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中华历史/唐平河东 刘武周

唐平河东 刘武周

唐平河东刘武周【内容摘要】《唐平河东》叙述了唐平定雄踞今山西一带的刘武周等割据势力的战争过程​‍‌‍​‍‌‍‌‍​‍​‍‌‍​‍‌‍​‍​‍‌‍​‍‌​‍​‍​‍‌‍​‍​‍​‍‌‍‌‍‌‍‌‍​‍‌‍​‍​​‍​‍​‍​‍​‍​‍​‍‌‍​‍‌‍​‍‌‍‌‍‌‍​。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

唐平河东
刘武周

【内容摘要】

《唐平河东》叙述了唐平定雄踞今山西一带的刘武周等割据势力的战争过程​‍‌‍​‍‌‍‌‍​‍​‍‌‍​‍‌‍​‍​‍‌‍​‍‌​‍​‍​‍‌‍​‍​‍​‍‌‍‌‍‌‍‌‍​‍‌‍​‍​​‍​‍​‍​‍​‍​‍​‍‌‍​‍‌‍​‍‌‍‌‍‌‍​。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乱之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到万余人,自称太守​‍‌‍​‍‌‍‌‍​‍​‍‌‍​‍‌‍​‍​‍‌‍​‍‌​‍​‍​‍‌‍​‍​‍​‍‌‍‌‍‌‍‌‍​‍‌‍​‍​​‍​‍​‍​‍​‍​‍​‍‌‍​‍‌‍​‍‌‍‌‍‌‍​。为了立稳脚跟,他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将王智辩合兵征讨刘武周,将他围困于桑乾镇。刘武周援引突厥骑兵共击隋军,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奔还雁门。刘武周趁势攻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为了取得突厥进一步的扶持,刘武周将俘获的隋汾阳宫宫女献给突厥,突厥始毕可汗以战马赠给他。刘武周如虎添翼,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军马邑。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之后,引兵围攻雁门。陈孝意倾全力拒守,但是最后粮尽援绝,被部下张伦暗杀,张伦举城投降刘武周。当时易州叛军头领宋金刚也投奔刘武周,更壮大了其声势。刘武周封宋金刚为宋王,委以军事重任。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的建议,率兵南侵并州,四月,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全军覆没。刘武周趁势攻破榆次、攻陷平遥、占领介州。唐高祖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兵救援并州,被刘武周的将领黄子英击败于雀鼠谷。唐高祖又派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督军抗击刘武周。八月,裴寂到达介休,双方战于索原度,唐军全军溃败,裴寂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其妻妾奔还长安。刘武周在旦夕之间占据了晋阳。十月,刘武周又派遣宋金刚南下攻陷晋州,进逼绛州,占据龙门,攻占浍州。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自号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蒲坂,与宋金刚联合。至此,山西大部分归刘武周统辖,唐在黄河东岸只剩晋西南之地,关中大震。之后,由于秦王李世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扭转战局,使刘武周势力受挫,日趋衰落。秦王李世民以其军事才能和灵活的战术,连续攻破刘武周军队,收复失去的郡县。在武德三年(620年)四月,一举消灭了刘武周,平定了河东,使唐统一中国的战争前进了一步。

唐河东地区示意图

唐平定河东刘武周的战争进一步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步伐。

【原文】

隋恭帝义宁元年[1]。马邑太守王仁恭,多受货赂,不能振施[2]。郡人刘武周,骁勇,喜任侠,为鹰扬府校尉[3]。仁恭以其土豪,甚亲厚之,令帅亲兵屯[4]。武周与仁恭侍儿私通,恐事泄,谋作乱[5]。先宣言曰:“今百姓饥馑,僵尸满道,王府君闭仓不赈恤,岂为民父母之意乎[6]?”众皆愤怒。武周称疾卧家,豪杰来候问,武周椎牛纵酒,因大言曰:“壮士岂能坐待沟壑[7]!今仓粟烂积,谁敢与我共取之[8]?”豪杰皆许诺[9]。春二月己丑,仁恭坐听事,武周上谒,其党张万岁等随入,升阶斩仁恭,持其首出徇,郡中无敢动者[10]。于是开仓以赈饥民[11]。驰檄境内属城,皆下之,收兵得万余人,武周自称太守,遣使附于突厥[12]

【注文】

[1]义宁元年:义宁,隋恭帝杨侑的年号。义宁元年,即公元617年。

[2]马邑:地名,今山西朔州东北。  太守:官名,是中国古代对郡守的尊称,掌管州郡一切事务。  王仁恭(558—617年):字元实,天水(今甘肃天水)人,隋朝大将。曾多次追随杨素征战,以军功闻名。早年质朴正直,刚毅谨慎,深得隋文帝、隋炀帝的信任和喜爱。位至大将军,历任骠骑将军、刺史、太守等职。后在马邑太守任上,恰逢饥荒,王仁恭因为坚闭粮仓,不赈济灾民,加上收受贿赂,民怨很大,被部将刘武周煽动部下杀害。王仁恭在世时,多次抗击突厥入侵,获得胜利,颇有战功。  货赂:财货贿赂。  振施:积粟赈济百姓​‍‌‍​‍‌‍‌‍​‍​‍‌‍​‍‌‍​‍​‍‌‍​‍‌​‍​‍​‍‌‍​‍​‍​‍‌‍‌‍‌‍‌‍​‍‌‍​‍​​‍​‍​‍​‍​‍​‍​‍‌‍​‍‌‍​‍‌‍‌‍‌‍​。

[3]刘武周(?—622年):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在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中,刘武周率先起兵,依附突厥,图谋帝业,进而占据了有充足食粮和库绢的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后在与唐军的交战中失败,投奔突厥,被突厥杀死。  骁勇:骁壮勇敢。  任:以……为己任。  侠:侠义。  鹰扬府:官署名,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二将军为鹰扬郎将、鹰扬副郎将,于各卫统领府兵。唐代改称折冲府,其主官改称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府是隋朝的军队编制,相当于现在的军区,而每一个卫府之下都有一个鹰扬府。  校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战国末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魏、晋、南朝及北朝魏、齐均置,属领军将军;北齐时属左、右卫府。隋唐时期为武散官低品官号。

[4]土豪:当地的豪杰。  屯:驻守。

[5]侍儿:侍妾。

[6]饥馑(jǐn):是饥荒的书面用法。  赈恤(zhènxù):赈济抚恤。

[7]称:假称。  椎(chuí):敲打,用椎打击。  纵酒:开怀畅饮。  因:借机。

[8]烂:腐烂。

[9]许诺:答应承诺。

[10]上谒(yè):谓通名进见尊长。  张万岁:隋末唐初割据者刘武周部下将领。  徇(xùn):徇示众人。

[11]以:表示目的。  赈:救济。

[12]驰檄(xí):迅速传递檄文。  突厥:突厥汗国是6世纪中叶崛起于漠北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其中东突厥可汗汗室为原统一突厥可汗正支嫡系之后,故东突厥仍经常被直呼为“突厥”。638年、659年,东西突厥先后统一于唐。

