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星期三
首页/周易/周易《系辞上》解读

周易《系辞上》解读

系辞上【易德精要】《系辞》是对《周易》全书内容的总体概括和系统全面的阐述。它以阴阳对立的观念解释全书的性质、八卦的起源、观物取象的方法及巫筮原理,对后人理解八卦要义具有很大的帮助,并将全书提升到哲学高度,使其成为我国古代一部光辉灿烂的哲学巨著。它是研习《周易》的一把钥匙。《上传》阐述了作为宇宙基本法则的阴阳对立、循环变化的观念,说明了易卦的构成原则、学《易经...

系辞上

【易德精要】

《系辞》是对《周易》全书内容的总体概括和系统全面的阐述。它以阴阳对立的观念解释全书的性质、八卦的起源、观物取象的方法及巫筮原理,对后人理解八卦要义具有很大的帮助,并将全书提升到哲学高度,使其成为我国古代一部光辉灿烂的哲学巨著。它是研习《周易》的一把钥匙。《上传》阐述了作为宇宙基本法则的阴阳对立、循环变化的观念,说明了易卦的构成原则、学《易经》的方法,讨论了卦辞、爻辞的属性以及吉凶悔吝的含义,指出《易经》符合自然法则和自然变化规律,揭示了阴阳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解释了占卜的方法、原理、卦爻的效验等。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译文】

天高而尊,地低而卑,乾与坤的位次就确定了。天高地卑的位子已经排列,天贵地贱的位子也确定了。动与静的转化有一定的规律,那么刚柔也就有了划分。各种事物以类相聚,各个物种以群而分,吉凶于是产生了。在天上成为日月风雷云雨的现象,在地上成为山川草木鸟兽的形象,变化由此而表现出来。

【原文】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译文】

因此,刚柔互相交错,八卦互相推动。用雷电来鼓动,用雨水来滋润。日月在运动,形成一寒一暑。代表天的乾卦成为男性的象征,代表地的坤卦成为女性的象征。乾主宰事物的开始,坤配合着造成万物。

【原文】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译文】

乾坤创造万物,用简单平易来显示它们的智慧和才能。平易就容易被人了解,简单就容易使人遵从,容易知道就有所依附,容易遵从就有功效。有所依附就可以长久传下去,有功效就可以扩大作用。可以长久传下去就成为贤人的道德,可以扩大作用就成为贤人的事业。

【原文】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天三左生地八图

【译文】

容易简单而天下的道理得到了。天下的道理既得,便可确定在天地之间的位置。

【原文】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译文】

圣人创立八卦及六十四卦,观察卦象爻象,把卦爻辞连系在卦爻后而来说明未来的吉凶。(分阳爻阴爻为刚柔),由刚柔的激荡而产生变化。因此卦爻辞中的吉和凶,是人事得和失的象。卦爻辞中的悔和吝,是人心忧惊的象。卦爻辞的变化,是事物旧的退去、新的进来的象。卦爻辞中的刚柔,是昼夜阴阳的象。六爻的变动,是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

【原文】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象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译文】

因此君子平居之时而细心观察的,是《易经》的象;喜乐而揣摩的,是爻的辞。所以君子平居就观察卦象和揣摩爻辞,行动就观察它的变化揣摩它的吉凶,因此上天自然保佑他,使他成功,而使其无所不利。

【原文】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得失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译文】

卦辞是讲卦的整体的象征意义。爻辞是讲爻所显示的微妙变化。吉凶,是讲人们行动的得失。悔吝,是讲人们行为有小的偏失。无咎,是讲人们善于补过。

【原文】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译文】

因此排列贵贱的问题包含在爻位之中,分辨小人和君子的问题包含在卦中,区别吉凶的问题包含在爻辞之中,忧虑悔吝的,在于细微之中,儆劝告诫使之无咎全在于知悔而改。所以卦有大小,辞有险难平易。总之,卦辞、爻辞各自指出他的去向(趋吉避凶)。

【原文】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译文】

《易经》所讲的道与天地的道相等,所以它能概括整个自然界的规律。创制易卦的圣人,抬头观察天文,低头观察地理,所以知晓世间看不见的和看得见的一切事理。考察万物的开始,故知它的所以生;返求万物所以终结,故知它的所以死。精气聚而为物,游魂散而为变,圣人所以知道鬼神的情况。

