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中华历史/吐蕃叛盟

吐蕃叛盟

吐蕃叛盟【内容提要】《吐蕃叛盟》叙述了在唐德宗时代,唐廷极力想与吐蕃修好,双方进行会盟,吐蕃却背信劫杀唐朝使者,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吐蕃时常骚扰唐朝的边地,唐朝却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

吐蕃叛盟

【内容提要】

《吐蕃叛盟》叙述了在唐德宗时代,唐廷极力想与吐蕃修好,双方进行会盟,吐蕃却背信劫杀唐朝使者,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吐蕃时常骚扰唐朝的边地,唐朝却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在唐宪宗、穆宗、文宗时代,唐与吐蕃之间时战时和​‍‌‍​‍‌‍‌‍​‍​‍‌‍​‍‌‍​‍​‍‌‍​‍‌​‍​‍​‍‌‍​‍​‍​‍‌‍‌‍‌‍‌‍​‍‌‍​‍​​‍​‍​‍​‍​‍​‍​‍‌‍​‍‌‍​‍‌‍‌‍‌‍​。其中,在唐穆宗长庆年间,双方又订立盟约,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内政与外患相辅相成。在唐德宗统治初年,唐朝内部发生兵变,皇帝被迫逃离京城,向吐蕃求援。吐蕃出兵助唐,条件是获取唐朝西北的安西、北庭地区。结果,吐蕃军暗中持两端,在助唐朝攻击叛军的同时,也一路抢掠。唐廷衡量利害关系,也没有将安西、北庭割让给吐蕃。

面对吐蕃对唐朝西部边境的严重威胁,边疆地区手握重兵的军事将领与君主、中央政府之间仍然存在“博弈”。吐蕃正想利用唐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妄图除掉其防御吐蕃最厉害的三位将领:李晟、浑瑊和马燧。吐蕃采用大臣尚结赞的计策,兴师动众进攻唐朝的边地,无所掠夺,声称是李晟将他们引来的,企图离间唐廷与李晟的关系,借唐朝皇帝之手杀死李晟。然后,吐蕃大臣尚结赞实施反间计,派遣使者通过马燧向唐廷请和。吐蕃请和之后,提出双方举行会盟。然后,尚结赞盘算着借用会盟之机劫持唐廷派来的使者浑瑊,最后出卖马燧。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尚结赞率领的军队陷入困境,多次通过马燧向唐朝请求议和。当时,唐廷内部以李晟为首的官员担心其中有诈,主张严加防备。可是德宗却一心想与吐蕃议和,派遣浑瑊为使者,并叮嘱他不要严防对方,用诚心对待吐蕃。而吐蕃却背信弃义,劫杀唐廷的使者,浑瑊仅以身免。德宗后来得知马燧在这前后过程中决策失误,并力促唐、蕃双方会盟的原委,遂罢免了马燧的兵权。之后,吐蕃仍然不断骚扰唐朝的边地。

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关系,不单单需要关注双方的战与和,还牵涉到其他外族之间的关系。唐、蕃之间的中间势力有:党项等诸羌部落、南方的南诏、诸蛮部落。这些中间势力多随形势变化,在唐、蕃之间首鼠两端。南诏王异牟寻即位后,着力改善与唐朝的关系。唐朝的剑南西川守将韦皋在促成唐与南诏和好、建立联盟、出击吐蕃方面取得重大功绩。吐蕃叛盟后,韦皋联合西南地区的南诏,招抚蛮族,屡次击败吐蕃兵,收复部分失地。唐廷按照李泌的建议,采取北和回纥、南联南诏、西接大食等策略,将吐蕃置于孤立和包围之中。李泌在边疆地区大开屯田,力促德宗联合回纥,共抗吐蕃。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陆贽向唐德宗上书,全面分析了唐廷的边防形势,一针见血地指出唐朝军事制度的弊端。德宗虽然内心十分看重陆贽的这番陈辞,可是却并不能完全施行。保证军将的权力、保障边镇军队的战斗力与加强君主专制是冰炭不相容的。给予边帅的自主权过大,虽能更有效地抵御外敌,但容易造成将领拥兵自重,威胁皇权。分割将帅的权力,能够加强君主集权,但又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因此,德宗对陆贽的提议其实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李绛向唐宪宗直陈西北军事体制的弊端:唐廷在西部边境布置的边防军之间互不统属,政出多门,号令不一。尽管这种体制不利于防卫吐蕃,但唐宪宗担心边将权力集中会威胁中央,又不愿意触动中央禁军——神策军的既得利益(因为触动神策军的利益即是动摇自己统治的基础),因此只得维持现状。

另外,中央的牛、李党争也影响到唐廷对吐蕃的政策。如何处理前来归降的吐蕃维州(今四川理县)守将,两党针锋相对。结果,牛党的党魁牛僧孺极力向唐文宗陈述遵守唐、蕃双方盟约、讲求信义的重要性,迫使李党的党首李德裕又将维州这一战略要地拱手让与吐蕃。对于维州之争,宋朝史学家司马光站在道德立场上批判李党的做法,赞扬牛党的处理办法,认为“义”重于“利”。

【原文】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秋八月。代宗之世,吐蕃数遣使求和,而寇盗不息。代宗悉留其使者,前后八辈,有至老死不得归者。俘获其人,皆配江、岭。上欲以德怀之,乙巳,以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使于吐蕃,悉集其俘五百人,各赐袭衣而遣之[1]

【注文】

[1]上:这里指唐德宗,即李适(kuò)(742—805年)。参见注雍王适。  随州:地名​‍‌‍​‍‌‍‌‍​‍​‍‌‍​‍‌‍​‍​‍‌‍​‍‌​‍​‍​‍‌‍​‍​‍​‍‌‍‌‍‌‍‌‍​‍‌‍​‍​​‍​‍​‍​‍​‍​‍​‍‌‍​‍‌‍​‍‌‍‌‍‌‍​。又作隋州,治隋县(今湖北随州),辖隋县、光化、唐城、枣阳县,相当于今湖北随州及附近地区、枣阳。  韦伦(716—798年):唐朝中期大臣。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人。他幼年时因家庭背景担任蓝田县(今陕西蓝田)县尉,后任铸钱内作使判官,整顿铸钱,监修宫内的土木工程。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东北军将安禄山发动叛乱。第二年,唐玄宗李隆基逃奔蜀地,韦伦随行,历任监察御史、剑南行军司马,平定当地的叛乱。唐代宗时,韦伦担任一些州的刺史,被贬到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十几年。唐德宗李适即皇帝位后,任命韦伦为太常少卿,充当和吐蕃使。他两次出使吐蕃,与吐蕃修睦盟交,吐蕃敬服。他因为直言朝廷的得失,为德宗的宠臣卢杞所厌恶,以太子少师(太子东宫官,正二品,按制度规定当负责教导太子,实际上无职事,为闲散官)的身份退休。  太常少卿:唐朝职事官,即太常寺少卿。  袭衣:成套衣服。

【译文】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秋八月。在唐代宗李豫统治时期,吐蕃屡次派遣使者请求与唐朝议和,可是吐蕃又不断地侵扰唐朝。代宗将吐蕃派来的使者全部扣留,这样前前后后被扣押的使者达八辈之多。有的使者直到年老了、死了都无法回国。这些被俘虏的使者,都被发配到长江流域、五岭地区。唐德宗李适想用德来怀柔吐蕃。乙巳(初八日),德宗任命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派遣他出使吐蕃,将吐蕃的五百名俘虏全部集结起来,向他们各自赏赐了成套的衣服,遣送他们返回吐蕃。

【原文】

德宗建中元年。吐蕃始闻韦伦归其俘,不之信。及俘入境,各还部落,称:“新天子出宫人,放禽兽,英威圣德,洽于中国。”吐蕃大悦,除道迎伦[1]。赞普即发使随伦入贡,且致赙赠[2]。[夏四月]癸卯,至京师,上礼接之。既而蜀将上言:“吐蕃豺狼,所获俘不可归。”上曰:“戎狄犯塞则击之,服则归之[3]。击以示威,归以示信。威信不立,何以怀远?”悉命归之。

【注文】

[1]除道:开辟、修治道路。

[2]赙(fù)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去办理丧事。

[3]戎狄:古代族名,系古时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人对生活在自己西方、北方的人群的泛称。西周金文中称活动于北方的人群为“戎”。春秋时期,生活在今中原北部广大地区的有北戎、山戎、大戎、小戎等。战国末年至秦汉时代则专称中原西方的人群为戎。“狄”与“戎”可以互称,二者同为华夏人称异族之名。

【译文】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吐蕃刚开始听说韦伦归还他们的俘虏,还不相信。等到韦伦领着俘虏进入吐蕃的国境,这些俘虏各自回到了自己所属的部落,称:“大唐的新天子放出宫人,放出宫里饲养的禽兽,正是他的英威和圣德,使中原地区和谐起来。”吐蕃人非常高兴,开辟、修治道路来迎接韦伦。赞普立即派遣使者跟随韦伦到唐朝去朝贡,并且向唐廷赠送财物,帮助办理唐代宗的丧事。夏四月癸卯(初九日),吐蕃的使者抵达唐都长安,德宗用礼仪接待他们。不久,蜀地(与吐蕃相邻)的将领向皇帝进言:“吐蕃就是豺狼,我们所俘虏的吐蕃人,不可以放回去。”德宗则说:“如果外部的戎狄侵犯我国的边界,我们就回击他们。如果他们肯归附于我们,就放他们回去。我们攻击他们是为了树立我朝的权威,放他们回去是为了显示我们的信义。如果我们不树立自己的威信,怎么去怀柔外族呢?”德宗命令将吐蕃的俘虏全部放回去。

【原文】

五月戊辰,以韦伦为太常卿[1]。乙酉,复遣伦使吐蕃。伦请上自为载书,与吐蕃盟[2]​‍‌‍​‍‌‍‌‍​‍​‍‌‍​‍‌‍​‍​‍‌‍​‍‌​‍​‍​‍‌‍​‍​‍​‍‌‍‌‍‌‍‌‍​‍‌‍​‍​​‍​‍​‍​‍​‍​‍​‍‌‍​‍‌‍​‍‌‍‌‍‌‍​。杨炎以为非敌,请与郭子仪辈为载书以闻,令上画可而已,从之。

【注文】

[1]太常卿:唐朝职事官,即太常寺卿。

[2]载书: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

【译文】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五月戊辰(初五日),德宗任命韦伦为太常寺卿。乙酉(二十二日),德宗再次派遣韦伦出使吐蕃。韦伦请求皇帝亲自起草双方的誓约文书,与吐蕃会盟。杨炎认为吐蕃不是敌人,请求让郭子仪等人草拟好誓约文书,然后请皇帝画上“可”就可以了。德宗听从了杨炎的建议。

【原文】

吐蕃见韦伦再至,益喜。十二月辛卯朔,伦还,吐蕃遣其相论钦明思等入贡[1]

【注文】

[1]相:官名。这里指吐蕃王国的大相,又称大论,为百官之长。大相参与一切军国大事、中央政府的决策,相当于宰相。后来,为了防止大相权力过大,实行众相制。有多人担任宰相,但大相为首席宰相。吐蕃的宰相们都是出将入相,文武不分。

【译文】

吐蕃看见韦伦又来了,感到越来越高兴。建中元年(780年)十二月辛卯朔(初一日),韦伦回到了唐廷,吐蕃派遣其大相论钦明思等到唐朝进贡。

【原文】

二年春三月,遣殿中少监崔汉衡使于吐蕃[1]。[冬十二月],崔汉衡至吐蕃,赞普以敕书称贡献及赐,全以臣礼见处,又云州之西,当以贺兰山为境,邀汉衡更请之[2]。丁未,汉衡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入奏。上为之改敕书、境土,皆如其请。

【注文】

[1]崔汉衡(?—795年):唐朝中期大臣。博陵(今河北安平)人。始为费县(今山东费县)县令,滑州(今河南滑县附近)节度使令狐彰上表推荐他任掌书记,负责起草节度使的文书。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他拜检校礼部员外郎,充任和吐蕃副使。他出使吐蕃回来之后,迁右司郎中,改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县令。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为殿中少监、兼御史大夫,再充和吐蕃使。他从吐蕃回到唐廷之后,迁鸿胪寺卿,转秘书监。建中四年(783年),吐蕃朝贡,朝廷加崔汉衡检校工部尚书,又出使吐蕃。后转检校兵部尚书、兼秘书监、西京(指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留守。不久,拜兵部尚书,为东都、淄青、魏博赈给宣慰使。德宗贞元元年(785年),汉衡为幽州(今北京地区)宣慰使。他所至之处,皆称职。贞元三年(787年),唐廷派遣浑瑊(jiān)为会盟使,崔汉衡为副使,与吐蕃会盟于平凉(今甘肃平凉)。吐蕃背约,设伏兵擒杀唐朝派来会盟的官员与士兵,浑瑊仅以身免,汉衡则被吐蕃抓获。汉衡被押送至河州(今甘肃临夏东北)。吐蕃大相(相当于宰相)尚结赞因为汉衡常出使吐蕃,将其放还。贞元四年(788年),汉衡加检校吏部尚书,担任晋慈隰(xí)观察使,又加都防御使。死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赠尚书左仆射。

[2]云州:地名。治云中(今山西大同),辖云中县、单于都护府、金河县,相当于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托克托南。  贺兰山:山名。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海拔两千至三千米,主峰位于银川西北,海拔三千五百五十六米,为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贺兰山脉为南北走向,绵延两百多公里,宽约三十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译文】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春三月,德宗派遣殿中少监崔汉衡出使吐蕃。冬十二月,崔汉衡抵达吐蕃,赞普认为唐朝皇帝的敕书中称贡献及赐,完全是把吐蕃放在臣属的地位,而且云州西面的边界,应当以贺兰山作为分界线,赞普邀请崔汉衡,请他再次将自己的请求转达给唐朝皇帝。丁未(二十三日),崔汉衡派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向德宗汇报情况。德宗对敕书中的称谓、两国国境的分界线,都按照吐蕃赞普的请求进行更改。

【原文】

三年夏四月庚申,吐蕃归向所俘掠兵民八百人。秋九月癸卯,殿中少监崔汉衡自吐蕃归,赞普遣其臣区颊赞随汉衡入见[1]。冬十月,遣都官员外郎樊泽使于吐蕃,告以结盟之期[2]

【注文】

[1]区:音ōu。

[2]都官员外郎:唐朝职事官,为中央尚书省所属的刑部的官员。都官为刑部下辖的一个司,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按制度规定,都官郎中、员外郎负责掌管囚犯、官私奴婢的名籍、配役、诉讼等相关事务。但是,从唐玄宗时代以来,临时性使职差遣兴起,侵夺原职事官的职权。职事官官号逐渐演变为仅仅标志官品、身份、地位的加官,并无制度规定的职事。  樊泽(742—798年):唐朝中期大臣。河中(今山西运城)人,字安时。父樊咏,累赠兵部尚书。樊泽生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自小孤贫,客居外祖父家,喜兵法。相卫节度使薛嵩向朝廷表奏他为尧山县(今河北隆尧西尧城)县令。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他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贤良(制举的一种。制举是皇帝临时开设的科举考试)。杨炎推荐他为右补阙,成为谏官。建中三年(782年),他出使吐蕃,受到吐蕃大臣尚结赞的礼遇。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造反,樊泽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出击,擒其大将张嘉瑜、杜文朝、梁悛等人。迁检校礼部尚书。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死于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襄州(治今湖北襄樊)刺史的任上。赠司空,谥号成。

【译文】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夏四月庚申(初八日),吐蕃向唐朝归还以往所俘虏、掠夺的八百名士兵和平民。秋九月癸卯(二十三日),殿中少监崔汉衡从吐蕃返回,赞普派遣大臣区颊赞跟随崔汉衡去朝见大唐皇帝。冬十月,德宗派遣都官员外郎樊泽出使吐蕃,告知吐蕃双方结盟的日期。

【原文】

四年春正月丁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1]。二月戊申朔,命鸿胪卿崔汉衡送区颊赞还吐蕃[2]

【注文】

[1]张镒(yì)(?—783年):唐朝中期大臣。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字季权,一字公度。他因为家庭背景而进入仕途。名将郭子仪担任关内副元帅时,推荐他担任判官。后又入江西观察使张镐(hào)的幕府,成为幕僚。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他担任濠(háo)州(治今安徽凤阳东北临淮关)刺史,为政清简,教授徒弟。大历十一年(776年),汴州(治今河南开封)发生叛乱,张镒率兵严为备御,升沿怀镇守使。历任江西、河中观察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被德宗的宠臣卢杞排挤,离开朝廷担任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节度使。建中四年(783年),张镒与吐蕃在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缔结盟约,划定双方的疆界。不久,他被叛将所杀。张镒著有《三礼图》九卷、《孟子音义》三卷,现存辑本。  尚结赞(?—796年):吐蕃王国的大相(相当于宰相)。尚结赞初为次相,地位低于宰相。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他主张与唐朝和好,取得吐蕃最高统治者赞普的信任,升为大相。第二年年初,尚结赞与唐朝使者在清水会盟,双方约定疆界。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朱泚(cǐ)发动叛乱,德宗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尚结赞出兵援助唐朝讨平朱泚之乱​‍‌‍​‍‌‍‌‍​‍​‍‌‍​‍‌‍​‍​‍‌‍​‍‌​‍​‍​‍‌‍​‍​‍​‍‌‍‌‍‌‍‌‍​‍‌‍​‍​​‍​‍​‍​‍​‍​‍​‍‌‍​‍‌‍​‍‌‍‌‍‌‍​。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尚结赞以自己助唐讨平叛乱,未得到酬赏为名,进攻唐朝的盐州(今陕西定边)、夏州(今陕西靖边境)。贞元三年(787年),他再次与唐朝使者浑瑊会盟于平凉(今甘肃平凉)。尚结赞事前在会盟之地布置了伏兵,想活捉浑瑊。在双方会盟之时,吐蕃的伏兵突然出现,浑瑊仓皇逃脱。唐朝的将领、士兵、使臣多被杀或被俘。此后,尚结赞屡次进攻唐朝。他在吐蕃王国内擅权近二十年,致使吐蕃太子弟兄流窜,功臣几乎被扫除。  清水:县名。即清水县,隶属于秦州,相当于今甘肃清水西北。

[2]鸿胪卿:唐朝职事官,即鸿胪寺卿。

【译文】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春正月丁亥(初十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大臣尚结赞在清水县结盟。二月戊申(初一日),德宗命令鸿胪寺卿崔汉衡送区颊赞回吐蕃。

【原文】

夏四月,上命宰相、尚书与吐蕃区颊赞盟于丰邑里,区颊赞以清水之盟,疆埸未定,不果盟[1]。己未,命崔汉衡入吐蕃,决于赞普。六月庚午,答蕃判官、监察御史于与吐蕃使者论刺没藏至自青海,言疆埸已定,请遣区颊赞归国[2]

【注文】

[1]尚书:唐朝职事官,指唐中央尚书省所属的六部的长官。  丰邑里:坊名,即唐都长安城西边的丰邑坊。邻近长安城西边的延平门。  疆埸(yì):边界,边防。

[2]于(dí)(?—818年):唐朝中期大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允元。他因为家庭背景而进入仕途。唐德宗李适统治时期,他担任湖州(今浙江湖州)刺史,修缮当地的水利工程,引水灌溉田地几千顷。后调苏州(今江苏苏州)刺史。他在当地整顿街道,疏通沟渠,颇有政绩。可是他为人横暴少恩,对下属残暴。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他被派遣参与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会盟。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他担任襄州(今湖北襄樊)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使。后来,吴少诚发动叛乱,于率兵讨伐,趁机招募士兵,攻取一些土地,储存兵器,向朝廷请求升襄州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为唐朝地方军政长官,从二品,总揽当地的军政事务)。他在当地私自征收赋税,任意杀人,想控制汉水以南地区。德宗对于的强横不法也感到无奈。唐宪宗李纯即皇帝位,力图削弱藩镇,于惧怕宪宗而不敢到京城去。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拜司空、同平章事,带宰相衔。宪宗将女儿嫁给于的儿子,封他为燕国公。他后来因罪被贬官,以太子宾客(唐朝太子东宫官,正三品,为闲散之职)的官位退休。

【译文】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夏四月,德宗命令宰相、尚书与吐蕃大臣区颊赞在丰邑里举行会盟,区颊赞却以上次清水之盟,双方的边界还没有划定作为借口,不参加会盟。己未(十三日),德宗命令崔汉衡出使吐蕃,请吐蕃赞普裁定此事。六月庚午(二十五日),唐朝的答蕃判官、监察御史于与吐蕃使者论刺没藏抵达青海,说两国的边界已经划定了,请求让区颊赞回国。

【原文】

秋七月甲申,以礼部尚书李揆为入蕃会盟使。壬辰,诏诸将相与区颊赞盟于城西。李揆有才望,卢杞恶之,故使之入吐蕃[1]。揆言于上曰:“臣不惮远行,恐死于道路,不能达诏命。”上为之恻然,谓杞曰:“揆无乃太老?”[2]对曰:“使远夷,非谙练朝廷故事者不可[3]。且揆行,则自今年少于揆者,不敢辞远使矣。”

【注文】

[1]卢杞(?—约785年):唐朝中期大臣,德宗朝宰相。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字子良。先世家范阳(今北京地区),为名门望族范阳卢氏的后裔。卢杞为唐玄宗朝宰相卢怀慎之孙。他因为家庭背景做到虢(guó)州(今河南灵宝)刺史。唐德宗建中初年,被征召为御史中丞​‍‌‍​‍‌‍‌‍​‍​‍‌‍​‍‌‍​‍​‍‌‍​‍‌​‍​‍​‍‌‍​‍​‍​‍‌‍‌‍‌‍‌‍​‍‌‍​‍​​‍​‍​‍​‍​‍​‍​‍‌‍​‍‌‍​‍‌‍‌‍‌‍​。他与皇帝论奏,均符合皇帝的心意,不久迁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卢杞有口才,相貌丑陋。他当上宰相后,妒忌贤能,立威固权。他陷害了宰相杨炎等人,排斥异己。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地方发生叛乱,他以筹集军费为名,趁机为自己聚敛财物,导致民怨沸腾。第二年,泾原兵发动叛乱,攻陷首都长安,德宗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卢杞跟随德宗逃奔奉天。率兵前来征讨叛军的将领李怀光指责卢杞的罪责。卢杞被罢除宰相之职,贬为新州(今广东新兴)司马。后改授澧(lǐ)州(今湖南澧县东南)别驾,死在任上。

[2]恻(cè):悲痛,悲伤。  无乃: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推测的语气。

[3]谙(ān)练:熟悉,熟练。明晓事理,历练老成。

【译文】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秋七月甲申(初九日),德宗任命礼部尚书李揆为入蕃会盟使。壬辰(十七日),德宗下诏书,命令各位将领、宰相与吐蕃大臣区颊赞在长安城的西边举行会盟。李揆有才干和名望,卢杞讨厌他,因此派遣他出使吐蕃。李揆对德宗说:“我不害怕走远路,只是担心自己死在路途中,不能将陛下您的诏命送达吐蕃。”德宗为他而感到悲伤,就对卢杞说:“李揆恐怕是年龄太老了吧?”卢杞却回答:“出使外邦,不熟悉朝廷故事的人不可以充当此重任。而且,如果这次李揆出使了吐蕃,那么从今以后,年龄比李揆还小的人遇上出使远处的使命,就不敢再推辞了。”

【原文】

兴元元年春正月,吐蕃尚结赞请出兵助唐收京城[1]。庚子,遣秘书监崔汉衡使吐蕃,发其兵[2]。夏四月,吐蕃遣其将论莽罗依将兵二万,从曹子达击破韩旻于武亭[川][3]。五月,吐蕃既破韩旻,大掠而去。上甚忧之,以问陆贽。贽具言吐蕃形势事。两事并见《藩镇连兵》。

【注文】

[1]兴元:唐德宗李适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一年,即公元784年。  出兵助唐收京城:这是指在唐德宗朝发生的严重兵变事件,京城长安被叛军攻陷,皇帝被迫出逃。此事件又称泾原兵变。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节度的士兵因为没有得到朝廷丰厚的赏赐而发生兵变,叛军攻陷帝都长安,唐德宗根本无法召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抵抗,只有宦官留在他身边护卫。德宗只得仓皇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泾原兵涌入皇宫府库,抢运钱财,并将因其弟朱滔叛唐而被免去卢龙节度使之职的前太尉朱泚(当时在长安闲居)请出,奉为首领。朱泚自称大秦皇帝,并亲率大军进攻奉天。唐德宗在奉天下诏,征发附近各路将领出兵营救。唐德宗在奉天被叛军包围了一个多月,史称“奉天之难”。李晟、李怀光等将领率兵赶赴长安营救皇帝。朱泚军也加紧围攻奉天,浑瑊率军奋力保卫奉天。最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军来援,解除了奉天之围。之后,李怀光却受人排挤,不得面见德宗,又被人诬陷,被迫造反,公开与朱泚联兵,声势颇盛。德宗逃奔梁州(今陕西汉中)。李晟、浑瑊等调兵遣将,攻打叛军。结果,叛军连败,朱泚、李怀光也被部将杀死。唐军收复了长安,德宗得以返回京城。自此事件后,朝廷的威严扫地,唐朝皇帝又开始重用宦官。

[2]秘书监:唐朝职事官,为秘书省的长官。秘书省设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秘书监负责掌管国家的图书、典籍,副官少监辅助他。

[3]旻:音mín。  武亭川:地名​‍‌‍​‍‌‍‌‍​‍​‍‌‍​‍‌‍​‍​‍‌‍​‍‌​‍​‍​‍‌‍​‍​‍​‍‌‍‌‍‌‍‌‍​‍‌‍​‍​​‍​‍​‍​‍​‍​‍​‍‌‍​‍‌‍​‍‌‍‌‍‌‍​。今陕西武功、麟游县境漆水河。

【译文】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春正月,吐蕃大臣尚结赞请求出兵帮助唐朝收复京城长安。庚子(二十八日),德宗派遣秘书监崔汉衡出使吐蕃,去征发吐蕃的军队。夏四月,吐蕃派遣其将领论莽罗依率领两万名士兵,跟从曹子达在武亭川打败了韩旻。五月,吐蕃军击败韩旻,大肆抢掠之后才退走。德宗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忧虑,就询问陆贽。陆贽向德宗具体陈述了吐蕃的形势。两事并见《藩镇连兵》。

【原文】

初,上发吐蕃以讨朱泚,许成功以伊西、北庭之地与之[1]。及泚诛,吐蕃来求地,上欲召两镇节度使郭昕、李元忠还朝,以其地与之[2]。李泌曰:“安西、北庭,人性骁悍,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又分吐蕃之势,使不得并兵东侵,奈何拱手与之[3]?且两镇之人,势孤地远,尽忠竭力,为国家固守近二十年,诚可哀怜[4]。一旦弃之以与戎狄,彼其心必深怨中国,他日从吐蕃入寇,如报私仇矣。况日者吐蕃观望不进,阴持两端,大掠武功,受赂而去,何功之有[5]?”众议亦以为然,上遂不与。

【注文】

[1]朱泚(cǐ)(742—784年):唐朝中期军将。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西南)人。起初,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辖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地区)李怀仙的部将。朱希彩取代李怀仙成为节度使,朱泚又取得朱希彩的信任。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朱希彩被部将所杀,朱泚被众人推举为节度留后(留后暂时负责节度使所掌管的事务)。第二年,唐代宗不得已,准许朱泚继任为幽州节度使。大历九年(774年),朱泚到达京城长安,向朝廷表示恭顺,甚得皇帝嘉奖,于是增领汴州(今河南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淄州(今山东淄博西南淄川)、青州(今山东青州)之兵。大历十二年(777年),朱泚担任陇右节度使。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他因为击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地区的叛军,加太尉、中书令,带宰相之衔,任凤翔(今陕西凤翔)节度使。第二年,因为其弟朱滔造反,朱泚被软禁起来。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节度的士兵因为没有得到朝廷丰厚的赏赐而发生兵变。叛军攻陷帝都长安,唐德宗只得仓皇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大秦皇帝,改年号为应天。第二年,朱泚改国号为汉,称汉元天皇。后来,李晟等将领率领官军攻破长安,朱泚逃往宁州彭原(今甘肃镇原东),为部下所杀。  伊西、北庭:即北庭节度使,唐朝方镇,为唐玄宗年间所设十节度之一。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始设北庭节度使,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因为其辖境在伊州(今新疆哈密)以西,亦称伊西节度使。又因治所与北庭都护府相同,北庭节度使常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亦称伊西、北庭,二者的辖境也相同。

