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咏菊花诗词/弘一法师《咏菊》原文、注释、赏析

弘一法师《咏菊》原文、注释、赏析

弘一法师咏 菊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①。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风里柔条频捐绿②,花中正色自含黄。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作者简介】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

弘一法师

咏 菊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①。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捐绿②,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作者简介】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姓李,名息,学名文涛,又名成蹊、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法号弘一,世称弘一大师。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有《弘一大师遗著合编》、《清凉歌集》等。

【注】

①韶光:美好的时光。

②捐:献出,舍弃。

【评释】

这首诗曾发表于《太平洋报画刊》,又转载于上海《觉讯》月刊。据天行居士介绍说:“弘一大师李叔同,未出家前,声满艺坛,诗书画均工,尤长于音乐。所作诗文甚夥,惜均随手散弃。今所存者十不及一。予于曩年曾在《太平洋报》中见其诗数首,均为集中所未惦,殊可珍也。”看来,这首诗应写于弘一大师出家之前。

此诗以平淡而深邃的语言,赞颂菊花不畏风霜、高洁不俗的品节。春天里开放得姹紫嫣红的各种花朵,尽管当时争妍斗艳、眩人眼目,然而不过是暂时的繁华,如同过眼烟云一般,一霎即逝。这两句诗中透露出浓厚的禅理意味。菊花并未在东风吹拂的春天里开放,恰恰是在秋风萧瑟的时节献给人们繁华与美丽,这种重于晚节的品质更加可贵。在秋风里,树叶泛黄,百草干枯,而菊花的枝叶却不断献给人们翠绿的颜色,菊花的花朵则是有如金子般的金黄色。黄色为菊花中之正色,诗人也通过这一故典寄寓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人也应当具有正色、具有坚定不移的人生操守。开放在秋天的时节,菊花虽然貌似孤独,被看惯了春花夏草的人们冷淡了,而实际上像陶渊明这样高雅不俗的文士是懂得菊花的价值的,是能够欣赏到菊花卓尔不群的优秀品质的。

为红菊花说偈①

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②。

云何色殷红,殉道夜流血③。

【注】

①偈(jì):偈语,又称偈颂,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每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以至多字不等,通常以四句为一偈。亦多指释家隽永的诗作。

②矗:直立,高耸。

③殉道:为道义或某种主张而献身。

【评释】

这首诗作于1941年初冬,是一首十分难得的歌咏菊花的诗歌偈语。

因为菊以黄色为上,而白菊又有药效价值,所以在自古以来的咏菊诗词中,白菊和黄菊被写得最多。这首诗却是写红色的菊花,显得比较有新意。更重要的是,这首诗以菊自喻,即以菊花的颜色比喻自己为信仰献身的坚定信念,比喻精妙,寓意高远。菊花亭亭而立,给人一种正直之感,在枝头绽放的花朵,则是重于晚节的表征。殷红似血的花朵,正是看透人生、顿悟佛理的弘一大师内心坚定信仰的象征。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字字精警,形象极为鲜明,给人以一种震撼、悲壮的感觉,让人对弘一大师的高洁品行和人格精神愈加钦佩、赞服。据说弘一法师写下来这首诗之后,自己也十分满意,认为它能够传达出自己的胸中之意,曾经派人抄写散布给一些友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