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灵菲《白菊花》原文、注释、赏析
洪灵菲
白菊花
傲骨千年犹未消,篱边照影太寥寥①。
生涯欲共雪霜淡,意气从来秋士骄。
如此夜深立皎魄②,更无人处着冰绡③。
绝怜风度足千古,不向人间学折腰。
【作者简介】
洪灵菲(1901—1933),现代作家,本名伦修,笔名林曼青、林阴南、李铁郎等,广东潮州人。出身贫寒,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邻国。曾参与出版《我们》月刊。1930年“左联”成立时,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同年被秘密暗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流亡》、《前线》等。
【注】
①寥寥:非常稀少的样子。
②皎魄:皎洁纯净的精魄。
③冰绡:薄而洁白的丝绸。
【评释】
这首诗热情讴歌了白菊花纯洁、坚贞、顽强的优秀品质,将之塑造成为革命者的精神象征。诗的开始写道,菊花自古以来便具有令人钦佩的傲然风骨,生长在篱落之间,显得凄清寂寥。由于清高者总是难为世人理解,所以大多数时间里需要忍受孤独与寂寞。菊花迎霜傲雪,从不屈服,显示出凛然的气概。“如此夜深立皎魄,更无人处着冰绡”一联抓住白菊花在黑夜里格外引人注目的特点,将之想象为皎洁纯净的精魄所化成,又好似洁白细软的丝绸。最后一联,点明了全诗的主旨,赞颂菊花“不向人间学折腰”的坚贞品节。诗人洪灵菲作为一个革命者,笔下的白菊花显然是有象征寓意的。千千万万革命志士不畏险恶,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他们的高风亮节和革命意志,不正是“傲骨”之“秋士”的化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