[2]郭昕(xīn):唐朝中期军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郭子仪之侄。唐肃宗统治末期,郭昕担任安西四镇留后,暂时负责四镇的军政等一切事务。唐朝的河西走廊地区被吐蕃攻占后,安西四镇失去直接通往中原内地的通道。郭昕仍然固守安西都护府。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昕派遣使者绕道北方草原的回纥汗国,抵达京城长安奏事,德宗嘉奖他,进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  李元忠(?—786年):唐朝中期军将。本姓曹,名令忠,因功赐姓李,改名。在东北军将安禄山叛乱期间,吐蕃乘机攻占了唐朝的河西走廊地区,切断了伊西、北庭地区直接通往中原内地的通道。身为伊西、北庭节度使的李元忠仍然固守北庭。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元忠派遣使者绕道北方草原的回纥汗国,抵达京城长安奏事,进为北庭大都护,赐予宁塞郡王的爵位。

[3]十姓突厥:指西突厥的十姓部落。突厥为古代北方草原族名,政权名。突厥文碑作Turk,广义包括突厥、铁勒(又称九姓铁勒,分布在北部草原的诸部落,各部分散,无统一君长,多以游牧为业)诸草原部落,狭义专指突厥汗国。6世纪时,突厥人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战盔,故俗称“突厥”,遂以名其部落。突厥初臣属于北方草原的柔然汗国,为其锻打、冶炼金属的奴隶。后来,突厥强大,击破铁勒,收服其众​‍‌‍​‍‌‍‌‍​‍​‍‌‍​‍‌‍​‍​‍‌‍​‍‌​‍​‍​‍‌‍​‍​‍​‍‌‍‌‍‌‍‌‍​‍‌‍​‍​​‍​‍​‍​‍​‍​‍​‍‌‍​‍‌‍​‍‌‍‌‍‌‍​。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大破柔然,自称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在郁督军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段)建立可汗的王庭。突厥汗国有自己的官制、文字、刑法、税制等。最高统治者可汗均出自阿史那家族。可汗之下,有小可汗、叶护、设、特勤、俟(sì)利发、吐屯等二十八级官员,皆为世袭。突厥汗国全盛时,疆域东起辽海,西抵西海(今咸海,一说里海),南至阿姆河以南,北过贝加尔湖,控制中西交通及丝绸贸易之路,与中原的北齐、北周政权相抗衡。北齐和北周惧怕突厥汗国,争相与其通婚,拿出府库的财物以博其欢心。土门可汗的弟弟室点密远征西方,因立为西面可汗,分治突厥汗国的西境。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西面的达头可汗(室点密可汗之子)与突厥汗国的大可汗沙钵略不睦,遂分裂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两汗国。东突厥地处阿尔泰山以东,由沙钵略统领。因其地在漠北,故又称北突厥。东突厥汗国因内部争斗、又遭遇天灾,被西突厥所迫,向隋求婚,纳贡称臣,并迁居漠南。隋末中原大乱,汉人投附东突厥的非常多,东突厥国势复盛。唐初,东突厥常常骚扰边境。后来,因为内部叛乱,遭遇天灾,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被唐军所灭。以其地置六州,设云中、定襄二都督府以统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首领骨咄禄复起,重建东突厥汗国,亦称后突厥汗国或突厥第二汗国。后经历几代可汗,与唐时有冲突,然双方贸易往来不绝,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因内乱及生产破坏,后突厥汗国被铁勒之一部回纥所灭。西突厥汗国的疆域东起伊吾(今新疆哈密),西至雷翥(zhù)海(里海或咸海),北至阿尔泰山以北,南达今新疆和田一带。下分十部,号十姓,各部以一人统之,因此又称“十姓突厥”。西突厥汗国地处中西交通要道。首领阿史那贺鲁曾一度归唐,任唐朝的瑶池都督府都督,后叛唐扰边,自称沙钵罗可汗。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汗国被唐所灭。唐廷在其地置都督府、州,又于其上设昆陵、濛(méng)池二都护府。原概属安西都护府统辖。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建立,则分属安西、北庭二都护府。

[4]势孤地远: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唐军大批东调参与平叛,吐蕃乘机攻占河西地区。河西走廊系唐朝本土通往安西、北庭地区的重要通道。控制河西走廊,唐廷才能有效管辖安西、北庭地区。河西走廊落入吐蕃之手,就意味着唐朝在这一区域的行政建置以及建立的所有军政机构都变成“飞地”。这一地区的军政机构必须绕道北部草原(回纥汗国控制的地区)才能与唐中央政府联系,非常不方便,因此可称作“势孤地远”。

[5]阴持两端:暗中在左右两边都能讨好,特别是面对敌对的两股势力,两边都不得罪。

【译文】

起初,德宗征发吐蕃兵前来征讨朱泚,向吐蕃许诺,成功之后将伊西、北庭地区割让给吐蕃。等到朱泚被杀,吐蕃使者前来向唐廷索取伊西、北庭地区,德宗想将伊西、北庭两镇的节度使郭昕、李元忠召回京城,将这一区域割让给吐蕃。李泌劝道:“安西、北庭地区的人勇猛强悍,控制着西域地区的五十七国以及十姓突厥,又能够分解吐蕃的势力,让吐蕃(顾及着西北地区)无法将全部军队都聚集在东边,侵犯我大唐,为什么要将这一区域轻易让给吐蕃呢?而且,守卫安西、北庭两镇的将士势力单薄,这一地区离我大唐本土很远,他们为国家尽忠尽力地守卫了将近二十年,实在是令人感到哀伤、怜悯。一旦将这一地区丢弃了,割让给戎狄(指吐蕃),守卫两镇的将士们内心一定会非常怨恨朝廷,将来有一天,他们会跟从吐蕃侵扰我大唐,就像报私仇一样。何况是往日,吐蕃军观望不进,暗中讨好我方和叛军,双方都不得罪。吐蕃兵还大肆掠夺了武功县,收受了我方给予的贿赂才撤退,他们这样做事,有什么功劳啊?”各位大臣也认为李泌分析得正确,德宗于是决定不将安西、北庭地区划给吐蕃。

【原文】

贞元二年秋八月丙戌,吐蕃尚结赞大举寇泾、陇、邠、宁,掠人畜,芟禾稼,西鄙骚然,州县各城守[1]。诏浑瑊将万人,骆元光将八千人,屯咸阳以备之[2]

【注文】

[1]泾:地名。即泾州。  陇:地名。即陇州,治汧(qiān)源(今陕西陇县),辖汧源、汧阳、南由、吴山、华亭县,相当于今陕西陇县、千阳城北、宝鸡县西北金陵河东岸,宝鸡县北县功镇、甘肃华亭。  芟(shān):割草,引申为除去。  鄙: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

[2]骆元光(732—793年):唐朝中期名将。先世为安息(伊朗古国名,又称帕提亚王国)人,本姓安。他少年时为宦官骆奉仙收养,遂改姓骆。他从军备宿卫,在京城长安东边的重要门户潼关(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杨家庄附近)领兵十多年,将士们都畏服他​‍‌‍​‍‌‍‌‍​‍​‍‌‍​‍‌‍​‍​‍‌‍​‍‌​‍​‍​‍‌‍​‍​‍​‍‌‍‌‍‌‍‌‍​‍‌‍​‍​​‍​‍​‍​‍​‍​‍​‍‌‍​‍‌‍​‍‌‍‌‍‌‍​。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发动叛乱,攻陷京城长安,拥立朱泚为皇帝,德宗被迫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骆元光出兵击败朱泚的部将,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德宗任命他为镇国军节度使。第二年,他与李晟等率军收复长安。德宗贞元元年(785年),他与浑瑊等讨平叛将李怀光。贞元三年(787年),他率兵跟从浑瑊到平凉(今甘肃平凉)与吐蕃会盟,在距离会盟地点二十里处扎营。吐蕃的伏兵想劫持参加会盟的唐朝使者,浑瑊仅以身免,单马逃回,幸赖骆元光有防备,吐蕃兵才开始撤退。德宗嘉奖骆元光的功绩,加右金吾卫上将军,赐姓名李元谅。贞元四年(788年),他担任陇右节度使,修筑城池,耕种田地,吐蕃非常畏惧他。

【译文】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秋八月丙戌(三十日),吐蕃大臣尚结赞率军大规模进攻唐朝的泾州、陇州、邠州、宁州,抢掠人口和牲畜,践踏庄稼,西部边疆地区出现骚动,州和县都各自据城守卫。德宗下诏,命令浑瑊率领一万名士兵,骆元光率领八千名士兵,驻守在咸阳县,以防备吐蕃军的进攻。

【原文】

吐蕃游骑及好畤[1]。[九月]乙巳,京城戒严。复遣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屯咸阳[2]。民间传言上复欲出幸以避吐蕃,齐映见上言曰:“外间皆言陛下已理装,具糗粮,人情恟惧[3]。夫大福不再,陛下奈何不与臣等熟计之?”因伏地流涕,上亦为之动容。

【注文】

[1]好畤(zhì):县名,即好畤县,隶属于京兆府,相当于今陕西永寿西南好畤河镇。

[2]张献甫(736—796年):唐朝中期军将。唐玄宗朝幽州(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地区)节度使张守珪的弟弟张守琦之子。献甫少年时跟随各位兄长从军,初为副将,以军功累迁试光禄卿、殿中监、河中节度副元帅都知兵马使,检校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建中初年,以功加太子詹事。在朱泚叛乱中,张献甫跟从浑瑊保护皇帝、征讨叛军,立下大功,升为金吾将军。当时,吐蕃又侵扰唐朝的西部边境,献甫率领禁军出镇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在当地驻扎了好几年,军民都对他很满意。德宗贞元四年(788年),献甫迁检校刑部尚书,兼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观察使。他治理地方修缮当地军事设施。他又向皇帝上书,请求增加修建西部边疆地区的军镇,各置军队、防御设施以防备吐蕃的进攻,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贞元四年九月,吐蕃进攻宁州(今甘肃宁县),献甫率军抵抗,斩获一百多名吐蕃士兵的首级,吐蕃军逃走了。贞元十二年(796年),献甫加检校尚书左仆射。他死于贞元十二年,德宗为他废朝三日,赠司空。

[3]出幸:指帝王出外所至,隐讳地指帝王外逃避难。  齐映(748—795年):唐朝中期大臣。瀛州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他在唐代宗大历年间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制举的科目之一。制举是皇帝临时开设的科举考试)。累受监察御史。唐德宗建中年间,他担任凤翔府行军司马。朱泚叛乱,齐映跟随德宗逃奔奉天,德宗嘉奖他,拜他为给(jǐ)事中,进为中书舍人。德宗贞元二年(786年),他升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当时,吐蕃进攻唐朝,德宗想逃离京城长安以避开吐蕃军,齐映进言劝阻,促使德宗放弃了这一计划。但是,齐映于政事无所是非。贞元三年(787年),他被罢除宰相之职,被贬为夔(kuí)州(治今重庆奉节东)刺史。又迁桂管、江西观察使。他图谋再次回到朝廷担任宰相,于是想方设法聚集财富,进贡给皇帝。后死于江西观察使任上。  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  恟(xiōng):恐惧。

【译文】

吐蕃的游散骑兵已经在好畤县(距离首都长安非常近)出没。贞元二年(786年)九月乙巳(十九日),京城实行戒严。德宗又派遣左金吾将军张献甫将军队驻扎在咸阳县。民间传言德宗又打算逃离京城,以避开吐蕃的攻势​‍‌‍​‍‌‍‌‍​‍​‍‌‍​‍‌‍​‍​‍‌‍​‍‌​‍​‍​‍‌‍​‍​‍​‍‌‍‌‍‌‍‌‍​‍‌‍​‍​​‍​‍​‍​‍​‍​‍​‍‌‍​‍‌‍​‍‌‍‌‍‌‍​。齐映面见德宗,说:“外间的人都传言,称陛下已经整理好行装,准备好干粮,大家感到恐惧不安。既然已经不再有好运气了,陛下为什么不与我们这些臣子深入商议应对的计策呢?”他正说着就顺着趴在地上哭泣,德宗也被他的这番话所感动,感动之情显露在脸上。

【原文】

李晟遣其将王佖将骁勇三千伏于汧城,戒之曰:“虏过城下,勿击其首[1]。首虽败,彼全军而至,汝弗能当也。不若俟前军已过,见五方旗、虎豹衣,乃其中军也,出其不意击之,必大捷。”佖用其言,尚结赞败走。军士不识尚结赞,仅而获免。

【注文】

[1]王佖(bì):生卒年不详,唐朝中期军将。雄武善骑射,为李晟之甥。王佖常常跟随李晟征战。唐德宗时代,朱泚叛乱,王佖征讨叛军立下大功,因功升为神策将(唐朝禁军的将领)。吐蕃进攻唐朝,王佖用伏兵击败尚结赞,因此吐蕃军十分畏惧他。唐宪宗元和年间,王佖任检校工部尚书、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灵盐节度使,统领西北地区的边防军,抵御吐蕃。  汧(qiān)城:陇州(治今陕西陇县)之东有汧阳县(今陕西千阳城北),汧城在汧阳县旁。

【译文】

李晟派遣他的部将王佖率领三千名勇猛的士兵埋伏在汧城,并告诫他们:“吐蕃军到了城下,不要攻击他们前面的队伍。前面的队伍虽然被打败了,可是他们的全部军队会压上,你们无法抵挡这批大军。还不如等到吐蕃的前军已经过去,你们看见五方旗、虎豹衣,这批军队是吐蕃的中军,你们可以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攻击他们,一定能够取得重大胜利。”王佖按照李晟的命令作战,结果尚结赞被打败,逃走了。唐廷的将士们不认识尚结赞,因此尚结赞得以逃脱。

【原文】

尚结赞谓其徒曰:“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以计去之。”[1]入凤翔境内,无所俘掠,以兵二万直抵城下,曰:“李令公召我来,何不出犒我?”[2]经宿,乃引退[3]

【注文】

[1]马燧(suì)(726—795年):唐朝中期名将。汝州郏(jiá)城(今河南郏县)人,字洵(xún)美。他年少时学习兵书战策,沉勇多智略。其家居幽州。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他劝范阳留守贾循等举兵反抗,归附唐廷。事情泄露,马燧逃离叛军。唐宝应年间,马燧由泽潞节度使李抱玉署为赵城县(今山西赵城镇)县尉。他曾因计策阻止回纥兵的劫掠,为李抱玉所重。后累迁郑州(今河南郑州)刺史、怀州(今河南沁阳)刺史。他在当地劝农桑、修教化、救灾荒、减免苛捐杂税,民众非常信赖他。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他参与朝廷讨伐割据藩镇的行动有功,迁河东节度使。他在太原(今山西太原)整军练武,威震北方。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贞元元年(785年),马燧又带兵帮助唐廷平叛。贞元三年(787年),他轻信吐蕃,坚持向朝廷主张与吐蕃结盟,结果唐廷派出的使者遭受吐蕃的伏兵劫盟。马燧因此事被削去兵权。

[2]李令公:令公为古代对中书令的尊称。当时,李晟带中书令之衔。因此在这里,李令公指李晟。  犒(kào):用酒食或财物慰劳。

[3]宿(xiǔ):夜。

【译文】

尚结赞对他的门徒说:“唐朝的良将,就只有李晟、马燧、浑瑊而已,我们要用计策将他们除掉。”尚结赞率领吐蕃兵进入凤翔府境内,没有俘获、抢劫任何人,只率领两万名士兵直接到达凤翔城下,喝道:“是李令公召我来的,他为什么不出来慰劳我?”经过了一夜,尚结赞才带领军队撤退。

【原文】

冬十月癸亥,李晟遣蕃落使野诗良辅与王佖将步骑五千袭吐蕃摧沙堡[1]。壬申,遇吐蕃众二万,与战,破之,乘胜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斩其将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积而还。尚结赞引兵自宁、庆北去,癸酉,军于合水之北[2]。邠宁节度使韩游瓌遣其将史履程夜袭其营,杀数百人[3]。吐蕃追之,游瓌陈于平川,潜使人鼓于西山,虏惊,弃所掠而去。

【注文】

[1]蕃落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胡人部落。  野诗良辅:唐朝中期军将​‍‌‍​‍‌‍‌‍​‍​‍‌‍​‍‌‍​‍​‍‌‍​‍‌​‍​‍​‍‌‍​‍​‍​‍‌‍‌‍‌‍‌‍​‍‌‍​‍​​‍​‍​‍​‍​‍​‍​‍‌‍​‍‌‍​‍‌‍‌‍‌‍​。野诗为胡人的姓,良辅为其名。  摧沙堡: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2]合水:县名。即合水县,隶属于庆州,相当于今甘肃合水东北旧合水。

[3]韩游瓌(guī)(?—798年):唐朝中期名将。灵州灵武(今宁夏吴忠)人。开始韩游瓌为郭子仪的副将,跟随郭子仪征讨安禄山叛军,累迁至邠宁节度留后,负责邠宁节度使的一切事宜。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发生兵变,唐德宗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韩游瓌率兵参与平定叛乱。他用火攻叛军的军事设施,解奉天之围。在平定叛乱、收复京城方面,韩游瓌论功与浑瑊(参见注浑瑊)等皆第一。后担任邠宁节度使。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入侵,韩游瓌率兵屡破吐蕃。迁右龙武统军。

【译文】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冬十月癸亥(初七日),李晟派遣蕃落使野诗良辅与王佖率领五千名步兵和骑兵袭击吐蕃的摧沙堡。壬申(十六日),李晟遭遇两万人的吐蕃军队,与他们交战,并打败了他们,李晟乘胜向北边驱逐吐蕃军,一直追击到摧沙堡下,并将这座堡垒攻下,斩杀了吐蕃将领扈屈律悉蒙,烧毁了堡内积蓄的物资,才回到自己的军营。尚结赞率领军队从宁州、庆州向北逃走,癸酉(十七日),驻扎在合水县的北岸。邠宁节度使韩游瓌派遣他的部将史履程在夜间偷袭尚结赞的军营,杀了几百名吐蕃士兵。吐蕃军追击史履程,韩游瓌在广阔的平地上排列好了战斗队列,暗中派人到西边的山谷中击打战鼓,吐蕃军受到惊吓,丢弃了所掠夺的财物,逃走了。

【原文】

十一月辛丑,吐蕃寇盐州,谓刺史杜彦光曰:“我欲得城,听尔率人去。”[1]彦光悉众奔鄜州,吐蕃入据之。十二月,吐蕃又寇夏州,亦令刺史托跋乾晖帅众去,遂据其城[2]。又寇银州,州素无城,吏民皆溃[3]。吐蕃亦弃之。又陷麟州[4]

【注文】

[1]尔:你,你的。

[2]夏州:地名。治朔方(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辖朔方、德静、宁朔、长泽县,相当于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榆林西、靖边东、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

[3]银州:地名。治儒林(今陕西横山东北),辖儒林、抚宁、真乡、开光县,相当于今陕西横山东北、米脂西、榆林东、佳县西北。

[4]麟(lín)州:地名。治新秦(今陕西神木北十里),辖新秦、连谷、银城县,相当于今陕西神木及附近地区。

【译文】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十一月辛丑(十五日),吐蕃军进攻盐州,对刺史杜彦光说:“我们只想得到盐州城,任凭你带着人离开这里。”杜彦光于是率领所有部下逃奔鄜州,吐蕃军进入盐州城,并占领了这座城。十二月,吐蕃兵又进攻夏州,也命令刺史托跋乾晖率领部下离开,于是,吐蕃军占领了夏州城。吐蕃兵又进攻银州,银州向来没有修建城池,当地的官吏、民众都散乱、逃跑了。吐蕃军也丢弃了银州。吐蕃兵又攻陷了麟州。

【原文】

韩游瓌奏请发兵攻盐州,吐蕃救之,则使河东袭其背[1]。丙寅,诏骆元光及陈许兵马使韩全义将步骑万二千人会邠宁军,趣盐州,又命马燧以河东军击吐蕃[2]。燧至石州,河曲六胡州皆降,迁于云朔之间[3]

【注文】

[1]河东:指河东节度的辖区。

[2]陈许:即陈许节度,又称忠武军,唐朝方镇。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设立陈许节度使,治许州(今河南许昌),辖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约相当于今河南襄城以东,太康、沈丘以西,舞阳以北,长葛、鄢(yān)陵以南地区。贞元十年(794年),号忠武军。  韩全义(?—806年):唐德宗朝大臣。他家境贫寒,少年时即参加禁军,依附于宦官窦文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升为长武城使,再迁夏、绥、银、宥(yòu)节度使,负责守卫唐朝的西北边境地区。但是,他贪而无勇,被部下看不起​‍‌‍​‍‌‍‌‍​‍​‍‌‍​‍‌‍​‍​‍‌‍​‍‌​‍​‍​‍‌‍​‍​‍​‍‌‍‌‍‌‍‌‍​‍‌‍​‍​​‍​‍​‍​‍​‍​‍​‍‌‍​‍‌‍​‍‌‍‌‍‌‍​。贞元十六年(800年),德宗任命他为淮西行营招讨使,领兵讨伐叛乱的吴少诚。韩全义缺乏智慧和谋略,只听从皇帝派来的监军(唐代临时性差遣,置于军队中,负责监督带兵出征的将帅)发号施令。每次议论攻战,都众说纷纭,很难决断。在战场上,韩全义的军队遭遇惨败。回到朝廷之后,各位宦官掩盖韩全义战败的情况,让他无功受赏。永贞元年(805年),李纯(即唐宪宗)即皇帝位,任命杜黄裳为宰相。杜黄裳逼迫韩全义退休。  河东军:指河东节度的军队。

[3]石州:地名。治离石(今山西吕梁离石),辖离石、平夷、定胡、临泉、方山县,相当于今山西吕梁离石、中阳、柳林西北孟门、临县西、方山附近。  六胡州:唐朝是粟特人进入中原并深入影响中原社会的高潮。他们在中原地区经商,还做文职官员、充当外交使者或军事将领。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唐廷在灵州(今宁夏吴忠)、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的南界设立鲁、丽、含、塞、依、契六州,以安置归附唐朝的突厥降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粟特人),称为“六胡州”,用唐人为行政长官——刺史。自设立六胡州之后,遂有“六州胡”之名。武周长安四年(704年),六胡州合并为匡、长二州。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仍然分为六州。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六胡州的胡人因为赋役繁重,在首领康待宾等人的率领下反叛唐朝,于开元九年(721年)攻陷六胡州,进逼夏州。唐朝派兵镇压,康待宾被杀。开元十年(722年),六胡州又改为鲁、丽、契、塞四州。康待宾的余众在康愿子的率领下,继续反唐。不久被唐朝的朔方军(即朔方节度的军队)镇压,这些粟特人被强行迁入中原内地。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匡、长二州。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廷将原六胡州的粟特胡人遣归,在夏州西北三百里设立宥(yòu)州(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管理。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唐廷迁六州胡于云州(今山西大同)、朔州(今山西朔州)间。  云:地名。即云州。  朔:地名。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州),辖善阳、马邑县,相当于今山西朔州及附近地区。

【译文】

韩游瓌向朝廷奏请,出兵攻打盐州,吐蕃派兵营救盐州,往河东地区进兵,以偷袭韩游瓌军的后方。贞元二年(786年)十二月丙寅(十一日),德宗下诏,命令骆元光及陈许兵马使韩全义率领一万两千名步兵和骑兵去与邠宁节度的军队汇合,急忙赶赴盐州,又命令马燧率领河东节度的军队去攻击吐蕃兵。马燧率军抵达石州,河曲地区六胡州的胡人都向吐蕃投降,迁移到云州、朔州之间。

【原文】

工部侍郎张彧,李晟之婿也[1]。晟在凤翔,以女嫁幕客崔枢,礼重枢过于彧[2]。彧怒,遂附于张延赏[3]。给事中郑云逵尝为晟行军司马,失晟意,亦附延赏[4]。上亦忌晟功名。会吐蕃有离间之言,延赏等腾谤于朝,无所不至[5]。晟闻之,昼夜泣,目为之肿。悉遣子弟诣长安,表请削发为僧,上慰谕,不许[6]。辛未,入朝,见上,自陈足疾,恳辞方镇,上不许[7]。韩滉素与晟善,上命滉与刘玄佐谕旨于晟,使与延赏释怨。晟奉诏,滉等引延赏诣晟第谢,结为兄弟,因宴饮尽欢[8]。又宴于滉、玄佐之第,亦如之[9]。滉因使晟表荐延赏为相。

【注文】

[1]工部侍郎:唐朝职事官,中央尚书省所属的工部的副官。自唐玄宗时代以来,临时性的使职差遣兴起,侵夺尚书省所属的六部的职权。在中晚唐时代,六部的官员已经演变为仅仅标志官品、身份、地位的加官。  彧:音yù。

[2]幕客:古代官僚的私人秘书。

[3]张延赏(727—787年):唐朝中期大臣​‍‌‍​‍‌‍‌‍​‍​‍‌‍​‍‌‍​‍​‍‌‍​‍‌​‍​‍​‍‌‍​‍​‍​‍‌‍‌‍‌‍‌‍​‍‌‍​‍​​‍​‍​‍​‍​‍​‍​‍‌‍​‍‌‍​‍‌‍‌‍‌‍​。蒲州猗(yī)氏(今山西临猗)人,本名宝符,唐玄宗李隆基赐名延赏,玄宗朝宰相张嘉贞之子。唐肃宗时,延赏任监察御史。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他担任河南尹(东都洛阳及附近地区实际管事的长官)。他在当地征收轻税,少摊派徭役,疏通河道,流民归附。他又历任淮南、荆南、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他为政崇尚简约,在他的辖区内民众富足。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叛乱,德宗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依靠着张延赏的持续供奉,德宗一行人得以维持生计。德宗贞元初年,延赏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他因为私人恩怨而诋毁立下大功的名将李晟。李晟被罢除兵权。延赏又大举裁减地方上州县的官员,引起大家的怨恨。不久,他病死了。

[4]给(jǐ)事中:唐朝职事官。参见注刘给事。  郑云逵(kuí)(?—810年):唐朝中期大臣。荥(xíng)阳(今河南郑州)人。唐代宗大历初年考中进士。他为人敢直言,曾经北游河北地区,入幽州节度使(辖今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地区)的幕府,成为掌书记,负责草拟节度使的文书,后贬为平州(今河北卢龙)参军事。云逵后来抛弃妻子、儿女,归京城长安。唐德宗赞赏他的做法,提拔他为谏议大夫,成为谏官。在朱泚叛乱中,云逵投奔李晟,在李晟的军队中担任行军司马。李晟多向他咨询行军打仗之事。后来,他不再被李晟赏识,依附于朝廷中的重臣张延赏。云逵最后做到京兆尹,实际管理京兆府(唐都长安及附近地区,今陕西西安及附近地区)境内的事务。

[5]腾谤:肆意诽谤,大加指责。

[6]慰谕:抚慰;宽慰晓喻。

[7]方镇:这里指李晟所领的方镇——凤翔、陇右节度使,负责凤翔府、陇右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一切事务。其实,李晟此举是被迫放弃自己的兵权。

[8]晟第:这里指李晟在唐都长安城的宅第。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皇帝在京城赐予李晟一座豪宅,位于长安城东边的永崇坊。德宗还亲自下诏安排,给李晟举行了非常气派的入住仪式。

[9]滉、玄佐之第:这里指韩滉、刘玄佐在唐都长安城的宅第。刘玄佐宅的具体位置不详。韩滉的宅第位于长安城东部偏北的崇仁坊,靠近中央政府各衙署的所在地——皇城。崇仁坊里有许多高级官僚、皇亲国戚的宅第。

【译文】

工部侍郎张彧是李晟的女婿。李晟在凤翔府时,将女儿嫁给了自己的私人秘书崔枢,李晟对崔枢的礼遇超过了张彧。张彧对此感到愤怒,于是依附于张延赏。给事中郑云逵曾经担任李晟的行军司马,现在他已经失去了李晟的赏识,也依附于张延赏。德宗也妒忌李晟所立下的战功与获得的名望。恰好吐蕃在散布流言蜚语,妄图离间李晟与唐廷的关系。张延赏等人乘机在朝中肆意诽谤李晟,他们什么伎俩都使上了。李晟听说了此事,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哭泣,眼睛都因为此事而哭肿了。李晟将他的所有儿子、兄弟都送到京城长安,向皇帝上表,请求落发为僧。德宗抚慰李晟,不允许他出家为僧。贞元二年(786年)十二月辛未(十六日),李晟到达京城,面见了德宗,自己陈述他的脚患上了疾病,恳切地要求将自己统领的方镇交出来,德宗不允许。韩滉向来与李晟关系好,德宗命令韩滉与刘玄佐将自己的旨意转达给李晟,让他与张延赏消除互相之间的怨恨。李晟接受了皇帝的诏书,韩滉等带着张延赏到达李晟的宅第,张延赏向李晟谢罪,二人结拜为兄弟。因为这一结拜,大家尽情地吃菜、喝酒,尽情地欢乐。然后又在韩滉、刘玄佐的宅第设宴,也如法炮制​‍‌‍​‍‌‍‌‍​‍​‍‌‍​‍‌‍​‍​‍‌‍​‍‌​‍​‍​‍‌‍​‍​‍​‍‌‍‌‍‌‍‌‍​‍‌‍​‍​​‍​‍​‍​‍​‍​‍​‍‌‍​‍‌‍​‍‌‍‌‍‌‍​。韩滉趁机请李晟向皇帝上表,推荐张延赏担任宰相。

【原文】

三年春正月壬寅,以左仆射张延赏同平章事[1]。李晟为其子请婚于延赏,延赏不许。晟谓人曰:“武夫性快,释怨于杯酒间,则不复贮胸中矣。非如文士难犯,外虽和解,内蓄憾如故。吾得无惧哉!”

