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宗平蜀
宪宗平蜀
刘闢
【内容提要】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八月,西川节度使南康武王韦皋卒。支度副使刘闢(pì)自为留后,指使诸将上表,要求授予旌节。朝廷不许,以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十月,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为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征刘闢为给事中。十一月,刘闢不接受征召,宪宗因初即位,军事力量还不足以讨伐叛乱,朝中公卿亦以为蜀地险固难攻,故只能姑息,以给事中刘闢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刘闢出兵进攻东川,攻陷梓州,劫持节度使李康。宪宗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yì)、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lì)共同出兵讨伐刘闢。三月,攻克梓州,宪宗下旨,削夺刘闢官爵。六月初,刘闢军队在鹿头关(今四川德阳北黄许镇)、万胜堆(今四川德阳东北)修筑城堡和栅栏、屯驻重兵防守。九月,高崇文进攻,八战皆捷,攻克万胜堆,包围鹿头关,刘闢跳江未死,被活捉。十月,以高崇文为西川节度使,严砺(lì)为东川节度使。刘闢被押解送至京师,并族党诛之。
高崇文擒刘闢示意图
【原文】
唐顺宗永贞元年秋八月癸丑,西川节度使南康武王韦皋薨[1]。皋在蜀二十一年,重加赋敛,丰贡献以结主恩,厚给赐以抚士卒,士卒婚嫁死丧皆供其资费,以是得久安其位,而士卒乐为之用[2]。服南诏,摧吐蕃[3]。幕僚岁久官崇者则为刺史,已复还幕府,终不使还朝,恐泄其所为故也[4]。府库既实,时宽其民,三年复租赋,蜀人服其智谋而畏其威,至今画像以为土神,家家祀之[5]。
【注文】
[1]薨(hōng):死的别称。自周代始,人之死亡,有尊卑之分,以“薨”称诸侯之死。唐代以“薨”称三品以上大官之死。
[2]二十一年:德宗贞元元年(785年),韦皋代张延赏镇蜀,其镇守蜀地共二十一年。 赋敛:田赋税收。 贡献:贡品。 给赐:赏赐。 士卒:甲士和步卒,后泛指士兵。 供:提供。 以是:因此。 久安其位:长久保持其官位。
[3]南诏:唐代西洱河,有六大部落,号称六诏,即蒙嶲(xí)诏、越析诏、浪穹(qióng)诏、邆赕(téngtàn)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为王之意。蒙舍诏在南方,又称南诏,其力量最为强大,姓蒙氏。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号大蒙国,称奇嘉王,遣子入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兼并五诏,进爵云南王,次年迁都太和城。昭宗天复二年(902年),郑买嗣称帝,改国号为大长和。 吐蕃(bō):本西羌属,有一百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之间。在西羌诸部中的发羌、唐族,早在公元1至2世纪时,即居住在析支水迤(yǐ)西,其地距中原绝远,互无往还。《新唐书》根据“蕃发声近”的理由,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nù)檀。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唐代时,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这是青藏高原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
[4]幕僚:古称将帅幕府中的参谋、记室之类的僚属,后亦泛称地方军政官衙署中协助办理文案、刑名、钱谷等公务的人员。 崇:高。 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泄:泄露。
[5]宽:不严;宽大对待。 三年复租赋:每隔三年免征田赋税赋一年。 蜀人:蜀地人民。 画像:画韦皋的像。 土神:土地神。
【译文】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秋季八月癸丑(十七日),西川节度使南康武王韦皋去世。韦皋在蜀二十一年,加重人民的赋税,搜刮聚敛,用厚重的礼物贿赂皇帝,讨得皇帝的恩宠;用大量的财物赏赐士兵,以抚慰士兵,士兵婚嫁、死丧,韦皋都负责提供费用,因此得以长期地保持他的官位,而士兵也乐于为他效力。在任期间,韦皋说服南诏,挫败吐蕃。幕僚在职时间长、职位高的,就提拔他们做刺史;刺史卸任后,再回幕府,始终不让他们回朝廷,担心他们泄露他的所作所为。财库充实之后,韦皋时常宽大地对待他辖区的民众,每隔三年,都会免征田租税赋一年。蜀人佩服他足智多谋,又害怕他的威严,至今家家户户都挂着他的画像,把他当作土地神来供奉。
【原文】
支度副使刘闢自为留后[1]。刘闢使诸将表求节钺,朝廷不许[2]。己未,以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3]。冬十月戊戌,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同平章事,充西川节度使[4]。征刘闢为给事中[5]。十一月,刘闢不受征,阻兵自守[6]。袁滋畏其强,不敢进[7]。上怒,贬滋为吉州刺史[8]。十二月己酉,以给事中刘闢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9]。上以初嗣位,力未能讨故也[10]。右谏议大夫韦丹上疏,以为:“今释闢不诛,则朝廷可以指臂而使者,惟两京耳[11]。此外谁不为叛[12]!”上善其言[13]。壬子,以丹为东川节度使[14]。丹,津之五世孙也[15]。
【注文】
[1]支度:唐代军中主管军需的官职。凡天下边军,有支度使,以计军资粮仗之用。早期由节度使兼任,后则由幕僚专任。 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玄宗时,宰相或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hù),河北三镇和淄青、淮西诸镇的节度使多于临死时遗表请以子弟为留后;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其子弟或大将为留后或自称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随后即正授节度使;有时不予承认,另授他人为节度使,往往导致战争。节度留后均未授予旌节。韦皋去世后,刘闢自称为留后。