【译文】

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617年)。马邑太守王仁恭接受了很多贿赂财货,但不肯把仓中的积粟赈济百姓。郡中人刘武周骁壮勇敢,喜欢以侠义自任,担任鹰扬府校尉。王仁恭因为他是当地的豪杰,对他十分亲近,让他率领亲信士兵守卫太守府侧门。刘武周与王仁恭的侍女私通,恐怕事情败露,便阴谋作乱。先公开说:“如今老百姓闹饥荒,饿僵的尸体满道都是,王府君却关闭粮仓,不赈济抚恤,这哪里是为民父母应该做的?”众人都很愤怒。刘武周假称有病躺在家里,豪杰壮士都来问候他,他杀牛置酒大摆宴席,借机大声说:“壮士怎能坐着等待填尸沟壑!如今仓中粮食堆积着腐烂了,谁能和我一齐去取?”豪杰壮士都答应了。春二月己丑(初八日),王仁恭升堂理事,刘武周上前拜谒,他的党羽张万岁等人跟随进去,走上台阶,杀死王仁恭,拿着他的首级出来示众,郡中没有人敢动。于是打开粮仓,赈济饥民,又发布檄文告知境内所属各城,各城人都归附刘武周,共收得兵士一万多人,刘武周自称太守,派使者到突厥表示归附。

【原文】

雁门郡丞河东陈孝意与虎贲郎将王智辩共讨刘武周,围其桑干镇[1]​‍‌‍​‍‌‍‌‍​‍​‍‌‍​‍‌‍​‍​‍‌‍​‍‌​‍​‍​‍‌‍​‍​‍​‍‌‍‌‍‌‍‌‍​‍‌‍​‍​​‍​‍​‍​‍​‍​‍​‍‌‍​‍‌‍​‍‌‍‌‍‌‍​。壬寅,武周与突厥合兵击智辩,杀之,孝意奔还雁门。三月丁卯,武周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获隋宫人以赂突厥始毕可汗[2]。始毕以马报之,兵势益振[3]。又攻陷定襄[4]。突厥立武周为定杨可汗,遗以狼头纛[5]。武周即皇帝位,立妻沮氏为皇后,改元天兴[6]。以卫士杨伏念为尚书左仆射,妹婿同县苑君璋为内史令[7]。武周引兵围雁门,陈孝意悉力拒守,乘间出击武周,屡破之[8]。既而外无救援,遣间使诣江都,皆不报[9]。孝意誓以必死,旦暮向诏敕库俯伏流涕,悲动左右[10]。围城百余日,食尽,校尉张伦杀孝意以降[11]

【注文】

[1]雁门:位于今山西代县。东至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  郡丞:官名,郡守的佐官。秦初置,汉朝时,郡守下设丞及长史,都丞为太守的佐官,秩六百石(太守秩二千石)。都尉下也设丞,历代沿置。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省诸郡丞。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又置。北朝各郡也都设丞。隋文帝废郡级行政区划,郡丞随之而废。炀帝改州为郡,置赞治,实际上是郡丞,后又复原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郡守为“州刺史”,下设“别驾”“长史”等官,不设“丞”。  河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全省。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本区西界,故有河东之称。  陈孝意(?—617年):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隋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巡幸江都,随即中原大乱。次年,马邑(今山西朔州)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举兵反隋,陈孝意闻讯后与武贲郎将王智辩一起讨伐刘武周,与刘武周战于下馆城,但因众寡悬殊被刘武周击败。不久,刘武周引兵攻打雁门,城中粮尽,无力抵抗,雁门校尉张伦暗杀陈孝意,以城投降刘武周。  虎贲郎将:武官名,即虎贲中郎将。公元3年前后置,统领虎贲禁兵,主宿卫,秩比二千石,隶属光禄勋。东汉沿袭。汉光武帝、明帝时常以侍中兼领之,其后多以贵戚充任,或领兵出征。下属有左右仆射、左右陛长各一人。三国魏、蜀、吴沿袭。东晋废置。南朝宋武帝复置,属领军。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西晋时领有营兵,东晋后无营兵,只为侍从武官。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十五人。唐时避讳,或称武贲郎将,统领虎贲禁兵,主宿卫。  王智辩:隋朝末年朝廷大将,参与讨伐刘武周的战争。  桑干镇:地名,位于今山西代县西南部。

[2]楼烦郡:隋大业四年(608年)置,治所在静乐,今山西静乐。  汾阳宫:隋炀帝时建,在今山西宁武西南五十里管涔山上。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名咄吉世(或咄吉),启民可汗之子,在公元609年至619年间为东突厥可汗。隋大业十一年(615年),隋臣裴矩设计诱杀始毕可汗宠臣史蜀胡悉,始毕率领数十万骑兵南下。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军包围,派人向始毕之妻、隋义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加上隋朝援军相继抵达,始毕在九月撤围而去。始毕可汗在公元619年去世,其弟俟利发设继位,是为处罗可汗。阿史那社尔是他儿子。

[3]以:用。  振:强大​‍‌‍​‍‌‍‌‍​‍​‍‌‍​‍‌‍​‍​‍‌‍​‍‌​‍​‍​‍‌‍​‍​‍​‍‌‍‌‍‌‍‌‍​‍‌‍​‍​​‍​‍​‍​‍​‍​‍​‍‌‍​‍‌‍​‍‌‍‌‍‌‍​。

[4]定襄:地名,今山西忻州定襄。

[5]狼头纛(dào):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

[6]即:登基。  妻:妻子,配偶。  天兴:刘武周的年号,历时四年。

[7]以:任命。  杨伏念:隋末唐初割据者刘武周部下卫士,后在其政权内任尚书左仆射。  尚书左仆射(púyè):官名。秦始置,为少府属官,帮助尚书令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是很低阶的官员。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置尚书五人,其中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时分设左、右仆射,历代沿置。魏、晋后,尚书令、尚书仆射号为“朝端”“朝右”,居副相之位,成为贵官。唐初,因尚书令曾为李世民所任,其后避讳而不置,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即为宰相。  妹婿:妹夫。  苑君璋:生卒年不详,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出身豪族。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起事,以苑君璋为内史令。苑君璋劝刘武周依附突厥,刘武周不听。刘武周死后,苑君璋率余众依附突厥,为大行台。贞观初年(627年),降唐,任安州都督,封芮国公。  内史令: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后改为中书省,也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掌著作简册、策命及爵禄废置。

[8]屡:多次。  破:攻破。

[9]既而:不久。  江都:地名,今江苏扬州。

[10]旦暮:日夜。  诏敕:帝王的命令。  伏:跪拜。  流涕:哭啼。

[11]校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

【译文】

雁门郡丞河东人陈孝意与虎贲郎将王智辩一起讨伐刘武周,包围了刘武周的桑干镇。义宁元年(617年)二月壬寅(二十一日),刘武周与突厥合兵攻打王智辩军,杀死了王智辩,陈孝意逃奔回雁门。三月丁卯(十七日),刘武周袭击并攻下楼烦郡,进兵攻取汾阳宫,获得隋朝的宫女,贿赂给突厥始毕可汗。始毕以马回报他,刘武周的兵势更加壮大。又攻陷定襄郡。突厥立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送给他狼头大旗。刘武周继承皇帝位,立妻子沮氏为皇后,改年号为天兴。任命卫士杨伏念为尚书左仆射,任命他的妹夫同县人苑君璋为内史令。刘武周率兵围攻雁门,陈孝意全力拒守,乘机出击,屡屡打败刘武周军。不久因为外面没有援兵,派使者秘密到江都告急,但都没有回报。陈孝意发誓死守雁门,日夜向存放诏敕的库房跪拜哭泣,他的悲伤感动了左右的人。围城一百多天后,粮食吃尽了,校尉张伦杀了陈孝意举城投降了刘武周。

【原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春三月辛卯,刘武周寇并州[1]

【注文】

[1]寇:侵犯​‍‌‍​‍‌‍‌‍​‍​‍‌‍​‍‌‍​‍​‍‌‍​‍‌​‍​‍​‍‌‍​‍​‍​‍‌‍‌‍‌‍‌‍​‍‌‍​‍​​‍​‍​‍​‍​‍​‍​‍‌‍​‍‌‍​‍‌‍‌‍‌‍​。  并州:地名,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

