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054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分辨阴阳是《内经》确立的辨证的主要原则。疾病虽然千差万别,而就其病理而言,则不外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证。阴、阳二证,又可作为八证的总纲。凡属急性的、动的、强实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进行性的、向外向上的证候,都是阳证;凡属慢性的、静的、虚弱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退行性的...

2054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分辨阴阳是《内经》确立的辨证的主要原则。疾病虽然千差万别,而就其病理而言,则不外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证。阴、阳二证,又可作为八证的总纲。凡属急性的、动的、强实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进行性的、向外向上的证候,都是阳证;凡属慢性的、静的、虚弱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退行性的、向内向下的证候,皆属阴证。掌握了病证的阴阳,便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矛盾,于处方施治极为有利,故诊病必须“审其阴阳,以别柔刚”。“柔刚”可说是阴阳的属性,阴性柔,阳性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则是在分辨疾病阴阳的基础上提出的相对治疗法则。阳证之病,源于阳气偏盛,导致阴津受损,所以在治疗时,应以滋阴为主。阴证之病,源于阴气亢盛,导致阳气受损,所以在治疗时,应以扶阳为主。通过滋阴或扶阳,使人体阴阳得到平衡,疾病自然消退。这条治则,对后世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