[2]表求:上表请求。 节钺: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予官员或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3]剑南东西川: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为剑南道,治所为成都府。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玄宗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安史之乱后,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分剑南为东川、西川,各置节度使。辖境相当今四川大部,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以及贵州北端、甘肃文县一带。 安抚大使: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
[4]充:充当;担任。 西川:剑南西川。
[5]征:征召。
[6]阻兵:仗恃军队。
[7]进:进发。
[8]吉州:汉豫章郡地,隋置吉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庐陵郡。领庐陵等四县。治所在今江西吉安。
[9]知节度事:暂行节度使之职。
[10]嗣位:继承皇位。
[11]右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议论,有数十人之多。汉初不置。元狩五年(前118年)初置,属光禄勋(郎中令改名)。东汉改称谏议大夫,仍属光禄勋,秩六百石。三国魏沿置,晋朝罢。南朝梁、陈亦置。北魏置,隶属集书省,掌谏诤议论,从四品,北齐沿置。隋初隶属门下省,从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唐初复置,正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正谏大夫,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旧。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分置左、右,各四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升正四品下,掌谏议得失,侍从赞相。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罢左、右之名,只称谏议大夫。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复分置左、右。 韦丹(753—810年):字文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擢明经,调安远令,以让庶兄。复举五经高第,历咸阳尉,张献甫表佐邠宁幕府。德宗时,累迁太子舍人、驾部员外郎。新罗国君死,受命往吊。旧例出使,可卖州县十官取钱,谓“私觌(dí)官”,以所需请官府资助而不卖官。未成行,转为邕(yōng)管经略使。为河南少尹,入为谏议大夫。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刘闢反,力请诛讨。任晋慈隰(xí)州观察使。二年,改江西观察使。后被诬告罢官,使未至而死。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韦丹立祠堂,刻石纪功。宣宗问宰相“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chí)以韦丹对。 上疏:臣下向皇帝进呈奏章。 释:释放。 闢(pì):刘闢。 指臂而使:指挥。 两京: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
[12]谁不为叛:还有谁不反叛。
[13]上:指宪宗皇帝。 善:表示赞同、应诺。
[14]丹:指韦丹。
[15]津:韦津,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炀帝大业末,为民部侍郎。
【译文】
支度副使刘闢(pì)自称留后。刘闢命将领上表替他请求颁发符节,朝廷不允许。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己未(二十三日),朝廷命袁滋为剑南东西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冬季十月戊戌(初三日),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为同平章事,担任西川节度使。征召刘闢回京为给事中。十一月,刘闢拒绝朝廷的征召,调动军队作防守部署,阻止节度使袁滋上任。袁滋怕刘闢的强悍,不敢前进。唐宪宗大怒,贬袁滋为吉州刺史。十二月己酉(十四日),唐宪宗任命给事中刘闢为西川节度副使,代理节度使之职。唐宪宗因为刚刚继位,军事力量还不足以进行讨伐。右谏议大夫韦丹上表,认为:“现在放掉刘闢,不杀他,那么朝廷可以指挥的,也只有东京、西京了。除此之外,谁还不反叛呢?”唐宪宗肯定了韦丹的话。壬子(十七日),以韦丹为东川节度使。韦丹,是韦津的第五代孙子。
【原文】
宪宗元和元年[1]。刘闢既得旌节,志益骄,求兼领三川,上不许[2]。闢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欲以同幕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3]。推官莆田林蕴力谏闢举兵,闢怒,械系于狱,引出,将斩之,阴戒行刑者使不杀,但数砺刃于其颈,欲使屈服而赦之[4]。蕴叱之曰:“竖子,当斩即斩,我颈岂汝砥石邪[5]!”闢顾左右曰:“真忠烈之士也。”乃黜为唐昌尉[6]。
【注文】
[1]元和: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所用年号,凡十五年(806—820年)。
