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医学名言/燥病须防其夹湿,湿病须防其化燥(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

燥病须防其夹湿,湿病须防其化燥(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

2145 燥病须防其夹湿,湿病须防其化燥。(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石芾南认为六气为病,其中燥、湿二气可以兼赅风、火、寒、暑四气,因而条析燥湿二气,极为精审。石氏指出燥湿二气每因人因时因地而各殊。如天有四时晴雨之变而燥湿不同,地有南北高下之势而燥湿迥异。在人则随体质阴阳之虚衰而异其病:阴血不足之人,其病多燥,即使为湿所病,亦每随之而化燥,故说“湿病须...

2145 燥病须防其夹湿,湿病须防其化燥。(清·石芾南《医原·用药大要论》)

石芾南认为六气为病,其中燥、湿二气可以兼赅风、火、寒、暑四气,因而条析燥湿二气,极为精审。石氏指出燥湿二气每因人因时因地而各殊。如天有四时晴雨之变而燥湿不同,地有南北高下之势而燥湿迥异。在人则随体质阴阳之虚衰而异其病:阴血不足之人,其病多燥,即使为湿所病,亦每随之而化燥,故说“湿病须防其化燥”。阳虚之人运化无力而湿内生,故虽病燥,亦须防其内湿之生而夹湿。另一方面,人体阴阳气血相互影响,气虚甚者血亦必虚,阴虚甚者阳亦必虚。故气虚而病湿者,每因及血而化燥,阴虚而病燥者,每因及阳而夹湿。因此治疗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分析病机,随时考虑湿燥二气的变化兼夹情况,权衡治之。不可见燥但滋其燥,见湿但化其湿,以免后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