【译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春三月辛卯(二十二日),刘武周侵犯并州。

【原文】

夏四月,刘武周引突厥之众,军于黄蛇岭,兵锋甚盛[1]。齐王元吉使车骑将军张达以步卒百人尝寇,达辞以兵少,不可往,元吉强遣之,至则俱没[2]。达忿恨,庚子,引武周袭榆次,陷之[3]。丙辰,刘武周围并州,齐王元吉拒却之。戊午,诏太常卿李仲文将兵救并州[4]。五月丙戌,刘武周陷平遥[5]

【注文】

[1]黄蛇岭:地名,在今山西榆次北。

[2]齐王元吉(603—626年):李元吉,唐高祖李渊第四子。高祖太原起兵时,留守太原。唐朝建立后,封为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他弃太原归长安。后与长兄建成合谋杀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与太子李建成同时遇害,有五子一同被诛杀。  车骑将军:官名,汉置,掌领车骑士。东汉时位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下,秩万石。魏晋南北朝多沿置,隋车骑将军属骠骑府,唐废。  张达:唐朝初年朝廷大将,任车骑将军。  步卒:步兵。  寇:敌人。

[3]榆次:地名,今山西榆次。

[4]太常卿:官名,汉有太常,至南朝梁陈与北魏始称太常卿,北齐称太常寺卿,为太常寺的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太常寺卿一人,正三品。朝廷举行大礼时由太常寺卿赞引;皇帝派官摄行祭祀时,为亚献官;三公巡行园陵时,由其陪同。大祭祀前视察牺牲与器物是否洁净。  李仲文:唐朝初年朝廷大将,任太常卿。

[5]平遥:地名,今山西平遥。

【译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夏四月,刘武周带着突厥的人马,驻军黄蛇岭,兵威十分强盛。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以一百名步兵尝试着抵御敌人,张达因为兵少而推辞,李元吉强行派遣,结果全部覆没。张达心中气恨,庚子(初二日),带着刘武周偷袭榆次,攻陷榆次城。丙辰(十八日),刘武周围攻并州,齐王李元吉出兵抵抗。戊午(二十日),唐下诏命太常卿李仲文带兵援救并州。五月丙戌(十九日),刘武周攻陷平遥。

【原文】

初,易州贼帅宋金刚有众万余,与魏刀儿连结[1]。刀儿为窦建德所灭,金刚救之,战败,帅众四千西奔刘武周[2]。武周闻其善用兵,得之甚喜,号曰宋王,委以军事,中分家赀以遗之[3]。金刚亦深自结,出其故妻,纳武周之妹[4]。因说武周图晋阳,南向争天下[5]。武周以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使将兵二万寇并州[6]。丁未,武周进逼介州,沙门道澄以佛幡缒之入城,遂陷介州[7]。诏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击之[8]。武周将黄子英往来雀鼠谷,数以轻兵挑战,兵才接,子英阳不胜而走,如是再三,宝谊、仲文悉众逐之,伏兵发,唐兵大败,宝谊、仲文皆为所虏[9]。既而俱逃归,上复使二人将兵击武周[10]。上以刘武周入寇为忧,右仆射裴寂请自行[11]。癸亥,以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讨刘武周,听以便宜从事[12]

【注文】

[1]易州:地名,今河北易县。  宋金刚(?—620年):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首领。上谷(现河北易县)人​‍‌‍​‍‌‍‌‍​‍​‍‌‍​‍‌‍​‍​‍‌‍​‍‌​‍​‍​‍‌‍​‍​‍​‍‌‍‌‍‌‍‌‍​‍‌‍​‍​​‍​‍​‍​‍​‍​‍​‍‌‍​‍‌‍​‍‌‍‌‍‌‍​。先在上谷地区聚众反叛,之后,跟随山西的刘武周,南下与李世民交战,战败后逃亡到突厥,后被杀。  魏刀儿(?—618年):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公元615年与上谷(今河北易县)人王须拔同时起义,自称“历山飞”。遣将率军攻太原(今山西太原),杀隋将潘长文。王须拔死,余众归他统率,后据深泽(今河北深泽县),活动于冀、定二州之间,称魏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窦建德假装与他联合,他麻痹无备,为窦建德所袭击,部将将他执送窦建德,被杀。

[2]奔:投奔,投靠。

[3]闻:听说。  赀(zī):财产。

[4]故妻:结发妻子。  纳:娶。

[5]晋阳:地名,在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

[6]行台:魏晋始有,为出征时随其所驻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

[7]介州:地名,今山西介休。  沙门:和尚。  道澄:隋末唐初沙门。  缒(zhuì):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

[8]姜宝谊:生卒年不详,跟从唐高祖太原起兵,授左统军,攻下西河、霍邑后,授爵为永安县公,之后任右武卫大将军,后被宋金刚所杀。追赠左卫大将军、幽州总管,谥号为刚。  总管:古代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

[9]黄子英:隋末唐初割据者刘武周部下将领。  往来:来回游击。  雀鼠谷:在今山西介休西南、霍州以北的汾河河谷。  阳:假装。  发:攻打。

[10]逃归:逃回来。

[11]右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沿袭。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之职。  裴寂(570—632年):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西南)人。隋末任晋阳宫副监。与李渊交谊深厚,为李渊太原起兵策划者之一。后李渊进兵至长安(今陕西西安),他又支持李渊称帝。唐建国后,他任尚书仆射,最为李渊所宠信。

[12]从事:处置;办事,处理事务。

【译文】

起初,易州起义首领宋金刚有人马一万多人,与魏刀儿联合。魏刀儿被窦建德消灭后,宋金刚前往援救,战败后,率领四千人马向西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听说他很会用兵,得到他十分高兴,称他为宋王,把军事委托给他,并把自己的家资分给他一半。宋金刚也想深结刘武周,休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娶了武周的妹妹。他劝刘武周图取晋阳,向南发展,争夺天下。刘武周任命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派他率兵二万入侵并州。武德二年(619年)六月丁未(初十日),刘武周进兵逼近介州,和尚道澄用佛幡当绳索引他们入城中,于是攻陷介州。唐下诏命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行军总管李仲文前去攻打,刘武周的战将黄子英在雀鼠谷往来游击,多次用少数兵力挑战,两军才交接,黄子英假装不能取胜转身便跑,几次三番这样,姜宝谊、李仲文出动全部兵力追逐,遭伏兵攻杀,唐兵大败,姜宝谊和李仲文都被黄子英俘虏。不久两人又都逃了回来,高祖李渊再次派他们二人率兵攻打刘武周。高祖李渊对刘武周的侵扰十分担心,右仆射裴寂请求亲自御敌。癸亥(二十六日),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讨伐刘武周,让他根据情况,自行决定进退​‍‌‍​‍‌‍‌‍​‍​‍‌‍​‍‌‍​‍​‍‌‍​‍‌​‍​‍​‍‌‍​‍​‍​‍‌‍‌‍‌‍‌‍​‍‌‍​‍​​‍​‍​‍​‍​‍​‍​‍‌‍​‍‌‍​‍‌‍‌‍‌‍​。

【原文】

秋七月辛卯,宋金刚寇浩州,浃旬而退[1]。九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拒之[2]。寂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水,金刚绝之,士卒渴乏[3]。寂欲移营就水,金刚纵兵击之,寂军遂溃,失亡略尽[4]。寂一日一夜驰至晋州[5]。先是,刘武周屡遣兵攻西河,浩州刺史刘赡拒之,李仲文引兵就之,与共守西河[6]。及裴寂败,自晋州以北城镇俱没,唯西河独存[7]。姜宝谊复为金刚所虏,谋逃归,金刚杀之。裴寂上表谢罪,上慰谕之,复使镇抚河东[8]