[2]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旌旗、符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唐制中,节度使赐双旌双节。旌以专赏,节以专杀。行则建节,树六纛(dào,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亦借指节度使军权。 骄:骄横。 兼领三川:兼管三川。剑南东川、西川及山南西道为三川。
[3]东川节度使:领梓州、遂州、绵州、剑州、普州、荣州、合州、渝州、泸州、陵州、昌州十一州。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设置。治梓州(今四川三台)。 李康(?—806年):唐德宗贞元中,为邢州刺史、怀州刺史。十四年(798年),为江州刺史。十八年,以剑南东川行军司马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为剑南西川行营节度使高崇文所杀。 梓(zǐ)州:汉广汉、巴西二郡地。隋改为梓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梓潼郡。领栖县等八县,至京师二千九十里,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同幕:同僚。指在同一幕府任职者。 卢文若(?—806年):贞元末,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僚。韦皋死,与刘闢反叛。事败,先自刃其妻子,然后缒(zhuì)石投江,失其尸。
[4]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下设属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多掌司法。后期成为对法官的雅称。 莆田:武德五年(622年),分南安置莆田县,时属泉州。今属福建,位于福建沿海中部。 林蕴(yùn):生卒年未详。字复梦。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举明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为推官。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以直谏刘闢之反而名重京师。累迁礼部员外郎,复出为邵州刺史。后坐事,杖流儋(dàn)州而卒。 械系于狱:戴上脚镣手铐,投入监狱。 引出:押出。 戒:敕令,命令。 数:数次,屡次。 砺(lì):磨。
[5]叱(chì):大声呵斥,斥责。 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 汝:你,你们。 砥(dǐ)石:磨石。
[6]黜(chù):贬黜,贬降。 唐昌: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分九陇、导江、郫(pí)三县之地,置唐昌县,属彭州,在今四川成都郫都。 尉:官名,即唐昌县尉,位在县令或县长之下。主管治安。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刘闢(pì)得到朝廷的旌旗、符节之后,更加骄横,于是更进一步要求兼管三川,唐宪宗不同意。于是,刘闢就出动大军在梓(zǐ)州包围东川节度使李康,想以幕僚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节度推官莆田人林蕴竭力劝阻,刘闢勃然大怒,将林蕴戴上脚镣手铐,投入监狱。又将他拉出来,将要斩首,却又偷偷吩咐刽子手不要当真杀他,只是将刀在林蕴的颈子上磨来磨去,想叫他屈服,然后赦免他。林蕴大声斥责说:“小子,要斩就快斩,我的颈子难道是你的磨刀石吗?”刘闢回头对左右说:“真是一个忠心刚烈的勇士。”将林蕴贬为彭州唐昌县尉。
【原文】
上欲讨闢而重于用兵,公卿议者亦以为蜀险固难取,杜黄裳独曰:“闢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1]。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闢必可擒[2]。”上从之。翰林学士李吉甫亦劝上讨蜀,上由是器之[3]。戊子,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五千为前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将步骑二千为次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同讨闢[4]。时宿将名位素重者甚众,皆自谓当征蜀之选,及诏用崇文,皆大惊[5]。
【注文】
[1]重于用兵:以用兵为重事,即不敢轻易发动战争。重,慎重,谨慎。 公卿:名公巨卿,高级官员。 险固:险阻坚固。 狂戆(zhuàng):狂妄戆直。 取之如拾芥:拾取如同捡起一根小草。
[2]神策军使:唐代军事职官名称,为神策军总管官,系临时差遣的使职,职权在左右神策大将军之上。又有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郭英、鱼朝恩曾任此职。神策军本是唐代军、城、镇、守捉等军事区域组织中军一级的一个,因为护驾有功,成为禁军,并迅速发展成禁军主力。 高崇文(746—809年):唐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高承简之父。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今陕西长武北),善治军,累官至金吾将军。曾大破吐蕃军,以功封渤海郡王。元和元年(806年),刘闢叛,以宰相杜黄裳荐,授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统军讨伐,八战皆捷,擒刘闢送京师处斩,封南平郡王、剑南西川节度使,并于成都北鹿头山下刻石纪功。二年,加邠宁庆三州节度使。恃功而侈,尽载蜀都库藏而去。
[3]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李栖筠(yún)之子,以父荫入仕。唐德宗贞元初,为太常博士。历忠、彬、饶州刺史。宪宗立,征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转中书舍人,参与策划平刘闢叛乱。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抑制强藩,策划平定李锜(qí)之乱。以功封赵国公。次年,厌恶举子牛僧孺、李宗闵等指陈时政得失,不加升迁,为牛李党争肇端。出为淮南节度使。六年,再入相,拜集贤大学士,监修国史。时吴元济势盛,自请经略淮西以制之,未行而卒。 器之:器重他。