【原文】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译文】

圣人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反天地的道。智慧遍及万物,而道能使天下得济,所以不会过头。广泛地推行而不流荡,顺应自然而能认识客观的规律,故不存在忧虑的问题。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敦厚仁德,所以能爱人济物。包举了天地的变化而不过头,曲折地成就万物而不遗漏,通达阴阳的道而有智慧,故玄妙的变化无一定的规则,《易经》的变化也无一定的模式。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译文】

一阴一阳的对立转化称作道,继承它的是善,成就它的是本性。对于阴阳变化现象的认识,仁者有自己的看法,智者也有自己的看法,百姓每天在用它而不认识,所以君子之道很少被人全面、真正地了解。

【原文】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

阴阳之道显现出来的是生化万物的仁德,隐藏难知的是生化万物的作用。催生万物却不像圣人那样耗费心机。它的盛德可谓达到了极致!富有叫作大业,每天有新的变化叫作盛德。生生不息叫作易,形成天象的叫作乾,仿效地法的叫作坤,尽量用卦爻数来预知未来叫占,通知事物的变化而行动的叫事,阴阳变化而不可预测的叫作神。

【原文】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译文】

《易经》的道理功用的确是太深广远大了,用它论述远方之事,则变化深广而遥无止境;用它来论述近处的事,则清楚正确;用它来论述天地之间的一切,则充实完备无所不包。

二仪得十成变化图

【原文】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译文】

象征阳刚的乾,在宁静时是专一的,当它变化时,却是直出直入,不屈不挠,具有刚强博大的气魄,所以能导生出万物。象征阴柔的坤,在宁静时敛伏深藏,当它变化之时,却承受包容一切,具有柔顺宽广的性质。《易经》中蕴藏的深广博大的道理,可以配合天地的形象;它变化通达的性质可以配合四季节气;它阴柔刚强的义理可以配合太阳月亮的情态;它平易简单的仁、智、美、善的性质可以配合最高尚的道德。

【原文】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译文】

孔子说:“《易经》的道理应该已经达到极限了吧!《易经》正是圣人用来修养心性,提高道德和拓展自己的事业的。圣人的智慧是崇高的,它的礼节是卑谦的,要崇高就要仿效天象,要谦卑就要取法地理。天与地的位置关系既已确定,《易经》蕴含的道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成全万物的本性,维持万物的生存,这就是达成天地之道义的门户。”

【原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译文】

圣人用易卦来显示天下事物的繁杂现象,并且用适当的象征来比拟它的形态,体现出事物的特性,因此称之为卦象。圣人有了用易的卦爻来看天下事物的变动,从而观察它的合会贯通,用来推行典章制度,并且在卦爻上系上卦辞爻辞来断定事物的吉凶,所以叫作爻画。

大衍之数图

【原文】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译文】

议论天下事物的复杂现象不要讨厌回避,议论天下事物的复杂变化不可胡乱瞎说。必须用卦象爻画对事物进行比拟,然后再作议论,经过议论而后再作行动,经过比拟议论来确定事物的变化。

【原文】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译文】

“鸣叫的鹤在树荫里,它的小鹤和着它。我有好酒,我跟你共同享用。”孔子说:“君子在他的私室里发表言论,如果说出的话是善的,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有人应和他,何况近处的人呢?君子在他的私室发表言论,如果说出的话是不善的,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有人反对他,何况近处的人呢?话从他口里说出,影响到百姓;行动从近处发起,影响到远处。言语和行为,是作为君子的关键。关键一发致力,成为荣或辱的主宰。言语和行为,是君子所以影响天地自然的东西,可以不谨慎吗?”

【原文】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

“志趣相投的人相聚,先大哭而后大笑。”孔子说:“君子待人处世,或者奔走于外,或者隐居于内,或者保持沉默,或者大发言论。二人齐心协力,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坚硬的金属;心意相同的言论,就如同兰草那样芬芳。”

【原文】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译文】

“初六的爻辞说:用白茅衬垫放置祭品,这样必然没有过失。”孔子说:“如果直接把祭品放在地上,也是可以的,现在却还在下面铺垫白茅,哪里还有什么过错呢?这是极其慎重的做法。白茅本来是极其微薄的东西,但却可以用来承垫祭品,发挥重大作用。谨慎地这样做下去,是不会有任何过失的。”