【注文】

[1]浩州: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汾阳,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汾阳、孝义、平遥等市县地。  浃(jiā)旬:一旬,十天。

[2]拒:防守。

[3]度索原:地名,今山西介休东南介山下。  涧水:在今山西洪洞南。

[4]溃:溃散。  略:几乎。

[5]驰:骑马。  晋州:地名,今山西临汾。

[6]西河:地名,今河北赤城西。  刺史:官名。是中国古代州一级地方长官。始置于秦汉,秦时名监御使,汉武帝时改称刺史,掌管地方检查。汉成帝时,改称牧,汉哀帝时复为刺史。东汉末,天下渐乱,刺史权重,成为地方军政长官,后世沿置。隋唐因袭。  刘赡:唐朝初年浩州刺史。

[7]唯:只有。  独存:独自存在。

[8]上表:向皇帝上奏。  谢罪:请罪。  镇抚:镇守安抚。

【译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秋七月辛卯(二十五日),宋金刚侵扰浩州,十天后才退兵。九月,裴寂到介休,宋金刚举城抵抗。裴寂驻军在度索原,营中饮用山涧中的水,宋金刚断绝水源,士兵都干渴疲乏。裴寂想迁移军营到有水的地方,宋金刚乘机攻击,裴寂的军队于是溃散,几乎全部丢失逃亡。裴寂一天一夜飞马逃回晋州。起先,刘武周多次派兵攻打西河,浩州刺史刘赡出兵抵御,李仲文领兵到那里,与刘赡共同守卫西河。等到裴寂失败,自晋州以北的城镇全部丢失,只有西河仍为唐所有。姜宝谊又被宋金刚俘虏,谋划逃回,宋金刚把他杀了。裴寂上表请罪,高祖安慰他,再次派他镇守安抚河东。

【原文】

刘武周进逼并州[1]。齐王元吉绐其司马刘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2]。”辛巳,元吉夜出兵,携其妻妾弃州奔还长安[3]。元吉始去,武周兵已至城下,晋阳土豪薛深以城纳武周[4]。上闻之大怒,谓礼部尚书李纲曰:“元吉幼弱,未习时事,故遣窦诞、宇文歆辅之[5]。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旦弃之[6]!闻宇文歆首画此策,我当斩之[7]。”纲曰:“王年少骄逸,窦诞曾无规谏,又掩覆之,使士民愤怨[8]。今日之败,诞之罪也[9]。歆谏,王不悛,寻皆闻奏,乃忠臣也,岂可杀哉[10]。”明日,上召纲入,升御座,曰:“我得公,遂无滥刑[11]​‍‌‍​‍‌‍‌‍​‍​‍‌‍​‍‌‍​‍​‍‌‍​‍‌​‍​‍​‍‌‍​‍​‍​‍‌‍‌‍‌‍‌‍​‍‌‍​‍​​‍​‍​‍​‍​‍​‍​‍‌‍​‍‌‍​‍‌‍‌‍‌‍​。元吉自为不善,非二人所能禁也。”并诞赦之。卫尉少卿刘政会在太原,为武周所虏,政会密遣人奉表论武周形势[12]

【注文】

[1]进:侵入。  逼:逼近。

[2]绐(dài):欺骗。  司马: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部下属官的通称。  刘德威(581—652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将领。大业末年,随裴仁基镇压江淮起义军。后来与裴仁基一起归顺李密。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在与王世充交战中兵败,刘德威率部随李密归降唐朝,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后刘德威任并州总管府司马,被刘武周虏获,不久逃归,并向高祖报告敌军虚实,改封彭城县公,检校大理少卿。武德四年(621年),刘德威随秦王李世民平定洛阳,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贞观年间,刘德威历任大理卿、刑部尚书等职,以廉洁平直闻名。永徽三年(652年)去世,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3]携:带着。  长安:地名。即今陕西西安,隋唐都城。

[4]始:刚刚。  薛深:隋末唐初晋阳土豪。  纳:接受。

[5]礼部尚书:官名。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李纲(547—631年):字文纪,初名李瑗,观州蓨(今河北景县)人。隋唐名臣,当过隋唐两朝三个太子的师傅,李渊建唐称帝后,拜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后因李建成日渐骄纵,李纲愤而辞职。李世民即位后,李纲又出山担任李承乾的老师。  习:熟悉。  窦诞(581—648年):隋唐时期大臣。隋仁寿中,担任朝请郎。义宁初年,为丞相府祭酒,后转为殿中监,被封为安丰郡公,娶高祖女襄阳公主。跟从唐太宗讨伐薛举,为元帅府司马。贞观初年,为右领军大将军。死后追赠工部尚书、荆州刺史,谥号为安。  宇文歆:唐朝初年朝廷大臣,负责辅佐齐王李元吉。

[6]一旦:有朝一日。

[7]画:想出。  策:计划。

[8]骄逸:骄傲放肆。  规谏:规劝谏阻。  士民:士大夫和普通人的并称,泛指人民。  愤怨:愤怒怨恨。

[9]罪:罪过。

[10]谏:谏阻。  悛(quān):悔改。  寻:马上。

[11]公:对人的尊称。

[12]卫尉少卿:中国古代官署。北齐设立卫尉寺,卫尉改称卫尉寺卿或卫尉卿,副官称卫尉少卿,掌管仪仗帐幕,一直延续到南宋被并入工部​‍‌‍​‍‌‍‌‍​‍​‍‌‍​‍‌‍​‍​‍‌‍​‍‌​‍​‍​‍‌‍​‍​‍​‍‌‍‌‍‌‍‌‍​‍‌‍​‍​​‍​‍​‍​‍​‍​‍​‍‌‍​‍‌‍​‍‌‍‌‍‌‍​。  刘政会(?—635年):滑州胙城(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齐中书侍郎刘环隽之孙。隋时为太原鹰扬府司马,后率兵投靠李渊麾下,被派至太原告发王威、高君雅谋反。武德初年,留守太原,经营后方。刘武周进攻太原时被俘,忠心不屈,后获救。历任刑部尚书、光禄卿、洪州都督等职,封邢国公。贞观九年(635年),病故,赠民部尚书,谥曰襄,追改渝国公。

【译文】

刘武周进逼并州。齐王李元吉欺骗他的司马刘德威说:“你带着老弱守城,我带强兵出战。”武德二年(619年)七月辛巳(十六日),李元吉夜里出兵,带着他的妻妾老小丢弃并州逃回长安。李元吉刚离去,刘武周的军队就已经到达城下,晋阳当地的豪强薛深开城放进刘武周。高祖李渊听说后大怒,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幼小懦弱,不熟悉时事,所以派窦诞和宇文歆辅助他。晋阳有强兵几万,粮食可以支持十年,是振兴王业的基础,竟然一下就放弃了!听说宇文歆首先想出这样的计划,我一定要斩了他。”李纲说:“齐王年少,骄傲放肆,窦诞一点也不规劝谏阻,反而替他掩饰,使百姓们都愤怒,今日的失败,是窦诞的罪过。宇文歆劝谏,齐王不改,所以才把情况上奏朝廷,这是忠臣,怎么能杀他呢?”第二天,高祖李渊召李纲上殿,登上御座,说:“我有了你,才避免了滥用刑罚。元吉自己做了不应当做的事,并不是窦诞、宇文歆二人能够禁止的。”于是,连同窦诞一齐赦免了。卫尉少卿刘政会在太原被刘武周俘虏,刘政会秘密派人上表论述刘武周的情况。

