子犹及见之,高、苏以为魏别封,非也。”而钱宾四先生《先秦诸子系年》驳到:“不知桓公为魏灭,而尚为赵灭,不得混并为说。”又说:“《太平寰舆记》卷六十一引《史记》‘赵武灵王以惠文王三年灭中山,迁其君尚肤施,’则中山最后一君名尚,又得其证矣。”考《索隐》引《世本》说:“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桓公是否名尚,已无从证实,但尚是赵所灭的中山君,是可无疑的。钱先生认为桓公是魏所灭的,我们看了《世本》的话,知道这说法也是不足信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还报曰:……‘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举兵而伐中山,遂灭也。”《中山策》略同,惟作“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闾隘巷之士,七十家。”可知中山君尚也很欢喜养士,《吕氏春秋·应言》篇有“司马喜难墨者师于中山王前以非攻”,而《淮南子·人间》篇说:“代君为墨而残”,钱宾四先生因此说:“其时墨子初生,墨术未定,乌有为墨而残之事?……好墨而亡于赵,岂《淮南》乃误中山为代耶?”这也许是可能的。《吕氏春秋·先识览》又说:“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康乐,歌谣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这话如果确实,那么中山又是因淫昏而亡国的了。

(原刊上海《东南日报·文史周刊》1949年4月8日第5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