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咏菊花诗词/曹雪芹《忆菊》原文、注释、赏析

曹雪芹《忆菊》原文、注释、赏析

曹雪芹忆 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①。空篱旧圃秋无迹②,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③。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作者简介】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文学家,名霑,字梦阮,祖籍辽宁辽阳。幼时家庭显贵,后没落,寓居北京西郊黄叶村,生活贫苦。个性傲岸,豪放不羁,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红楼梦》为其呕心沥血之作,是中国古典...

曹雪芹

忆 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①。

空篱旧圃秋无迹②,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③。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1763),清代文学家,名霑,字梦阮,祖籍辽宁辽阳。幼时家庭显贵,后没落,寓居北京西郊黄叶村,生活贫苦。个性傲岸,豪放不羁,多才多艺,工诗善画。《红楼梦》为其呕心沥血之作,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部巅峰之作。《红楼梦》中的诗词作品多为寓意深刻、含蓄蕴藉、情韵俱佳之作。

【注】

①蓼红苇白:指菊花未开时。蓼,水蓼,花小色红,聚集成穗状。苇,芦苇,花白。

②旧圃:去年的花圃。

③晚砧:傍晚的捣衣声。

【评释】

此《忆菊》诗及余下几首诗,皆选自于《红楼梦》中。曹雪芹写《红楼梦》,历来被评为“惜墨如金”,但书中从“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到“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围绕菊花赋诗,前后花了近两章笔墨,可见诗人颇费情思。这既是顺应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以凸显大观园众人物性格才情,亦不能不说是诗人对菊花之偏爱。整组诗共十二首,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一虚一实,赋景咏物,可谓写尽三秋之妙景妙事。曹雪芹本人亦对此十分得意。

此首诗为众组诗第一首,书中名为薛宝钗之作,探春评曰:“到底要算蘅芜君沉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这即是诗人巧妙之处。

咏 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①,绕篱欹石自沉音②。

毫端蕴秀临霜写③,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④,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⑤,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

①诗魔:指佛教所说的内心欲念。白居易《闲吟》诗:“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所带来的内心波动。

②欹:同“倚”。

③蕴秀:蕴育聪明智慧。

④素怨:即秋怨。素,这里兼有高洁之意。

⑤陶令平章:陶令,指陶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故称陶令。平章:屈原的辞章,指《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平,是屈原的名。

【评释】

在十二首组诗中,林黛玉以《咏菊》魁夺菊花诗。“口齿噙香对月吟”一句尤为众人称赞不绝。整首诗浑然天成,以黛玉心声“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更见曹雪芹心声,与小说“自题绝句”前后呼应。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与菊更相适合,所以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就更有感染力。

问 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①。

孤标傲世偕谁隐②,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③,鸿归蛩病可相思④?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注】

①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②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

③圃露庭霜:花圃中的露水,庭院里的秋霜。

④鸿归蛩病:飞去的大雁,哀鸣的蟋蟀。

【评释】

这首诗在小说中是林黛玉所作。林黛玉的性格气质与菊花最有契合处,都有其隐逸、淡泊的一面。首联以东篱访问秋情点题,符合了“问菊”的主题。“喃喃”二字情态毕现。颔联“孤标傲世偕谁隐”一句,俨然就是林黛玉的写照。颈联烘托渲染菊花生长的凄清环境,“寂寞”、“相思”四字又最能点示出林黛玉的内心活动。末联是在菊花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意。

菊 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①,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②,忆旧还寻陶令盟③。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⑤。

【注】

①秋酣:拟指秋菊酣睡。

②庄生蝶:指梦魂翩跹,仿佛成仙。语出“庄周梦中化蝶”事,见《庄子·齐物论》。

③陶令盟:与陶渊明的旧盟约。陶令,指陶渊明。寻盟,语出《左传》。

④恼蛩鸣:指虫鸣惊扰了梦境,令人懊恼。

⑤衰草寒烟:干枯衰败的野草,清寒冷寂的烟霭。

【评释】

这首诗也是以林黛玉之手写出。充分体现出“梦”字所代表的缥缈、朦胧之感。首联写在菊花篱下酣然入梦。颔联引入庄生梦蝶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脱俗、清高的境界。“登仙”与林黛玉绛珠仙草的身份契合。三、四联利用秋雁、寒蛩、衰草、寒烟等意象,极度营造凄清幽僻的氛围,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幽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