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元朝/无名氏《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节选)》赏析、解读

无名氏《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节选)》赏析、解读

(节选)无名氏(太子扮仁宗引二宫女、四内官随上,诗云)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今日亲承高帝业,也应修举代来功。寡人宋仁宗是也。自幼收养楚王宫中,多亏叔父抬举,常时说我是妆盒儿盛着,送到楚府收养的。那宫娥寇承御、穿宫内使陈琳两个,甚是有功于我,却也不得其详。我十岁时,曾携我去朝见,父皇道是我龙行虎步,有太平天子之相。问叔父那个美人所出,叔父道,本是李美...

(节选)

无名氏

(太子扮仁宗引二宫女、四内官随上,诗云)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今日亲承高帝业,也应修举代来功。寡人宋仁宗是也。自幼收养楚王宫中,多亏叔父抬举,常时说我是妆盒儿盛着,送到楚府收养的。那宫娥寇承御、穿宫内使陈琳两个,甚是有功于我,却也不得其详。我十岁时,曾携我去朝见,父皇道是我龙行虎步,有太平天子之相。问叔父那个美人所出,叔父道,本是李美——还不曾说出个人字来,其时刘太后便邀父皇入宫饮宴去了。我回楚府来,也曾细问叔父,我叔父道再过几时,好对我说。不觉又过了十年光景,前者我父皇病重,遗命取楚王第十二子承继大统,可正是寡人。记得入宫之初,寡人去到各宫朝见,那刘太后独不容我到西宫去。元来西宫是李美人所居,敢是叔父十年前说那李美人,我就是他所生之子,未可知也。如今父皇归天,寡人即位,刘太后不得垂帘听政,一切朝中之事,无小无大,尽属寡人。查问宫女寇承御所在,说已死过多年了。今日朝罢回宫,不免唤那老宫监陈琳出来,访个详细,必有分晓。内侍们,与我宣陈琳来者。(内官云)领旨。陈琳安在?(正末上,云)过日月好疾也。自从抱妆盒救出太子来,可早二十年了也,今日登了宝位,宣唤老臣,须索走一遭也呵。(唱)

〔中吕·粉蝶儿〕日月其除,草生合玉阶辇路,那些时一个个宫样妆梳。端的是赛阳台,欺洛浦,生得来如花似玉。未知他福分何如,幸不幸总归天数。

〔醉春风〕那一个刘娘娘占尽了寝殿百年欢,这一个李美人整受了冷宫中一世苦。他只道使心机断送了小潜龙,怎知道做了当朝的主。他不合意狠肠毒,则待要除根剪草,不肯着开花满树。(做入见叩头科,云)万岁,呼唤陈琳,有何差遣?(仁宗云)寡人宣你来,不为别事。我常见叔父与我说,是妆盒儿盛我送楚府中寄养的,又说宫娥寇承御、穿宫内使陈琳两个,甚是有功于我,教我不要忘了他。前日我查访寇承御所在,说已死过多年了。只有你还在,你可将上项的事,备细说与寡人听咱。(正末云)万岁爷不嫌絮烦,听奴婢试说一遍。(唱)

〔石榴花〕六宫中多少女娇姝,他可也每夜盼羊车。都是那千妖百艳美人图,却元来都命犯着寡宿,注定孤独。到黄昏半掩迎风户,知他是几下里短叹长吁?这的是天教怨女伤情处,那一个不候到二更初?

〔斗鹌鹑〕不承望似水如鱼,只要得尤云殢雨。陪伴他绣榻香茵,出入在华堂锦屋。你只看月色无心照索居,也别做一段的苦。空熬他漏水更长,听了些层钟的这暮鼓。

秦皇以降,第一个被谥封为“仁”的皇帝是有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

说起宋仁宗赵祯,人们也许不陌生,作为《狸猫换太子》的事主,他随着戏曲、笔记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早已深入民间,有了相当的知名度。《狸猫换太子》演绎的是一出宋室宫闱遗案:赵祯的生母本是一位李姓妃子,在和宋真宗有过一夜缠绵后,遂珠胎暗结。这件事让刘皇后知道,不禁妒火中烧。因为刘后不能生育,而连夭五子的宋真宗又急于立储,因此,当李妃有孕之事传入刘皇后的耳朵,她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后位的危机。很快,工于心计的刘皇后就想了一条毒计,她将李妃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诬说李妃生的是个妖孽,结果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后来这个被偷梁换柱的婴儿当了皇帝,是为宋仁宗,在包拯的彻查下,终于查明真相,迎回生母,一直垂帘听政的刘皇后也畏罪自杀。