【注文】

[1]左仆射(yè):即尚书左仆射,唐朝职事官,本为中央机构三省之一尚书省的副官。尚书省的副官左仆射、右仆射又称尚书省左、右丞相。唐初因尚书省长官尚书令职权崇重,一直无人实际担任此职。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尚书令。自唐太宗之后,尚书令更为缺置,左、右仆射遂成为尚书省内实际长官,并直接参与军国事务,出席宰相会议。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省仆射已经演变为纯粹的尚书省行政长官,被排斥于政治决策核心之外,其宰相之职权已遭侵夺。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春正月壬寅(十七日),德宗任命左仆射张延赏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李晟为他的儿子向张延赏请求缔结婚姻,张延赏不允许。李晟对人说:“武夫性子快,通过喝几杯酒,就能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不再将这些怨恨储存在自己的胸中。不像文人那样不可冒犯,表面上虽然和解了,却依然将怨恨存于心中。我怎么可以不害怕呢!”

【原文】

二月壬戌,以检校左庶子崔浣充入吐蕃使[1]。三月丁酉,以左庶子李铦充入吐蕃使。

【注文】

[1]左庶子:唐代东宫的属官。按制度规定,太子居住的东宫内设左、右春坊。左春坊内设左庶子二人,正四品上。左庶子负责侍从太子、赞相礼仪,驳正启奏,相当于中央官僚机构门下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位于唐朝宫殿的左边,因此其长官又称左相)。右春坊内设右庶子二人,正四品下。右庶子负责侍从太子、献纳、启奏、宣传令言,相当于中央官僚机构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中书省位于唐朝宫殿的右边,因此其长官又称右相)。到唐玄宗时期,太子的东宫属官被大大压缩,其政治能量也随之被削弱。东宫官已经成为闲散之职。  浣:音huàn。  入吐蕃使:唐朝使职,临时负责出使吐蕃。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二月壬戌(初七日),德宗任命检校太子左庶子崔浣担任入吐蕃使。三月丁酉(十三日),德宗任命太子左庶子李铦担任入吐蕃使。

【原文】

初,吐蕃尚结赞得盐、夏州,各留兵千余人戍之,退屯鸣沙。自冬入春,羊马多死,粮运不继。又闻李晟克摧沙,马燧、浑瑊等各举兵临之,大惧,屡遣使求和,上未之许。乃遣使卑辞厚礼求和于马燧,且请修清水之盟而归侵地,使者相继于路[1]。燧信其言,留屯石州,不复济河,为之请于朝[2]。李晟曰:“戎狄无信,不如击之。”韩游瓌曰:“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韩滉曰:“今两河无虞,若城原、鄯、洮、渭四州,使李晟、刘玄佐之徒将十万众戍之,河、湟二十余州可复也[3]。其资粮之费,臣请主办。”上由是不听燧计,趣使进兵。燧请与吐蕃使论颊热俱入朝论之,会滉薨,燧、延赏皆与晟有隙,欲反其谋,争言和亲便[4]。上亦恨回纥,欲与吐蕃和,共击之,得二人言,正会己意,计遂定[5]

【注文】

[1]清水之盟:见上文所述,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春正月,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在清水结盟。结果双方就两国的疆界等问题未能完全达成协议。不久,双方战事再起,盟约失效。

[2]济:渡,过河。

[3]两河:指黄河与湟水。  河、湟:地名。今青海和甘肃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在唐代,这里是唐与吐蕃的边境地带​‍‌‍​‍‌‍‌‍​‍​‍‌‍​‍‌‍​‍​‍‌‍​‍‌​‍​‍​‍‌‍​‍​‍​‍‌‍‌‍‌‍‌‍​‍‌‍​‍​​‍​‍​‍​‍​‍​‍​‍‌‍​‍‌‍​‍‌‍‌‍‌‍​。湟水是黄河上游支流,源出青海东部,流经青海西宁,至甘肃兰州西汇入黄河。

[4]和亲:指两个不同民族或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动机不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和平。

[5]上亦恨回纥:唐德宗李适还是皇子的时候,回纥汗国派兵援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在那时,李适曾经受到回纥汗国牟羽可汗的侮辱,他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李适登上皇位后,其早年的这段经历对唐朝的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德宗在即位初年总想联合吐蕃以对抗回纥,结果吐蕃却背信劫杀唐朝派出的参加会盟的使者。德宗的这一外交政策遭到失败。

【译文】

起初,吐蕃大臣尚结赞夺取了盐州、夏州,在这两个地方分别留下一千多名士兵守卫,自己领兵驻扎在鸣沙县。从冬季到春季,吐蕃的许多羊和马都死了,粮食运输无法满足守卫盐州、夏州的士兵的需要。尚结赞又听说李晟的军队攻下了摧沙堡,马燧、浑瑊等各自率军逼近盐州、夏州,他感到非常害怕,好几次派遣使者向唐廷请求议和,德宗都没有允许。尚结赞于是派遣使者去求马燧,对马燧言辞谦恭,并赠送丰厚的礼物,请求议和,并且请求双方修好清水之盟,吐蕃归还侵占的唐朝土地。尚结赞连续不断地派出使者。马燧相信了尚结赞的话,将军队驻扎在石州,不再渡过黄河,并为尚结赞向朝廷请求议和之事。李晟说:“戎狄(指吐蕃)不讲信义,我们不如趁此机会攻击他们。”韩游瓌也说:“吐蕃势力弱小时就向我方请求订立盟约,势力强大时就侵犯我方。现在,吐蕃深入到我国领土之内,请求订立盟约,这一定是欺骗我们啊。”韩滉提出建议:“现在两河地区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如果我方在原州、鄯州、洮州、渭州修筑城池,让李晟、刘玄佐等将领率领十万士兵镇守在那里,那么,我方可以收复河、湟地区的二十多个州。至于这批军队的军费、粮食,我主动请求主持办理。”德宗于是不听从马燧与吐蕃议和的计策,催促他出兵攻打吐蕃军。马燧请求与吐蕃使者论颊热一同到京城,面见皇帝讨论议和之事。恰逢韩滉死了,马燧、张延赏都与李晟有隔阂,想反对李晟提出的计谋。他们二人争相在德宗面前论述与吐蕃和亲的好处。德宗也怨恨回纥,想与吐蕃议和,联合吐蕃兵共同攻击回纥。德宗听了马燧、张延赏二人的话,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于是定下了与吐蕃议和的计策。

【原文】

延赏数言晟不宜久典兵,请以郑云逵代之。上曰:“当令自择代者。”乃谓晟曰:“朕以百姓之故,与吐蕃和亲决矣。大臣既与吐蕃有怨,不可复之凤翔,宜留朝廷,朝夕辅朕;自择一人可代凤翔者。”晟荐都虞候邢君牙[1]。君牙,乐寿人也[2]。丙午,以君牙为凤翔尹兼团练使[3]。丁未,加晟太尉、中书令,勋封如故,余悉罢之[4]

【注文】

[1]邢君牙(722—798年):唐朝中期将领。瀛州乐寿(今河北献县)人。他少年时,从军于幽州(今北京及附近地区),以战功历任果毅折冲郎将,充平卢兵马使。唐玄宗天宝末年,安禄山起兵造反,他跟随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过海,从辽东半岛逃到山东半岛。朝廷讨伐叛将刘展,邢君牙战伐有功,进为试光禄卿。唐代宗时,吐蕃进攻唐朝,逼近京城长安。代宗被迫逃离长安,驾幸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邢君牙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后又以战功加鸿胪寺卿,累封河间郡公。唐德宗建中初年,河北的藩镇将领反叛唐朝。名将李晟率领禁军助马燧等征讨叛军。李晟任命君牙为都虞候,君牙讨伐叛军有功,俘虏、斩杀的敌军很多。唐德宗建中年间,朱泚叛乱,德宗逃奔奉天。李晟率领君牙,统领所部的士兵,征讨叛军,保卫皇帝。唐军收复京城长安后,君牙加御史大夫、检校常侍。不久,李晟担任凤翔节度使,常常带兵巡逻边境,命令君牙暂时代理掌管凤翔节度事务,君牙安抚将士有方。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皇帝解除兵权,回到朝廷,君牙代为凤翔尹、凤翔陇州都防御观察使,实际掌管凤翔节度的军政、监察等一切事务​‍‌‍​‍‌‍‌‍​‍​‍‌‍​‍‌‍​‍​‍‌‍​‍‌​‍​‍​‍‌‍​‍​‍​‍‌‍‌‍‌‍‌‍​‍‌‍​‍​​‍​‍​‍​‍​‍​‍​‍‌‍​‍‌‍​‍‌‍‌‍‌‍​。不久,君牙迁右神策行营节度(唐朝禁军将领)、凤翔陇州观察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吐蕃连年进攻唐朝,君牙驻守在边疆地区,且耕且战,以为守备。在此期间,吐蕃无法对唐朝造成重大威胁。不久,加检校右仆射,带宰相之衔。君牙死于贞元十四年(798年),皇帝为他废朝一日,赠司空。

[2]乐寿:县名。即乐寿县,本隶属于瀛州,唐代宗大历之后,割属深州,相当于今河北献县。

[3]团练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团练兵。团练兵,亦称团结兵、团兵。武则天统治时始置团结兵。一般从殷实、强壮的丁男中选点,定期集训,免除其差役、徭役,口粮由官方提供,有民兵性质。在中晚唐时期,各州县普遍设置团结兵。

[4]太尉:官名。唐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正一品。本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之重臣,无所不统。但在唐朝,太尉仅作为大臣的加官(只表示身份、官位的荣誉衔),无实际职掌。  勋:唐代官制规定,包含了职事官、散官、勋官和爵号四种,简称“职散勋爵”。勋,指勋官。  封:指封爵、爵号。

【译文】

张延赏屡次向皇帝进言,说李晟不适合长久掌握兵权,请求让郑云逵取代李晟统领军队。德宗说:“应当让李晟自己选择代替自己职权的人。”于是德宗对李晟说:“我为老百姓考虑,已经决定与吐蕃和亲。您既然与吐蕃之间有怨恨,就不可以再回到凤翔节度去领兵,您应当留在朝廷,从早到晚辅佐我;您可以自己选择一个代替您掌管凤翔节度的人。”李晟推荐了都虞候邢君牙。邢君牙是乐寿县人。贞元三年(787年)三月丙午(二十二日),德宗任命邢君牙为凤翔尹兼团练使。丁未(二十三日),加李晟为太尉、中书令,其勋官和封爵还是和原来一样,罢除其一切职务(即解除李晟的兵权、实权)。

【原文】

晟在凤翔尝谓僚佐曰:“魏徵好直谏,余窃慕之。”[1]行军司马李叔度曰:“此乃儒者所为,非勋德所宜。”晟敛容曰:“司马失言[2]。晟任兼将、相,知朝廷得失,不言,何以为臣?”叔度惭而退。及在朝廷,上有所顾问,极言无隐。性沈密,未尝泄于人[3]

【注文】

[1]魏徵(580—643年):唐太宗朝著名的直言敢谏的大臣。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字玄成。他少年孤贫好学。隋朝末年,他曾为道士。他起初为魏郡地方官的幕僚,后跟从反隋的一支军队的领袖李密,又跟从李密投降唐朝。他自己请求安抚山东地区(大致相当于北齐的统治区域),授秘书丞。他被另一支起兵反隋的势力窦建德擒获,任命为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后,他再度归附唐朝,成为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的长子)的洗马(属于太子东宫官),劝建成防止秦王李世民(唐高祖的次子,即后来的唐太宗)夺权。结果,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建成,高祖被迫立世民为太子。不久,让位于世民。李世民即皇帝位后,提拔魏徵为谏议大夫,几次引他进入自己的卧室,访问政事的得失。魏徵性格刚直,知无不言,常常以历代王朝的兴亡作为借鉴,劝唐太宗任用贤臣,远离小人,兼听广纳,减轻民众的赋税、徭役负担,赏罚分明。魏徵前后进谏多达二百多事,他的谏言多被太宗采纳。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魏徵以秘书监的身份参与朝政,引学者校定国家典藏的图书。贞观七年(633年),他担任门下省的长官侍中,成为宰相,参与决策。他主持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等王朝的史书,并亲自撰写《隋书》序论和《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后进封郑国公、拜特进,知门下省事(暂时负责门下省的事务)​‍‌‍​‍‌‍‌‍​‍​‍‌‍​‍‌‍​‍​‍‌‍​‍‌​‍​‍​‍‌‍​‍​‍​‍‌‍‌‍‌‍‌‍​‍‌‍​‍​​‍​‍​‍​‍​‍​‍​‍‌‍​‍‌‍​‍‌‍‌‍‌‍​。当时,连年丰收,天下升平,太宗逐渐丢弃了登基初期的勤俭之风,日渐骄奢,魏徵又提醒太宗要“居安思危”“慎终如始”。后拜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他病死后,太宗感叹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知道得失的镜子。魏徵死后陪葬昭陵(唐太宗的陵墓),著有《魏郑公文集》三卷、《诗集》一卷,并主编《群书治要》。  余:我。

[2]敛容:收起笑容;脸色变严肃。

[3]沈(chén)密:亦作“沉密”,深沉严谨。

【译文】

李晟在凤翔府时,曾经对自己的僚属说:“魏徵喜欢直言进谏,我暗中仰慕他。”行军司马李叔度劝道:“这是身为儒者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德高望重的功臣应当做的事情。”李晟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说:“司马说错了。我李晟兼任将军和宰相之职,知道朝廷政事的得失,如果不说,怎么当臣子呢?”李叔度感到惭愧,退下了。等到李晟回到朝廷做官,每当皇帝有事情询问他的意见,他都直言规劝,没有隐瞒。李晟的性格深沉严谨,从来不将自己与皇帝商议政事的谈话泄漏给任何人。

【原文】

辛亥,马燧入朝。燧既来,诸军皆闭壁不战,尚结赞遽自鸣沙引归[1]。其众乏马,多徒行者。

【注文】

[1]闭壁:关闭城门。谓只守不战。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三月辛亥(二十七日),马燧到京城朝见皇帝。马燧既然回朝廷了,各路军队就都关闭城门,只守不战。尚结赞仓促地从鸣沙县率领着军队回到吐蕃境内。他的军队缺乏马匹,有很多士兵都是步行回去的。

【原文】

崔浣见尚结赞,责以负约。尚结赞曰:“吐蕃破朱泚,未获赏,是以来。而诸州各城守,无由自达。盐、夏守者以城授我而遁,非我取之也。今明公来,欲践修旧好,固吐蕃之愿也[1]。今吐蕃将、相以下,来者二十一人,浑侍中尝与之共事,知其忠信[2]。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皆信厚闻于异域,请使之主盟。”[3]

【注文】

[1]明公:古代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2]浑侍中:即浑瑊。侍中为唐中央三省之一门下省的长官。在这里,浑瑊仅仅带侍中之衔,标志官品、身份、地位,并无制度规定的实际职事。

[3]灵州节度使:唐朝使职。负责灵州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一切事务。灵州治回乐(今宁夏吴忠),辖回乐、鸣沙、灵武、怀远、保静、温池县,相当于今宁夏吴忠、青铜峡西南黄河东岸、永宁西南、银川、永宁东北黄河西、盐池西南。  杜希全(?—794年):唐朝中期大将。京兆醴(lǐ)泉(今陕西礼泉)人。他年轻时从军,曾为名将郭子仪的部将,积功升至朔方节度使。他的部队军令严肃,将士们都心悦诚服。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叛乱,叛军占领京城长安,德宗被迫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杜希全闻讯,首先率领军队前往奉天去保护皇帝。他的军队在路途中遭遇叛军截击,死伤甚多。德宗派兵援助,不得前进。杜希全因往救危难之功,加检校户部尚书、行在(皇帝行幸之地)都知兵马使。德宗兴元元年(784),希全又随从德宗避难于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官军收复长安,德宗返回长安后,任命杜希全为检校右仆射,兼灵州大都督、灵盐丰夏等州节度使,封余姚郡王,负责统领西北边防军,防备吐蕃。杜希全将赴灵州(治今宁夏吴忠),向德宗献上《体要》八章,评论政弊,多所规谏,德宗愉快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另撰《君臣箴》一篇赐他。不久,他奉诏兼任夏绥银节度都统,加太子少师。杜希全从西北边防大计出发,上书建议重新修筑位于冲要之地的盐州(治今陕西定边)城​‍‌‍​‍‌‍‌‍​‍​‍‌‍​‍‌‍​‍​‍‌‍​‍‌​‍​‍​‍‌‍​‍​‍​‍‌‍‌‍‌‍‌‍​‍‌‍​‍​​‍​‍​‍​‍​‍​‍​‍‌‍​‍‌‍​‍‌‍‌‍‌‍​。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皇帝下诏,准予重筑盐州城。盐州城筑成后,唐朝的西北边境得以安宁,吐蕃不敢轻易进攻。杜希全长期镇守在黄河西岸,晚年倚仗威势,经常违法行事,德宗多次予以宽容。他后来担心有声望的丰州(治今内蒙古五原西南黄河北岸)刺史李景略取代自己,便诬陷李景略。德宗不得已,为他贬了李景略的官。他又因个人恩怨陷害判官、监察御史李起,德宗只得杀了李起。将士们没有一个不害怕他。贞元十年(794),杜希全病逝。德宗感念旧恩,为他废朝三日,赠司空。

【译文】

崔浣见到尚结赞,指责他违背了唐蕃双方的盟约。尚结赞却辩称:“吐蕃的军队打败了叛将朱泚,却没有获得赏赐,我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又来到唐朝的地盘。而你们负责镇守各个州的官员,没有理由就自己把城送上门了。守卫盐州和夏州的官员自己将城池授予我方,是他们自己逃跑了,不是我方夺取的。现在明公您来了,想履行和修治以往的友好盟约,这本来也是吐蕃的愿望啊。现在,吐蕃王国的将领、宰相以下,共来了二十一人,浑侍中曾经与他们共同工作过,知道他们是忠诚的、可以信赖之人。灵州节度使杜希全、泾原节度使李观都以讲求信义、为人厚道知名于外邦,我请求贵国派遣他们两人前来主持两国的盟会。”

【原文】

夏四月丙寅,浣至长安。辛未,以浣为鸿胪卿,复使入吐蕃语尚结赞曰:“希全守灵,不可出境,李观已改官,今遣浑瑊盟于清水。”且令先归盐、夏二州。五月甲申,浑瑊自咸阳入朝,以为清水会盟使[1]。戊子,以兵部尚书崔汉衡为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特进宋奉朝为都监[2]。己丑,瑊将二万余人赴盟所。

【注文】

[1]清水会盟使:唐朝使职,临时负责奔赴清水,代表唐廷与吐蕃会盟。

[2]司封员外郎:唐朝职事官,即司封司的员外郎。司封司为唐中央尚书省吏部下辖的一个司。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为长官;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为副官。司封郎中、员外郎负责掌管封爵、命妇(受帝王封号的妇女)的等级、朝会、赏赐等事务。  都监:唐朝官名。自中唐以后,朝廷调集几路兵马会战,置都统或都都统为战时最高军事长官,另派宦官为都统监军使,简称“都监”或“都都监”,负责监督带兵出征的将帅。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夏四月丙寅(十二日),崔浣到达长安。辛未(十七日),德宗任命崔浣为鸿胪寺卿,再次派遣他出使吐蕃,让他转告尚结赞:“杜希全正在守卫灵州,不可以出国境,李观已经调任其他官职,现在我方派遣浑瑊到清水参加会盟。”并且唐廷要求吐蕃先归还盐州、夏州。五月甲申(初一日),浑瑊从咸阳县回到京城朝见皇帝,德宗任命他为清水会盟使。戊子(初五日),德宗任命兵部尚书崔汉衡为清水会盟副使,司封员外郎郑叔矩为判官,特进宋奉朝为都监。己丑(初六日),浑瑊率领着两万多名士兵奔赴唐、蕃双方约定的会盟地点。

【原文】

乙巳,尚结赞遣其属论泣赞来言:“清水非吉地,请盟于原州之土梨树[1]。既盟而归盐、夏二州。”上皆许之。神策将马有麟奏:“土梨树多阻险,恐吐蕃设伏兵,不如平凉川坦夷。”[2]时论泣赞已还,丁未,遣使追告之。

【注文】

[1]土梨树:地名。位于原州(今宁夏固原)境内。

[2]神策将:唐朝后期的主要禁军——神策军的将领。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táo)郡(治今甘肃临潭)设立神策军,以临洮太守充神策军使。安禄山叛乱,兵马使卫伯玉率领神策军一千多人参与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围攻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安庆绪的战役。唐军败绩,卫伯玉与观军容使鱼朝恩退保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西)。当时,临洮已经被吐蕃攻陷,但这支军队仍然沿用神策军号。肃宗上元元年(760年),任命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后又以陕州节度使郭英兼领此军。郭英去职后,神策军遂由宦官鱼朝恩控制。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唐代宗逃奔陕州​‍‌‍​‍‌‍‌‍​‍​‍‌‍​‍‌‍​‍​‍‌‍​‍‌​‍​‍​‍‌‍​‍​‍​‍‌‍‌‍‌‍‌‍​‍‌‍​‍​​‍​‍​‍​‍​‍​‍​‍‌‍​‍‌‍​‍‌‍‌‍‌‍​。鱼朝恩率领神策军在此地迎接代宗。收复长安后,神策军归于皇宫,成为禁军。唐德宗为了加强禁军的力量,于兴元元年(784年)分神策军为左、右厢,以宦官充左、右厢都知兵马使,掌管这支禁军。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也由宦官充任。神策军成为宦官控制下的禁军部队,也是唐中后期宦官得以操纵皇帝废立的主要工具。神策军不仅宿卫皇宫,还担负出征、驻防任务,衣粮赏赐优于其他军队,因而驻守边疆的其他诸军也要求遥属神策军。唐德宗时,神策军兵员增至十五万人。但到晚唐时代,神策军逐渐腐化,京城的富家子弟贿赂宦官,挂名军籍,未经战阵,战斗力日益衰败。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攻入长安,神策军纷纷溃败。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地方强藩的军将朱温(又名朱全忠,他当时占据富庶的汴州及附近地区,任宣武节度使。后来他推翻唐朝,建立后梁,是为梁太祖)诛杀宦官,神策军遂废。  平凉川:地名,即平凉县,隶属于原州,相当于今甘肃平凉。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五月乙巳(二十二日),尚结赞派遣他的下属论泣赞前来告知唐廷:“清水不是一个吉利的场所,我方请求在原州的土梨树举行会盟。会盟之后,我方将盐、夏二州归还给你们。”德宗同意了吐蕃的全部要求。神策军的军将马有麟向皇帝上奏:“土梨树这个地方有很多险要之处,担心吐蕃在此地设置伏兵,不如平凉川这个地方平坦。”当时,论泣赞已经回去了。丁未(二十四日),唐廷派遣使者追到论泣赞,告知他会盟地点变更。

【原文】

初,韩滉荐刘玄佐可使将兵复河、湟,上以问玄佐,玄佐亦赞成之。滉薨,玄佐奏言:“吐蕃方强,未可与争。”上遣中使劳问玄佐,玄佐卧而受命。张延赏知玄佐不可用,奏以河、湟事委李抱真,抱真亦固辞。皆由延赏罢李晟兵柄,故武臣皆愤怒解体,不肯为用故也。

【译文】

起初,韩滉向皇帝推荐刘玄佐,说可以用刘玄佐率兵恢复河、湟地区。德宗就这一打算询问刘玄佐,刘玄佐也赞成这项决策。韩滉死了,玄佐却跟德宗说:“吐蕃正处于强势,我们不可以在此时与它交战。”德宗派遣宦官去慰劳刘玄佐,刘玄佐躺在床上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张延赏知道刘玄佐不可以任用,就向皇帝上奏,建议将恢复河、湟地区的事务委托给李抱真去执行,李抱真也坚决推辞。出现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张延赏向德宗进言,罢去了李晟的兵权,因此武臣都感到愤怒,人心离散,不肯为朝廷效力。

【原文】

浑瑊之发长安也,李晟深戒之,以盟所为备不可不严。张延赏言于上曰:“晟不欲盟好之成,故戒瑊以严备。我有疑彼之形,则彼亦疑我矣。盟何由成?”上乃召瑊,切戒以推诚待虏,勿自为猜贰以阻虏情[1]

【注文】

[1]猜贰:疑忌,有二心。

【译文】

浑瑊从长安出发,去与吐蕃会盟,李晟极力告诫浑瑊,叮嘱他在会盟地点设置的防备措施不可以不严格。张延赏却对德宗说:“李晟不愿意我方与吐蕃成功订立友好盟约,因此他告诫浑瑊,让浑瑊严加防备。如果我方有怀疑对方的表现,那么对方也会怀疑我方的。照这样,怎么能达成友好盟约呢?”德宗于是召来浑瑊,严肃告诫他,要求他以诚心对待吐蕃使者,不要自己疑忌对方,阻断了吐蕃前来议和的情意。

【原文】

瑊奏吐蕃决以[闰五月]辛未盟,延赏集百官,以瑊表称诏示之,曰:“李太尉谓吐蕃和好必不成,此浑侍中表也,盟日定矣。”[1]晟闻之,泣谓所亲曰:“吾生长西陲,备谙虏情,所以论奏,但耻朝廷为犬戎所侮耳。”[2]

【注文】

[1]李太尉:这里指李晟。唐人习惯以姓氏加官号称呼人。

[2]陲:边疆,靠边界的地方。  谙:熟悉,精通。

【译文】

浑瑊向德宗上奏,称吐蕃决定以贞元三年(787年)闰五月辛未(十九日)举行会盟。张延赏召集朝廷的所有官员,将浑瑊的这份上表展示给大家看,并说:“李太尉认为我方与吐蕃订立友好盟约一定不能成功,这是浑侍中(指浑瑊)的上表,双方会盟的日期已经确定了。”李晟听说了此事,哭着对自己亲近的人倾诉:“我生长在西部边疆地区,精通吐蕃的情况。我之所以发表这样的意见,只是因为我以朝廷被犬戎(在这里,李晟借用历史上的犬戎来指代吐蕃)侮辱为耻啊。”

【原文】

上始命骆元光屯潘原,韩游瓌屯洛口,以为瑊援[1]。元光谓瑊曰:“潘原距盟所且七十里,公有急,元光何从知之?请与公俱​‍‌‍​‍‌‍‌‍​‍​‍‌‍​‍‌‍​‍​‍‌‍​‍‌​‍​‍​‍‌‍​‍​‍​‍‌‍‌‍‌‍‌‍​‍‌‍​‍​​‍​‍​‍​‍​‍​‍​‍‌‍​‍‌‍​‍‌‍‌‍‌‍​。”瑊以诏指固止之。元光不从,与瑊连营相次,距盟所三十余里。元光壕栅深固,瑊壕栅皆可逾也[2]。元光伏兵于营西,韩游瓌亦遣五百骑伏于其侧,曰:“若有变,则汝曹先趣柏泉,以分其势。”[3]

