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杨宽文集/中山武公初立考——战国兴亡丛考之一

中山武公初立考——战国兴亡丛考之一

中山武公初立考——战国兴亡丛考之一《史记·赵世家》有一条特殊的记载:“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六国表》同。中山武公是什么人呢?《汉书人表》“中山武公”注:“周桓公子”,《史记集解》引徐广也说:“西周桓公之子”,这显然是个错误。周自分东、西周后,国势更衰,西周在河南,领土也小,怎能远封子孙到中山国去呢?沈钦韩《汉书疏证》说:“《魏世家》:‘文侯伐中山,使...

中山武公初立考——战国兴亡丛考之一

《史记·赵世家》有一条特殊的记载:“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六国表》同。中山武公是什么人呢?《汉书人表》“中山武公”注:“周桓公子”,《史记集解》引徐广也说:“西周桓公之子”,这显然是个错误。周自分东、西周后,国势更衰,西周在河南,领土也小,怎能远封子孙到中山国去呢?

沈钦韩《汉书疏证》说:“《魏世家》:‘文侯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说苑》:‘文侯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又《魏世家》‘中山君相魏’。此是魏所封,赵灭之。盖姬姓之中山,灭于魏文侯,魏所封之中山,又灭于赵主父,而《赵世家》及《年表》皆倒置中山武公之文于文侯伐中山之前,故迷惑难考。何以明之?若中山武公尚是旧时之君,而彼不数年而亡,史取之何义?若以为中山本未尝亡,则魏克其地而守之者又何处?是中山武公为魏所始封,以其大事,故记之耳。”沈氏认中山武公是魏的始封,以为《赵世家》误将年代错前,很有见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为赵武灵王所灭。”《世本》说中山武公的后裔为赵武灵王所灭,很显然的,中山武公是魏所始封之君。如果是旧时之君,早给魏所灭,怎能说“为赵武灵王所灭”呢?钱宾四先生《先秦诸子系年》也从沈说,只是在《通表》中,把“中山武公初立”依然填在赵献子十年,没有把年代校正。究竟中山武公是谁?是哪一年立的呢?

《赵世家》说:“烈侯……九年,烈侯卒,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卒,赵复立烈侯太子章,是为敬侯。”《赵世家》说赵烈侯、赵敬侯之间,有个武公和《世本》《竹书纪年》都不合,实在是不足信的。《索隐》引谯周说:“《世本》及说赵语者,并无其事”,这是个明证。《魏世家·索隐》引《竹书纪年》说:“魏武侯元年当赵烈侯十四年”,足见赵烈侯并非九年便死,又是个明证。武公前为烈侯,后为敬侯,为何独独中间夹个武公称公?这是说不通的。《赵世家》记历世赵君,都明言其名,何独仅仅武公说不出名来?这又是个使人怀疑的。梁玉绳《史记志疑》说:“大纪称武侯,是也。”可是大纪称武侯,实在是以意为之,并无所据。钱宾四先生《先秦诸子系年》于此曾做这样的推论:“《赵世家》又云:‘烈侯太子章立,是为敬侯。其元年,武公子朝作乱,不克,出奔魏。赵始都邯郸。’谅史公亦非尽无据。或其时赵烈侯实自有其弟武公,如魏之别封中山武公之例,而特非为赵君也。……然则今史表赵武公元或即烈侯封其弟武公之年,而非烈侯卒而武公为赵君之年也。”

钱先生便根据推论,在《通表》赵烈侯十年填上“封其弟武公”,这个弥缝的说法,我们认为还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同年《魏世家》所载,“武公子朝”作“公子朔”,没有“武”字,分明《赵世家》的“武”是涉上而衍,“朝”“朔”又是形近而误,赵国未必另有武公其人的。当太史公编著《史记》的时候,关于战国史事,除《秦记》以外,赵国的史料想来也还有保存的,所以《史记》除《秦本纪》以外,《赵世家》也比较正确,《赵世家》往往与《史记》他篇有不同的地方,和《竹书纪年》却有相合之处(别详拙作《〈赵世家〉足征说》一文)。关于中山的事,常或附记在《赵世家》中(例如赵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之类),当是史公所见有关赵国的史料有附记中山的事。中山武公初立,我以为在赵烈侯十年,太史公误在赵献侯十年,因说:“赵献侯十年,中山武公初立”,犹如廪丘之役本在赵烈侯三年,误到了赵敬侯三年去。太史公一面误记年代,一面又误把武公算作赵君,因又说:“烈侯九年卒,弟武公立”,在赵国世系中误多了一个武公。考烈侯十年即魏文侯称侯更元之二十六年,上距魏灭中山七年,所谓中山武公疑即《说苑》之所谓“少子击”,《韩诗外传》之所谓“少子诉”。《说苑·奉使》篇所说:“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的故事,虽未必可信,可是太子击的回魏和别封少子于中山,当是事实。

案《魏世家》《赵世家》都说:“魏文侯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魏世家》又载翟璜谓李兑:“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翟黄曰:“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兑而中山治。”《韩非子·难二》篇又说:“李兑治中山,苦陉令上计而入多,……”大概魏文侯派太子击前往中山做的“守”,还派李兑前往协助治理,并没有把中山之地封给太子击。《魏世家》《六国表》都说:“文侯十三年,使子击围繁、庞,出其民”,太子击本来能将兵出战的,太子击的做中山“守”,便在其后六年,正同吴起的做西河“守”一样,所以不久便可把太子击调回。《吕氏春秋·自知》篇载任座对魏文侯说:“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说苑·奉使》篇载仓唐对文侯说:“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好像太子击真曾出封中山,疑都是出于后人编造故事时之误说。赵烈侯十年当即魏文侯正式封少子于中山之年,从此中山便俨然为一小国,因是大事,所以特记“中山武公初立。”只因太史公一误再误,便弄得迷惑难考了。可是细究一下,其所以误之故既可寻得,而真相也就显露了。

《乐毅列传》说:“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中山策》说:“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这里“赵襄子”当有误。公子倾未知即《韩诗外传》之少子诉否?所谓“中山复国”“中山复立”,疑指中山武公初立事。

(原刊上海《益世报·史苑》1947年2月28日第7版)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