【原文】

武周据太原,遣宋金刚攻晋州,拔之,虏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1]。弘基逃归,金刚进逼绛州,陷龙门[2]

【注文】

[1]右骁卫大将军:唐朝官制武官名,正三品,为皇帝护卫部队的统领。  刘弘基(582—650年):唐代名将,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年,为避免从征高句丽,故意私宰耕牛,被关进监狱。后投奔太原,追随李渊父子,随高祖起兵,引兵先渡河,入长安,破卫文升,以功授右骁卫大将军。讨伐薛举时,力战被擒,不屈。至薛仁果平,才回归长安。玄武门之变拥立有功,贞观年间授卫尉卿,封夔国公。贞观十八年(644年),随征高句丽,为前军大总管,力战有功。永徽元年(650年),病死,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襄,陪葬昭陵。

[2]绛州:地名,今山西闻喜东北。  龙门:地名,今山西河津西北。

【译文】

刘武周占据太原,派宋金刚攻晋州,攻下城后,俘虏了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刘弘基逃回,宋金刚进逼绛州,攻陷龙门。

【原文】

冬十月,刘武周将宋金刚进攻浍州,陷之,军势甚锐[1]。裴寂性怯,无将帅之略,唯发使骆驿,趣虞、泰二州收民入城堡,焚其积聚[2]。民惊扰愁怨,皆思为盗[3]。夏县民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以应武周,寂讨之,为所败[4]。诏永安王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将兵讨之[5]

【注文】

[1]浍(kuài)州:地名,今山西翼城。

[2]趣:赶往。  虞:指虞州,故治在山西运城安邑镇。  泰:指泰州,故治在今山西永济。

[3]愁怨:忧愁怨恨。

[4]夏县: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号称“华夏第一都”。位于山西南部、运城东北。  吕崇茂(?—620年):隋末起义军首领之一,夏县人。武德二年(619年),聚众自称魏王起事,唐高祖李渊下诏讨伐,吕崇茂向刘武周大将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派遣尉迟敬德、寻相带兵救援。次年,唐再攻吕崇茂。尉迟敬德带兵帮吕崇茂守卫夏县,唐高祖暗中派人赦免吕崇茂之罪,拜他为夏州刺史,让他除掉尉迟敬德。事泄,尉迟敬德杀死吕崇茂​‍‌‍​‍‌‍‌‍​‍​‍‌‍​‍‌‍​‍​‍‌‍​‍‌​‍​‍​‍‌‍​‍​‍​‍‌‍‌‍‌‍‌‍​‍‌‍​‍​​‍​‍​‍​‍​‍​‍​‍‌‍​‍‌‍​‍‌‍‌‍‌‍​。

[5]孝基(?—620年):李孝基,唐高祖李渊从父弟。武德元年(618年)封为永安王,历任陕州总管、鸿胪卿,参与讨伐吕崇茂,后为刘武周所害,赠左卫大将军,谥曰壮。  工部尚书:官名,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的大臣。  独孤怀恩(?—620年):唐时为鄠县令,后擢拜为工部尚书。武德三年(620年),奉命攻打蒲坂,久攻不克,受到李渊责备,于是心生怨气,谋划反叛。事情败露,被捉伏诛。  陕州:地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  于筠:生平事迹不详,活动于唐初。  内史侍郎:隋初由中书侍郎改置,为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中书令之副职。中书令在汉朝开始设置,郎称为中书郎,魏由通事郎改置,晋朝加“侍”,正式称为中书侍郎,东晋又曾一度改为通事郎,其中一人职掌诏命。南北朝时,设置四人。隋初为内史侍郎,隋炀帝杨广时,员额由四人减为二人,又称内书侍郎,当内史令空缺时,内史侍郎开始参与朝政。唐初为内史侍郎,武德三年(620年),复称中书侍郎。唐高宗李治时曾改西台侍郎。武则天时曾改凤阁侍郎,唐玄宗李隆基时曾改紫微侍郎。唐中书令缺,侍郎即为长官,品级亦高于前代(南朝末为五品,隋正四品,唐正三品)。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最高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  唐俭(579—656年):字茂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经历三朝五帝。高宗登基后,年事已高的唐俭致仕于家,显庆初年(656年)病故,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曰襄,陪葬昭陵。

【译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冬十月,刘武周的大将宋金刚攻克浍州,军势更加逼人。裴寂禀性怯懦,没有做将帅的韬略,只是不断地派使者赶往虞、泰二州,催促百姓进入城堡,把积聚的东西全都烧掉。百姓受到惊扰,忧愁怨恨,都想当盗贼。夏县平民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来响应刘武周,裴寂去讨伐,被打败。唐下诏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率兵讨伐吕崇茂。

【原文】

时王行本犹据蒲反未下,亦与武周相应,关中震骇[1]。上出手敕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2]。”秦王世民上表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3]。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4]。愿假臣精兵三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5]。”上于是悉发关中兵以益世民所统,使击武周[6]。乙卯,幸华阴,至长春宫以送之[7]。十一月己卯,武周寇浩州。

【注文】

[1]王行本(?—620年):隋末武将,隋朝河东通守尧君素的部将。尧君素坚守河东郡抗唐,最后被部下杀害,河东郡落入唐军之手。随即王行本又杀哗变将领,继续固守。刘武周南下,王行本依附刘武周。公元620年初,面对唐军猛烈的攻势和部将的反叛,王行本投降唐军,被杀。  蒲反:即蒲坂,地名,今山西永济东。

[2]敕:命令。  大河:黄河。

[3]王业:帝王的事业。  殷实:充满,众多。

[4]窃:私自,暗自。  愤恨:愤怒痛恨。

[5]假:借。  复:收复。

[6]益:增加。  使:让​‍‌‍​‍‌‍‌‍​‍​‍‌‍​‍‌‍​‍​‍‌‍​‍‌​‍​‍​‍‌‍​‍​‍​‍‌‍‌‍‌‍‌‍​‍‌‍​‍​​‍​‍​‍​‍​‍​‍​‍‌‍​‍‌‍​‍‌‍‌‍‌‍​。

[7]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华阴:地名,今陕西华阴东南。  长春宫:在今陕西大荔朝邑镇西北。

【译文】

当时,王行本仍然盘踞蒲反没有投降,也与刘武周相呼应,关中震惊。高祖下亲笔手谕说:“贼势如此嚣张,我们很难与他们争锋,应该放弃黄河以东地区,小心守卫关西。”秦王李世民上表说:“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殷实富足,是京城资给的依靠,如果全部放弃,臣内心愤怒怨恨不服。希望给臣精兵三万,一定有希望平灭刘武周,收复汾、晋这些地方。”高祖于是将关中兵力全部交给李世民以增加李世民的兵力,派他攻击刘武周。武德二年(619年)十月乙卯(二十日),高祖来到华阴,到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十一月己卯(十四日),刘武周进犯浩州。

【原文】

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与宋金刚相持[1]。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征敛无所得,军中乏食[2]。世民发教谕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至者日多,然后渐收其粮,军食以充[3]。乃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由是贼势日衰[4]

【注文】

[1]柏壁:地名,今山西新绛西南柏壁村。  相持:双方对立、争持,互不相让。

[2]仓廪(lǐn):贮藏米谷的仓库。  人情:人心状况。  恇(kuāng)扰:恐惧慌乱。  征敛:征收聚集;征收赋税。

[3]谕:晓谕。

[4]休兵:休整军队。  偏裨(pí):副将。  乘间:乘机。  由是:因此。  贼势:贼兵的势力。

李世民平定刘武周示意图

【译文】

秦王李世民率军从龙门踏着坚冰渡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相持。当时河东的州县被敌人抄掠之后,没有粮仓,人心慌乱骚动,聚集起来进入城堡,征敛不到东西,军中缺乏粮食。李世民发布命令晓谕百姓,人们听说是李世民统帅来征讨,没有不来归附的,从近至远,来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然后逐渐收集他们的粮食,军粮才得以充实。于是休整军队,喂养战马,只让将佐们乘机抄掠敌人,大军坚壁不出战,因此,贼兵的气势一天天衰落下去。

