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清·喻昌《医门法律·痰饮门》)
1865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清·喻昌《医门法律·痰饮门》)痰饮是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停积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病证。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一旦脾胃虚弱,中州失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即可聚湿而为饮,此即《内经》所谓“饮发于中”。因此,凡痰饮为患必当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进一步阐...
1865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清·喻昌《医门法律·痰饮门》)
痰饮是水液运化输布失常而停积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病证。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一旦脾胃虚弱,中州失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即可聚湿而为饮,此即《内经》所谓“饮发于中”。因此,凡痰饮为患必当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进一步阐述其理,认为痰饮的发生有四种情况。其一,由胃而下流于肠;其二,由胃而傍流于胁;其三,由胃而外达于四肢;其四,由胃而上入于胸膈。此即广义痰饮中痰饮、溢饮、悬饮、支饮的形成机制。喻氏立足于中焦运化失常,研索痰饮的病机,提出痰饮之病皆由胃虚失职引起。他所说的胃,当包括脾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