【注文】

[1]洛口:地名,即水洛口,位于瓦亭川东北。

[2]壕:护城河,沟。  栅: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障碍物。

[3]柏泉:县名。即百泉县,隶属于原州,相当于今宁夏固原东南。此地当时已经没入吐蕃。

【译文】

德宗开始命令骆元光率军驻扎在潘原县,韩游瓌领兵驻扎在洛口,作为浑瑊的援军。骆元光对浑瑊说:“潘原县距离会盟的地点还有七十里远,如果您在那里出现紧急情况,我骆元光怎么能够知道呢?我请求与您一块儿奔赴会盟之地。”浑瑊以皇帝的诏书为理由,坚决制止骆元光率兵跟随自己一道奔赴会盟场所。骆元光不听,坚持率军与浑瑊的军营相邻,距离会盟的地点三十多里。骆元光的兵营将壕沟、栅栏建造得很深,而且坚固,而浑瑊兵营的壕沟、栅栏都是可以跨越的。骆元光在自己军营的西边设置了伏兵,韩游瓌也派遣五百名骑兵埋伏在骆元光兵营的旁边,并说:“如果出现变故,那么你们就先赶赴柏泉,以分散对方的兵力。”

【原文】

尚结赞与瑊约,各以甲士三千人列于坛之东西,常服者四百人从至坛下[1]。辛未,将盟,尚结赞又请各遣游骑数十更相觇索,瑊皆许之[2]。吐蕃伏精骑数万于坛西,游骑贯穿唐军,出入无禁。唐骑入虏军,悉为所擒,瑊等皆不知。入幕,易礼服。虏伐鼓三声,大噪而至,杀宋奉朝等于幕中。瑊自幕后出,偶得他马乘之,伏鬛入其衔,驰十余里,衔方及马口,故矢过其背而不伤[3]。唐将卒皆东走,虏纵兵追击,或杀、或擒之,死者数百人,擒者数千余人,崔汉衡为虏骑所擒。浑瑊至其营,则将卒皆遁去,营空矣。骆元光发伏兵成陈以待之,虏追骑愕眙[4]。瑊入元光营,追骑顾见邠宁军西驰,乃还[5]。元光以辎重资瑊,与瑊收散卒,勒兵整陈而还。

【注文】

[1]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

[2]觇(chān):看,偷偷地查看。  索:搜寻,寻求。

[3]鬛(liè):兽类颈上的长毛。  衔:马嚼子,即连着缰绳上套在马嘴巴上的金属部分,借以控制马匹的活动。骑手一拉缰绳,马嚼子就被拉进马嘴巴里,骑手就这样来控制马匹的行进速度或者让马停步。

[4]愕(è)眙(yí):惊视。

[5]邠宁军:指邠宁节度使统领的军队。

【译文】

尚结赞与浑瑊相约,各自带领身穿铠甲的三千名士兵,分别排列在坛的东边和西边,各自领着四百名身穿便装的士兵随从到坛的下面。(闰五月)辛未(十九日),在双方举行盟会的前夕,尚结赞又请求各自派遣几十名游散的骑兵轮流察看、搜寻,浑瑊都同意了。吐蕃在坛的西边埋伏了几万名精锐骑兵,游散的骑兵贯通于唐军之中,没有任何障碍地出入。唐军的骑兵一进入吐蕃军队之中,都被其抓获,浑瑊等对这些状况都不知情。浑瑊进入帷幕之中,更换礼服。吐蕃军击打三声战鼓,大喊大叫着出现了。他们在帐幕中杀死了宋奉朝等人。浑瑊从帐幕后面逃出,偶然之间获取了他人的一匹马,他骑着这匹马,将这匹马颈上的长毛塞进马嚼子里,快速奔跑了十多里,马嚼子才塞进马的嘴巴里,因此飞来的箭越过了他的背,却没有伤到他。唐军的将士们都往东逃跑了,吐蕃放任士兵们去追击他们。唐军有的被杀,有的被活捉,死了好几百人,有几千人被抓获,崔汉衡被吐蕃骑兵活捉。浑瑊回到自己的军营,他手下的将士们全都逃走了,整个兵营都空了。骆元光派出伏兵排列好战斗阵势,等待浑瑊的归来,这让前来追击的吐蕃骑兵大吃一惊。浑瑊跑入骆元光的军营,吐蕃的追兵回头一看,见唐朝邠宁节度的军队向西边快速奔来,才撤退。骆元光将自己部队的后勤物资用来资助浑瑊,与浑瑊共同收集失散的士兵,操练军队、排列好阵势,回到唐朝​‍‌‍​‍‌‍‌‍​‍​‍‌‍​‍‌‍​‍​‍‌‍​‍‌​‍​‍​‍‌‍​‍​‍​‍‌‍‌‍‌‍‌‍​‍‌‍​‍​​‍​‍​‍​‍​‍​‍​‍‌‍​‍‌‍​‍‌‍‌‍‌‍​。

【原文】

是日,上视朝,谓诸相曰:“今日和戎息兵,社稷之福。”[1]马燧曰:“然。”柳浑曰:“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2]。今日之事,臣窃忧之。”李晟曰:“诚如浑言。”上变色曰:“柳浑书生,不知边计;大臣亦为此言邪!”皆伏地顿首谢,因罢朝。是夕,韩游瓌表言:“虏劫盟者兵临近镇。”上大惊,衔递其表以示浑[3]。明旦,谓浑曰:“卿书生,乃能料敌如此其审邪!”上欲出幸以避吐蕃,大臣谏而止。

【注文】

[1]视朝:临朝听政。

[2]柳浑(715—789年):唐朝中期大臣、德宗朝宰相。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原名载,字夷旷,一字惟深。他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考中进士。唐肃宗时代,他担任监察御史。唐代宗时,他迁任江西判官、袁州(治今江西宜春)刺史。唐德宗时,他迁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在中央担任负责规劝皇帝的谏官。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叛乱,德宗逃奔奉天。柳浑微服奔赴奉天。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他以兵部侍郎任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当时,德宗派浑瑊去和吐蕃会盟,柳浑坚决认为这项决策是不可行的。结果,吐蕃派兵劫杀唐朝使者,会盟果然不成。当时,另一名宰相张延赏弄权,嫉恨柳浑的正直,于是,柳浑被罢为散骑常侍,为谏官,从三品,但仅仅表示官品、身份、地位,无实权。

[3]衔:前后相接。

【译文】

这一天,德宗举行朝会听政,对各位宰相说:“今天,我们与吐蕃停止用兵,这是国家的福分。”马燧附和着说:“是啊。”柳浑却称:“吐蕃就是豺狼,我方与他们之间的战争不是靠盟约、誓言就能结束的。对今天的会盟,我暗自担忧。”李晟也说:“真的就像柳浑所说的那样。”德宗的脸色都变了,喝道:“柳浑是一介书生,不了解边地的情况;朝廷的重臣(指李晟)怎么也这样说呢!”大家都跪在地上,叩头下拜,向皇帝谢罪,因此而结束了朝会。就在当天晚上,韩游瓌向朝廷上表,称:“吐蕃劫持了我方参加会盟的使者,正在逼近我所统领的邠宁节度的辖地。”德宗非常吃惊,前后相接地将表递给柳浑看。第二天早晨,德宗称赞柳浑:“您虽然是一介书生,却能够如此周密地预料敌人的情况啊!”德宗想逃离京城长安,以避开吐蕃的进攻,他因为大臣进谏言而停止了这一打算。

【原文】

李晟大安园多竹,复有为飞语者,云:“晟伏兵大安亭,谋因仓猝为变。”[1]晟遂伐其竹。

【注文】

[1]大安园:别业名。位于唐都长安城南边的大安坊,邻近南边的安化门。这是李晟在长安城郊所置的别业。  飞语:民间流传的话,犹指流言。  大安亭:位于李晟的大安园内。

【译文】

李晟的大安园里种植了很多竹子,民间又流传着这样的话:“李晟在大安园的亭子里布置好了伏兵,图谋乘着朝廷面临紧迫情况之时发动叛变。”李晟于是将大安园里的竹子都砍掉了。

【原文】

癸酉,上遣中使王子恒赍诏遗尚结赞,至吐蕃境,不纳而还[1]。浑瑊留屯奉天。

【注文】

[1]赍(jī):怀抱着,带着。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闰五月癸酉(二十一日),德宗派遣宦官王子恒带着自己的诏书,去交给尚结赞。王子恒到达吐蕃的境内,尚结赞不接受德宗的诏书,王子恒就回来了。浑瑊的军队留在奉天县驻守。

【原文】

甲戌,尚结赞至故原州,引见崔汉衡等曰:“吾饰金械,欲械瑊以献赞普[1]。今失瑊,虚致公辈。”又谓马燧之侄弇曰:“胡以马为命,吾在河曲,春草未生,马不能举足,当是时,侍中渡河掩之,吾全军覆没矣[2]!所以求和,蒙侍中力,今全军得归,奈何拘其子孙!”命弇与宦官俱文珍、浑瑊将马宁俱归,分囚崔汉衡等于河、廓、鄯州[3]​‍‌‍​‍‌‍‌‍​‍​‍‌‍​‍‌‍​‍​‍‌‍​‍‌​‍​‍​‍‌‍​‍​‍​‍‌‍‌‍‌‍‌‍​‍‌‍​‍​​‍​‍​‍​‍​‍​‍​‍‌‍​‍‌‍​‍‌‍‌‍‌‍​。上闻尚结赞之言,由是恶马燧。六月丙戌,以马燧为司徒兼侍中,罢其副元帅、节度使[4]

【注文】

[1]故原州:地名。唐代宗广德初年,原州城没于吐蕃,城池变成废墟,因此称为“故”。  械: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

[2]弇:音yǎn。

[3]俱文珍(?—813年):唐代后期宦官。他跟从义父姓,名刘贞亮。他的性格刚烈,个性专悍。他曾经担任监军,负责监督宣武军(即汴宋节度使,治今河南开封)时,置亲兵上千人,开启宦官领兵的先例。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他被吐蕃军俘虏,后被放回。永贞元年(805年),俱文珍联合其他一些宦官、地方军将逼迫身患重病的唐顺宗李诵退位为太上皇,拥立顺宗的长子李纯即皇帝位,是为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俱文珍累迁至右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事,总揽宫廷内宦官衙署的一切事务。后来,俱文珍因为擅杀东川节度使李康,又与另一位神策军护军中尉(系掌管禁军的宦官)不和,激起众怒,宫中的宦官亦群起而攻击他。俱文珍渐渐失去了皇帝的恩宠。他在元和八年(813年)死去。宪宗感念他曾经拥立自己即皇帝位的功劳,赠开府仪同三司(唐朝最高文散阶,从一品)。

[4]司徒:唐朝官名,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正一品。本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之重臣,无所不统。但在唐朝,司空仅作为大臣的加官(只表示身份、官位的荣誉衔),无实际职掌。  节度使:这里指马燧担任的河东节度使之职。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闰五月甲戌(二十二日),尚结赞到达原州的故城,引见崔汉衡等人,说:“我准备好了金制的刑具,想用来铐浑瑊,献给赞普。现在,我们失掉了浑瑊,只是把你们这帮没用的人给抓来了。”他又对马燧的侄子马弇说:“我们胡人将马视为自己的命根子。我在河曲的时候,到了春季,草没有长出来,我们的马不能跨步。如果在当时,侍中(指马燧)渡过黄河袭击我们,我们的军队肯定全部被消灭了!所以我才向你们求和,承蒙侍中的力量,我们的军队现在能够全部回国,我们为什么要扣押侍中的子孙呢!”尚结赞命令马弇与宦官俱文珍、浑瑊的部将马宁一道回唐朝,分别将崔汉衡等人囚禁在河州、廓州、鄯州。德宗听说了尚结赞的这番话,因此开始讨厌马燧。六月丙戌(初五日),德宗将马燧调为司徒兼侍中,解除他的副元帅、节度使之职(实际上是解除兵权)。

【原文】

初,吐蕃尚结赞恶李瑊(1)、马燧、浑瑊,曰:“去三人,唐可图也。”于是离间李晟,因马燧以求和,欲执浑瑊以卖燧,使并获罪,因纵兵直犯长安,会失浑瑊而止。张延赏惭惧,谢病不视事。

【译文】

起初,吐蕃大臣尚结赞厌恶唐将李晟、马燧、浑瑊,说:“除去了这三个人,我们就可以谋取唐朝了。”于是,尚结赞设计离间李晟与唐廷的关系,通过马燧去向唐廷请求议和,想趁双方盟会之机逮住浑瑊,然后再出卖马燧,让这三名将领都遭罪,吐蕃好放任士兵直接进攻唐都长安。恰巧在双方会盟之时,浑瑊逃脱了,尚结赞的这项计策就只好中止了。张延赏感到羞愧恐惧(因为当初是他力主与吐蕃会盟,对吐蕃以诚相待,不设防备),以生病为托辞,不再管理政事。

【原文】

吐蕃之戍盐、夏者,馈运不继,人多病疫思归[1]。尚结赞遣三千骑逆之,悉焚其庐舍,毁其城,驱其民而去。灵盐节度使杜希全遣兵分守之[2]

【注文】

[1]馈:进献,进食于人。

[2]灵盐节度使:唐朝使职。负责灵州、盐州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一切事务。

【译文】

驻守在盐州、夏州的吐蕃兵,因为粮食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很多人都染上了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盼着回国。尚结赞派遣三千名骑兵去迎接留守在盐州、夏州的士兵,烧毁了他们的所有房屋,毁掉了盐州和夏州地区的城池,驱逐了当地的百姓,然后撤退了。灵盐节度使杜希全派出军队分别镇守这些地区。

【原文】

壬寅,李泌与李晟、马燧、柳浑俱入见,泌谓上曰:“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虽陛下必不听,然臣今日对二人言之,欲其不自疑耳。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惋而反仄,恐中外之变不日复生也[1]。今晟、燧富贵已足,苟陛下坦然待之,使其自保无虞,国家有事则出从征伐,无事则入奉朝请,何乐如之?故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上曰:“朕始闻卿言,耸然不知所谓,及听卿剖析,乃知社稷之至计也。朕谨当书绅,二大臣亦当共保之[2]​‍‌‍​‍‌‍‌‍​‍​‍‌‍​‍‌‍​‍​‍‌‍​‍‌​‍​‍​‍‌‍​‍​‍​‍‌‍‌‍‌‍‌‍​‍‌‍​‍​​‍​‍​‍​‍​‍​‍​‍‌‍​‍‌‍​‍‌‍‌‍‌‍​。”晟、燧皆起,泣谢。时关东防秋兵大集,国用不充。上问李泌,以复府兵之策[3]。对曰:“今岁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今粟斗直钱百五十,为钱三百六万缗[4]。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粟可籴,未暇议复府兵也[5]。”上曰:“然将奈何?亟减戍卒归之,何如?”对曰:“陛下诚能用臣之言,可以不减戍卒,不扰百姓,粮食皆足,粟麦日贱,府兵亦成。”上曰:“果能如是,何为不用!”对曰:“此须急为之,过旬日则不及矣。今吐蕃久居原、兰之间,以牛运粮,粮尽,牛无所用。请发左藏恶缯染为彩缬,因党项以市之,每头不过二三匹,计十八万匹,可致六万余头[6]。又命诸冶铸农器,籴麦种,分赐缘边军镇,募戍卒,耕荒田而种之,约明年麦熟倍偿其种,其余据时价五分增一,官为籴之,来春种禾亦如之。关中土沃而久荒,所收必厚。戍卒获利,耕者浸多。边地居人至少,军士月食官粮,粟麦无所售,其价必贱,名为增价,实比今岁所减多矣。”上曰:“善。”即命行之。

【注文】

[1]反仄(zè):辗转不安,动荡不定。

[2]绅:古代士大夫系的大带子,束带。

[3]府兵:西魏、北周至隋、唐前期的兵制。西魏大统年间,宇文泰创立了府兵制度。这一制度在建立之初,大量吸纳鲜卑人,收编一些乡兵。府兵设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的组织系统,每开府各领一军。士兵各从将军之姓,带有鲜卑部落兵制色彩。北周武帝时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府兵的军士改称侍官,隶属于皇帝,不隶属于柱国,同时,又广泛招募汉民入伍。同时,府兵免除徭役、赋税,其家属编入军籍,不隶属于地方上的州、县。隋朝初年,府兵的军府改为骠(piào)骑府,有时亦置车(jū)骑府,与骠骑府并行。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皇帝杨坚下诏,命令府兵的户籍归地方上的州、县,实现军民同籍,标志着兵农合一的完成,但府兵本身仍然归军府统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将府兵的骠骑府改为鹰扬府。唐初一度恢复骠骑府、鹰扬府的旧称。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改为折冲府,设折冲都尉与果毅都尉。府兵由军府州的被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自耕农)充任,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征发男丁多的家庭,后征发男丁少的家庭。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服役期限为二十一岁至五十九岁。府兵本身免除赋税、徭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和服兵役途中的粮食均需自备。府兵平时务农,农闲时练兵。府兵的主要任务是轮流到京城宿卫和供国家征发、调拨。如有战争,由朝廷临时任命将领统率出征。调遣府兵时,必须持兵部所下的鱼符,经过州的长官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战事结束,则兵回归各自的军府,将领归于朝廷。这使将帅不得专门统领军队,无法拥兵自重。府兵的军府最多时有六百三十三个,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京城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军府达二百六十一个,占三分之一强,意在“重内轻外”“居重驭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每府的兵额由八百人至一千二百人。编制单位有团、旅、队、火。每个团有二百至三百人。府兵在唐初具有较强的战斗力,为军队中的骨干。府兵制建立在拥有土地的自耕农大量存在的基础上,是兵民合一的体制。唐高宗之后,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失去土地。这使府兵征发制失去赖以实施的条件。再加上战争频繁,兵役繁重,迫使百姓逃避赋税和徭役,士兵逃亡​‍‌‍​‍‌‍‌‍​‍​‍‌‍​‍‌‍​‍​‍‌‍​‍‌​‍​‍​‍‌‍​‍​‍​‍‌‍‌‍‌‍‌‍​‍‌‍​‍​​‍​‍​‍​‍​‍​‍​‍‌‍​‍‌‍​‍‌‍‌‍‌‍​。到唐玄宗时代,轮流负责宿卫的士兵缺乏,征发和调拨府兵防御更是缺人,更难实施。府兵制已经名存实亡。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军府已经无兵可发,于是朝廷正式废除府兵制。此后,折冲府仅存空名。但终唐之世,折冲府的空名仍然存在。

[4]斗: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

[5]籴(dí):官方出钱向民间购买粮食或其他实物。

[6]缬(xié):有花纹的纺织品。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六月壬寅(二十一日),李泌与李晟、马燧、柳浑一道面见皇帝。李泌对德宗说:“李晟、马燧为国家立下了大功,听说有人进谗言中伤他们,虽然陛下一定不会听从这些谗言,可是我今天还是要当着这两位功臣的面说这些话,为了让他们自己不感到被猜疑。陛下万一伤害他们,那么宿卫的将士、地方方镇的官吏没有不感到愤怒、惋惜和辗转不安的,恐怕不久朝廷的内外就又会发生变故。现在,李晟、马燧已经足够富贵了,如果陛下没有顾虑地对待他们,让他们觉得能够保护好自己,没有忧虑,国家有事情,就让他们领兵外出,去征讨,国家没有事情就让他们回到朝廷,这样做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因此,我希望陛下不要因为这两位大臣的功劳大就疑忌他们,两位大臣不要因为自己地位高而担心被猜疑,那么天下就永远不会有事了。”德宗说:“我刚开始听您所说的话,觉得惊异,不知道您所指的是什么。等到听完您的分析,才知道您所说的是维护国家最好的计策啊。我应当谨慎地将您的这席话书写在我的衣服的束带上,李晟、马燧两位大臣,也应当由大家来共同保护。”李晟、马燧都起身了,哭泣着拜谢皇帝。当时,关东地区的防秋兵大规模集结起来了,国家却没有足够的经费来供养他们。德宗就此事询问李泌,想寻求恢复府兵制度的计策。李泌答:“今年,国家从关东地区征发了十七万士兵到京城西边镇守,预计这批军队每年吃二百零四万斛小米。现在,小米每斗值一百五十钱,这批军队每年吃的小米值三百零六万缗钱。国家近来遭遇饥荒、兵乱,经费不足。即便是国家有钱,也没有办法向民间买到小米,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恢复府兵制度啊。”德宗问:“那该怎么办?急切地裁减镇守的士兵,让他们回家,怎么样?”李泌答:“陛下如果真的能够采纳我的建议,就可以不用裁减镇守的士兵,不会侵扰百姓,粮食供应都会充足,小米、小麦会越来越便宜,府兵制度也能够再次恢复。”德宗欣喜地说:“如果真的能达到这种效果,我怎么会不采纳您的建议呢!”李泌具体陈述道:“这项计策必须马上执行,过了十天再施行就达不到效果了。现在,吐蕃人在原州、兰州之间已经生活很久了。他们用牛来运输粮食,粮食吃光了,牛就没有用处了。我请求征发左藏内劣质的彩色丝织品,制成彩色有花纹的纺织品,我们通过党项人与吐蕃人进行交换,吐蕃人的每头牛可以换取的丝织品不超过两三匹,总计可以换取十八万匹,我们可以获得六万多头牛。我们又命令相关部门冶炼、铸造农具,向民间购买小麦的种子,将这些种子分别赐给沿边地区的各个军镇,招募士兵镇守,耕种荒地、种植小麦。大约明年麦子熟了的时候,再加倍偿还种子。剩下的小麦,在当时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上浮百分之二十,由官方买进,到来年春季播种庄稼,也照这种办法进行。关中地区土地肥沃,而且荒芜的时间很长了。(如果现在播种)这片土地上的收成一定会丰厚。守卫在此地的士兵们获得好处,耕种这片土地的人就会逐渐增多。边疆地区人口少,士兵们每个月吃官方发给的粮食,小米、小麦没有市场可供出售,它们的价格一定会低廉,名义上说加价了,其实比今年所减去的价格还多呢。”德宗说:“好。”他立即命令按照李泌的计策去执行。

【原文】

泌又言:“边地官多缺,请募人入粟以补之,可足今岁之粮。”上亦从之,因问曰:“卿言府兵亦集,如何?”对曰:“戍卒因屯田致富,则安于其土,不复思归。旧制,戍卒三年而代,及其将满,下令有愿留者,即以所开田为永业[1]。家人愿来者,本贯给长牒续食而遣之[2]。据应募之数,移报本道,虽河朔诸帅得免更代之烦,亦喜闻矣[3]。不过数番,则戍卒皆土著,乃悉以府兵之法理之,是变关中之疲弊为富强也[4]。”上喜曰:“如此,天下无复事矣。”泌曰:“未也。臣能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上曰:“计将安出?”对曰:“臣未敢言之,俟麦禾有效,然后可议也。”上固问,不对。泌意欲结回纥、大食、云南,与共图吐蕃,令吐蕃所备[者]多,知上素恨回纥,恐闻之不悦,并屯田之议不行,故不肯言[5]。既而戍卒应募愿耕屯田者什五六。

【注文】

[1]永业:即永业田,又称世业田​‍‌‍​‍‌‍‌‍​‍​‍‌‍​‍‌‍​‍​‍‌‍​‍‌​‍​‍​‍‌‍​‍​‍​‍‌‍‌‍‌‍‌‍​‍‌‍​‍​​‍​‍​‍​‍​‍​‍​‍‌‍​‍‌‍​‍‌‍‌‍‌‍​。唐朝初年,国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凡是国家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永业田,十分之八为口分田。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子孙。受田者年老或死时,口分田交还政府。土地买卖限制放宽。凡是民众迁移至他处、极端贫困者,可以卖永业田。凡是从人多地少之处迁往人少地多之处的,可以卖口分田。

[2]长牒:唐代一种公文。由本地发给奔赴远处的镇守士兵的家属,他们在所经过的地方可以凭此证吃饭,直到抵达士兵镇守之地。

[3]河朔:亦称河朔三镇、河北三镇,是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的三个方镇魏博、成德、卢龙(幽州)的合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唐廷无法完全铲除安史叛军的势力,于是与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将进行妥协,将河北地区的三镇魏博、成德、卢龙授予安史降将。这三镇的辖境前后有变化。魏博镇治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常辖有魏州、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博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北)、卫州(治今河南卫辉)、澶(chán)州(治今河南清丰西南)、相州(治今河南安阳)。成德镇治恒州(治今河北正定),常辖有恒州、赵州(治今河北赵县)、深州(治今河北深州西南)、冀州(治今河北冀州)。卢龙镇治幽州(治今北京城区),常辖有幽州、蓟州(治今天津蓟州区)、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平州(治今河北卢龙)、涿州(治今河北涿州)、檀州(治今北京密云区)、妫(guī)州(治今河北怀来东南)、瀛州(治今河北河间)、莫州(治今河北任丘北)。河北三镇节度使自己统领军队,自主任命辖区内的文武官吏,赋税不上缴朝廷。节度使的继任不听朝廷之命,或传给子孙,或由部将继任,或部将杀主自代。直到唐朝灭亡百余年的时间,河北三镇名义上是唐朝的地方藩镇,实际上等同于独立王国。在中晚唐时代,这一区域长期在武人的统治下,有尚武的传统,沾染胡化之风。

[4]番:即番上,军士轮流驻守。在唐代,府兵的军人宿卫或守卫边地,一般以三年为期限,轮番代替。违反期限者要受到惩罚。唐高宗时代开始,府兵多不按时更换、不轮番宿卫或守卫边地,府兵番上之制渐渐废弛。

[5]大食: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亦作多食、多氏、大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遣使来唐。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创立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建都于大马士革(今叙利亚大马士革),唐称之为“白衣大食”(即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先后攻破周边的波斯(今伊朗半岛建立的国家)、西域的一些国家,号称强兵四十万。唐玄宗开元初年,白衣大食派遣使者向唐朝进贡良马等。开元十三年(725年),白衣大食又派遣使者向唐朝进贡当地的特产。玄宗天宝九载(750年),阿布·阿拔斯推翻白衣大食,建都于巴格达(今伊拉克巴格达),唐朝称之为“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中亚的各国都被它攻击。第二年,唐朝军将高仙芝率兵与黑衣大食在怛(dá)逻斯(又作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唐时为西北地区的交通中心之一)交战,相持三天,仙芝大败。唐军中有工匠被俘虏,造纸、纺织、壁画等多种工艺技术通过中亚地区,经过大食,传播到西方。后来,唐朝与大食往来不绝。不少大食商人到唐朝经商,还有的商人安家于唐朝。  云南:即南诏,在唐代,西南地区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政权。唐初为蒙舍诏,以巍山(今云南巍山)为首府。唐玄宗开元年间,其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当地另外五诏,将统治中心迁到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因为蒙舍诏在其他五诏之南,因此称为南诏。它全盛时期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南诏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用奴隶劳动,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部分吸收唐朝的政治制度,流行佛教。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译文】

李泌又向德宗进言:“边疆地区的官员有很多缺额,我请求招募人向国家捐献粮食,任命捐献粮食的人去补充边境地区的官员,用这种办法可以补足今年的粮食。”德宗也听从了他的建议,趁机问李泌:“您说府兵也集结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李泌答:“驻守在当地的士兵因为耕种田地而富裕起来,就会安心地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不再想着要回到故乡。按照以往的旧制度,轮流宿卫的士兵三年更换一次。等到期限快到之时,朝廷下令愿意留下来的士兵,就将他们所开垦的土地变为永业田。其家人愿意到这里来的,当地的地方官给予长牒,让他们在路途中凭此证吃饭,直到他们到达士兵的驻守之地。根据招募的人数,汇报给本地长官。即使是河朔地区的节度使,也能够免除士兵轮番更换的烦恼,他们听到这个消息也会乐意的。这样做几次,那么,驻守的士兵都会变成本地的土著居民,朝廷于是都用管理府兵的办法来管理他们​‍‌‍​‍‌‍‌‍​‍​‍‌‍​‍‌‍​‍​‍‌‍​‍‌​‍​‍​‍‌‍​‍​‍​‍‌‍‌‍‌‍‌‍​‍‌‍​‍​​‍​‍​‍​‍​‍​‍​‍‌‍​‍‌‍​‍‌‍‌‍‌‍​。这能将人力疲惫、物资缺乏的关中变为富庶、强盛之地。”德宗高兴地说道:“照这样做,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事了。”李泌却说:“还不会这样。我有办法能够不用我们的士兵,而让吐蕃自己就陷入困顿的境地。”德宗问:“您的计策是什么?”李泌答:“我还不敢说。等到麦子、禾苗的计策取得成效,然后再议论这项计策。”德宗坚持追问李泌,可李泌就是不答。李泌打算联合回纥、大食、云南,与这些外部势力共同图谋对付吐蕃,迫使吐蕃防备很多敌人。但是,李泌知道德宗向来怨恨回纥,担心他在这个时候将这项计策和盘托出,德宗听了会不高兴,连自己所提出的屯田的建议也实行不了,因此李泌不肯说。不久,被朝廷招募来镇守的士兵当中,愿意留在当地耕种田地的达十分之五六。

