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非风》)

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非风》)

1696 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非风》)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自金元时代起,许多医家对外风引发中风的理论提出异议,刘河间立“心火暴盛”说,李杲持“正气自虚”说,朱震亨主“湿痰生热”说。明代张介宾则明确提出“中风非风”的观点。认为“非风”以...

1696 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非风》)

关于中风的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自金元时代起,许多医家对外风引发中风的理论提出异议,刘河间立“心火暴盛”说,李杲持“正气自虚”说,朱震亨主“湿痰生热”说。明代张介宾则明确提出“中风非风”的观点。认为“非风”以猝然昏倒、口眼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其猝倒之因多出头部昏乱迷糊,病之根源当责之内伤日久正气虚惫,而并非外感风邪所致。张氏进一步指出:“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所谓“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张氏所论极为精辟、独到,已被现代临床所证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