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1274 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傍取,体现了整体观念在治法中的应用。经络系统是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表里的网络。在病理情况下,通过经络可以互相影响。根据这一原理,人体上部的病证可选用下部穴位,或以药物从下部脏器治疗。如头顶痛可针刺足部的太冲穴,久病喘促可用补肾纳气药。下部的病证可选用上部...

1274 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傍取,体现了整体观念在治法中的应用。经络系统是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表里的网络。在病理情况下,通过经络可以互相影响。根据这一原理,人体上部的病证可选用下部穴位,或以药物从下部脏器治疗。如头顶痛可针刺足部的太冲穴,久病喘促可用补肾纳气药。下部的病证可选用上部穴位,或以药物从上部脏器治疗。如脱肛可针灸头部的百会穴,用开提肺气的药物治疗小便不利。内脏或胸腹腰背部的病证可针刺躯体旁侧或四肢部穴位。如胃脘痛针刺四肢的内关、足三里穴。在《针灸聚英·肘后歌》中就有许多“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明示:“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阴核发来如升火,百会妙穴真可骇;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足安泰。”针灸如此,药物治疗亦复如此。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