[4]将:率领,统率。 步骑:步兵和骑兵,代指军队。 兵马使:唐代藩镇军事职官名称。唐代元帅府及各藩镇所属部队指挥官有兵马使。战时元帅府前军和后军各有兵马使一人。在藩镇节将属员中有兵马大使、兵马使、都知兵马使和先锋兵马使等军官,如安禄山、史思明先后为平卢兵马使。禁卫军左神策军所属有普润镇兵马使,右神策所属有良原镇兵马使。名将李光弼曾任河西兵马使。 李元奕(yì):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 严砺(?—809年):字元明。梓州盐亭(今属四川)人。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宗人。初为本道牙将,累任兴州刺史。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严震卒,代为节度使,群臣争之,德宗不听。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徙东川节度使。性贪婪,多奸谋。死后,监察御史元稹(zhěn)奉使东川,纠劾其赃,被其没收的吏民田宅、奴婢等,各还其主。
[5]宿将:久经战争的将领。 名位素重:威名地位都很高。 皆大惊:指大出所望,与原来的估计、期望相去甚远。
【译文】
唐宪宗想讨伐刘闢,但又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朝廷的高层官员也都认为蜀地山川险恶,道路艰难,很难攻取。只有宰相杜黄裳说:“刘闢只不过是一个又猖狂、又戆呆的书生罢了,攻取他如同拾一根小草一样容易。我了解神策军军使高崇文,勇敢而有谋略,可以任用,希望陛下把军事的处置权力委任给他,不要设置监军,刘闢必定可以擒获。”唐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翰林学士李吉甫也建议唐宪宗讨伐西川,唐宪宗因此非常器重李吉甫。元和元年(806年)正月戊子(二十三日),命令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率领步兵、骑兵五千人为前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yì)率领步兵、骑兵两千人为后军,会同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共同讨伐刘闢。当时,威名及地位均高的老将,数量很多,都认为自己是讨伐西川统帅的合适人选。等到下诏,以高崇文为统帅,所有人都大为惊讶。
【原文】
上与杜黄裳论及藩镇,黄裳曰:“德宗自经忧患,务为姑息,不生除节帅,有物故者,先遣中使察军情所与则授之[1]。中使或私受大将赂,归而誉之,即降旄钺,未尝有出朝廷之意者[2]。陛下必欲振举纲纪,宜稍以法度裁制藩镇,则天下可得而理也[3]。”上深以为然[4]。于是始用兵讨蜀,以至威行两河,皆黄裳启之也[5]。
【注文】
[1]忧患:指泾原兵变及朔方兵团叛变两次兵变。 生除节帅:活着的时候封为将帅,终身为地方节度使。 物故:死亡。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2]誉:称赞,称誉。 旄钺: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3]宜:应当;应该。 理:治理,整理。
[4]以为然:认为是对的。
[5]两河:唐安史之乱后,称河南、河北二道为两河。 皆黄裳启之也:史言杜黄裳开宪宗削平藩镇之略,其功不在裴度下。
【译文】
唐宪宗与杜黄裳议论到关于藩镇的话题,杜黄裳说:“德宗皇帝经过两次叛乱以后,一切都是姑息养奸,委曲求全,节度使几乎都是终身制,活着的时候,朝廷从不派人接替。等节度使死了,就先派宦官观察军情,了解将领们的愿望,众人推举谁,就把节度使授予谁。这样的话,监军往往接受将领们的贿赂,回宫后对他大加赞赏,朝廷随即授予旌旗、符节,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出于朝廷的决定。陛下如果一定想要振兴朝纲,应该稍稍用国法对藩镇加以制裁,然后国家才能够得到治理。”唐宪宗深深地认为这个话说得很对。于是,决定发兵讨伐西川,朝廷的威信扩展到了河南、河北,这个头都是由杜黄裳开启的。
【原文】
高崇文屯长武城,练卒五千,常如寇至,卯时受诏,辰时即行,器械糗粮,一无所阙[1]。甲午,崇文出斜谷,李元奕出骆谷,同趣梓州[2]。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筯者,崇文斩之以徇[3]。
【注文】
[1]屯:戍守;驻扎。 长武城:在邠州宜禄县,郭子仪遣李怀光所筑,在今陕西省长武县西北。 练:训练。 常如寇至:平常日子也照样戒备森严,好像敌人随时都会发动攻击。 器械:指武器。 糗(qiǔ)粮:粮食。熬米麦为糗。 阙:缺乏;稀少。
[2]斜谷:山谷名。在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故亦称褒斜谷。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骆谷: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与汉中间的交通要道,在今陕西周至西南。 趣:赴;前往。
[3]兴元:兴元府,即梁州。汉代为汉中郡。三国汉为梁州治。晋以后相沿不改。唐天宝初,一度改为梁州。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褒州,不久复故,天宝初,一度改为汉中郡。兴元初,又为兴元府。领南郑等五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 军士:官兵。 逆旅:客舍;旅馆。 匕筯(zhù):食具,羹匙和筷子。此处指餐具。 徇(xùn):巡行时示众并宣布号令。
【译文】
高崇文驻守长武城,训练士兵五千人,平常日子,照样戒备森严,好像敌人随时都会进犯。卯时接到诏书,辰时即大军开拔,武器、粮草一样都不缺。元和元年(806年)正月甲午(二十九日),高崇文穿过斜谷,李元奕穿过骆谷,一起奔向梓州。高崇文抵达兴元,发现官兵有人在旅店吃饭时,有意地打断人家的勺子,折断人家的筷子,高崇文立即将其斩首示众。
【原文】
刘闢陷梓州,执李康。二月,严砺拔剑州,斩其刺史文德昭[1]。
【注文】