【原文】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译文】

“勤劳而谦让的君子,终有好结果。”孔子说:“勤劳而不自夸,有功而不自居,厚道至极。说到劳谦是谦让他的功劳,甘居人下的。德讲究盛大,礼讲究恭敬。所谓谦虚,是以示意恭敬而保持其地位的。”

【原文】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译文】

“升腾到极高处的龙将要悔恨。”孔子说:“尊贵而没有地位,崇高而没有人民,贤人处在下位而高高在上者没有人辅佐,因此若有所行动必然招致悔恨。”

【原文】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译文】

“不迈出庭院门,没有灾祸。”孔子说:“变乱之所以产生,言语是引祸的阶梯。君主不保密就失掉臣子,臣子不保密就要丧失生命,重要的政事不保密就难以成功。因此君子谨慎保密而不轻易开口。”

【原文】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译文】

孔子说:“编撰《易经》的人,了解盗贼吧?《易经》说:‘背负着重物的人却又乘坐在华丽的大车上,必然招致强盗前来夺取。’背负重物,是身份低贱的人的事,乘坐的华丽车辆却是高贵的君子所用的东西。身份低贱的人乘坐高贵君子的车辆,二者不相称,强盗自然就会想抢劫他了。在上者怠慢,在下者强暴,盗寇就必然图谋侵犯。懒于收藏财物,实质就是教唆盗贼偷窃;女人过于注重化妆打扮而突出其容貌姿色,客观上就是引诱人们淫乱放荡。《易经》说‘背负着重物而乘坐华丽的车辆,必然招致强盗前来。’就是说那些盗寇实际上是自己招引来的啊!”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译文】

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天数一共有五个,地数一共有五个,五个数字相和而各有和数。天数之和是二十五,地数之和是三十。天地之数的和是五十五。这些数形成变化,形成推演鬼神之道运行的依据。

【原文】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译文】

易卦演算的数目是五十五根(蓍草),但是用来行筮的只是四十九根(蓍草)。将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为两部分,以象征天、地。从放置于上方(象征天)的那一部分蓍草中抽出一根,置于两部分蓍草之间,以象征天、地、人。将上方的蓍草每四根一组分数,以象征四季,将余下的蓍草夹在左手手指间,以象征闰月。农历五年闰两次,所以再将另一组蓍草余下的那些夹在右手手指间,之后将两次余草合在一起挂于两束之间。《乾卦》六爻,每爻蓍草九揲,每揲四根,总数为二百一十六。《坤卦》六爻,每爻蓍草六揲,每揲四根,总数为一百四十四。二者相加为三百六十,大约相当于一年的天数。《易经》上下两篇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累计布策一万一千五百二十,象征性地表现为万物之数。

其用四十有九图

【原文】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译文】

所以通过四次布策演算出《易经》的六十四卦。经过四次布策而成一变,三变得到六爻,一卦六爻,共计经十八变而后成一卦。但是八个经卦只能表示各种孤立的事物,只能算是小成。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引申,重叠八卦而成为六十四卦,各个孤立事物的象征联系起来从而丰富了卦象。天下发生的一切变化都能包括进来。

【原文】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

显现出道、神、德、行,掌握了这些东西,就可以参与应对酬酢,也可以参与助成神化之功。孔子说:“了解变化规律的人,就了解神灵的所作所为吧。”

坤画三位图

【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译文】

《易经》包含了圣人的四种原则:用以说教时,注重它的说辞;用以行动时,注重它的变化;用以制器时,注重它的象;用以算命时,注重它的占筮方法。所以君子将有所作为,将有所行动,则进行卜筮,将所占之事加以探问。蓍策就会受命解答,如同声响产生回音。遥远切近隐秘深奥之事,都能知道未来的变化。若不是天下绝顶精妙的道理,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原文】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译文】

易卦各爻通过变化使各卦的爻、位错综复杂,通晓这种复杂的变化,就能作出关于天下万物变化的论断。穷尽易卦爻、位的复杂关系,就能判别天下万物变化的现象。不是天下最复杂的变化,难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原文】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译文】

《易》未进行思考,未有作为,寂然不动,有所感悟便通达天下的道理。不是天下最为神奇的东西,谁能做到这样呢?