【原文】

左仆射同平章事张延赏薨。

【译文】

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张延赏去世了。

【原文】

秋八月,吐蕃尚结赞遣五骑送崔汉衡归,且上表求和。至潘原,李观语之,以“有诏不纳吐蕃使者”,受其表而却其人。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秋八月,吐蕃大臣尚结赞派遣五名骑兵护送崔汉衡回到唐朝,并且上表请求议和。这一行人到达潘原县,李观告诉他们,以“皇上有诏书,不能接纳吐蕃使者”为理由,接受了吐蕃的上表,却拒绝接待吐蕃使者。

【原文】

戊申,吐蕃帅羌、浑之众寇陇州,连营数十里,京城震恐。九月丁卯,遣神策将石季章戍武功,决胜军使唐良臣戍百里城[1]。丁巳,吐蕃大掠汧阳、吴山、华亭,老弱者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2]。驱丁壮万余口悉送安化峡西,将分隶羌、浑[3]。乃告之曰:“听尔东向哭辞乡国。”众大哭,赴厓谷死伤者千余人。未几,吐蕃之众复至,围陇州,刺史韩清沔与神策副将苏太平夜出兵击却之[4]

【注文】

[1]决胜军使:唐朝使职,负责统领决胜军。  百里城:地名。位于今甘肃灵台西一百里。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原州地区陷入吐蕃之手,于是唐廷在百里城置行原州。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泾原节度使马璘(lín)在此地击败吐蕃兵。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行原州从此地迁移至平凉(今甘肃平凉)。

[2]汧(qiān)阳:县名。即汧阳县,隶属于陇州,相当于今陕西千阳城北。  吴山:县名。即吴山县,隶属于陇州,相当于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  华亭:县名。即华亭县,隶属于陇州,相当于今甘肃华亭。

[3]安化峡:地名。位于秦州清水县界,相当于今甘肃清水西北。

[4]沔:音miǎn。  神策副将:唐朝将领,为神策军将的副官。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八月戊申(二十八日),吐蕃率领着羌部、浑部的人进攻唐朝的陇州,这批军队驻扎的军营达几十里长。唐朝京城长安的人都感到震惊、害怕。九月丁卯(十七日),朝廷派遣神策军将领石季章驻守在武功县,决胜军使唐良臣驻守在百里城。丁巳(初七日),吐蕃大肆掠夺汧阳县、吴山县、华亭县,把老人、瘦弱的人杀了,对有的人砍断其手臂、挖掉其眼睛,抛弃他们,然后自己离开了。吐蕃驱赶着一万多名壮丁,全部押送到安化峡的西边,正准备分配给羌部、浑部的人使唤。吐蕃兵才告诉这些俘虏:“任凭你们向着东边哭泣,向自己的故乡、国家告别。”大家都大哭起来,奔赴山谷跳崖死的、伤的达到一千多人。不久,吐蕃兵又来了,包围了陇州。陇州刺史韩清沔与神策副将苏太平在夜间出兵攻打吐蕃军,将他们打退了。

【原文】

吐蕃寇华亭及连云堡,皆陷之[1]。甲戌,吐蕃驱二城之民数千人及邠、泾人畜万计而去,置之弹筝峡西[2]​‍‌‍​‍‌‍‌‍​‍​‍‌‍​‍‌‍​‍​‍‌‍​‍‌​‍​‍​‍‌‍​‍​‍​‍‌‍‌‍‌‍‌‍​‍‌‍​‍​​‍​‍​‍​‍​‍​‍​‍‌‍​‍‌‍​‍‌‍‌‍‌‍​。泾州恃连云为斥候,连云既陷,西门不开,门外皆为虏境,樵采路绝[3]。每收获必陈兵以捍之,多失时,得空穗而已,由是泾州常苦乏食。

【注文】

[1]连云堡:地名。位于泾州(治今甘肃泾川北)西界。连云堡为泾州地区的要地,三面陡峭,北据高地。对于吐蕃兵的进退,守卫在此的人可以点燃烟火作为报警信号。

[2]弹筝峡:地名。位于今甘肃平凉西北。泾水流经此地,过都卢山,犹如弹筝之声,故名。弹筝峡为关中地区通往陇右地区的交通孔道。

[3]斥候:侦察敌情,侦察兵。斥候起源于汉代,并因直属王侯手下而得名。分为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兵种。  樵采:即砍柴、扫树叶等,堆积储藏起来,以备年底天寒或来年梅雨季节烧用,否则就有断炊之忧。

【译文】

吐蕃进攻华亭县及连云堡,把这两个地方都攻下了。贞元三年(787年)九月甲戌(二十四日),吐蕃兵驱赶着这两座城市的几千名居民,以及邠州、泾州地区的上万人口、牲畜离开了,并将这批俘虏和牲畜安置在弹筝峡的西边。泾州正依赖连云堡作为侦察敌情的堡垒,既然连云堡已经陷入吐蕃的手里,泾州西边的门户就无法打开了,门外都是吐蕃的地盘,当地民众砍柴的道路被断绝了。每次一到收获的季节,泾州方面必须排列好军队来捍卫农田,多数时候错过了农时,只收得空空的麦穗而已。从此以后,泾州的居民常常为缺乏粮食而担忧。

【原文】

冬十月甲申,吐蕃寇丰义城,前锋至大回原,邠宁节度使韩游瓌击却之[1]。乙酉,复寇长武城,又城故原州而屯之[2]

【注文】

[1]丰义城:地名。即丰义县,隶属于宁州,相当于今甘肃镇原东南。  大回原: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2]长武城:地名。隶属于邠州,相当于今陕西长武西北,为西边要防之地。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冬十月甲申(初四日),吐蕃军进攻丰义城,其前锋已经到达大回原,邠宁节度使韩游瓌击退了吐蕃兵。乙酉(初五日),吐蕃又进攻长武城,然后在原州的故地筑城、驻军防守。

【原文】

吐蕃以苦寒不入寇,而粮运不继。十一月,诏浑瑊归河中,李元谅归华州,刘昌分其众五千归汴州,自余防秋兵退屯凤翔、京兆诸县以就食[1]

【注文】

[1]河中:即河中节度使的辖地。河中节度使为唐朝使职。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置河中防御使,第二年升为节度使,治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升为河中府。领蒲州、晋州(今山西临汾)、绛州(今山西绛县)、隰(xí)州(今山西隰县)、慈州(今山西吉县)、虢(guó)州(今河南灵宝)、同州(今陕西大荔)。河中节度的辖境屡有变迁,长期领有蒲州、慈州、隰州、晋州、绛州等,相当于今山西石楼、汾西、霍州等市、县以南以及安泽、垣曲等县以西地区。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曾降为团练观察使。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曾降为防御观察使。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建号护国军。  李元谅:即骆元光。  京兆:指京兆府地区。京兆府治长安城光德坊,辖长安城的万年县、长安县,又领长安城周边的蓝田、渭南、昭应、三原、富平、栎(lì)阳、咸阳、高陵、泾阳、醴(lǐ)泉、云阳、兴平、鄠(hù)县、武功、好畤(zhì)、盩(zhōu)厔(zhì)、奉先、奉天、华原、美原、同官县。

【译文】

吐蕃因为气候苦寒,无法向唐朝发起进攻,而且其军队的粮食运输困难。贞元三年(787年)十一月,德宗下诏,命令浑瑊回到河中地区,李元谅回到华州,刘昌带领五千名士兵回到汴州,其他的防秋兵都撤退到凤翔府、京兆府所属的各个县驻扎、进食。

【原文】

四年春二月,刘昌复筑连云堡。夏五月,吐蕃三万余骑寇泾、邠、宁、庆、鄜等州。先是,吐蕃常以秋冬入寇,及春多病疫而退。至是得唐人,质其妻子,遣其将将之,盛夏入寇。诸州皆城守,无敢与战者,吐蕃俘掠人畜万计而去​‍‌‍​‍‌‍‌‍​‍​‍‌‍​‍‌‍​‍​‍‌‍​‍‌​‍​‍​‍‌‍​‍​‍​‍‌‍‌‍‌‍‌‍​‍‌‍​‍​​‍​‍​‍​‍​‍​‍​‍‌‍​‍‌‍​‍‌‍‌‍‌‍​。

【译文】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春二月,刘昌又修建起了连云堡。夏五月,吐蕃的三万多名骑兵进攻泾、邠、宁、庆、鄜等州。先前,吐蕃兵常常在秋季、冬季进攻唐朝,等到春季急性传染病多起来,才撤退。到现在,吐蕃俘获了唐朝的子民,将他们的妻子、儿女作为人质,派遣唐朝的军将统领军队,在盛夏季节就向唐朝发起进攻。唐朝的各个州都据城守卫,没有人敢与吐蕃兵交战。吐蕃军俘虏、劫掠了上万的人口和牲畜才离开。

【原文】

秋九月庚申,吐蕃尚(志)[悉]董星寇宁州,张献甫击却之,吐蕃转掠鄜、坊而去。

【译文】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秋九月庚申(十六日),吐蕃将领尚悉董星进攻宁州,张献甫击退了吐蕃兵。吐蕃军转移到鄜州、坊州去掠夺,然后撤走了。

【原文】

冬十月,吐蕃发兵十万寇西川,分兵四万攻两林、骠旁,三万攻东蛮,七千寇清溪关,五千寇铜山[1]。韦皋遣黎州刺史韦晋等与东蛮连兵御之,破吐蕃于清溪关外[2]

【注文】

[1]西川:这里指剑南西川节度使的辖区。  两林:古代族名。即两林蛮,属于东蛮的一支。  骠旁:古代族名。即骠旁蛮,属于东蛮的一支。  东蛮:古代族名。唐宋时期,在今大渡河至金沙江约相当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有东蛮三部落,即勿邓、两林与丰琶。关于东蛮三部落的驻地,唐、宋史籍记载互有出入,族属也比较复杂,其中包含彝人,也有吐蕃人。  清溪关:地名。位于今四川汉源西南,在唐代为剑南西川地区通往南诏的要冲。  铜山:地名。位于今四川荥(xíng)经东北。

[2]韦皋(745—805年):唐德宗朝著名军将。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城武。初为建陵(唐肃宗李亨的陵墓)的挽郎,后升为监察御史。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凤翔节度使张镒(yì)向朝廷奏请韦皋为营田判官,以殿中侍御史知陇州行营留后事,具体负责陇州地区的军政事务。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叛乱,叛军想招降韦皋,韦皋斩杀了叛军派来的使者,因功拜为陇州刺史,奉义军节度使。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韦皋被授予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他联合南诏,招抚东蛮,屡次打败吐蕃兵。西南地区的诸族均归附于唐廷,韦皋以功兼任云南安抚使。贞元十三年(797年),韦皋收复雟(xī)州(今四川西昌)。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又分路出击吐蕃,包围维州(今四川理县),破吐蕃兵十万,活捉吐蕃大相(相当于宰相)。他以功封南康郡王,德宗制碑褒扬他。唐顺宗李诵即位后,韦皋派遣使者向朝廷请求尽领剑南、三川(即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之地(相当于今四川、重庆及贵州、湖北的一部分),朝廷没有答应。韦皋当即上表,请求太子李淳(唐顺宗的长子,即唐宪宗)监国,即代替皇帝处理国政,诋毁顺宗信任的大臣王叔文等。不久,韦皋暴死。他作为地方有实力的军将,在迫使顺宗退位、宪宗即皇帝位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黎州:地名。治汉源(今四川汉源北),辖汉源、飞越、通望县,相当于今四川汉源北、汉源西北、汉源东南大渡河南岸。

【译文】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冬十月,吐蕃出动十万大军进攻剑南西川,分出四万兵力进攻两林蛮、骠旁蛮,用三万兵力进攻东蛮,分出七千兵力进攻清溪关,五千兵力进攻铜山。韦皋派遣黎州刺史韦晋等人与东蛮联合出兵,抵抗吐蕃的进攻,在清溪关外击败吐蕃军。

【原文】

十一月,吐蕃耻前日之败,复以众二万寇清溪关,一万攻东蛮。韦皋命韦晋镇要冲城,督诸军以御之[1]。巂州经略使刘朝彩等出关连战,自乙卯至癸亥,大破之[2]

【注文】

[1]要冲城:地名。位于今四川汉源东南。

[2]巂(xī)州:地名。治越巂(今四川西昌),辖越巂、邛部、台登、苏祁、西泸、昆明、会川县,相当于今四川西昌、越西东北、冕宁南泸沟、西昌西北礼州、西昌西南、盐源东北卫城、会理西。  经略使:唐朝使职​‍‌‍​‍‌‍‌‍​‍​‍‌‍​‍‌‍​‍​‍‌‍​‍‌​‍​‍​‍‌‍​‍​‍​‍‌‍‌‍‌‍‌‍​‍‌‍​‍​​‍​‍​‍​‍​‍​‍​‍‌‍​‍‌‍​‍‌‍‌‍‌‍​。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始置于边疆地区,掌管军务。后来,节度使兴起,经略使多由节度使兼领,有副使、判官。

【译文】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十一月,吐蕃以前些日子所打的败仗(指上次清溪关之败)为耻辱,又发动两万名士兵进攻清溪关,一万名士兵进攻东蛮。韦皋命令韦晋镇守要冲城,督促各路军队抵抗吐蕃的进攻。巂州经略使刘朝彩等人率兵出清溪关,连续与吐蕃兵交战,从乙卯(十一日)持续到癸亥(十九日),大败吐蕃军。

【原文】

五年冬十月,韦皋遣其将王有道将兵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青海、腊城二节度[战]于嶲州台登谷,大破之,斩首二千级,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1]。乞藏遮遮,虏之骁将也,既死,皋所攻城栅无不下,数年尽复嶲州之境[2]

【注文】

[1]青海、腊城二节度:官名。青海位于今青海附近。腊城的具体位置待考。在吐蕃王朝,地方的行政组织与军事组织合一,部落的首长往往既是行政官员,同时也是军事将领。但是,其官僚体系中并没有节度使一职。所谓青海、腊城二节度,当指这两个区域的部落首长,兼领行政和军事事务。这是汉人史官用唐朝的官制来理解吐蕃的制度,称之为节度使。  台登谷:县名。即台登县,隶属于巂州,相当于今四川冕宁东南泸沽(gū)。  大兵马使:吐蕃王朝领兵的统帅。在吐蕃王国的官僚体制中,其实并无大兵马使一职。这是汉人史官用唐朝的官制来理解吐蕃的制度,称之为大兵马使。

[2]城栅(shān):围墙和栅栏。常指防御设施。

【译文】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冬十月,韦皋派遣他的部将王有道率领军队与东蛮、两林蛮及吐蕃的青海、腊城两位节度使在嶲州的台登谷交战。王有道大败敌军,斩获了敌方两千名士兵的首级。敌军跳崖和淹死的人,数也数不过来。王有道军杀死了吐蕃的大兵马使乞藏遮遮。乞藏遮遮是吐蕃王国勇猛善战的将军。他既然已经死了,韦皋所进攻的敌方的防御设施,就没有攻不下的,几年时间就完全收复了嶲州地区。

【原文】

七年秋八月,吐蕃攻灵州,为回鹘所败,夜遁[1]。九月,回鹘遣使来献俘。冬十二月甲午,又遣使献所获吐蕃酋长尚结心。

【注文】

[1]回鹘: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十月,回纥可汗上表请求改回纥为回鹘。

【译文】

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秋八月,吐蕃进攻灵州,被回鹘击败,吐蕃兵趁着夜间逃跑了。九月,回鹘派遣使者前来向唐廷进献俘虏。冬十二月甲午(初八日),回鹘又派遣使者向唐廷进献所俘获的吐蕃酋长尚结心。

【原文】

八年夏四月壬子,吐蕃寇灵州,陷水口支渠,败营田[1]。诏河东、振武救之,遣神策六军二千戍定远、怀远城,吐蕃乃退[2]。六月,吐蕃千余骑寇泾州,掠田军千余人而去。秋八月,韦皋攻吐蕃维州,获其大将论赞热。

【注文】

[1]水口: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营田:古代指开垦土地或经营田产。隋文帝开皇年间,利用士兵在驻扎的地区种地,或招募农民垦荒种地,从此,“屯田”亦称“营田”。唐高宗以后,西北边境地区的屯田区扩大,专设营田使管理屯田事务。

[2]河东:指河东节度的军队。  振武:唐朝军事建置,即振武军。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张仁愿于东受降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南,黄河以北大黑河东岸)置振武军。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王忠嗣将振武军移于单于都护府城内,置金河县,相当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南。在天宝年间,振武军有户二千一百、口一万三千。  神策:即神策军,为唐代后期的主要禁军。  定远:地名​‍‌‍​‍‌‍‌‍​‍​‍‌‍​‍‌‍​‍​‍‌‍​‍‌​‍​‍​‍‌‍​‍​‍​‍‌‍‌‍‌‍‌‍​‍‌‍​‍​​‍​‍​‍​‍​‍​‍​‍‌‍​‍‌‍​‍‌‍‌‍‌‍​。即定远城,位于灵州(今宁夏吴忠)东北二百里黄河外,管兵七千人,拥有战马三千匹。  怀远城:县名。即怀远县,隶属于灵州,相当于今宁夏银川。

【译文】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夏四月壬子(二十八日),吐蕃进攻灵州,攻陷了水口的支渠,毁坏了灵州地区的营田。德宗下诏,命令河东节度及振武军派军队去救援,派遣两千名神策军士兵守卫定远、怀远城,吐蕃兵才撤退。六月,吐蕃一千多名骑兵进攻泾州,抢掠了一千多名负责屯田的士兵,然后跑了。秋八月,韦皋派兵进攻吐蕃控制之下的维州,俘获了吐蕃大将论赞热。

【原文】

九年。初,盐州既陷,塞外无复保障;吐蕃常阻绝灵武,侵扰鄜、坊。[春二月]辛酉,诏发兵三万五千人城盐州,又诏泾原、山南、剑南各发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势[1]。城之二旬而毕,命盐州节度使杜彦光戍之[2]。朔方都虞候杨朝晟戍木波堡[3]。由是灵武、银、夏、河西获安[4]

【注文】

[1]泾原:这里指泾原节度使。  山南:这里指山南西道节度使。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置山南西道防御守捉使。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改为观察使,治梁州(后升兴元府,今陕西汉中东),领梁州、洋州(今陕西西乡)、壁州(今四川通江)、集州(今四川南江)、通州(今四川达川)、巴州(今四川巴中)、文州(今甘肃文县)、兴州(今陕西略阳)、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利州(今四川广元)、开州(今重庆开州)、蓬州(今四川营山东北)、渠州(今四川渠县)。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增领果州(今四川南充北)、阆州(今四川阆中)。此后,其辖境逐渐缩小。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此地被军阀李茂贞占据。昭宗天复二年(902年),被王建所并。唐哀帝天祐末年,山南西道节度使仅仅领梁州。五代时期,此地属前蜀、后蜀。

[2]盐州节度使:唐朝使职,负责盐州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一切事务。

[3]杨朝晟(?—801年):唐朝中期军将。字叔明,夏州朔方(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人。他最初在朔方节度军中,为步军先锋,因功授甘泉府果毅。唐德宗建中初年,朝晟跟从朔方军将领李怀光讨伐叛军,他斩获、活捉的敌人数目居多,授骠骑大将军(最高武散阶,从一品),不久为右先锋兵马使。后来,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最高文散阶,从一品)、检校太子宾客。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叛乱,德宗逃奔奉天,杨朝晟领兵攻打叛军,加御史中丞。后来,李怀光也叛乱了,朝晟在怀光军中被胁迫,但他仍然忠于朝廷。等到李怀光之乱被平定,德宗念及朝晟的忠诚,特地赦免和嘉奖他。当时,朝晟父子均荣于军中。  木波堡:地名。位于庆州方渠县界,相当于今甘肃环县。

[4]银:即银州。  夏:即夏州。  河西: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的辖区。

【译文】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起初,盐州既然已经陷入吐蕃之手,长城以北地区就不再具有屏障。吐蕃常常出兵阻断灵武县,侵犯、骚扰鄜州、坊州。春二月辛酉(十二日),德宗下诏,征发三万五千名士兵修筑盐州城,又诏命泾原节度使、山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各自出兵深入吐蕃境内,采用这种方式来分散吐蕃的势力。经过二十天时间,盐州城修筑完毕。朝廷命令盐州节度使杜彦光率领军队驻守这座新建的城市。朔方节度的都虞候杨朝晟带兵驻守在木波堡。从此以后,灵武、银州、夏州、河西地区才又获得安宁。

【原文】

夏五月,陆贽上奏论备边六失,以为:“措置乖方,课责亏度,财匮于兵众,力分于将多,怨生于不均,机失于遥制[1]。关东戍卒,不习土风,身苦边荒,心畏戎虏。国家资奉若骄子,姑息如倩人[2]​‍‌‍​‍‌‍‌‍​‍​‍‌‍​‍‌‍​‍​‍‌‍​‍‌​‍​‍​‍‌‍​‍​‍​‍‌‍‌‍‌‍‌‍​‍‌‍​‍​​‍​‍​‍​‍​‍​‍​‍‌‍​‍‌‍​‍‌‍‌‍‌‍​。屈指计归,张颐待哺,或利王师之败,乘扰攘而东溃;或拔弃城镇,摇远近之心[3]。岂惟无益,实亦有损。复有犯刑谪徙者,既是无良之类,且加怀土之情,思乱幸灾,又甚戍卒,可谓措置乖方矣。自顷权移于下,柄失于朝,将之号令既鲜克行之于军,国之典常又不能施之于将,务相遵养,苟度岁时[4]。欲赏一有功,翻虑无功者反仄;欲罚一有罪,复虑同恶者忧虞。罪以隐忍而不彰,功以嫌疑而不赏,姑息之道,乃至于斯[5]。故使忘身效节者获诮于等夷,率众先登者取怨于士卒,偾军蹙国者不怀于愧畏,缓救失期者自以为智能[6]。此义士所以痛心,勇夫所以解体,可谓课责亏度矣。虏每入寇,将帅递相推倚,无敢谁何,虚张贼势。上闻则曰兵少不敌,朝廷莫之省察,唯务征发益师,无禆补御之功,重增供亿之弊。闾井日耗,征求日繁,以编户倾家破产之资,兼有司榷盐税酒之利,总其所入,半以事边,可谓财匮于兵众矣[7]。吐蕃举国胜兵之徒,才当中国十数大郡而已。动则中国惧其众而不敢抗,静则中国惮其强而不敢侵,厥理何哉[8]?良以中国之节制多门,蕃丑之统帅专一故也。夫统帅专一,则人心不分,号令不贰,进退可齐,疾徐如意,机会靡愆,气势自壮,斯乃以少为众,以弱为强者也[9]。开元、天宝之间,控御西北两蕃唯朔方、河西、陇右三节度[10]。中兴以来,未遑外讨,抗两蕃者亦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而已[11]。自顷分朔方之地,建牙拥节者凡三使焉,其余镇军,数且四十,皆承特诏委寄,各降中贵监临,人得抗衡,莫相禀属[12]。每俟边书告急,方令计会用兵,既无军法下临,唯以客礼相待。夫兵,以气势为用者也,气聚则盛,散则消;势合则威,析则弱。今之边备,势弱气消,可谓力分于将多矣。理戎之要,在于练核优劣之科,以为衣食等级之制,使能者企及,否者息心,虽有薄厚之殊,而无觖望之衅[13]。今穷边之地,长镇之兵,皆百战伤夷之余,终年勤苦之剧,然衣粮所给,唯止当身,例为妻子所分,常有冻馁之色[14]。而关东戍卒,怯于应敌,懈于服劳,衣粮所颁,厚逾数等。又有素非禁旅,本是边军,将校诡为媚词,因请遥隶神策,不离旧所,唯改虚名,其于廪赐之饶,遂有三倍之益[15]。夫事业未异,而给养有殊,苟未忘怀,孰能无愠[16]?可谓怨生于不均矣。凡欲选任将帅,必先考察行能,可者遣之,不可者退之,疑者不使,使者不疑,故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自顷边军去就,裁断多出宸衷,选置戎臣,先求易制,多其部以分其力,轻其任以弱其心,遂令爽于军情亦听命,乖于事宜亦听命[17]。戎虏驰突,迅如风飚,驲书上闻,旬月方报[18]。守土者以兵寡不敢抗敌,分镇者以无诏不肯出师,贼既纵掠退归,此乃陈功告捷。其败丧则减百而为一,其捃获则张百而成千[19]。将帅既幸于总制在朝,不忧罪累,陛下又以为大权由己,不究事情,可谓机失于遥制矣。臣愚请宜罢诸道将士防秋之制,令本道但供衣粮,募戍卒愿留及蕃汉子弟以给之。又多开屯田,官为收籴,寇至则人自为战,时至则家自力农,与夫倏来忽往者,岂可同等而论哉[20]!又宜择文武能臣为陇右、朔方、河东三元帅,分统缘边诸节度使,有非要者,随所便近而并之。然后减奸滥虚浮之费以丰财,定衣粮等级之制以和众,弘委任之道以宣其用,悬赏罚之典以考其成。如是,则戎狄威怀,疆埸宁谧矣[21]。”上虽不能尽从,心甚重之。

【注文】

[1]乖方:违背法度,失当。  课责:官员的考核、督责。  匮(kuì):缺乏。

[2]倩人:雇请之人。

[3]颐:面颊,腮。  哺(bū):喂饭。

[4]鲜(xiǎn):少。

[5]隐忍: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姑息:苟且求安,无原则地宽恕别人。

[6]效节:献出符节,尽忠。  诮(qiào):责备。  等夷:同等,匹敌。同辈或同等的人。  偾(fèn):败坏,破坏​‍‌‍​‍‌‍‌‍​‍​‍‌‍​‍‌‍​‍​‍‌‍​‍‌​‍​‍​‍‌‍​‍​‍​‍‌‍‌‍‌‍‌‍​‍‌‍​‍​​‍​‍​‍​‍​‍​‍​‍‌‍​‍‌‍​‍‌‍‌‍‌‍​。  蹙(cù):紧迫,局促不安。

[7]闾井:房屋、水井等建筑物。  编户:编入户籍的平民。  榷(què)盐:在古代社会,政府对食盐所采取的垄断政策。后世将盐税并入盐价征收也称榷盐。唐肃宗统治时期,第五琦设立了榷盐法,由国家专卖食盐,禁止商人私自贩卖食盐。所有生产盐的盐户均隶属于中央的盐铁使,免除他们的杂徭。第五琦的食盐专卖政策改善了唐廷的军需和财政状况。

[8]厥:其他的,那个的。

[9]愆(qiān):罪过,过失。耽误。

[10]西北两蕃: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西北两蕃指吐蕃、突厥。安史之乱后,所谓西北两蕃指吐蕃、回纥。

[11]中兴: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唐玄宗天宝末年,东北军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唐廷历时七年多才平定这场叛乱,再造国家,称为“中兴”。  遑(huáng):闲暇。

[12]分朔方之地:自唐朝中期以来,朔方节度使权任重、功名大,引起皇帝的疑忌。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刚即位,就将朔方节度一分为三。德宗将朔方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提升为太尉(正一品,官品很高的闲职)、兼中书令(正三品,带宰相衔,为官品很高的闲职),给他的十多名子弟、女婿升官,罢去郭子仪的兵权。然后将郭子仪的三名部将李怀光、常谦光、浑瑊分别任命为节度使,分领原朔方节度使的职任。原朔方节度使的辖地、军队也由这三名将领分别管辖。  建牙拥节:牙,衙门,这里指节度使的衙署。节,指旌(jīng)节,作为将帅统兵的凭证。在唐代,得到朝廷所授予的旌节的官员有专赏、专杀之特权。唐中央政府常常赐予节度使旌节,作为朝廷正式任命节度使的标志,旌节也成为节度使权威的凭证。  降中贵监临:指皇帝委派宦官监军使,简称监军,作为临时性差遣,置于军队中,负责监督带兵出征的将帅。唐初有时临时设置监军,非常规制度。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开始任用宦官为监军。唐朝中期以后,各节度使统领的军队中或出征的各种军队中普遍设置监军,例以宦官担任,有监军使、观军容使等名目,简称监军,成为常设的使职。监军的属官有副使、判官等,可自置亲兵,与节度使或统兵的将帅分庭抗礼,权势极重。