[1]拔:攻取,攻伐。 剑州:汉广汉郡地,西魏改为始州;唐初相沿不改,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改为剑州,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普安郡。领普安等七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 文德昭(?—806年):唐宪宗元和初,刘闢署为伪剑州刺史,为严砺所杀。
【译文】
刘闢攻陷梓州,俘虏了东川节度使李康。元和元年(806年)二月,严砺攻克剑州,斩刘闢任命的刺史文德昭。
【原文】
三月,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闢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1]。闢归李康于崇文以求自雪,崇文以康败军失守,斩之[2]。丙子,严砺奏克梓州,丁丑,制削夺刘闢官爵。
【注文】
[1]阆(làng)州:汉巴郡地。唐初置隆州,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改为阆州,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阆中郡。领阆中等九县,治所在今四川阆中。 邢泚(cǐ)(?—806年):唐宪宗元和初,为叛逆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裨将,蜀平,被斩。 引兵遁去:率军逃走。
[2]归:归还。 自雪:洗雪自己的罪过。 康:即李康。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三月,高崇文率领军队从阆(làng)州直奔梓州,刘闢的将领邢泚率领军队逃走,高崇文进入并驻扎梓州。刘闢将活捉的李康归还高崇文,请求洗雪自己的罪行。高崇文认为李康是败军,丢失了守卫的城市,将他斩首。丙子(十二日),严砺上奏攻克梓州。丁丑(十三日),唐宪宗下诏剥夺刘闢所有的官职、爵位。
【原文】
东川节度使韦丹至汉中,表言:“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缀其士心,必能有功[1]。”夏四月丁酉,以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注文】
[1]汉中:即梁州。汉代为汉中郡。三国汉为梁州治。晋以后相沿不改。唐天宝初,一度改为梁州,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褒州,不久复故,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汉中郡。兴元初,又为兴元府,治所在今陕西汉中。 表言:上疏说。 客军远斗:率军深入异乡作战。 缀(zhuì):牵制。
【译文】
东川节度使韦丹走到汉中,上表说:“高崇文率领军队深入异地作战,没有足够的物资,如果将梓州给他,维持军心,一定可以立功。”元和元年(806年)夏季四月丁酉(初四日),皇帝以高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代理节度使。
【原文】
夏五月,刘闢城鹿头关,连八栅,屯兵万余人,以拒高崇文[1]。六月丁酉,崇文击败之。闢置栅于关东万胜堆[2]。戊戌,崇文遣骁将范阳高霞寓攻夺之,下瞰关城,凡八战皆捷[3]。庚子,高崇文破刘闢于德阳;癸卯,又破之于汉州[4]。严砺遣其将严秦破闢众万余人于绵州石碑谷[5]。秋七月癸丑,高崇文破刘闢之众万人于玄武[6]。甲午,诏凡西川继援之兵,悉取崇文处分[7]。
【注文】
[1]城:筑城。 鹿头关:古关名。唐置,为西川防守要地,在今四川德阳鹿头山上。 栅: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围成营寨。
[2]关东:鹿头关东。 万胜堆:在今四川德阳东北。
[3]骁(xiāo) 将:枭将,勇猛善战的将军。 范阳:即幽州。汉代为燕国,后汉为幽州治,晋以后相沿不改。唐仍为幽州,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范阳郡。领蓟县等十县。治所在今北京市。 高霞寓(772—826年):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为神策军使高崇文将,兼御史大夫。蜀平,以功拜彭州刺史,为长武城使,封感义郡王。加左散骑常侍,改丰州刺史、三城都团练防御使,六迁至检校工部尚书。十年,朝廷讨吴元济,为唐、邓、随节度使。贬归州刺史。征为右卫大将军。十三年,出为振武节度使,入为左武卫大将军。穆宗长庆初,授邠宁节度使,加检校右仆射,累加检校司空,又加司徒。敬宗宝历二年(826年),授右金吾卫大将军、检校司徒。卒,赠太保。 下瞰:俯视。 关城:古代城市城门外造一圈城墙为主城门,称为关城。
[4]汉州:武后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置,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德阳郡。领雒(luò)县等五县,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南。
[5]严秦: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裨将。 绵州:汉广汉郡地,隋改为绵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巴西郡。领巴西等九县,治所在今四川绵阳。此处绵州为绵竹之讹。 石碑谷:汉州绵竹县有石碑镇。
[6]玄武:旧曰伍城,北周置玄武郡。隋开皇初,废郡改县,曰玄武,唐属梓州,在今四川中江。
[7]处分:处理,安排。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夏季五月,刘闢驻守鹿头关,总共八个营栅,驻军一万多人,用来抵抗高崇文。六月丁酉(初五日),高崇文进攻,打败刘闢军。刘闢在鹿头关东万胜堆再筑栅布阵。戊戌(初六日),高崇文派遣勇将范阳人高霞寓攻克万胜堆,鹿头关全收眼底,于是连续进攻,八战八捷。庚子(初八日),高崇文在德阳县打败刘闢军。癸卯(十一日),高崇文在汉州又打败刘闢军。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派遣他的将领严秦,在绵竹石碑谷打败刘闢军一万多人。秋季七月癸丑(二十二日),高崇文在玄武打败刘闢军一万人。七月甲午(初三日),皇帝下诏:“所有增援攻打刘闢的各路军队,全部交由高崇文指挥。”