【原文】

世民尝自帅轻骑觇敌,骑皆四散,世民独与一甲士登丘而寝[1]。俄而贼兵四合,初不之觉,会有蛇逐鼠,触甲士之面,甲士惊寤,遽白世民,俱上马[2]。驰百余步,为贼所及,世民以大羽箭射殪其骁将,贼骑乃退[3]

【注文】

[1]觇(chān):窥察。

[2]俄而:不一会。  四合:四面包围。  惊寤(wù):受惊动而醒来。  遽(jù):匆忙。  白:告诉。

[3]殪(yì):动词,死。  骁将:骁勇的将士。

【译文】

李世民曾亲自率领轻骑兵侦察敌情,随从的骑兵都向四方散去,李世民只与一位甲士登上高丘睡觉。不一会敌兵从四面包围过来,起初二人没有发觉,正巧有一条蛇追赶老鼠,碰到甲士的脸上,甲士惊醒,赶紧告诉李世民,二人都上了马。奔驰了一百多步,被敌兵赶上,世民用大羽箭射死敌兵骁将,敌人骑兵才退去。

【原文】

十二月,于筠说永安王孝基急攻吕崇茂,独孤怀恩请先成攻具,然后进,孝基从之[1]。崇茂求救于宋金刚,金刚遣其将善阳尉迟敬德、寻相将兵奄至夏县,孝基表里受敌,军遂大败[2]。孝基、怀恩、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皆为所虏[3]。敬德名恭,以字行。上征裴寂入朝,责其败军,下吏,既而释之,宠待弥厚[4]

【注文】

[1]具:用具​‍‌‍​‍‌‍‌‍​‍​‍‌‍​‍‌‍​‍​‍‌‍​‍‌​‍​‍​‍‌‍​‍​‍​‍‌‍‌‍‌‍‌‍​‍‌‍​‍​​‍​‍​‍​‍​‍​‍​‍‌‍​‍‌‍​‍‌‍‌‍‌‍​。

[2]善阳:地名,今山西朔州城区。  尉迟敬德(585—658年):唐朝名将,鲜卑族,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人。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后尉迟恭被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  寻相:生平事迹不详,活动于唐初。  奄:突然。  表里:里外。

[3]刘世让(?—623年):唐初将领。字元钦,京兆醴泉(今陕西礼泉北)人。初仕隋,为征仕郎。李渊军入长安后归唐,被授予安州道行军总管,率军拒薛举,为薛举所俘。薛仁果被唐军平灭后得归,历任陕东道行军总管、弘农郡公、检校并州总管等职。后受命经略马邑(今山西朔州东北),防备突厥。突厥惧其威名,使人反间。武德六年(623年),传其与突厥可汗通谋,将行作乱,被高祖冤杀。

[4]征:征召。  责:追究……责任。  既而:不久。  弥:更加。

【译文】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于筠劝说永安王李孝基急攻吕崇茂,独孤怀恩请求先准备好攻城用具,然后再进兵,李孝基听从了这一建议。吕崇茂向宋金刚求救,金刚派他的战将善阳人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兵很快到达夏县,李孝基里外受敌,部队大败。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被俘虏。尉迟敬德名恭,平素只称他的字。高祖李渊征召裴寂入朝,追究他战败的责任,交官吏处罪,不久又释放了他,宠待更加优厚。

【原文】

尉迟敬德、寻相将还浍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1]。顷之,敬德、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反,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敬德、相仅以身免,悉俘其众,复归柏壁[2]。诸将咸请与宋金刚战,世民曰:“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咸聚于是[3]。武周据太原,倚金刚为扞蔽[4]。金刚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利在速战[5]。我闭营养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6]。”孝基谋逃归,武周杀之[7]

【注文】

[1]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  殷开山(?—622年):名峤,字开山,京兆鄠县(今陕西西安鄠邑区)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秘书丞殷僧首之子。仕隋为太谷长。高祖起兵后,召补大将军掾。后为渭北道元帅长史,招抚关中流民群盗,与刘弘基攻破长安,赐爵陈郡公,迁丞相府掾。后随太宗平薛仁果、王世充,拜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进爵郧国公。征刘黑闼时病死军中,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  秦叔宝(?—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汗马功劳。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将他与尉迟恭当作门神。  美良川:地名,今山西闻喜南。

[2]间道:小路。  趋:赶往。  安邑:古都邑名,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

[3]咸:都​‍‌‍​‍‌‍‌‍​‍​‍‌‍​‍‌‍​‍​‍‌‍​‍‌​‍​‍​‍‌‍​‍​‍​‍‌‍‌‍‌‍‌‍​‍‌‍​‍​​‍​‍​‍​‍​‍​‍​‍‌‍​‍‌‍​‍‌‍‌‍‌‍​。  悬军:孤军。  聚:聚集。  于是:在此。

[4]倚:依靠。  扞蔽:防卫遮蔽。

[5]蓄积:物品的积蓄。

[6]养锐:养精蓄锐。  汾:指汾州,今山西汾阳。  隰(xí):指隰州,今山西平阳。  遁:逃避,躲闪。  走:跑。

[7]谋:谋划。  逃:逃跑。

【译文】

尉迟敬德、寻相将要还军浍州,秦王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人在美良川截击,大败尉迟敬德,斩首二千余。不久,尉迟敬德、寻相暗中领精锐骑兵到蒲反援救王行本,李世民亲率步兵、骑兵三千从小路乘夜赶往安邑截击,大败敌军,尉迟敬德、寻相仅能够保住性命,他们的人马全被俘虏,李世民又回军柏壁。各位将领都请求与宋金刚交战,李世民说:“宋金刚孤军深入,精兵猛将全集中在此。刘武周占据太原,依靠宋金刚作屏障。宋金刚的部队没有积蓄,以掳掠百姓为资本,速战对他有利。我们关闭营门,养精蓄锐,来挫伤他的锋芒,然后分兵进攻汾、隰二州,冲入他的心腹之地,等他粮食吃尽无计可施的时候,自然会逃跑,应当等待这个机会出战,不宜速战。”李孝基谋划逃归,被刘武周杀死。

【原文】

三年春正月,将军秦武通攻王行本于蒲反[1]。行本出战而败,开门出降[2]。辛巳,斩行本。宋金刚围绛州[3]。二月,刘武周遣兵寇潞州,陷长子、壶关[4]。潞州刺史郭子武不能御,上以将军河东王行敏助之[5]。行敏与子武不叶,或言子武将叛,行敏斩子武以徇[6]。乙巳,武周复遣兵寇潞州,行敏击破之。三月乙丑,刘武周遣其将张万岁寇浩州,李仲文击走之,俘斩数千人[7]。甲申,行军副总管张纶败刘武周于浩州,斩俘千余人[8]。刘武周数攻浩州,为李仲文所败[9]。宋金刚军中食尽,夏四月丁未,金刚北走,秦王世民追之[10]