[13]练核:精细务实;精心考查。  否(pǐ):不好,坏,恶。  觖(jué)望:不满意,抱怨。  衅: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

[14]冻馁:饥寒。

[15]将校:古代的军官将军与校尉的合称。  遥隶神策:神策军为唐代后期的主要禁军,不仅宿卫皇宫,还担负出征、驻防任务,衣粮赏赐优于其他军队,因而驻守边疆的其他诸军也要求遥属神策军。  廪(lǐn):米仓,亦指储藏的米。

[16]愠(yùn):本义心燥,不冷静,引申为生气、怨恨、怒色。

[17]宸: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爽:舒服,使人感到愉悦。  乖:不顺,不和谐。

[18]飚(biāo):暴风。  驲(rì)书:通过驿站专用的车传送的书信。

[19]捃(jùn):拾取,摘取。

[20]倏(shū):极快地,忽然。

[21]宁谧(mì):安宁而静谧。

【译文】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夏季五月,陆贽向德宗上奏,论述边疆防御的六点过失​‍‌‍​‍‌‍‌‍​‍​‍‌‍​‍‌‍​‍​‍‌‍​‍‌​‍​‍​‍‌‍​‍​‍​‍‌‍‌‍‌‍‌‍​‍‌‍​‍​​‍​‍​‍​‍​‍​‍​‍‌‍​‍‌‍​‍‌‍‌‍‌‍​。他认为:“在边防问题上,朝廷的处理办法失当,对官员的考核、督责缺少法度,经费被众多的士兵耗尽,兵力被繁多的将领所分散,怨恨由于分配不均而产生,战机因为朝廷在远处指挥、控制而丧失。来自关东地区的守卫边疆的士兵,不熟悉边疆固有的风俗习惯,身受边塞之困苦,心中害怕吐蕃兵。朝廷像对待娇生惯养的儿子那样,拿出资财来供养他们,像对待雇请之人那样无原则地宽容他们。他们却掰着手指头计算回家的日期,张着嘴等待喂饭。有时,他们在官军的失败中寻找方便,乘着混乱之机向东边逃散、撤退;有时,他们又舍弃城池,动摇远近各地的民心。让他们守卫边疆地区,不但没有益处,实际上对国家还有损害。守边的士兵当中,更有触犯刑律被贬官、流放而来的人。本来这批人就是一些不良之辈,再加上他们思念故土的情绪,他们希望变乱的兴起,庆幸灾祸的发生,更甚于其他守边的士兵们。这些可以称作处理办法失当。近来,国家的权力转移到下面,朝廷失去了权柄,将领发布的命令很少能够在军队中贯彻执行,国家惯常的法规又不能够在将领当中实施。上下都在寻求相互之间无原则地宽恕,暂且度日。朝廷打算奖赏一个有功劳的人,反而顾虑没有功劳的人会因此而动荡不安;朝廷准备惩罚一个犯下罪过的人,又要顾虑与他狼狈为奸的人会因此而忧虑不安。对于人们犯下的罪过,朝廷因为克制忍耐而不能予以揭露;对于人们立下的功劳,朝廷因为猜疑而不能给予奖赏。无原则的宽容态度,竟然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至于使忘记自身、竭尽忠诚的英雄在同辈中招致责备,使率领众人首先登上敌人城楼的勇士在士兵中自取埋怨,使破坏军旅、逼迫朝廷的败类心中没有一点惭愧与畏惧,使故意不肯按期发兵援救的将领认为自己机智能干。这便是有节操的人痛楚悲伤,勇敢的人心灰意冷的原因。这可以称作对官员的考核、督责缺少法度。每当异族前来侵犯之时,将帅之间互相推诿倚靠,没有人敢于查问,凭空张扬敌军的声势以上报朝廷,就说是自己的兵力太少,不能抵抗敌人的攻势。朝廷没有检查实情,只是致力于征调人马,增加兵力,结果没有达到增加防备的功效,反而使军需供应更加困窘。日益消耗村落中百姓的财物,官府对民众的索取越来越繁多。用编入国家户籍的百姓倾家荡产才缴纳上来的物资,加上有关部门专卖食盐与征收酒税的钱财,将这些收入聚合在一起,每年用于边疆地区的防备措施,这可以称作资财被众多的士兵耗尽了。吐蕃全国可以拿起武器当兵的人,只抵得上大唐十几个大郡的人数罢了。一旦有战事发生,我朝便害怕他们人马众多,不敢抵抗他们。战事平息以后,我朝又忌惮他们强盛,不敢侵犯他们。那是什么道理啊?这实在是由于唐朝的军队需要接受许多部门的指挥和控制,而吐蕃的军队却集中在一个将领的统帅之下的缘故。一般说来,如果军队的统帅是专一的,便会使人心不分散,号令不重复,军队的进退可以整齐划一,行军的快慢能够符合统帅的意愿,不会错失战机,军队的气势自然旺盛。这便是变少成多,变弱为强的原因啊。在开元、天宝年间,防御西北地区的吐蕃、突厥,只有朔方、河西、陇右三处节度使。国家中兴以来,还没有功夫对外讨伐。抵抗吐蕃、回纥,也就只有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处的节度使而已。不久之前,朝廷重新划分朔方节度的地域,于是建立衙门、拥有旌节的节度使便有三个了,其余的镇军为数差不多还有四十个。军队的主帅一概接受特别诏旨的委任,朝廷还要各自派遣显贵的宦官前来监督。这些宦官可以与军中的主帅相互对抗,二者互不统属。每当边疆告急文书到来,朝廷才命令将领们盘算如何采取军事行动。既然没有军法下达,将领们只好用宾客的礼节相互对待。大凡军事行动,是要讲究气势的。士气凝聚,队伍便旺盛;士气离散,队伍便消沉。声势会合,军队便威猛;声势离析,军队便衰弱。现在我们的边疆防御,声势衰微,士气消沉,这可以称作兵力被众多将领所分散了。治理军队的关键,在于精细地考查将士的优劣品行,据此来制定有关军饷等级的制度,使有能力的人盼望能够得到较好的待遇,使没有能力的人消除非分之想。虽然军队中的待遇会有丰厚与菲薄的区别,但不会因此产生怨恨和不满。现在,在荒远的边境土地上,长期镇守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遍体创伤,他们又长年经受无以复加的劳苦与艰辛。但是,供应他们的衣服与口粮,只限于本人,而这些东西通常都是被他们的妻子、儿女分去一部分,所以他们经常面带饥寒之色。然而,在关东地区驻守的士兵,害怕与敌人交战,不愿意承担勤苦的劳作,但是颁发给他们的衣服与口粮,却高出好几个等级。又有向来就不属于禁军,本来就是边防军队的,他们奸猾的将领编造出逢迎之辞,乘机请求遥属于神策军,他们并不离开原来的驻地,只是更改了原有的名称,便得到了丰厚的军饷和赏赐,获取了相当于原有收入的三倍的好处。这些边防军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改变,可是朝廷供给他们的物资却有区别。如果人们还不能忘却财利和荣耀,有谁能够不为这些事情而恼怒呢?这可以称作怨恨产生于分配不均。凡是打算选择任用将帅,必须事先考核验察候选人的品行与才能。对于满意的人选,可以派遣出去;对于不满意的人选,便退还回去。对于怀有疑心的人不要任用,任用了就不要去怀疑。所以将领在外统兵,可以不听从君主的命令​‍‌‍​‍‌‍‌‍​‍​‍‌‍​‍‌‍​‍​‍‌‍​‍‌​‍​‍​‍‌‍​‍​‍​‍‌‍‌‍‌‍‌‍​‍‌‍​‍​​‍​‍​‍​‍​‍​‍​‍‌‍​‍‌‍​‍‌‍‌‍‌‍​。近来,对于边防军队的调动,从规划到决断,多数出于陛下的心意。朝廷选拔安排军中的将领,首先要求容易辖制。朝廷采用增加部队数目的办法,来分散边防军队的势力,削弱他们的职权,借以削弱他们的心志。于是即便不符合军队的实情,他们也要服从朝廷的命令;即便违反事情的处理原则,他们也要听从朝廷的命令。异族的兵马奔驰冲突,就像暴风一样迅速。而我军由驿站传递文书,上报给朝廷,却需要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答复下来。守卫疆土的将领因为兵力少而不敢抵抗敌军,分守军镇的将领却因为没有朝廷的诏命而不肯出兵。敌军放任士兵们劫掠之后便撤退了,这时我方的将领们便陈述功劳,向朝廷报捷。在兵败人亡之时,这些将领便将损失减少到百分之一;在有所俘获时,他们便将所得由一百张扬成一千。将帅既然庆幸由朝廷统揽全局,不用为朝廷加罪而担忧,陛下又认为自己独掌大权,不再追究事情的真伪。这可以称作战机因为朝廷的遥控而丧失了。依照我本人愚昧的见解,应当废除征调各地将士防御吐蕃的制度,命令各道只供应衣服与口粮,招募愿意留下来守卫边疆的士兵,以及胡人、汉人的子弟,用各地提供的财物来供应他们。国家还要大量开辟屯田,由官府收购粮食。敌军到来之时,屯田上的士兵每个人都要自行参加战斗;农忙之时,屯田上的士兵每一家都要自行努力务农。这与那种频繁调动士兵、来去匆忙的情况相比,难道能够相提并论吗!朝廷还应该选拔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出任陇右、朔方、河东三处的元帅,让他们分别统领分布在边境一带的各位节度使。对于不够重要的军镇,按照方便与就近的原则加以合并。然后,还需要减少不正当和不切实的费用,使国家的财产充实起来。朝廷应当确定屯田将士的衣服、口粮的等级,以调和将士之间的关系;应当弘扬委托信任将帅的原则,以显示将帅的作用;应当公布奖赏与惩罚的制度,以考核屯田将士的业绩。这样,异族便会畏服于我朝而前来归附,国家的边境就会安宁了。”德宗虽然不能完全听从陆贽的建议,但在内心却对他非常推重。

【原文】

韦皋遣大将董勔等将兵出西山,破吐蕃之众,拔堡栅五十余[1]

【注文】

[1]勔:音miǎn。  堡(pù)栅(shān):用土石、木栅或其他障碍物构筑的防御设施。

【译文】

韦皋派遣他手下的大将董勔等率领军队出了西山,打败吐蕃兵,拔除吐蕃修建的五十多座堡栅。

【原文】

十年。韦皋奏破吐蕃于峨和城[1]

【注文】

[1]峨和城:地名。隶属于翼州(治今四川茂县北),相当于今四川茂汶北。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韦皋向朝廷上奏,称在峨和城击败吐蕃兵。

【原文】

十一年冬十月,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又虏施、顺二蛮王[1]

【注文】

[1]昆明城:地名。位于西爨(cuàn)(西南地区的族群,以白蛮为主,今天白族的先民)之西北,有盐池之利。位于今四川盐源卫城。此地居唐、吐蕃、南诏三方的交界处,为当时的军事重镇,各方屡有争夺。唐玄宗之后,此地陷入吐蕃之手,称昆明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南诏从吐蕃手里夺取此城。这座城后来复没于吐蕃。  施:古代族名。即施蛮,属于乌蛮(今天彝族的先民)的一支。位于今云南东北部铁桥西北。施蛮先依附于吐蕃。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南诏攻破吐蕃之后,将施蛮的王及其宗族俘虏,安置于蒙舍城(今云南巍山)。  顺:古代族名。即顺蛮,属于乌蛮的一支。位于今云南东北部剑睒(shǎn)西北四百里。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冬十月,南诏发兵攻打吐蕃的昆明城,并夺取了这座城,又俘虏了施蛮、顺蛮的王。

【原文】

十三年春正月壬寅,吐蕃遣使请和亲,上以吐蕃数负约,不许。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春正月壬寅(十五日),吐蕃派遣使者向唐廷请求和亲。德宗认为吐蕃屡次违背双方的盟约,不允许和亲​‍‌‍​‍‌‍‌‍​‍​‍‌‍​‍‌‍​‍​‍‌‍​‍‌​‍​‍​‍‌‍​‍​‍​‍‌‍‌‍‌‍‌‍​‍‌‍​‍​​‍​‍​‍​‍​‍​‍​‍‌‍​‍‌‍​‍‌‍‌‍‌‍​。

【原文】

上以方渠、合道、木波皆吐蕃要路,欲城之,使问邠宁节度使杨朝晟须几何兵[1],对曰:“邠宁兵足以城之,不烦他道。”上复使问之曰:“向城盐州,用兵七万,仅能集事。今三城尤逼虏境,兵当倍之,事更相反,何也?”对曰:“城盐州之众,虏皆知之。今发本镇兵,不旬日至塞下,出其不意而城之,虏谓吾众亦不减七万,其众未集,不敢轻来犯我。不过三旬,吾城已毕,留兵戍之,虏虽至,无能为也。城旁草尽,不能久留,虏退则运刍粮以实之,此万全之策也[2]。若大集诸道兵,逾月始至,虏亦集众而来,与我争战,胜负未可知,何暇筑城哉!”上从之。二月,朝晟分军为三,各筑一城。军吏曰:“方渠无井,不可屯军。”判官孟子周曰:“方渠承平之时,居人成市,无井何以聚人乎?”命浚眢井,果得甘泉[3]。三月,三城成。夏四月庚申,杨朝晟军还至马岭,吐蕃始出兵追之,相拒数日而去[4]。朝晟遂城马岭而还,开地三百里,皆如其素。

【注文】

[1]方渠:县名。即方渠县,隶属于庆州,相当于今甘肃环县。  合道: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2]刍粮:粮草。多指供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

[3]浚:疏通,挖深。  眢(yuān):眼睛枯陷失明,枯竭。

[4]马岭:县名。即马岭县,隶属于庆州,相当于今甘肃庆阳西北马岭坂。

【译文】

由于方渠、合道、木波都位于通往吐蕃的交通要道,德宗准备在那里筑城,便派人询问邠宁节度使杨朝晟需要多少兵马,杨朝晟回答说:“邠宁节度的兵马就足够筑城了,不必劳烦其他军队了。”德宗又派遣使者去问他:“以往我们修筑盐州城,调动了七万兵马,才刚刚能够修成。如今方渠、合道、木波三城离吐蕃的疆域更为迫近,需要的人马自然应当加倍,可事情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呢?”杨朝晟回答说:“修筑盐州城的人马,吐蕃人完全清楚。现在我们是征调本镇的兵马,不超过十天,就能够赶到边境,趁吐蕃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修筑起方渠、合道、木波三座城。吐蕃人会认为我军的人数不会少于七万,他们的军队还不能集中起来,便不敢轻易前来侵犯我们。不超过三十天时间,我们就能将三座城修筑完毕,留下兵马驻守在那里。到那个时候,吐蕃兵即使来了,也没有办法了。等到三城旁边的野草被吃光以后,吐蕃兵便无法在当地久留了。吐蕃撤退以后,我们便运送粮草充实这三座城,这才是万全之策啊。如果我们大规模地集结各路的兵马,要一个多月以后才能赶到当地,但那时吐蕃也会集结军队前来,与我们交战,连谁胜谁败都无从知道,哪里还有时间修筑三城呢!”德宗听从了杨朝晟的建议。二月,杨朝晟将军队分为三部分,各自修筑一座城。有小兵问:“方渠县没有水井,不能驻扎军队。”判官孟子周却说:“在国家太平之时,来方渠定居的人就形成了街市,如果当地没有水井,怎么能够使人口聚集在这里呢?”于是,他命令人们疏通枯井,果然得到水质甘美的井泉。三月,三座城修筑成功。夏四月庚申(初五日),杨朝晟的军队回到马岭县,吐蕃到这时才开始发兵追赶杨朝晟,与杨朝晟军对抗了好几天,才撤兵离去。杨朝晟修筑马岭城后率军返回,开辟了三百里的土地。事情完全就像他预先所说的那样。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杨朝晟筑方渠、合道、木波三城示意图

【原文】

吐蕃赞普乞立赞卒,子足之煎立[1]

【注文】

[1]乞立赞:即吐蕃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742—797年),又作墀(chí)松德赞或弃松德赞、娑悉笼猎赞。  足之煎(?—798年):即吐蕃第六代赞普,亦作牟尼赞,为赤松德赞之子。公元797年至798年在位。他崇信和极力扶持佛教,每年举行大法会,号召全体吐蕃属民向寺院布施财物。他又三次下令平均臣民财富,试图缓和贫富悬殊的阶级矛盾。但这些举措触犯了贵族的利益,遭到贵族的激烈反对。后来,牟尼赞被其母后毒杀,在位仅仅一年零九个月。

【译文】

吐蕃赞普乞立赞去世,他的儿子足之煎继立为赞普。

【原文】

六月,韦皋奏巂州刺史曹高仕破吐蕃于台登城下[1]​‍‌‍​‍‌‍‌‍​‍​‍‌‍​‍‌‍​‍​‍‌‍​‍‌​‍​‍​‍‌‍​‍​‍​‍‌‍‌‍‌‍‌‍​‍‌‍​‍​​‍​‍​‍​‍​‍​‍​‍‌‍​‍‌‍​‍‌‍‌‍‌‍​。

【注文】

[1]台登城:地名。即台登县。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六月,韦皋向朝廷上奏,嶲州刺史曹高仕在台登城下击败吐蕃兵。

【原文】

十四年冬十月,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奏破吐蕃于盐州西北[1]

【注文】

[1]夏州节度使:唐朝使职,负责夏州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一切事务。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冬十月,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向朝廷上奏,称他在盐州的西北击败了吐蕃军。

【原文】

十五年夏四月,南诏异牟寻遣使与韦皋约共击吐蕃,皋以兵粮未集,请俟他年[1]。冬十二月,吐蕃众五万分击南诏及巂州,异牟寻与韦皋各发兵御之,吐蕃无功而还。

【注文】

[1]南诏:古代国名。  异牟寻(754—808年):南诏王国第六代国王,公元779年至808年在位。唐代蒙舍川(今云南巍山)人,姓蒙氏,出自乌蛮(今天彝族的先民)。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继承王位。同年,他与吐蕃合兵二十万分三路进攻唐朝的蜀地。唐朝名将李晟等率兵大破之,追击至大渡河以南地区(南诏的国境内)。吐蕃、南诏死了将近十万名士兵。吐蕃为这场失败感到悔怒,将异牟寻降封为日东王,不以兄弟之国待之。而且,吐蕃对南诏索取无度。异牟寻于是疏离吐蕃,归附唐朝。他于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派遣使者去见唐朝的剑南节度使韦皋,上表请求归顺唐朝。贞元十年(794年),南诏与唐朝的使者举行会盟,确立双方的盟友关系。同年,异牟寻自己率领几万名士兵大破吐蕃于神川(今云南丽江北一带),攻取十六座城。异牟寻又率兵攻破南诏周边的一些族群。他归附唐朝后,送贵族子弟到剑南节度使的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学习中原文化。他多次联合唐军击败吐蕃军,每年向唐廷朝贡,唐朝也给予他优厚的待遇。他死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唐廷为他废朝三日。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夏四月,南诏王异牟寻派遣使者与韦皋相约,共同进攻吐蕃。韦皋以士兵和粮食尚未集结起来为理由,请求等到以后再进攻吐蕃。冬十二月,吐蕃派出五万名士兵分别攻打南诏及唐朝的巂州,异牟寻与韦皋各自出兵抵抗吐蕃军,吐蕃没有取得战果就撤回了。

【原文】

十六年夏五月,灵州破吐蕃于乌兰桥[1]。吐蕃数为韦皋所败,是岁,其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帅其部落来降[2]。定德有智略,吐蕃诸将行兵皆禀其谋策,常乘驿计事,至是以兵数不利,恐获罪,遂来奔[3]

【注文】

[1]乌兰桥:地名。会州乌兰县(今甘肃靖远西北)有乌兰关,乌兰桥在乌兰关外的黄河上。

[2]曩(nǎng)贡: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婴:吐蕃的酋帅,知晓兵法及山川地形。  笼官:吐蕃军将名。

[3]乘驿:乘坐各驿站所备之马或驴。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夏五月,灵州节度的军队在乌兰桥打败吐蕃兵。吐蕃屡次被韦皋击败。就在这一年,吐蕃王国的曩贡、腊城等九节度婴、笼官马定德率领着自己的部落前来向韦皋投降。马定德富于智慧和谋略,吐蕃的各位将领行军打仗都向他报告情况、寻求谋略和计策。马定德常常乘坐各驿站所备之马去和各位将帅商议计策。到现在,吐蕃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好几次失败,马定德担心自己被治罪,于是前来投奔唐廷。

【原文】

十七年秋七月戊寅,吐蕃寇盐州。己丑,吐蕃陷麟州,杀刺史郭锋,夷其城郭,掠居人及党项部落而去[1]。锋,曜之子也[2]

【注文】

[1]夷:平坦,弄平,消灭。  郭:城外围着城的墙。

[2]曜(yào):即郭曜(?—783年),唐朝中期大臣,名将郭子仪的长子​‍‌‍​‍‌‍‌‍​‍​‍‌‍​‍‌‍​‍​‍‌‍​‍‌​‍​‍​‍‌‍​‍​‍​‍‌‍‌‍‌‍‌‍​‍‌‍​‍​​‍​‍​‍​‍​‍​‍​‍‌‍​‍‌‍​‍‌‍‌‍‌‍​。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性格沉静,资貌瑰杰,孝顺廉谨,以俭朴自处。郭子仪出征于外,常留郭曜管理家务。郭曜将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唐代宗大历年间累加太子宾客,改太子詹事,进封太原郡开国公。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解除兵权,朝廷给他的儿子们加官晋爵,郭曜被授予太子少保。郭子仪死后,郭曜继承其父代国公的爵位。唐德宗宠信的宰相杨炎、卢杞相继掌权,他们尤其忌讳功臣。郭子仪的几位女婿都被人告发,被贬官。郭曜非常恐惧,行事谨小慎微。他死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赠太子太傅,谥孝。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秋七月戊寅(十八日),吐蕃军进攻盐州。己丑(二十九日),吐蕃军攻陷了麟州,杀死了刺史郭锋,弄平了麟州城的城墙,抢掠了城中的居民以及党项部落,然后才撤离。郭锋是郭曜的儿子。

【原文】

僧延素为虏所得,虏将有徐舍人者,谓延素曰:“我,英公之五代孙也[1]。武后时吾高祖建义不成,子孙流播异域,虽代居禄位典兵,然思本之心不忘,顾宗族大,无由自拔耳[2]。今听汝归。”遂纵之。

【注文】

[1]英公:即英国公。国公为唐朝封爵名,从一品。在这里,英国公指的是唐朝开国功臣徐世,(jì)(后赐名李世,)的长孙徐敬业(又称李敬业)(?—684年)。他是曹州离狐(治今山东东明东北)人,继承了李世,英国公的爵位。嗣圣元年(684年),他因罪被贬为柳州(治今广西柳州)司马。时值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临朝,掌握大权。武则天将已经登基的皇帝唐中宗李显废为庐陵王。李敬业与一批失意的官僚联合,于当年起兵反对武则天的统治,以恢复中宗的皇位为名,聚集十万名士兵,向各个州县传播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下诏,命令李孝逸率领三十万大军去攻打李敬业军,李敬业很快失败,逃奔至海陵(治今江苏泰州),后被部下所杀。这场事变才四十九天就被平定。

[2]武后:即武则天(624—705年)。  高祖:曾祖父的父亲称为高祖,而与之对应的亲属称谓是玄孙,即曾孙的儿子。在这里,指徐舍人的高祖徐敬业。参见注英公。  宗族:父亲的亲属,通宗的亲属。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的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译文】

僧人延素被吐蕃兵俘虏了。吐蕃有一名将领叫徐舍人的,对延素说:“我是英国公的第五代孙子。武后专权之时,我的高祖想建立功业,没有成功(指徐敬业起兵,以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为名,反对武则天掌权,结果遭到失败),子孙流落到外邦,虽然我们世代都当官,掌握兵权,可是我们思念故土的心没有改变。只是顾及着我们的宗族实在太大了,已经不可能从外邦之中拔出来了。今天,我听凭你回国。”于是,徐舍人将延素放了。

【原文】

上遣使敕韦皋出兵深入吐蕃以分其势,纾北边患[1]。皋遣将将兵二万分出九道攻吐蕃维、保、松州及栖鸡、老翁城[2]

【注文】

[1]纾(shū):缓,延缓;解除,排除。

[2]栖鸡:地名。在茂州(治今四川茂县)界。  老翁城: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译文】

德宗派遣使者向韦皋下达敕书,命令他出兵,深入吐蕃的国境以分割它的兵势,以缓解唐朝北部的边患。韦皋派遣将领率领两万名士兵,分九路去攻打吐蕃控制之下的维州、保州、松州及栖鸡、老翁城​‍‌‍​‍‌‍‌‍​‍​‍‌‍​‍‌‍​‍​‍‌‍​‍‌​‍​‍​‍‌‍​‍​‍​‍‌‍‌‍‌‍‌‍​‍‌‍​‍​​‍​‍​‍​‍​‍​‍​‍‌‍​‍‌‍​‍‌‍‌‍‌‍​。

【原文】

九月,韦皋奏大破吐蕃于雅州[1]

【注文】

[1]雅州:地名。唐廷设立的安置羌人部落的州。治约今四川阿坝县东南,辖新城、三泉、石陇县。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九月,韦皋向朝廷上奏,称他的军队在雅州大败吐蕃兵。

【原文】

韦皋屡破吐蕃,转战千里,凡拔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余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遂围维州及昆明城。冬十月庚子,加皋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赐爵南康王[1]。南诏王异牟寻虏获尤多,上遣中使慰抚之。

【注文】

[1]南康王:即南康郡王,唐朝的第二等爵位。按唐朝官制,爵位共有九等。第一等:王(或亲王),正一品。第二等:郡王,从一品。第三等:国公,从一品。第四等:郡公,正二品。第五等:县公,从二品。第六等:县侯,从三品。第七等:县伯,正四品。第八等:县子,正五品。第九等:县男,从五品。皇帝的兄弟、皇子皆封亲王;亲王的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为嗣王;皇太子的诸子并封为郡王;亲王的儿子承恩泽者也封郡王,亲王的诸子一般封郡公。在这里,韦皋被封为南康郡王,从一品。这是超越制度的规定、破例赐予他的爵位。

【译文】

韦皋的军队屡次击败吐蕃,转战达上千里,一共攻取了吐蕃的七座城、五座军镇,焚毁了吐蕃的五十座堡垒,斩获了一万多名吐蕃士兵的脑袋,俘虏了六千名吐蕃兵,归降了三千户人家。韦皋的军队于是包围了维州及昆明城。贞元十七年(801年)冬十月庚子(十一日),朝廷加韦皋为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带宰相衔),赐予他南康王的爵位。南诏王异牟寻俘虏的吐蕃兵尤其多,德宗派遣宦官去慰劳、安抚他。

【原文】

十八年春正月,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将兵十万解维州之围,西川兵据险设伏以待之[1]。吐蕃至,出千人挑战,虏悉众追之,伏发,虏众大败,擒论莽热,士卒死者太半[2]。维州、昆明竟不下,引兵还。乙亥,皋遣使献论莽热,上(从)[赦]之。

【注文】

[1]东鄙五道:指吐蕃王国边境地区的五个地方行政单位。具体指哪五道,待考。

[2]太半:即大半。在古籍中,“大”常作“太”。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春正月,吐蕃派遣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率领十万大军去解除维州的包围,剑南西川节度的军队占据险要地势,设置好伏兵以等待吐蕃兵的到来。吐蕃军来了,剑南西川的军队有一千名士兵出来挑战,吐蕃的全部士兵都去追击他们。预先设置好的伏兵出现了,吐蕃军遭到惨败。唐军活捉了论莽热,吐蕃的士兵战死了一大半。唐军最终没有攻下维州和昆明城,只好领兵撤退了。乙亥(十八日),韦皋派遣使者向朝廷献上俘获的吐蕃将领论莽热,皇帝赦免了论莽热。

【原文】

十九年夏四月,泾原节度使刘昌奏请徙原州治平凉,从之[1]。乙亥(2),吐蕃遣其臣论颊热入贡。六月壬辰,遣右龙武大将军薛伾使于吐蕃[2]

【注文】

[1]徙原州治平凉:将原州的治所从平高县(今宁夏固原)迁移至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当时,平高县被吐蕃攻占。