其实,撇开这段宫闱秘闻不谈,单说说这位宋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就确有可圈可点之处。宋仁宗在位的四十二年间,边事太平,经济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鼎盛气象。比起开国的太祖太宗,仁宗算是一位稳稳当当的守成之君,但守成能守到四十二年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苏轼语),也颇为难得,尽管宋仁宗的执政无法与唐的“贞观之治”和清的“康乾盛世”相提并论,但其执政的一个重要特点——“仁”,却成为其耀眼的标签,“(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当编修《宋史》的史家们用中国传统政治的最高境界——“仁”字来概括这位宋朝皇帝,宋仁宗赵祯实际已经享受到一份旷古未有的殊荣。

对于一个帝王评价如此之高,固然有史家的过誉之处,但也看出人们对他的尊敬。那么,仁宗之“仁”究竟体现在何处呢?我觉得,首先还是体现在他对臣子的宽容仁厚上。要做到宽仁,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并非易事,批龙鳞,逆圣听,伴君如伴虎,皇帝有生杀予夺大权,“宽仁”,其实是对皇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宋仁宗却是一个出了名的怕大臣的皇帝,据说有一次在朝堂之上,包拯指陈三司使张尧佐不作为,要仁宗撤掉其职务,而张尧佐是仁宗宠妃张氏的伯父,面对包拯的奏折,仁宗最后决定让张尧佐做个节度使,也算是有个交代。然而,包拯却不依不饶,仁宗恼道:“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言辞更为激烈:“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最终,张尧佐也没做成节度使。还有一事可作佐证,有一天,宫里做道场,仁宗看过十分高兴,遂赏赐给每个和尚一匹紫绸,出宫之前,仁宗再三叮嘱他们要将紫绸藏于怀中,个中原因,就是怕谏官将此事记录在案,拿来说事儿。

可以说,正是仁宗对大臣们的这种“怕”成就了他的宽仁政治,在其执政的四十二年间,名臣云集,英才辈出,苏轼曾说,“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这并非溢美之词,翻开仁宗朝的名臣卷册,我们可以看到一串响当当的名字,他们之中,有锐意改革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有明察秋毫为民请命的包拯,有学富五车纵横写史的司马光,有跃马横刀冲锋陷阵的狄青……宋仁宗的仁政,给了这些臣子们施展抱负的舞台,而也正是这些名字,撑起了宋王朝的黄金时代。

毫无疑问,生于仁宗朝的文人是封建时代最幸福的文人,而这份幸福,同样得益于宋仁宗的仁厚宽容。仁宗在位期间,北宋文人呈现出“和而不同”的风格,四十二年间,没有一起文字狱,有的只是文人气性的放旷和舒张,在仁宗的重视下,十四岁便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的著名词人晏殊,一路升至兵部尚书;同样,程颐、程颢兄弟也因为这份自由的空气,得以将理学广泛播扬;而盘点唐宋八大家,我们更是可以看到,除了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外,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都是闪耀在仁宗朝的星斗;就连打着皇帝旗号“奉旨填词”的柳永,也没有因讽刺仁宗获罪,相反,在文风自由的环境中,柳永的个性更加狂放,最终成为“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民间填词高手。

正因如此,仁宗的执政赢得人心。“缵重明。端拱保凝命。广大孝休德,永锡四海有庆。”略输文采的宋仁宗在吟着《合宫歌》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在其驾崩之日,“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烧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讣告送到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连敌国皇帝耶律洪基都握住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并将仁宗所赐御衣“葬为衣冠冢”;而当金兵占领中原后,尽管曾大肆盗掘宋陵,但慑于仁宗之名,“独昭陵如故”。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宋仁宗并不是一位最出色的皇帝,在其统治后期,冗官、冗费现象已渐成王朝的沉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仁厚之君为深受诟病的宋代皇帝争取到了一点荣光,赢得了一些后世人们的掌声,造就了一段长达四十二年的和谐与繁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