【原文】
九月壬寅,高崇文又败刘闢之众于鹿头关,严秦败刘闢之众于神泉[1]。河东将阿跌光颜将兵会高崇文于行营,愆期一日,惧诛,欲深入自赎,军于鹿头之西,断其粮道,城中忧惧[2]。于是闢绵江栅将李文悦、鹿头守将仇良辅皆以城降于崇文,获闢婿苏彊,士卒降者万计[3]。崇文遂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军不留行[4]。辛亥,克成都[5]。刘闢、卢文若帅数十骑西奔吐蕃,崇文使高霞寓等追之,及于羊灌田[6]。闢赴江不死,擒之[7]。文若先杀妻子,乃系石自沉[8]。崇文入成都,屯于通衢,休息士卒,市肆不惊,珍宝山积,秋豪不犯[9]。槛刘闢送京师[10]。斩闢大将邢泚、馆驿巡官沈衍,余无所问[11]。军府事无巨细,命一遵韦南康故事,从容指,一境皆平[12]。
【注文】
[1]神泉:汉涪城地,晋置西园县。隋以县西有泉能愈疾,改为神泉县。唐属绵州,在今四川绵阳安州南。
[2]愆(qiān)期:误期,过期。 深入自赎:深入敌军,立功赎罪。 城中:代指刘闢军队。
[3]绵江:绵水,在绵州雒(luó)县东三十里,源出绵竹县紫岩山。 李文悦(?—834年):唐宪宗元和初,为叛逆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绵江栅将,以三千人归顺神策军使高崇文。十四年(819年),为盐州刺史。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吐蕃犯青塞堡,发兵进击之。敬宗宝历初,以右金吾将军为丰州刺史、天德军防御使。文宗大和二年(828年),以天德军使为灵武节度使。六年,以前灵武节度使李文悦为兖海沂(yǐ)密节度使,卒。 仇(qiú)良辅: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叛逆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鹿头关守将,以二万人归顺投降神策军使高崇文。 苏彊(qiáng):生卒年未详。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之婿。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讨伐刘闢,被活擒。
[4]长驱:长途向前驱驰。 军不留行:马不停蹄。
[5]克:攻克,攻破。 成都:益州,汉代为蜀郡。晋以后都为益州治。唐仍为益州,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蜀郡。至德二载(757年),改为成都府,治所在今四川成都。
[6]羊灌田:彭州有羊灌田守捉,在今四川彭州西北九陇镇。
[7]赴江:投江自杀。
[8]妻子:妻子儿女。 乃:于是。 系(jì)石自沉:把石头系到身上,自沉于江。
[9]通衢(qú):四通八达、宽敞平坦的道路。 休息:休养生息。 市肆不惊:市场丝毫没有被惊扰。 珍宝山积,秋豪不犯:珍贵的货物堆积如山,也没有任何损失。
[10]槛:禁闭于囚车栅栏之中。
[11]馆驿巡官:驿马车巡查官。 沈衍: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叛逆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馆驿巡官。讨伐刘闢,被斩。
[12]军府:军中府库。 事无巨细:事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情都要管。 一遵韦南康故事:一律遵照韦皋在时的旧例办理。韦皋封南康郡王,故曰“南康”。 指(huī):即指挥。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九月壬寅(十二日),高崇文在鹿头关又打败刘闢的军队,严秦在神泉打败刘闢的军队。河东节度使将领阿跌光颜率领军队与高崇文在行营会师,误期一天,害怕军法制裁,想深入敌营,驻扎在鹿头关西面,切断刘闢的运粮通道,据守鹿头关城的刘闢军队大为惊恐。于是,刘闢的绵江栅将领李文悦、鹿头关守将仇(qiú)良辅,纷纷献出城堡,向高崇文投降。又活捉刘闢的女婿苏彊(qiáng),投降的士兵数以万计。高崇文于是长驱直入,直奔成都,一路不停,所到之处,刘闢军无不溃败。辛亥(二十一日),攻克成都。刘闢和谋士卢文若率领数十名骑兵,向西投奔吐蕃(bō)。高崇文派遣将领高霞寓等乘胜追击,追到羊灌田,刘闢投江,未死,被活捉。卢文若先杀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将石头绑在身上,投江自沉。高崇文进入成都,军队驻扎在大街上,士兵就在露天休息,商店市场丝毫没有受到惊扰,珍贵的货物堆积如山,军队秋毫无犯。高崇文用囚车将刘闢押解到京城。斩刘闢部将邢泚(cǐ)及馆驿巡官沈衍,其余一律不加追究。军府的事务,高崇文命令一律遵照韦皋在位的时候制定的制度办理,从容指挥,西川全境都被平定。
【原文】
初,韦皋以西山运粮使崔从知邛州事,刘闢反,从以书谏闢[1]。闢发兵攻之,从婴城固守,闢败,乃得免[2]。从,融之曾孙也[3]。
【注文】
[1]西山:指成都以西地区。 运粮使:押运粮草的负责人。 崔从(761—832年):字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人,崔融曾孙。唐德宗贞元初,进士登第,出为山南西道推官。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引为西山运务使、节度判官,权知邛州事。刘闢反,寄书阻止,刘闢怒,发兵攻之。绕城守御,终不屈服。朝廷平定刘闢,唯崔从得免。宣歙(shè)池观察使卢坦举荐其为副使。元和初,历吏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右司郎中、御史中丞、给事中,出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陕虢(guó)团练观察使,入为尚书右丞。出为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穆宗即位,召拜尚书左丞。长庆初,为鄜(fū)坊丹延节度等使。入为吏部侍郎,寻改太常卿。敬宗宝历初,检校吏部尚书,充东都留守。文宗大和初,入为户部尚书。出为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卒,赠司空,谥曰贞。 邛(qiòng)州:汉蜀郡地。西魏置邛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临邛郡。领临邛等七县,治所在今四川邛崃。 反:背叛,造反。