[2]右龙武大将军:唐朝宫廷北衙禁军将领。  伾:音pī。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夏四月,泾原节度使刘昌向朝廷上奏,请求将原州的治所迁移至平凉县,德宗听从了他的建议。五月乙亥(二十六日),吐蕃派遣使臣论颊热到唐廷来朝贡​‍‌‍​‍‌‍‌‍​‍​‍‌‍​‍‌‍​‍​‍‌‍​‍‌​‍​‍​‍‌‍​‍​‍​‍‌‍‌‍‌‍‌‍​‍‌‍​‍​​‍​‍​‍​‍​‍​‍​‍‌‍​‍‌‍​‍‌‍‌‍‌‍​。六月壬辰(十三日),唐廷派遣右龙武大将军薛伾出使吐蕃。

【原文】

二十年。吐蕃赞普死,其弟嗣立[1]

【注文】

[1]吐蕃赞普:指吐蕃王朝的牟汝赞普(?—798年),又称牟如赞普、牟底赞普。为赤松德赞的第二子,牟尼赞普的弟弟。他在牟尼赞普被害后继位。不久,被仇家害死。  其弟:指吐蕃王朝的赞普赤德松赞(?—815年),又作墀德松赞、弃猎松赞。公元798年至815年在位。为赤松德赞的第三子。他在位期间,再次发布兴佛教的诏书,大力修建寺庙,请天竺(今印度次大陆)的高僧来翻译佛经,为僧人立“纪功碑”,扩大僧侣的势力。

【译文】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吐蕃的赞普死了,他的弟弟继承了赞普之位。

【原文】

宪宗元和三年春正月,临泾镇将郝玼以临泾地险要,水草美,吐蕃将入寇,必屯其地,言于泾原节度使段祐,奏而城之,自是泾原获安[1]。冬十二月庚戌,置行原州于临泾,以镇将郝玼为刺史[2]

【注文】

[1]宪宗:即唐宪宗李纯(778—820年),唐代皇帝,公元805年至820年在位。本名淳,后改名纯,唐顺宗李诵之长子。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德宗死后,其长子李诵即皇帝位,任用王叔文等人推行改革措施。但是李诵已经身患重病,口不能言。宦官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不久,他们贬逐了王叔文等大臣,逼迫顺宗李诵退位,拥立李纯继承了皇位,是为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任用杜黄裳、李吉甫等人执政,修订国家法规,整顿科举制度,减省官员,加强财政管理。宪宗又听从杜黄裳的建议,以法度裁抑地方藩镇势力,平定了一些叛乱的藩镇。朝廷的威信大增,致使一度割据一方的河北藩镇魏博、成德、卢龙等镇也相继归附中央。至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跋扈的局面暂告一段落,史称“元和中兴”。宪宗晚年信奉方士,求长生,服丹药,因而脾气变得暴躁、容易发怒。他身边的宦官往往获罪被杀,造成人人自危的情况。宪宗终被宦官陈弘志等所杀。葬景陵(今陕西蒲城西北),谥章武皇帝,庙号宪宗。  元和: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十五年,即公元806年至820年。元和三年,即公元808年。  临泾:县名。即临泾县,隶属于泾州,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北)西北九十里处。  郝玼(cǐ):生卒年不详,唐朝中期军将。唐德宗贞元年间,他担任临泾县的守将,勇敢无敌,声振外邦。他以临泾地居险要,处于交通要冲之地,建议修筑临泾城以抗御吐蕃。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筑起了临泾城,任命郝玼为刺史,负责守卫。从此以后,吐蕃进攻唐朝,不过临泾。郝玼守卫边疆地区三十年,每次作战俘虏了吐蕃兵,都将他们剖杀,将尸体还给吐蕃。吐蕃人害怕郝玼就像畏惧神一样。元和十三年(818年),郝玼迁检校左散骑常侍、渭州(治今甘肃陇西西南)刺史、御史大夫,充泾原行营节度、平凉镇遏都知兵马使,封保定郡王。吐蕃畏惧郝玼军队的威力,唐廷担心失去这名骁勇善战的良将,将他调为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刺史。

[2]行原州:泾原节度使的派出机构。原州本治平高(今宁夏固原),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没入吐蕃。当时的泾原节度使马璘向朝廷上表,置行原州于灵台之百里城(今甘肃灵台附近)。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行原州的治所迁移至平凉(今甘肃平凉)。到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行原州的治所迁移至临泾(今甘肃泾川北)。随着吐蕃势力的扩张,唐朝行原州的治所不断内迁。

【译文】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春正月,镇守临泾县的军将郝玼认为临泾地处险要,水草丰美,吐蕃兵将来进攻临泾,一定会将军队驻扎在这里。他将这些理由告诉泾原节度使段祐,段祐向朝廷上奏,修筑了临泾城​‍‌‍​‍‌‍‌‍​‍​‍‌‍​‍‌‍​‍​‍‌‍​‍‌​‍​‍​‍‌‍​‍​‍​‍‌‍‌‍‌‍‌‍​‍‌‍​‍​​‍​‍​‍​‍​‍​‍​‍‌‍​‍‌‍​‍‌‍‌‍‌‍​。从此以后,泾原节度的辖区获得了安宁。冬十二月庚戌(初三日),朝廷在临泾城置行原州,任命军将郝玼为行原州刺史。

【原文】

四年。初,平凉之盟,副元帅判官路泌、会盟判官郑叔矩皆没于吐蕃[1]。其后吐蕃请和,泌子随(之)[三]诣阙,号泣上表,乞从其请。德宗以吐蕃多诈,不许。至是,吐蕃复请和,随又五上表,诣执政泣请,裴垍、李藩亦言于上,请许其和[2]。上从之。五月,命祠部郎中徐复使吐蕃[3]

【注文】

[1]平凉之盟:见上文所述。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唐与吐蕃在平凉川举行会盟。吐蕃背信,劫杀唐廷派出参与会盟的使者。双方的关系破裂。  路泌:生卒年不详,唐朝中期大臣。字安期。他少年好学,通《五经》,尤嗜《诗》《易》《左氏春秋》,能讽其章句,深入探究。他博涉史传,擅长五言诗。他寡言少语,以孝顺、友爱闻名于本家。唐德宗建中末年,被授予城门郎。朱泚叛乱,德宗被迫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路泌抛弃妻子、儿女,偷偷地跑到皇帝所在的奉天。后又跟从德宗避难于梁州(今陕西汉中)。他用计策去说服军将浑瑊,浑瑊十分器重他,将他辟署为自己的幕僚。在浑瑊讨伐叛乱的李怀光军时,路泌迁副元帅判官、检校户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之后,路泌跟随浑瑊与吐蕃会盟于平凉。因为吐蕃背信劫盟,路泌被吐蕃人抓住。他在吐蕃国内生活了很多年,诚心信佛,被吐蕃赞普看重,用宾客之礼对待他。他死于吐蕃境内。

[2]裴垍(jì)(?—811年):唐朝中期大臣、宪宗朝宰相。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字弘中。他考中了进士,又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举贤良方正(制举的一种。制举系皇帝临时开设的科举考试)第一。后担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考功员外郎。他主持官员的考选,不受请托,选拔实才。唐宪宗即皇帝位后,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兼翰林学士,负责草拟皇帝的重要诏书、参与决策。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担任宰相,委托裴垍选拔贤才。他笔录了三十多名人才。他所举荐的韦贯之、裴度、李夷简等人后来都成为宰相。元和三年(808年)四月,牛僧孺等人批评时政,裴垍受牵连,被罢除翰林学士之职,任户部侍郎(无实权)。宪宗知道他正直,仍然信任他。同年九月,宪宗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并加集贤院大学士之职,监修国史。裴垍居宰相之位时,办事严明,人们不敢以私事去请托。在他之前担任宰相的,都厌恶谏官批评时政,唯独他奖励谏官评议时政。宪宗也时常听从他的建议。他还改革了赋税制度。中唐以来,地方上的节度使可以向辖区内所有的州征税,税收分为上供(交给中央)、送使(交给节度使)、留州(留给地方上的州)三部分,节度使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凌驾于州之上,享有很大的财政权。裴垍进行改革,规定对地方上的税收,节度使只能从其直辖的州征收赋税,税收不足才可以向所辖的其他的支州征税,使一部分“送使”的赋税变为“上供”,同时加强了地方上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经济联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州的控制。  李藩(754—811年):唐朝中期大臣、宪宗朝宰相。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字叔翰。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仪表雅美,好学爱施舍。到四十岁还没有做官​‍‌‍​‍‌‍‌‍​‍​‍‌‍​‍‌‍​‍​‍‌‍​‍‌​‍​‍​‍‌‍​‍​‍​‍‌‍‌‍‌‍‌‍​‍‌‍​‍​​‍​‍​‍​‍​‍​‍​‍‌‍​‍‌‍​‍‌‍‌‍‌‍​。他困居广陵(今江苏扬州),被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署为幕僚。张建封死,有人告发李藩动摇军心。后赖人保护,得以幸免于难。唐德宗见到李藩的仪容(唐代选官十分看重外表、身材、仪表、风度),授予他秘书郎之职。唐宪宗即皇帝位后,李藩迁吏部郎中、给事中,负责审查、封驳皇帝的诏书。他忠诚、谨慎、敢言,遇见皇帝的诏书有不当之处,每次都在诏书的末尾进行更改。裴垍称赞他有宰相之器。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李藩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他好为直言,极力陈述俭约富国的道理。后来,他因为与宰相李吉甫之间有矛盾,被贬为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刺史。他还未去赴任就去世了。

[3]祠部郎中:唐朝职事官,为中央尚书省所属的礼部下辖的祠部司的长官。祠部司设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按制度规定,祠部郎中、员外郎掌管国家的祭祀、天文、祠庙、占卜、医药、佛教、道教事务。但是唐玄宗时代以来,临时性的使者差遣兴起,常常以他官充任祠祭使,主持祠部司的事务,祠部司的职权被侵夺。因此,在这里,祠部郎中仅仅标志官品、身份和地位,并无实际职掌。

【译文】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起初,唐与吐蕃在平凉川举行会盟,副元帅判官路泌、会盟判官郑叔矩都被吐蕃抓获。之后,吐蕃向唐廷请求议和,路泌的儿子也三次到达皇宫,号啕大哭,向皇帝上表,乞求朝廷答应吐蕃的议和要求。而德宗却认为吐蕃常常欺骗唐朝,不允许议和。到现在,吐蕃又再次请求议和,路泌的儿子又五次向皇帝上表,哭着到宰相那里去请求与吐蕃议和。裴垍、李藩也对唐宪宗李纯请求允许与吐蕃议和。宪宗这才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五月,宪宗命令祠部郎中徐复出使吐蕃。

【原文】

秋九月丙辰,振武奏吐蕃五万余骑至拂梯泉[1]。辛未,丰州奏吐蕃万骑至大石谷,掠回鹘入贡还国者[2]

【注文】

[1]拂(bì)梯(tī)泉:地名。位于丰州西受降城(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狼山口南)北三百里。

[2]丰州:地名。治九原(今内蒙古五原西南黄河北岸),辖九原、永丰县,相当于今内蒙古五原附近地区、杭锦后旗东北。  大石谷: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译文】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秋九月丙辰(十三日),振武军向朝廷上奏,吐蕃的五万多名骑兵到达了拂梯泉。辛未(二十八日),丰州向朝廷上奏,吐蕃的一万名骑兵抵达大石谷,抢掠了回鹘向本朝进贡之后回国的使者。

【原文】

五年夏五月庚申,吐蕃遣其臣论思邪热入见,且归路泌、郑叔矩之柩。

【译文】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夏五月庚申(二十一日),吐蕃派遣大臣论思邪热来朝见大唐皇帝,并且归还装着路泌、郑叔矩的尸体的棺材。

【原文】

七年。吐蕃寇泾州,及西门之外,驱掠人畜而去,上患之。李绛上言:“京西、京北皆有神策镇兵,始置之欲以备御吐蕃,使与节度使掎角相应也[1]。今则鲜衣美食,坐耗县官,每有寇至,节度使邀与俱进,则云‘申取中尉处分’[2]。比其得报,虏去远矣。纵有果锐之将,闻命奔赴,节度使无刑戮以(相)制之,相视如平交,左右前却,莫肯用命,何所益乎[3]?请据所在之地士马及衣粮、器械皆割隶当道节度使,使号令齐一,如臂之使指,则军威大振,虏不敢入寇矣。”上曰:“朕不知旧事如此,当亟行之。”既而神策军骄恣日久,不乐隶节度使,竟为宦者所沮而止[4]

【注文】

[1]李绛(764—830年):唐朝中期大臣、宪宗朝宰相。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字深之。他于唐德宗贞元年间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制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制举为皇帝临时开设的科举考试)。他起初历任渭南县(今陕西渭南)县尉、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迁翰林学士,不久任知制诰,负责草拟皇帝的重要诏书、参与决策​‍‌‍​‍‌‍‌‍​‍​‍‌‍​‍‌‍​‍​‍‌‍​‍‌​‍​‍​‍‌‍​‍​‍​‍‌‍‌‍‌‍‌‍​‍‌‍​‍​​‍​‍​‍​‍​‍​‍​‍‌‍​‍‌‍​‍‌‍‌‍‌‍​。他向宪宗进谏言,宪宗多有采纳。他还向皇帝陈述宦官横行、地方进献的弊端。后迁中书舍人,遭到宪宗宠信的宦官吐突承璀的嫉恨。元和六年(811年),李绛被罢去翰林学士之职,迁户部尚书(无实权)。后来,宪宗派宦官吐突承璀到地方上去充当监军,负责监督领兵的将帅,开始提升李绛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他与同列李吉甫的政见不同,二人常有争执。元和九年(814年),他因为足病被罢去宰相之职,任礼部尚书(无实权)。后到地方担任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刺史、河中观察使。唐穆宗李恒即皇帝位后,改任御史大夫。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年),他因兵变遇害。李绛著有《李深之文集》二十卷,今本题为《李相国论事集》六卷。  掎(jǐ)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分兵互相呼应。

[2]中尉: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唐朝禁军将领,由宦官充任。神策军是唐代后期的主要禁军,由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统领。在中晚唐时代,神策军成为宦官把持朝政、操纵皇帝废立的主要工具。

[3]戮(lù):杀。  平交:指平素之交,平等之交,平辈之交。平时的友谊;亦指一般的交情或交往。

[4]不乐隶节度使:神策军的将士们因为神策军待遇优厚而不愿意改属地方节度使。而皇宫中的宦官也因为神策军是属于自己统领的禁军,为自身权力的重要基础,因此也不愿意将地方上的神策军拱手让与节度使,削弱自己的力量。

【译文】

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吐蕃进攻泾州,攻到了泾州城的西门之外,驱迫掠夺人口、牲畜之后离开了,宪宗对此事感到忧虑。李绛向皇帝进言:“京城的西边、北边都有神策军镇守,开始设置这批军队是为了抵抗吐蕃的进攻,让他们与节度使的军队互相呼应啊。现在,这些地方的神策军却身穿华丽的衣服,吃着美味的食品,坐在那里消耗地方官的财物。每当有敌军攻来之时,节度使邀请他们共同进兵抗敌,他们却说‘需要向上申报,请神策军护军中尉处理此事’。等神策军护军中尉得到他们的战报,敌人已经远去了。即使有果断敏锐的将领,也是听到神策军护军中尉的命令才赶赴前线去抵抗。当地的节度使并没有处罚、处死神策军将领或士兵的权力,也就没有权力去制约神策军。节度使与神策军之间只是一般的交往,左右之人遇见敌人都退却,没有人肯卖命地去抵抗敌军。这种制度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呀?我请求将神策军所在之地的士兵、战马以及衣粮、器械都划给当地的节度使掌管,这样能够使得军队的号令统一,将领指挥军队就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那么我方的军威会大大地振奋起来,吐蕃军就不敢攻击我们了。”宪宗说:“我不知道旧的制度是这样的,应当立即按照您的建议去执行。”不久,因为神策军骄傲放纵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不愿意归节度使统领,李绛的建议最终因为宦官的阻挠而被搁置起来。

【原文】

八年。初,吐蕃欲作乌兰桥,先贮材于河侧,朔方常潜遣人投之于河,终不能成。虏知朔方、灵盐节度使王佖贪,先厚赂之,然后并力成桥,仍筑月城守之[1]。自是朔方御寇不暇。

【注文】

[1]朔方、灵盐节度使:唐朝使职。负责朔方、灵州、盐州地区的军政、财政、监察等一切事务。  月城:又称瓮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呈方形或矩形。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chuí,敲打用具)等武器的进攻。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起初,吐蕃想搭建乌兰桥,先将材料储藏在河岸边。朔方节度使常常暗中派人将吐蕃准备好的材料投入河中,让吐蕃人的搭桥计划始终不能成功。吐蕃人知道朔方、灵盐节度使王佖是个贪婪的人,就先用重金去贿赂王佖,然后双方合力修成了乌兰桥,仍然修筑起月城来防守。从此以后,朔方节度的军队抵抗吐蕃兵都忙不过来。

【原文】

十年冬十一月己丑,吐蕃款陇州塞,请互市,许之[1]​‍‌‍​‍‌‍‌‍​‍​‍‌‍​‍‌‍​‍​‍‌‍​‍‌​‍​‍​‍‌‍​‍​‍​‍‌‍‌‍‌‍‌‍​‍‌‍​‍​​‍​‍​‍​‍​‍​‍​‍‌‍​‍‌‍​‍‌‍‌‍‌‍​。

【注文】

[1]款:敲打,叩。  互市:在边疆地区设立的中原王朝与周边诸族进行市场交易的场所。在古代社会,互市的盛衰与政治、军事斗争密切相关,且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冬十一月己丑(二十二日),吐蕃人敲打陇州的边塞,请求双方进行互市,宪宗允许了。

【原文】

十一年春二月,西川奏吐蕃赞普卒,新赞普可黎可足立[1]

【注文】

[1]可黎可足(803—838年):即吐蕃王国的赞普赤祖德赞,又作彝泰赞普,藏名又作日巴坚。公元815年至838年在位。他长期患病,由钵阐布执政。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长庆二年(822年),唐朝与吐蕃先后在唐都长安及吐蕃王国的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举行会盟。长庆三年(823年)在拉萨大昭寺门前立《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舅甥和盟碑》)。赤祖德赞在位期间大力崇信佛教,优待僧人,修建寺庙。他还改革度量衡。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他被反佛的贵族杰多日等杀害。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春二月,剑南西川方面向皇帝上奏,吐蕃赞普死了,新赞普可黎可足继承了王位。

【原文】

十三年冬十一月辛巳朔,盐州奏吐蕃寇河曲、夏州。灵武奏破吐蕃长乐州,克其外城[1]。甲午,盐州奏吐蕃引去。

【注文】

[1]长乐州:地名。位于灵州(治今宁夏吴忠)黄河外,定远城(在灵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外,管兵七千人,拥有战马三千匹)之西。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冬十一月辛巳朔(初一日),盐州官员向朝廷上奏,称吐蕃兵进攻河曲、夏州。灵武官员向朝廷上奏,称他们的军队攻下了吐蕃的长乐州,攻克了长乐州的外城。甲午(十四日),盐州官员向朝廷上奏,称吐蕃兵撤退了。

【原文】

十四年春正月,吐蕃遣使者论短立藏等来修好,未返,入寇河曲。上曰:“其国失信,其使何罪?”庚寅,遣归国。秋八月癸酉,吐蕃寇庆州,营于方渠。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春正月,吐蕃派遣使者论短立藏等前来与唐朝修好。使者还没有回国,吐蕃兵就侵扰河曲地区。宪宗却说:“是国家不讲信用,它的使者有什么罪呢?”庚寅(十一日),唐廷遣送吐蕃使者回国。秋八月癸酉(二十七日),吐蕃进攻庆州,在方渠县扎营。

【原文】

(冬十月)[是岁],吐蕃节度论三摩等将十五万众围盐州,党项亦发兵助之。刺史李文悦竭力拒守,凡二十七日,吐蕃不能克。灵武牙将史奉敬言于朔方节度使杜叔良,请兵三千,赍三十日粮,深入吐蕃,以解盐州之围。叔良以二千五百人与之。奉敬行,旬余,无声问,朔方人以为俱没矣。无何,奉敬自他道出吐蕃背,吐蕃大惊,溃去。奉敬奋击,大破,不可胜计。奉敬与凤翔将野诗良辅、泾原将郝玼皆以勇著名于边,吐蕃惮之。

【译文】

这一年冬季的十月,吐蕃节度使论三摩等率领十五万大军包围了盐州,党项也出兵援助吐蕃军。盐州刺史李文悦竭尽全力抵抗吐蕃兵,守卫盐州城,达二十七日,吐蕃军无法攻下盐州城。灵武的牙将史奉敬向朔方节度使杜叔良进言,请求拨给他三千名士兵,带着三十天的粮食,深入吐蕃的国境,采用这种方式来解除敌军对盐州的包围。杜叔良拨给他两千五百名士兵。史奉敬带着队伍出发了。过了十多天,他的队伍都没有消息。朔方地区的人以为史奉敬的部队全军覆没了。不久,史奉敬从其他的道路出击吐蕃军的后面,吐蕃兵非常吃惊,散乱地逃走了。史奉敬奋力攻击,大破吐蕃军,俘获、斩杀的敌人无法全部计算。史奉敬与凤翔府的将领野诗良辅、泾原节度的将领郝玼都以作战勇敢而闻名于边疆地区,吐蕃人都害怕他们。

【原文】

十五年春二月,吐蕃寇灵武。三月,吐蕃寇盐州。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春二月,吐蕃进攻灵武​‍‌‍​‍‌‍‌‍​‍​‍‌‍​‍‌‍​‍​‍‌‍​‍‌​‍​‍​‍‌‍​‍​‍​‍‌‍‌‍‌‍‌‍​‍‌‍​‍​​‍​‍​‍​‍​‍​‍​‍‌‍​‍‌‍​‍‌‍‌‍‌‍​。三月,吐蕃进攻盐州。

【原文】

冬十月,党项引吐蕃寇泾州,连营五十里。癸未,泾州奏吐蕃进营距州三十里,告急求救。以右军中尉梁守谦为左、右神策,京西、北行营都监,将兵四千人,并发八镇全军救之,赐将士装钱二万缗[1]。以郯王府长史邵同为太府少卿兼御史中丞,充答吐蕃请和好使[2]

【注文】

[1]右军中尉:即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唐朝禁军将领。  梁守谦(779—827年):唐代中期专权用事的大宦官。安定(今陕西西安)人。他于唐德宗贞元末年入宫,历任内府局令、学士院使、掖庭局令、内常侍等职。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领枢密使之任,掌管宫廷奔走,宣传机密诏奏,承接和进呈表文、奏书,参与国家决策。元和十三年(818年),梁守谦任右监门卫上将军、右神策护军中尉,统领皇宫中的禁军——神策军。元和十五年(820年),迁骠骑大将军(最高武散阶,从一品),兼右武卫上将军。他深得宪宗的宠信,权势极大。梁守谦先后拥立过两位皇帝即位,即唐穆宗李恒和唐文宗李昂。梁守谦崇信佛教,组织抄写了大量的佛经,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春,梁守谦因病请求退休。同年十月病死。梁守谦历经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从元和四年掌枢密使事务至大和元年退休,握重权达十九年之久,为这一时期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  左、右神策,京西、北行营:唐朝为军事活动临时设置的军事组织。其中,左、右神策军驻守在京城长安及附近地区。  八镇:指在京城长安附近设置的长武(即长武城,位于宜禄县西五十里,相当于今陕西长武附近)、兴平(今陕西兴平)、好畤(zhì)(今陕西永寿西南好畤河)、普润(今陕西麟游西北万家城)、郃(hé)阳(今陕西合阳)、良原(今甘肃灵台西北梁原镇)、定平(今甘肃宁县中村镇政平村)、奉天(今陕西乾县)八个军镇。  装钱:置办行装的费用。

[2]郯(tán)王:即李经(?—834年)。本名涣,为唐顺宗李诵的次子,王昭仪(唐朝后宫妃嫔名号,正二品)所生。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始封建康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又进封亲王。死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  长史:这里指王府的官员长史。按唐朝制度规定,皇帝的兄弟、皇子皆封亲王。亲王府设长史一人,从四品上,负责统领王府的僚属、纲纪。但是,唐玄宗以来,皇子的政治能量被削弱,亲王府的官员也几乎成为闲职。因此在这里,郯王府长史仅仅标志邵同的官品、身份和地位,并无实际职权。  答吐蕃请和好使:唐朝使职,临时负责出使吐蕃、与吐蕃议和的使者。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冬十月,党项引来吐蕃兵进攻泾州,他们的军营相连,达五十里长。癸未(十四日),泾州的官员向朝廷上奏,吐蕃军向前推进扎营,距离泾州城三十里,向朝廷禀报紧急军情,请求救援。朝廷任命神策军右军中尉梁守谦为左、右神策,京西、北行营都监,率领四千名士兵,并征发八镇的全部军队去救援泾州,赐予将士们两万缗钱以置办行装。朝廷任命郯王府长史邵同为太府寺少卿兼御史中丞,担任答吐蕃请和好使。

【原文】

初,秘书少监田洎入吐蕃为吊祭使,吐蕃请与唐盟于长武城下,洎恐吐蕃留之不得还,唯阿而已[1]。既而吐蕃为党项所引入寇,因以为辞,曰:“田洎许我将兵赴盟。”于是贬洎郴州司户[2]

【注文】

[1]秘书少监:唐朝职事官,为中央机构秘书省的副官。从四品上,负责辅助秘书省的长官秘书监掌管国家的图书、典籍。  洎:音jì。  吊祭使:唐朝使职。临时奔赴吐蕃王国,代表唐廷去哀悼死去的赞普。  阿(ē):迎合,偏袒。

[2]郴(chēn)州:地名。治郴县(今湖南郴州),辖郴县、义章、义昌、平阳、资兴、高亭、临武、蓝山县,相当于今湖南郴州、宜章、汝城南、桂阳、资兴南、永兴西南高亭山北麓、临武、蓝山。  司户:即司户参军、司户参军事,唐朝地方官名。负责掌管户籍、计帐、道路、重要关口、徭役、婚姻、诉讼、表彰孝顺之人等事务​‍‌‍​‍‌‍‌‍​‍​‍‌‍​‍‌‍​‍​‍‌‍​‍‌​‍​‍​‍‌‍​‍​‍​‍‌‍‌‍‌‍‌‍​‍‌‍​‍​​‍​‍​‍​‍​‍​‍​‍‌‍​‍‌‍​‍‌‍‌‍‌‍​。上州置二员,从七品下;中州置一员,正八品下;下州置一员,从八品下。郴州属于中州,其司户参军事当属正八品下。

【译文】

起初,秘书少监田洎出使吐蕃,为吊祭使。吐蕃向他请求与唐朝在长武城下会盟。田洎担心被吐蕃扣留,无法回国,于是就一味迎合吐蕃的要求。不久,吐蕃被党项引诱,侵扰唐朝,就乘机将田洎的话作为借口,称:“是田洎允许我们带兵奔赴会盟之地。”于是,唐廷贬田洎为郴州司户参军事。

【原文】

渭州刺史郝玼数出兵袭吐蕃营,所杀甚众。李光颜发邠宁兵救泾州[1]。邠宁兵以神策受赏厚,皆愠曰:“人给五十缗而不识战斗者,彼何人邪!常额衣资不得而前冒白刃者,此何人邪!”汹汹不可止[2]。光颜亲为开陈大义以谕之,言与涕俱,然后军士感悦而行。将至泾州,吐蕃惧而退。丙戌,罢神策行营[3]

【注文】

[1]李光颜(761—826年):唐朝中期名将。河曲稽胡(古代族名)阿跌部人,赐姓李,字光远。他起初为河东节度的副将,讨伐叛将李怀光、刘辟等有功,历任代州(治今山西代县)刺史、洺州(治今河北永年)刺史。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迁忠武军(先治陈州,今河南淮阳,后移至许州,今河南许昌)节度使。他领兵讨伐叛将吴元济,勇冠诸军。元和十二年(817年),吴元济被平定,朝廷赏赐李光颜甚厚,加检校司空。元和十三年(818年),他调为义武节度使(即易定节度使,辖易州、定州,今河北易县、定州),以讨伐叛乱的李师道。他在几十天内攻破了敌军。元和十四年(819年),他调邠宁节度使,以防御吐蕃。他主持修筑了盐州(治今陕西定边)城。唐穆宗李恒即皇帝位后,加同平章事,带宰相之衔。后迁凤翔节度使、许州节度使。唐敬宗时,他讨伐汴州(治今河南开封)的叛军有功,进兼侍中,后迁河东节度使,死于任上。