【注文】

[1]三年:武德三年,公元620年。  秦武通:唐朝初年朝廷大将。

[2]而:转折连词。

[3]绛州:地名,今山西运城新绛。

[4]寇:侵略者来侵犯。  潞州:地名,今山西襄垣。  长子:地名,今山西长治长子。  壶关:地名,今山西黎城东北东阳关镇。

[5]郭子武:唐朝初年潞州刺史。  王行敏:唐朝初年朝廷大将。

[6]不叶:不和。  徇:警示军中。

[7]俘斩:俘虏和斩杀。

[8]张纶:唐朝初年朝廷大将,任行军副总管。

[9]数:多次。

[10]北走:向北逃走。

【译文】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春正月,唐将军秦武通在蒲反攻打王行本。王行本出战失败,开门投降​‍‌‍​‍‌‍‌‍​‍​‍‌‍​‍‌‍​‍​‍‌‍​‍‌​‍​‍​‍‌‍​‍​‍​‍‌‍‌‍‌‍‌‍​‍‌‍​‍​​‍​‍​‍​‍​‍​‍​‍‌‍​‍‌‍​‍‌‍‌‍‌‍​。辛巳(十七日),斩了王行本。宋金刚围攻绛州。二月,刘武周派兵侵犯潞州,攻陷了长子、壶关。潞州刺史郭子武不能抵抗敌人,高祖派将军河东人王行敏帮助他。王行敏与郭子武不和,有人说郭子武将要叛变,王行敏斩了郭子武以示警诫。乙巳(十一日),刘武周又派兵侵犯潞州,王行敏出兵打败了敌人。三月乙丑(初二日),刘武周派他的战将张万岁侵犯浩州,李仲文打跑了他们,俘虏和斩杀了几千人。甲申(二十一日),行军副总管张纶在浩州打败刘武周,俘虏和斩杀一千多人。刘武周数次攻打浩州,都被李仲文打败。宋金刚军中粮食吃完了,夏四月丁未(十四日),宋金刚向北逃跑,秦王李世民派兵追赶。

【原文】

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1]。至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执辔谏曰:“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2]。深入不已,不爱身乎[3]?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4]。”世民曰:“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5]。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6]。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7]。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8]!”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9]。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10]。夜宿于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矣[11]。军中止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12]。丙辰,陕州总管于筠自金刚所逃来[13]。世民引兵趣介休[14]。金刚尚有众二万,戊午,出西门,背城布陈,南北七里[15]。世民遣总管李世等与战,小却,为贼所乘,世民帅精骑击之,出其陈后,金刚大败,斩首三千级[16]。金刚轻骑走,世民追之数十里,至张难堡[17]。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据堡自守,世民免胄示之,堡中喜噪且泣,左右告以王不食,献浊酒、脱粟饭[18]

【注文】

[1]吕州:地名,今山西霍州。  数十:几十。

[2]高壁岭:地名,今山西灵石东南二十五里。  执:拉住。  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谏:谏阻。

[3]已:止。  爱:爱惜,珍惜。

[4]且:再说。  饥疲:饥饿疲劳。  俟(sì):等待。

[5]计穷:无计可施。  而:递进连词,就。  离沮:离散沮丧。

[6]乘:抓住。  取:消灭。

[7]淹留:挽留,留住。

[8]顾:顾及珍惜。

[9]遂:于是。

[10]雀鼠谷:北起介休,中经灵石,南至霍州(介休、灵石、霍州均为山西省县市名称),长约70公里,自西而东由大体平行的雀鼠谷谷道、千里径山道和统军川间道等三道组成。雀鼠谷意谓其道路险峻,只有鸟雀、鼠类才能通过。古人为避雀鼠谷畏途——特别是夏秋汛期更加艰险,或为主军重兵设防而客军无法正面驰突时,不得不迂回改取近山山道,遂有“千里径”。“统军川”则是雀鼠谷、千里径都无法驰突时改取的远山间道。

[11]宿:宿营,驻扎​‍‌‍​‍‌‍‌‍​‍​‍‌‍​‍‌‍​‍​‍‌‍​‍‌​‍​‍​‍‌‍​‍​‍​‍‌‍‌‍‌‍‌‍​‍‌‍​‍​​‍​‍​‍​‍​‍​‍​‍‌‍​‍‌‍​‍‌‍‌‍‌‍​。

[12]止:只,仅。

[13]自:从。

[14]引:带领,率领。  趣:赶往。

[15]尚:还,尚且。

[16]遣:派遣。  李世(594—669年):唐初名将,也称李,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南)人,曾破东突厥、高句丽,与李靖并称。后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为长城。  小:稍微。  乘:利用。  陈:阵势。

[17]张难堡:地名,今山西介休东北四十里的张兰镇。

[18]樊伯通、张德政:唐初将领,任浩州行军总管。  免胄(zhòu):卸下头盔。  示:辨认。  喜噪:欢呼叫喊。

【译文】

秦王李世民在吕州追上了寻相,大败敌军,又乘胜追杀,一天一夜行军二百余里,打了几十仗。到了高壁岭,总管刘弘基拉住马缰绳谏阻说:“大王打败敌人,追赶败兵到这里,功劳够大了。再深入不止,难道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再说战士饥饿疲劳,应当停下来驻扎在这里,等军粮集中完毕,然后再前进也并不晚。”李世民说:“宋金刚无计可施才逃跑,他们军心离散沮丧。成功艰难而失败容易,机会难得容易失去,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消灭他。如果再停留迟延,让敌人有时间考虑计策,做好准备,就无法再攻打了。我精忠为国,哪里顾惜自己的生命!”于是又策马前进,将士们也不敢再谈饥饿。到雀鼠谷追上了宋金刚,一天打了八仗,全都打败了敌人,俘虏和斩杀了好几万人。夜里在雀鼠谷西边的平原宿营,李世民两天没有吃东西,三天没有解甲休息。军中只有一只羊,李世民与将士们分了吃。丙辰(二十三日),陕州总管于筠从宋金刚处逃回来。李世民率兵赶往介休。宋金刚还有二万人,戊午(二十五日),从西门出来,背着城列成阵势,南北拉开七里长的战场。李世民派总管李世等人与宋金刚交战,稍微有些退却,就被宋金刚利用来反攻,李世民率领精锐骑兵出击,从敌阵后面出来,宋金刚大败,被斩首三千多人。宋金刚轻骑逃跑,李世民追了几十里,到张难堡。唐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占据堡垒防守,李世民卸下头盔让他们辨认,堡中的人欢声呼叫,有人竟哭了起来,左右的人告诉他们说秦王还没有吃饭,于是献上浊酒和糙米饭。

【原文】

尉迟敬德收余众守介休,世民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谕之,敬德与寻相举介休及永安降[1]。世民得敬德甚喜,以为右一府统军,使将其旧众八千,与诸营相参[2]。屈突通虑其变,骤以为言,世民不听[3]

【注文】

[1]道宗(600—653年):即李道宗,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道宗的父亲李韶,被追封东平王,赠户部尚书。李道宗则封为略阳郡公,起家左千牛备身。唐永徽四年(653年),房遗爱伏诛,长孙无忌、褚遂良素与道宗不和,上言道宗与遗爱交结,配流象州。道病卒。  宇文士及(?—642年):字仁人,隋朝右卫大将军宇文述子,宇文化及弟,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文帝诏娶隋炀帝女南阳公主,被封为尚辇奉御。宇文化及兵败后,投靠唐朝,随秦王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窦建德有功,封新城县公、郢国公,唐高祖又以宗室女妻之。后很受宠爱,历任中书令、殿中监。贞观十六年(642年)卒,赠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

[2]相参:掺杂在一起​‍‌‍​‍‌‍‌‍​‍​‍‌‍​‍‌‍​‍​‍‌‍​‍‌​‍​‍​‍‌‍​‍​‍​‍‌‍‌‍‌‍‌‍​‍‌‍​‍​​‍​‍​‍​‍​‍​‍​‍‌‍​‍‌‍​‍‌‍‌‍‌‍​。