[2]婴城固守:婴,围绕;婴城,环城。环城牢固防守。
[3]融:即崔融(653—706年),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人。初应八科制举,皆及第,累补宫门丞、崇文馆学士。唐中宗为太子时,崔融为侍读,兼侍属文,东宫表疏多出其手。为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卒,中宗以其有侍读之恩,赠卫州刺史,谥曰文。
【译文】
起初,韦皋命西山运粮使崔从代理邛州事,刘闢(pì)反叛,崔从写信劝阻刘闢。刘闢派遣军队进攻,崔从环城固守。直到刘闢失败,才免于灾难。崔从,是崔融的曾孙。
【原文】
韦皋参佐房式、韦乾度、独孤密、符载、郗士美、段文昌等素服麻屦,衔土请罪[1]。崇文皆释而礼之,草表荐式等,厚赆而遣之[2]。目段文昌曰:“君必为将相,未敢奉荐[3]。”载,庐山人;式,琯之从子[4]。文昌,志玄之玄孙也[5]。
【注文】
[1]参佐:部下,属僚。 房式(?—812年):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房琯(guǎn)侄子。举进士。李泌观察陕州,辟为从事。累迁起居郎,出为忠州刺史,韦皋表为云南安抚使,兼御史中丞。除兵部郎中。刘闢反,留不得行。高崇文至成都,与王良士、崔从、卢士玖等白衣麻屦(jù)衔土请罪,崇文宽礼之,乃表其状,除吏部郎中。召为给事中,后除陕虢观察使,转河南尹。次年,为宣州刺史、宣歙(shè)池观察、采石军等使。卒,赠左散骑常侍。 韦乾度(?—823年):进士及第。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表为从事。累迁吏部郎中。元和十二年(817年),为御史中丞。穆宗长庆初,为国子祭酒,卒。 独孤密:生卒年未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进士及第。为邠宁节度使杨朝晟从事。又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从事。元和中,为云州刺史、海州刺史。大和初,为商州刺史。 符载:生卒年未详。又名苻载,字厚之。武都(今四川绵竹西北)人。唐德宗建中初,与杨衡、李群等隐居庐山,号“山中四友”。贞元五年(789年),江西观察使李巽(xùn)荐,授奉礼郎,为南昌军副使。后为四川节度使韦皋掌书记。韦皋卒,刘闢据蜀作乱,符载劝其行仁义,刘闢败,因此免祸。后为江陵赵宗儒从事,官终监察御史。元和中卒,段文昌为撰墓志。 郗(xī)士美(756—819年):字和夫。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父郗纯,以文才闻名,与颜真卿、萧颖士、李华等人为好友。年少好学,未及弱冠,为阳翟(zhái)县丞。历任藩镇幕僚,元和六年(811年),为昭义节度使。十一年(816年),朝廷征讨成德王承宗,诸镇兵十余万逗留不前,独大破成德兵于柏乡,威震两河。转工部尚书,拜忠武节度使、检校刑部尚书。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 段文昌(773—835年):字墨卿,又字景初。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世客居荆州。初依剑南节度使韦皋,以文章自荐于李吉甫。授监察御史,迁左补阙。唐宪宗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郎中、知制诰。穆宗立,迁中书舍人。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长庆初,以使相西川节度使。敬宗即位,征拜刑部尚书,转兵部,兼判左丞事。文宗即位,迁御史大夫,为淮南节度使。大和四年(830年),移镇荆南。六年,复为剑南西川节度。卒,赠太尉。 素服麻屦,衔土请罪:身穿白色衣服,脚蹬麻布鞋子,口衔土块,请求宽恕。
[2]礼:礼遇;厚待。 草表:草拟章奏。 式:房式。 赆(jìn):临别时赠送的财物。
[3]目:观看;注视。 将相:将帅和宰相。
[4]载:指符载。 庐山:在江州寻阳,即今江西九江。 琯(guǎn):即房琯(697—763年),字次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好学,以荫补弘文生。唐玄宗开元中,任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从玄宗奔蜀,擢文部尚书、同平章事。奉命至灵武,送传国玺及册命,肃宗器之,与参决机务。至德元载(756年),自请选将督师,反攻长安,大败而归。乾元元年(758年),出为邠州刺史。迁晋、汉州刺史。宝应初,任刑部尚书,入京途中病卒。 从子:从祖兄弟或从父兄弟的儿子为从子,即堂兄弟的儿子。
[5]志玄(598—642年):即段志玄,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年十四,从隋炀帝征辽东。大业末,随父于太原募千人,从李渊起兵,隶李世民,任右领军大都督府军头,屡为前锋。破屈突通、薛举、刘武周,累立战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又从平窦建德、王世充,迁秦王府右二护军。拒绝太子李建成利诱,参与玄武门之变。太宗即位,授左骁(xiāo)卫大将军。贞观八年(634年),为行军总管,击吐谷浑,因逗留免官,寻复职。十一年,授金州刺史,封褒国公,迁右卫大将军。卒,陪葬昭陵,图形于凌烟阁。 玄孙:自身以下第五代,即曾孙的儿子。
【译文】
韦皋的幕僚房式、韦乾度、独孤密、符载、郗(xī)士美、段文昌等,都身穿白色衣服,脚穿麻布鞋子,口衔土块,向高崇文请罪。高崇文一律释放赦免,以礼相待,并且上表推荐房式等,馈(kuì)赠很重的礼物,送他们上路回京。高崇文看着段文昌,说:“你将来一定高升到宰相、大将之职,我不敢推荐。”符载,是庐山人。房式,是房琯(guǎn)的侄子。段文昌,是段志玄的玄孙。
【原文】
闢有二妾,皆殊色,监军请献之[1]。崇文曰:“天子命我讨平凶竖,当以抚百姓为先,遽献妇人以求媚,岂天子之意邪[2]?崇文义不为此[3]。”乃以配将吏之无妻者[4]。
【注文】
[1]妾:旧时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 殊色:绝色,女子特别美丽的姿色。
[2]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讨平:讨伐平定。 凶竖:凶恶的小子,对叛军的蔑称。 遽(jù):遂;就。 求媚:讨好(皇上)。