[2]汹汹(xiōngxiōng):形容动荡不安或骚乱不宁。

[3]神策行营:在唐中后期,神策军除了作为禁军外,还时常担负出征、驻防任务,衣粮赏赐优于其他军队,因而驻守边疆的其他诸军也要求遥属神策军。神策行营也是因为边疆战事而临时设置的军事组织,由守卫边疆的神策军组成。

【译文】

渭州刺史郝玼屡次出兵袭击吐蕃的军营,杀死了很多吐蕃士兵。李光颜征发邠宁节度的军队去营救泾州。邠宁节度的士兵们因为神策军得到丰厚的赏赐,都口吐怨言:“神策军人人给五十缗钱,还不打仗,他们是什么人呀!我们的衣服、资粮常常供应不足,却要上前线去,冒着敌人锋利的刺刀去打仗,我们是什么人呀!”邠宁士兵们骚乱不宁的情绪无法被制止。李光颜亲自向士兵们陈述为国家而战的大道理,让士兵们知晓。他言语之间,都哭起来了。然后,邠宁节度的军将和士兵们高高兴兴地奔赴战场。等他们快要到达泾州之时,吐蕃兵害怕了,就撤退了。十月丙戌(十七日),唐廷废除了神策行营。

【原文】

西川奏吐蕃寇雅州。辛卯,盐州奏吐蕃营于乌、白池[1]。寻亦皆退。十二月己巳朔,盐州奏吐蕃千余人围乌、白池。庚辰,西川奏南诏二万人入界,请讨吐蕃。

【注文】

[1]乌、白池:地名。位于盐州五原县,相当于今陕西定边。

【译文】

剑南西川节度向朝廷上奏,称吐蕃军进攻雅州。元和十五年(820年)十月辛卯(二十二日),盐州官员向朝廷上奏,称吐蕃在乌池和白池扎营。不久,吐蕃军都撤退了。十二月己巳朔(初一日),盐州官员上奏,称吐蕃的一千多名士兵包围了乌池、白池。庚辰(十二日),剑南西川节度上奏,南诏派出两万名士兵进入我们的国界,请求讨伐吐蕃。

【原文】

穆宗长庆元年夏六月辛未,吐蕃寇青塞堡,盐州刺史李文悦击却之[1]​‍‌‍​‍‌‍‌‍​‍​‍‌‍​‍‌‍​‍​‍‌‍​‍‌​‍​‍​‍‌‍​‍​‍​‍‌‍‌‍‌‍‌‍​‍‌‍​‍​​‍​‍​‍​‍​‍​‍​‍‌‍​‍‌‍​‍‌‍‌‍‌‍​。

【注文】

[1]穆宗:即唐穆宗李恒(795—824年),唐代皇帝,公元820年至824年在位。他为唐宪宗的第三子,郭贵妃(名将郭子仪的孙女,生母为唐代宗的长女升平公主,后追封为懿安皇后)所生。他本名宥(yòu),封建安郡王,后进封遂王。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因为生母家世显赫,在朝中势力很大,因而被册立为皇太子。宪宗死后,被宦官王守澄等拥立,继承了皇位。他当上皇帝后,沉溺于游乐,不认真处理国政。他亲近奸佞之臣,疏远忠臣,削弱军力,法制无章。他又加征赋税,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朝中官僚的党派之争日益激烈,河北地区兵变再起,地方藩镇割据加剧,国家府库空竭。他在长庆元年(821年),派人与吐蕃会盟,立《长庆会盟碑》,边疆获得相对的安宁。第二年,他击球致病,开始不理朝政。宦官王守澄与外朝的宰相李逢吉勾结,专权用事,政治更加腐败。后来,穆宗服金丹中毒而死。葬光陵(今陕西蒲城北),谥文惠皇帝,庙号穆宗。  长庆:唐穆宗李恒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821年至824年。长庆元年,即公元821年。  青塞堡:地名,又作清塞堡。具体位置待考。

【译文】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夏六月辛未(初七日),吐蕃军进攻青塞堡,盐州刺史李文悦击退了吐蕃的进攻。

【原文】

秋九月,吐蕃遣其礼部尚书论讷罗来求盟[1]。庚戌,以大理卿刘元鼎为吐蕃会盟使[2]。冬十月癸酉,命宰相及大臣凡十七人与吐蕃论讷罗盟于城西。遣刘元鼎与讷罗入吐蕃,亦与其宰相以下盟[3]

【注文】

[1]礼部尚书:吐蕃王国的中央官僚体系中负责礼仪、外交的官员。其实吐蕃并无礼部尚书这一官号。在这里,中原王朝的作者将吐蕃的这一官职类比和理解为唐朝的礼部尚书。

[2]吐蕃会盟使:唐朝使职,临时代表唐廷负责与吐蕃举行会盟的使者。

[3]宰相:在这里,中原王朝的作者将吐蕃的这一官职类比和理解为唐朝的宰相。

【译文】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秋九月,吐蕃派遣其礼部尚书论讷罗前来向唐廷请求会盟。庚戌(十七日),穆宗任命大理寺卿刘元鼎为吐蕃会盟使。冬十月癸酉(初十日),穆宗命令唐朝的宰相及大臣共十七个人与吐蕃使者论讷罗在长安城西举行会盟。然后派遣刘元鼎与论讷罗一同返回吐蕃,也与吐蕃王国宰相以下的官员会盟。

【原文】

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1]

【注文】

[1]灵武节度使:唐朝方镇,即朔方节度使。但在中晚唐时代,原朔方节度使被分割,其辖境和所领军队都有缩减。  大石山: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译文】

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向朝廷上奏,称他的军队在大石山下击败了吐蕃的三千名骑兵。

【原文】

二年夏六月,吐蕃寇灵武。壬(子)[午]吐蕃寇盐州。八月刘元鼎还。

【译文】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夏六月,吐蕃军进攻灵武。壬午(二十三日),吐蕃军进攻盐州。八月,刘元鼎从吐蕃回到唐朝。

【原文】

文宗太和五年秋九月,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请降,尽帅其众奔成都,李德裕遣行维州刺史虞藏俭将兵入据其城[1]。庚申,具奏其状,且言:“欲遣生羌三千,烧十三桥,捣西戎腹心,可洗久耻,是韦皋没身恨不能致者也。”[2]事下尚书省,集百官议,皆请如德裕策。牛僧孺曰:“吐蕃之境,四面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损其势[3]。比来修好,约罢戍兵,中国御戎,守信为上。彼若来责,曰:‘何事失信?’养马蔚茹川,上平凉阪,万骑缀回中,怒气直辞,不三日至咸阳桥[4]​‍‌‍​‍‌‍‌‍​‍​‍‌‍​‍‌‍​‍​‍‌‍​‍‌​‍​‍​‍‌‍​‍​‍​‍‌‍‌‍‌‍‌‍​‍‌‍​‍​​‍​‍​‍​‍​‍​‍​‍‌‍​‍‌‍​‍‌‍‌‍‌‍​。此时西南数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之?徒弃诚信,有害无利。此匹夫所不为,况天子乎!”上以为然,诏德裕以其城归吐蕃,执悉怛谋及所与偕来者悉归之。吐蕃尽诛之于境上,极其惨酷。德裕由是怨僧孺益深。

【注文】

[1]文宗:即唐文宗李昂(809—840年),唐朝皇帝,公元827年至840年在位。本名李涵,为唐穆宗的次子,唐敬宗李湛的弟弟。初封为江王。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敬宗死,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率领禁军拥立李昂继承皇位。他登上皇位之前,喜欢读《贞观政要》,仰慕唐太宗贞观年间的治世。他即位后,勤于政事,以求治道。可惜他缺乏帝王之才。朝中的牛党(以牛僧孺为首)与李党(以李德裕为首)之间的争斗激烈,两党互相攻击,交替弄权。而且,宦官专权也更为严重。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文宗想依靠权臣李训、郑注等诛杀宦官,事情败露,宦官仇士良等进行强烈反扑,杀死众多朝廷要员,史称“甘露之变”。这一事件之后,文宗处于宦官的严密监控之下,国家政事皆取决于宦官。文宗注意考核官吏,推广水车以促进农业生产。文宗开成初年,他命令立《石壁九经》,以供学者校正。他又将《石壁九经》配给各地抄写,传播文化。他死后葬章陵(今陕西富平西北),谥昭献皇帝,庙号文宗。  太和:应作“大和”。唐文宗李昂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九年,即公元827年至835年。大和五年即公元831年。  维州副使:吐蕃镇守维州的将领。  怛:音dá。  李德裕(787—850年):唐朝中期名臣,文宗、武宗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首脑人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字文饶。唐宪宗朝宰相李吉甫之子。德裕自幼苦学,擅长文章,不参加科举考试,以家庭背景出任校书郎,负责校订典籍。后被河东节度使张弘靖聘为幕僚。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他到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唐穆宗时,升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知制诰,皇帝的重要诏书都出自德裕之手。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他被宰相李逢吉排挤,到地方担任浙西观察使。他在当地任官八年,改革弊政,整顿财政,端正民俗。唐敬宗即位后,诏命浙西地区向朝廷进献上千匹丝织品,李德裕拒不奉诏,并上书规谏敬宗。唐文宗即位后,召德裕回到朝廷担任兵部尚书。德裕又被李宗闵排斥,被贬到地方担任郑、滑节度使,后调剑南西川节度使。他在剑南地区整顿军队,促进农业生产,移风易俗,颇有治绩。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德裕向朝廷上奏,接纳吐蕃维州守将的归附,其政敌牛僧孺却拒绝此事,向皇帝进言,迫使德裕将维州及其守将归还给吐蕃。此事导致牛党与李党之争日趋激烈。第二年,文宗后悔失掉维州,又召德裕回到中央,任命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其政敌牛僧孺、李宗闵都相继被罢去宰相之职。后来,又因为朝中的党争,李德裕三次到浙西地区任官。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为淮南节度使。唐武宗即皇帝位后,召德裕回到朝廷,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成为宰相。李德裕作为贵族的代表,主张选拔官宦之家的子弟担任朝廷官员,反对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主张削弱地方藩镇势力。他辅佐武宗平定昭义军刘稹(zhěn)的叛乱,以功拜太尉,封卫国公。他又裁减地方州、县的冗官,打击牛党的首脑人物牛僧孺、李宗闵,将他们流放到边远地区。唐宣宗李忱(chén)即皇帝位后,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失势。德裕被罢去宰相之职,贬潮州(今广东潮州)司马(无实权的闲职),又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参军事,死于任上。李德裕著有《会昌一品集》(又名《李文饶文集》)共三十五卷,另著有《次柳氏旧闻》《文武两朝献替记》等。  行维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的派出官员​‍‌‍​‍‌‍‌‍​‍​‍‌‍​‍‌‍​‍​‍‌‍​‍‌​‍​‍​‍‌‍​‍​‍​‍‌‍‌‍‌‍‌‍​‍‌‍​‍​​‍​‍​‍​‍​‍​‍​‍‌‍​‍‌‍​‍‌‍‌‍‌‍​。在悉怛谋归降之前,维州实际上处于吐蕃的控制之下,因此设行维州刺史表示遥领。

[2]生羌:指汉化程度不深的羌人。  十三桥:地名。具体位置待考。

[3]牛僧孺(780—848年):唐朝中期名臣,穆宗、文宗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首脑人物。安定鹑(chún)觚(gū)(今甘肃灵台)人,字思黯。他居住在京城长安,于唐德宗贞元年间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他参加贤良方正科(制举的一种。制举是皇帝临时开设的科举考试)的考试,与李宗闵、皇甫湜(shí)同为第一,但因为指斥时政,触怒了宰相李吉甫,不被任用。牛李党争肇端于此。唐穆宗即位之初,牛僧孺担任知制诰,草拟皇帝的重要诏书。迁御史中丞,清理冤狱,惩治贪污。后升户部侍郎,因不收受贿赂,而得到皇帝的赏识。穆宗长庆三年(823年),牛僧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唐敬宗李湛即位后,贬为鄂州(今湖北武汉)刺史、武昌节度使。他在当地任官五年,修缮武备和城墙,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僧孺因为李宗闵的推荐,回到朝廷担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再次出任宰相。第二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李吉甫之子,李党的首脑人物)接纳吐蕃维州守将的投降,并收复维州。牛僧孺却极力向皇帝进言,促使文宗命令李德裕把降将及维州都还给吐蕃。时人对僧儒的这一做法颇多非议。大和六年(832年),牛僧孺被罢去宰相之职,贬为扬州(今江苏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副大使。文宗开成初年,僧儒为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与白居易等交往吟咏。后贬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唐武宗统治时期,李党得势,李德裕担任宰相,掌握大权,又贬僧孺为循州(今广东惠州)长史。唐宣宗即位后,牛党重新得势,宣宗将牛僧孺召还朝廷,任太子少师(正二品,属于太子东宫官系统,为闲职)。牛僧儒是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新兴阶层的代表,主张扬“人道”、抑“天道”,兴衰由人。他著有小说《玄怪录》十卷。

[4]蔚茹川:地名。原州萧关县(今宁夏同心东南)有蔚茹水,蔚茹川位于其附近。  平凉阪(bǎn):地名。可能指平凉川。  回中:秦朝宫殿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此地距离唐都长安非常近。  咸阳桥:又称西谓桥或便桥。在唐代,因为这座桥位于咸阳县(今陕西咸阳)西南,长安城西渭水之上,且与长安城的便门相对,故名咸阳桥。位于今陕西咸阳西南渭水之上。它是汉唐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

【译文】

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秋九月,吐蕃的维州副使悉怛谋向唐廷请求投降,率领他的所有部众逃到成都。李德裕派遣行维州刺史虞藏俭率领军队去占据维州城。庚申(二十五日),李德裕向朝廷具体陈述了吐蕃的维州守将前来归附的情况,并且说:“我想派遣三千名生羌人,去烧毁十三桥,直接攻打吐蕃的腹心地区,这样可以洗刷我朝长久以来遭受的耻辱,这是韦皋直到死的时候都感到惋惜、没有做到的事情啊。”李德裕的这项提议被下发到尚书省,皇帝召集朝中的百官进行商议,大家都请求就按照李德裕的计策去执行。可是牛僧孺却说:“吐蕃的国土,四周各有一万里长,丢失一个维州,并不能削弱吐蕃的势力。近来,我朝与吐蕃结成友好关系,约定了相互之间撤除防守的军队。我们中原王朝抵抗外族,应当以遵守信用为上策。吐蕃如果前来问责:‘你们为什么不讲信用?’吐蕃如果在蔚茹川上养马,引兵上平凉阪,上万名骑兵连接回中,他们(因为维州之事)有正当的理由发怒。吐蕃的军队不到三天就能抵达咸阳桥。到了那个时候,我朝在几千里之外的西南地区,得到上百个维州城,又有什么用呢?这是白白地抛弃了诚信,对我们有害处却没有好处。这是连平民百姓都耻于干的事情,何况是天子呢!”文宗认为牛僧孺分析得对,于是下诏,命令李德裕将维州城归还给吐蕃,抓捕悉怛谋及其与他一同前来投降的人,全部归还给吐蕃。吐蕃在唐朝境内就将悉怛谋等人全部杀死,手段极其残酷,这些叛将也死得极其悲惨​‍‌‍​‍‌‍‌‍​‍​‍‌‍​‍‌‍​‍​‍‌‍​‍‌​‍​‍​‍‌‍​‍​‍​‍‌‍‌‍‌‍‌‍​‍‌‍​‍​​‍​‍​‍​‍​‍​‍​‍‌‍​‍‌‍​‍‌‍‌‍‌‍​。李德裕因为此事越来越憎恨牛僧孺。

【原文】

武宗会昌三年[1]。李德裕追论维州悉怛谋事,云:“维州据高山绝顶,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陇尽没,唯此独存[2]。吐蕃潜以妇人嫁此州门者,二十年后,两男长成,窃开垒门,引兵夜入,遂为所陷,号曰无忧城[3]。从此得并力于西边,更无虞于南路。凭陵近甸,旰食累朝[4]。贞元中,韦皋欲经略河、湟,须此城为始,万旅尽锐,急攻数年,虽擒论莽热而还,城坚卒不可克。臣初到西(属)[蜀],外扬国威,中缉边备。其维州熟臣信令,空壁来归,臣始受其降,南蛮震慑,山西八国皆愿内属[5]。其吐蕃合水、栖鸡等城,既失险阨,自须抽归,可减八处镇兵,坐收千余里旧地[6]。且维州未降前一年,吐蕃犹围鲁州,岂顾盟约[7]?臣受降之初,指天为誓,面许奏闻,各加酬赏。当时不与臣者,望风疾臣,诏臣执送悉怛谋等令彼自戮。臣宁忍以三百余人命弃信偷安,累表陈论,乞垂矜舍,答诏严切,竟令执还[8]。体备三木,舆于竹畚,及将就路,冤叫呜呜,将吏对臣,无不陨涕[9]。其部送者更为蕃帅讥诮,云既已降彼,何须送来!复以此降人戮于汉境之上,恣行残忍,用固携离[10]。至乃掷其婴孩,承以枪槊[11]。绝忠款之路,快凶虐之情,从古已来,未有此事[12]!虽时更一纪,而运属千年,乞追奖忠魂,各加褒赠[13]。”诏赠悉怛谋右卫将军[14]

【注文】

[1]武宗:即唐武宗李炎(814—846年),唐朝皇帝,公元840年至846年在位。后改名为李炎。唐穆宗之第五子,唐文宗的异母弟。初封为颍王。文宗死后,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等假传皇帝的诏书,废太子李成美,拥立李瀍即皇帝位。李瀍在位期间,重用宰相李德裕,国家的内政和外交有所改善。武宗会昌年间,北方草原的游牧帝国回鹘汗国崩溃。唐廷接纳了一部分回鹘降将,击败向唐朝逃窜的一部分回鹘兵,迎接太和公主(唐宪宗之第十女,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嫁给回鹘崇德可汗)回到唐朝。会昌四年(844年),朝廷平定了昭义军的叛将刘稹(zhěn),中央政府的声威大振。会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毁佛,命令僧尼还俗,没收寺院的大批土地和奴婢。他喜好畋猎、武戏、神仙方术。他终因服用方士的丹药致死。葬端陵(今陕西三原东),谥昭肃皇帝,庙号武宗。  会昌:唐武宗李瀍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共计六年,即公元841年至846年。会昌三年即公元843年。

[2]河、陇尽没:指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在河西、陇右地区(今河西走廊一带)的唐军大批东调参与平叛,吐蕃乘机攻占这一地区。这实际上切断了唐朝本土联系西域的通道。

[3]垒门:军营的正门。  无忧城:地名。吐蕃在唐德宗时代攻占维州城(治今四川理县东北),改称“无忧城”。维州城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得到维州城之后,西蜀的大门便尽在掌握之中,因此吐蕃称维州城为“无忧城”。吐蕃夺取维州城,运用了派遣女间谍去潜伏,然后从内部攻破堡垒的战术。这可以说是吐蕃政权利用“谍报战”而取胜的一个典型战例。

[4]凭陵:亦作“凭凌”。侵犯;欺侮。横行,猖獗。  近甸:都城近郊。  旰(gàn)食:晩食。指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泛指勤于政事​‍‌‍​‍‌‍‌‍​‍​‍‌‍​‍‌‍​‍​‍‌‍​‍‌​‍​‍​‍‌‍​‍​‍​‍‌‍‌‍‌‍‌‍​‍‌‍​‍​​‍​‍​‍​‍​‍​‍​‍‌‍​‍‌‍​‍‌‍‌‍‌‍​。

[5]空壁:空荡荡的墙壁。谓守兵尽出营垒。  南蛮:中国古代对长江流域至岭南地区的非汉人族群的通称。各族情况不一,有自己的君长。部分南蛮逐渐汉化,依附于中原王朝,或被纳入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之内。  山西八国:指唐代西山八国的羌人部落。这八个羌人部落分布于今四川西北部以至西藏东部,分别称为:哥邻、白狗、逋(bū)租、南水、弱水、悉董、清远、咄霸。因其地处西山一带(今四川岷山山脉),故称“西山八国”。其中以哥邻羌部最大,列为八国之首。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西山八国的首领曾经率领部落到唐朝的剑南西川节度,要求内附。唐廷对这些羌人首领均授予官职,让他们分领边州。这些羌人部落又因为受到强大的吐蕃王国的胁迫,时而又依附吐蕃。因此,唐人也称他们为“两面羌”。

[6]险阨(è):险要阻塞。亦指险要阻塞之地。

[7]鲁州:地名。河曲六胡州之一,位于宥(yòu)州(治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西界。

[8]矜:怜悯。  舍:放过,赦免。

[9]畚(běn):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竹筐。  陨:坠落。

[10]携离:离心,背叛,离间。

[11]槊(shuò):矛。槊是古代兵器中的重型兵器之一,多用于马上作战。

[12]款:诚恳。

[13]一纪:古代指十二年。

[14]右卫将军:唐朝禁军将领。

【译文】

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李德裕向皇帝上书,追论维州悉怛谋之事,他陈述道:“维州居于高山绝顶之处,三面都靠近大江,位于吐蕃广阔平原的要冲之地,是从我朝向吐蕃进兵的道路。起初,河西、陇右地区全部陷入吐蕃之手,只有维州还在我朝的控制之中。吐蕃暗中安排他们的妇女嫁给守卫维州城的士兵。二十年之后,吐蕃女与守门人所生的两名男子长大成人。他们在一天夜里偷偷地打开了军营的正门,引导着吐蕃兵进入了维州城,维州于是被吐蕃攻陷,改名为‘无忧城’。从此以后,吐蕃得以将全部力量用于西边的开拓,更不用担心南边了。吐蕃兵横行于我们都城的近郊,让我们好几朝都忙于应付他们。德宗贞元年间,韦皋谋划收复河、湟地区,这一战略必须以拿下维州城为开端。韦皋派出了上万人的精锐部队,急切地攻击维州好几年。虽然他的军队活捉了吐蕃将领论莽热而回来了,可是维州城却十分坚固,最终没有攻下来。我刚刚到西蜀地区任职之时,对外宣扬国威,对内查看边防设施。我熟悉的维州守将传递信号,率领全部守军走出自己的营垒,前来归顺大唐。我开始接受他们的投降,南蛮各部都感到震惊恐惧,山西八国都表示愿意归附我朝。吐蕃控制的合水、栖鸡等城,既然已经失去了险要阻塞之地,自身必须将军队抽调回去。我们就可以减掉八处的守兵,坐在那里就可以获得一千多里的土地。而且,维州的吐蕃守将还没有向我朝投降的前一年,吐蕃兵仍然包围着鲁州,对方又怎么顾及长庆盟约了呢?我在接受悉怛谋归降之时,曾经指天发誓,当面保证要向朝廷上奏,对悉怛谋等人给予酬劳和赏赐。当时,朝廷中执意和我作对的人(牛僧孺等),对我进行百般攻击。于是,文宗皇帝下诏,命令我将悉怛谋等人逮捕,送还吐蕃,任凭吐蕃诛杀。我怎么能忍心背弃信义,不顾这三百多条人命,自己苟且偷安呢!因此,我多次向朝廷上表,请求怜悯他们、赦免他们。但朝廷的诏书答复严厉,命令必须将他们逮捕,送还吐蕃。结果,我只好把悉怛谋等人捆绑起来,甚至不惜用竹筐抬着,押送吐蕃​‍‌‍​‍‌‍‌‍​‍​‍‌‍​‍‌‍​‍​‍‌‍​‍‌​‍​‍​‍‌‍​‍​‍​‍‌‍‌‍‌‍‌‍​‍‌‍​‍​​‍​‍​‍​‍​‍​‍​‍‌‍​‍‌‍​‍‌‍‌‍‌‍​。悉怛谋等人在即将上路的时候,齐声喊冤,剑南西川的将士、官吏也无不对我流泪哭泣。押送悉怛谋等人的西川将士还遭到吐蕃人的讥笑,说:‘他既然已经向你们投降了,为什么你们又要将他送回来!’吐蕃随即在我国境内将悉怛谋等人全部杀害,手段极其残忍。就连婴儿也不放过,他们先把婴儿扔向空中,然后用枪尖在下面承接,目的是吓唬那些对吐蕃离心离德的人群、部落。朝廷的这种处置办法,实在是自己断绝了今后再有人效忠归降的门路,而使吐蕃人心大快。从古到今,再也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现在,这起事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恰逢陛下即位这一千载难遇的好机会。我请求追念奖励悉怛谋等人的忠魂,对他们加以褒奖并追赠官爵。”于是,唐武宗下诏,追赠悉怛谋为右卫将军。

【原文】

臣光曰:论者多疑维州之取舍,不能决牛、李之是非。臣以为:昔荀吴围鼓,鼓人或请以城叛,吴弗许,曰:“或以吾城叛,吾所甚恶也[1]。人以城来,吾独何好焉!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2]使鼓人杀叛者而缮守备。是时唐新与吐蕃修好而纳其维州,以利言之,则维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则维州缓而关中急。然则为唐计者,宜何先乎?悉怛谋在唐则为向化,在吐蕃不免为叛臣,其受诛也,又何矜焉[3]!且德裕所言者利也,僧孺所言者义也,匹夫徇利而忘义,犹耻之,况天子乎!譬如邻人有牛,逸而入于家,或劝其兄归之,或劝其弟攘之[4]。劝归者曰:“攘之不义也,且致讼。”劝攘者曰:“彼尝攘吾羊矣,何义之拘?牛大畜也,鬻之可以富家。”[5]以是观之,牛、李之是非,端可见矣。

【注文】

[1]荀吴(?—前519年):春秋后期晋国的名将。姬姓,中行氏,名吴,谥号穆。因中行氏出自荀氏,故亦称荀吴,史称中行穆子,荀偃之子。荀吴率军多与华夏周边的戎狄部落作战,扫平晋国周边的游牧部落。他死于公元前519年,其子中行寅继立。  鼓:即鼓国,为春秋时代的小国。白狄所建,祁姓。位于今河北晋州市西,都城也在此境内。公元前527年,晋国名将荀吴率军攻打鼓国,俘虏其国君,使鼓国成为晋国的属国。公元前520年,荀吴又率军袭击而消灭鼓国,派遣军队在当地驻守。  弗:不。

[2]迩(ěr):近。

[3]向化:归服。

[4]譬(pì):打比方。  攘:侵夺,偷窃。

[5]鬻(yù):卖。

【译文】

史臣司马光评论说:以往凡是谈论维州事件的人,都对维州究竟应当夺取还是丢弃而感到疑惑,不能判断牛僧孺和李德裕谁是谁非。我认为:在过去,荀吴有一次围攻鼓国的都城,城中有人请求举城投降,荀吴不允许,他说:“如果我国有人举城叛变,我肯定痛恨那些人。但是,如果别国的人举城叛变而向我投降,我怎么可能反而喜欢他们这些人呢!我不能因为想夺取鼓国的都城就容纳他们的奸谋。”于是,荀吴放任鼓城中的人杀掉叛徒,并让他们加强防守。当时,唐朝和吐蕃刚刚签订了长庆盟约,唐朝就接纳吐蕃维州守将的投降。从国家的利益来讲,夺取维州的事小,而遵守盟约的信义为大。从吐蕃对国家的危害程度来看,也是维州稍缓,而关中(京城长安及附近地区)最为紧迫。那么,站在唐朝的立场来看,利益和信义、维州和关中,究竟哪方面应当是更重要的呢?悉怛谋带着维州城向唐廷投降,从唐朝方面来说,他这样做是归服;但从吐蕃方面来讲,他肯定不免为叛臣。因此,他被诛杀,又有什么理由值得同情呢!而且,李德裕所考虑的是国家的利益,而牛僧孺所论述的则是国家的信义。即使平民百姓对见利忘义的行为都感到可耻,何况是天子呢!打个比方来说,如果邻居家的牛丢了,跑到了自己的家里,有人劝这家人的哥哥把牛归还给邻居,有人劝他的弟弟把牛留下。劝把牛归还给邻居家的人说:“把牛留下来是不讲信义,而且还可能导致诉讼官司。”劝把牛留下来的人说:“邻居过去曾经偷窃过我家的羊,对于他这种人还拘泥于什么仁义!牛是大牲畜,卖了可以使家里富裕。”对于牛僧孺和李德裕争论维州事件的是非曲直,由此可以做出明确判断了。


(1) 此处当作“李晟”。

(2)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四月无“乙亥”日。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下》,此处当为“五月乙亥”,即五月二十六日。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