[3]屈突通(557—628年):隋唐时期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先世依附鲜卑慕容氏。大业年间曾平定杨玄感叛乱,数次镇压农民起义。隋炀帝南巡江都,委其镇守长安。高祖起兵入关,屈突通坚守潼关,兵败被俘,后降唐,任兵部尚书,封蒋国公。后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第一,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后回朝拜为工部尚书。玄武门之变后,复为检校行台仆射,镇守洛阳。贞观元年(627年),改封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不久病故,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忠。永徽年间,重赠司空。

【译文】

尉迟敬德收拾残兵守卫介休,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往晓谕他们,尉迟敬德与寻相献出介休和永安投降。李世民得到尉迟敬德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让他带着他原有的八千士兵,与各营士兵掺杂在一起。屈突通担心他叛变,屡次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李世民,李世民不听。

【原文】

刘武周闻金刚败,大惧,弃并州走突厥[1]。金刚收其余众欲复战,众莫肯从,亦与百余骑走突厥[2]。世民至晋阳,武周所署仆射杨伏念以城降[3]。唐俭封府库以待世民,武周所得州县皆入于唐[4]

【注文】

[1]大惧:非常害怕。  走:逃跑。

[2]复战:再次作战。

[3]所署:所任命。  仆射(yè):官名。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就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后来只有尚书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称大都废除。故魏晋南北朝至宋的仆射,专指尚书仆射而言。  杨伏念:隋末唐初割据者刘武周部下将领,后投降唐朝。

[4]封:封存。  府库:旧指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译文】

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失败,十分惧怕,放弃并州逃奔到突厥。宋金刚收拾残兵想再战,众人都不肯跟从他,他也只好与一百多骑兵逃往突厥。李世民到达晋阳,刘武周任命的仆射杨伏念举城投降。唐俭封存府库等待世民到来,刘武周所取得的州县全归入唐。

【原文】

未几,金刚谋走上谷,突厥追获,腰斩之[1]。岚州总管刘六儿从宋金刚在介休,秦王世民擒斩之[2]。其兄季真弃石州奔刘武周将马邑高满政,满政杀之[3]

【注文】

[1]上谷:地名,今北京延庆。  获:擒拿住。  腰斩: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这种刑罚周代已经出现,直到雍正年间方被废除。

[2]岚州:地名,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  刘六儿:隋末唐初割据者刘武周部下将领,任岚州总管。

[3]季真:即刘季真,生平事迹不详,活动于唐初。  石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西汾州县,治所在离石,即今山西离石。  高满政:生卒年不详,隋朝将领,马邑镇将,后跟从刘武周。刘武周死后,突厥任命苑君璋为大行台,统帅其余众,并令突厥将领郁射设督兵助镇。苑君璋与高满政进攻代州(今山西代县),被唐军打败​‍‌‍​‍‌‍‌‍​‍​‍‌‍​‍‌‍​‍​‍‌‍​‍‌​‍​‍​‍‌‍​‍​‍​‍‌‍‌‍‌‍‌‍​‍‌‍​‍​​‍​‍​‍​‍​‍​‍​‍‌‍​‍‌‍​‍‌‍‌‍‌‍​。唐高祖遣使劝他归附唐朝,但苑君璋拒绝,并再次进犯代州,仍被打败。高满政主张“尽杀突厥以归唐朝”,苑君璋不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高满政顺应人心,杀死守卫在马邑的突厥兵,并逼苑君璋归唐,苑君璋在内外叛离、置身无所的情势下逃奔突厥。高满政以朔州城投降唐朝,被唐任命为朔州总管,封为荣国公。

【译文】

不久,宋金刚谋划逃往上谷,被突厥追获,遭腰斩。岚州总管刘六儿跟随宋金刚在介休,秦王李世民俘虏并斩了他。他的哥哥刘季真放弃石州,逃奔到刘武周的将领马邑人高满政那里,高满政杀了他。

【原文】

武周之南寇也,其内史令苑君璋谏曰:“唐主举一州之众,直取长安,所向无敌,此乃天授,非人力也[1]。晋阳以南,道路险隘,县军深入,无继于后,若进战不利,何以自还[2]?不如北连突厥,南结唐朝,南面称孤,足为长策[3]。”武周不听,留君璋守朔州,及败,泣谓君璋曰:“不用君言,以至于此[4]。”久之,武周谋亡归马邑,事泄,突厥杀之[5]

【注文】

[1]内史令: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也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掌著作简册、策命及爵禄废置。  苑君璋:生卒年不详,隋唐之际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刘武周于隋末杀王仁恭起事,以君璋为内史令。刘武周死后,苑君璋率余众依附突厥,为大行台。后降唐,任安州都督,封芮国公。  所向:所到的地方。  天授:上天赋予。  非:不是。

[2]若:如果。  何以:拿什么。  还:归来,返回。

[3]称孤:称王。  足:才。  长策:长久的计谋。

[4]朔州:地名,今山西朔州。  用:听从。

[5]久之:过了很长的时间。  事泄:事情败露。

【译文】

刘武周向南入侵时,他的内史令苑君璋劝谏他说:“唐主以一州的人马,直取长安,所向无敌,这是天授,不是人的力量能办到的。晋阳以南,道路险隘,孤军深入,没有后继,如果进军战斗不利,怎么回来?不如向北联合突厥,南边与唐交好,然后称王称霸,才是长久之计。”刘武周不听他的话,留苑君璋守卫朔州,等到失败,他哭着对苑君璋说:“不听您的话,才有今天这样的后果。”过了很长时间,刘武周谋划逃回马邑,事情泄露,突厥把他杀死。

【原文】

上闻并州平,大悦,壬戌,宴群臣,赐缯帛,使自入御府尽力取之[1]。复唐俭官爵,仍以为并州道安抚大使,所籍独孤怀恩田宅资财,悉以赐之[2]

【注文】

[1]大悦:非常喜悦。  缯(zēng)帛(bó):丝绸的统称。

[2]以:任命。  籍:没收。  独孤怀恩(?—620年):唐时为鄠(hù)县令,后为工部尚书。武德三年(620年),奉命攻打蒲反,久攻不克,受到李渊责备,于是心生怨气,谋划反叛。事情败露,被捉伏诛。  悉:全。

【译文】

高祖李渊听说并州平定,十分高兴,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壬戌(二十九日),宴请群臣,颁赐缯帛,让他们自己到御府随便携取。恢复唐俭的官爵,仍然任命他为并州道安抚大使,把没收的独孤怀恩的田宅资产全部赏赐给他。

【原文】

世民留李仲文镇并州,刘武周数遣兵入寇,仲文辄击破之,下城堡百余所[1]​‍‌‍​‍‌‍‌‍​‍​‍‌‍​‍‌‍​‍​‍‌‍​‍‌​‍​‍​‍‌‍​‍​‍​‍‌‍‌‍‌‍‌‍​‍‌‍​‍​​‍​‍​‍​‍​‍​‍​‍‌‍​‍‌‍​‍‌‍‌‍‌‍​。诏仲文检校并州总管[2]

【注文】

[1]镇:镇守。  辄(zhé):总是,就。  下:攻下。

[2]检校:古代官名。南北朝以他官派办某事,加“检校”,如检校秘书等,非正式官衔。隋时入衔,唐中前期,加“检校”官职虽非正式拜授,但有权行使该事职权,相当于“代理”官职。

【译文】

李世民留李仲文镇守并州,刘武周数次派兵进犯,都被李仲文打败,李仲文攻下城堡一百余所。下诏命李仲文为代理并州总管。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