[3]义:理应。
[4]将吏:将领。
【译文】
刘闢有两个妾,都特别美艳,监军建议献给皇帝。高崇文说:“皇帝命我讨伐叛逆,平定叛乱,应该以安抚民众为第一优先,我却马上献美女给皇帝,希望借此受到宠幸,难道这是皇帝的原意吗?我高崇文绝对不做这样的事。”于是将她们许配给了将领官吏中没有妻子的人。
【原文】
杜黄裳建议征蜀及指授高崇文方略,皆悬合事宜[1]。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谓之曰:“若无功,当以刘澭相代[2]。”故能得其死力[3]。及蜀平,宰相入贺,上目黄裳曰:“卿之功也[4]。”
【注文】
[1]指授:指挥传授。 方略:计划;权谋;策略。 悬合:遥相符合。 事宜:指征蜀战场的事宜。
[2]素:向来。 惮(dàn):惧怕。时京西诸镇诸将,刘澭持军号为严整,故崇文惮之。 刘澭(yōng)(?—807年):幽州昌平(今属北京)人,刘济之异母弟。喜读书,工武艺,轻财爱士,得人死力。事朱滔,常陈逆顺之理。贞元三年(787年),为瀛(yíng)州刺史,请以所部西捍陇塞,德宗宠遇,贞元十年,特授以陇右经略使、秦州刺史,为保义军节度使。常有复河湟之志,议者壮之。
[3]其:代指高崇文。 死力:拼死出力。
[4]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晩辈的称谓。
【译文】
整个讨伐西川的军事行动,以及高崇文的作战方略,都由宰相杜黄裳建议和授意。高崇文平时非常惧怕保义节度使刘澭,杜黄裳曾经派人劝告高崇文说:“你如果不能立功,就应当派遣刘澭去取代你。”所以高崇文拼死作战。西川平定之后,宰相进宫祝贺,唐宪宗看着杜黄裳说:“这都是你的功劳。”
【原文】
冬十月,制割资、简、陵、荣、昌、泸六州隶东川[1]。房式等未至京师,皆除省寺官[2]。丙寅,以高崇文为西川节度使。戊辰,以严砺为东川节度使。
【注文】
[1]资州:汉犍为郡地。西魏改为资州,隋、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资阳郡。领盘石等八县,治所在今四川资中。 简州:汉犍为、广汉郡地。隋改为简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阳安郡。领阳安等三县,治所在今四川简阳。 陵州:汉犍为、蜀郡二郡地。西魏改为陵州,隋、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仁寿郡。领仁寿等四县,治所在今四川仁寿。 荣州:汉犍为郡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荣州,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和义郡。领旭川等六县,治所在今四川荣县。 昌州:乾元初置,治昌元县。光启中,又移州治大足县。治所在今重庆荣昌南。 泸州:汉犍为郡地。梁置泸州,隋、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泸州郡。领泸川等六县,治所在今四川泸州。
[2]省寺官:三省或六部中的职位。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冬季十月,唐宪宗下诏,将资州、简州、陵州、荣州、昌州、泸州六州划归东川节度使。房式等人还没有到京城,朝廷已经给他们任命了省、寺的官员了。丙寅(初七日),以高崇文为西川节度使。戊辰(初九日),以严砺为东川节度使。
【原文】
庚午,以将作监柳晟为山南西道节度使[1]。晟至汉中,府兵讨刘闢还,未至城,诏复遣戍梓州[2]。军士怨怒,胁监军,谋作乱[3]。晟闻之,疾驱入城慰劳之,既而问曰:“汝曹何以得成功[4]?”对曰:“诛反者刘闢耳[5]。”晟曰:“闢以不受诏命,故汝曹得以立功,岂可复使他人诛汝以为功邪[6]!”众皆拜谢,请诣戍所,如诏书[7]。军府由是获安[8]。
【注文】
[1]将作监:是中国古代负责宫室、宗庙、陵寝等公共土木建筑的机构,兼领百工。秦、汉、魏、晋、隋、唐沿置,均隶属少府(少府监),少府负责工程技术与相关政令,将作监负责组织具体施工和隶属政府的匠户的日常管理。设有: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下。 柳晟(?—818年):唐肃宗皇后之甥,母和政公主。代宗特加抚育,使与太子、诸王同学,授诗书,恩宠无比。累试太常卿。德宗即位,因曾经一同砚席,尤亲之。泾源乱,受诏游说群贼,事泄,为朱泚所擒。于狱中穿墙破械而逃,落发为僧,抄小路归行在。迁将作少监。元和初,检校工部尚书、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罢镇入朝,以违诏进奉,为御史元稹(zhěn)弹劾,诏宥之。充入回鹘(hú)册立使,迁左金吾卫大将军。卒,赠太子少保。
[2]府兵:汉中之兵也。唐以汉中为兴元府,故谓之府兵,非唐初所谓府兵。 城:山南西道治所兴元城,即今陕西汉中。 复:又。 遣:派遣。 戍:守边,防守。
[3]胁:挟持。
[4]疾驱:驾着车马急速行进。 慰劳:慰问、犒(kào)劳。 汝曹:你们。 何以得成功:语序倒装,宾语前置,即“以何得成功”。靠什么获得成功,立了什么功。
[5]反者:叛乱的人。
[6]诏命:皇帝的命令。
[7]戍所:戍守的地方,此处指征讨刘闢的军队受命前往梓州。 如:随顺,依照。
[8]获安:获得平安。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庚午(十一日),以将作监柳晟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柳晟到达汉中,派出讨伐刘闢的军队正好回来,还没有到城,皇帝的诏书又下,又派他们去镇守梓州。士兵们怨恨愤怒,胁迫监军,谋划叛乱。柳晟听到这个消息,迅速入城慰劳安抚,过了一会儿,询问说:“你们是什么原因才取得成功的?”众人回答说:“是因为去讨伐叛乱的刘闢。”柳晟说:“刘闢因为反抗朝廷,所以,你们才有了立功的机会。现在,怎么能够再叫别的什么人来讨伐你们,而立下功劳呢?”众人听了,都磕头请罪,请求按照诏书到征戍的地方去。军府因此得到安定。
【原文】
戊子,刘闢至长安,并族党诛之[1]。
【注文】
[1]并:合并,聚合,一齐。 族党:家族及党羽。
【译文】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月戊子(二十九日),刘闢被押解到长安,连同他的家族及其党羽全部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