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
1197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了解十二经脉各经血气多少的情况,对于掌握针下候气和是否采用针刺出血法具有参考意义。十二经脉主运行血气,而各经血气的分布则有多有少。这种多或少只是大致而言,故称为“大数”或“常数”。据《灵枢·九针论》所载,血气多少的立论主要是为了指导针刺法中的“出血”或“恶(è)血”、“出气”或“恶气”,即...
1197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金·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
了解十二经脉各经血气多少的情况,对于掌握针下候气和是否采用针刺出血法具有参考意义。十二经脉主运行血气,而各经血气的分布则有多有少。这种多或少只是大致而言,故称为“大数”或“常数”。据《灵枢·九针论》所载,血气多少的立论主要是为了指导针刺法中的“出血”或“恶(è)血”、“出气”或“恶气”,即血多宜出血,气多宜出气,血少、气少则不宜出血、出气。血气多少与针刺的深浅和补泻的运用有一定的联系。《灵枢·经水》:“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意指足阳明血气盛大,只有深刺和久留针,才能散气泻邪。其余各经,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则依次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