【原文】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译文】

《易经》,圣人正是用它来研究事理的奥秘,研究事物的微妙。正因为穷究了事理的微妙,所以能透彻地了解天下人的思想。正因为研究了事理的微妙,所以能处置天下的事务。由于它高深莫测,所以能似缓实速,不行而自至。孔子说:“《易经》包含了圣人的四种原则。”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易经》是干什么的呢?《易经》是揭示事物的真相,确定行事的方法,包括天下事物道理的书。它的作用就是这些。”

【原文】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译文】

所以圣人通过《易经》来了解天下人的思想,用《易经》来奠定天下的事业,用《易经》来解答天下的疑问。所以用蓍草占问的好处是圆满而且神奇,卦的好处是方正而且机智,六爻的意义在于变化和告知。圣人用它来澄清自己的疑虑,退而将爻卦昭示的吉凶深藏于内心,与大众一道期待着吉凶的验证。(用蓍的)神妙可以预知未来,(用卦的)智慧可以记住过去,谁能做到这些呢?只有古来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残暴的人才能做得到。因此,了解了自然的规律,又了解了人类社会的规律,圣人才创制了这神奇的蓍草推演方法而且先于大众进行运用,圣人以此来约束自身,把自己的德行提高到高深而纯净的境界。

【原文】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译文】

天地凝闭叫作坤,天地开启叫作乾。一阖一开叫作变。往来不穷叫作通。呈现表象叫作象。具备形体叫作器。制作而且运用叫作法。这些法则有利于决定人们的进退出入,但大众日常用它都不觉,这就叫作神妙。

【原文】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译文】

所以《易经》有混沌的本体,本体生成天地两仪,天地成生四时之象,四时生成八卦,八卦可定吉凶,吉凶用来测定事业和前程。

四象生八卦图

【原文】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译文】

所以可以效法的象最伟大的莫过于天地,变通最显著的莫过于四时,物象最清楚的莫过于日月,事业最崇高的莫过于达成富贵。准备各种物资以供采用,建立各种功业,制作各种器具,从而提供天下人享用,最伟大的莫过于圣人。探求复杂的现象,追索隐秘的事理,寻找深奥的本源,推究遥远的事态,从而确定天下万事的吉凶,催促人们奋勉来完成天下事业的,最有力的莫过于蓍占龟卜。

【原文】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译文】

所以,蓍龟这种天生神物,圣人仿效它创制卜筮之法;天地变化,圣人仿效它建立卦爻系统;上天显示各种天象,表示吉凶,圣人仿效它推演出六十四卦;黄河出现背上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背上有图形的神龟,圣人仿照它制作八卦。《易经》具备少阴、少阳、老阴、老阳四象,用来表示阴阳柔刚的变化,并附上文辞,用以表明卜占的结果,确定它的吉凶,用以裁断疑难。

【原文】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译文】

《易》说:“来自上天的护佑,吉祥而无不利。”孔子说:“‘祐’,就是帮助的意思。上天所帮助的是顺随的人,人所帮助的是诚信的人。履行诚信又顺而不逆,还能够崇尚贤德的人,可以‘得到来自上天的护佑,吉祥而无不利’呀。”

【原文】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译文】

孔子说:“文字表达不尽心里的话,言语也表达不尽心中的思想。”那么,圣人的思想,难道就不可能充分表达出来吗?孔子说:“圣人建立卦象从而透彻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设置六十四卦从而彻底地揭示事物的真情和假象,附上文辞,从而尽情地倾吐要说的话,又加以变通,从而充分地发挥易卦的作用,使人们坚定信念,从而尽量显示出它的神奇。”

【原文】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译文】

乾坤所代表的各种矛盾对立,集中地蕴藏着《易经》的内涵吧?天地定位,《易经》就建立在这一基本的矛盾对立之中。天地毁灭了,就无从体现《易经》的原则。《易经》的原则消失了,那么天地或许快要停止运动了。

【原文】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译文】

所以形而上者叫作道,形而下者叫作器。将道与器结合起来加以调整,叫作变。结合着二者推衍运用,叫作通。拿来实施于天下大众,叫作事业。

【原文】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译文】

因而,卦象、爻画,圣人用来显示天下万物繁杂的现象,并用象征某种意义的符号比拟其表象,形象地体现出事物的特性,这就叫作卦象。圣人用卦爻来显示天下万物的变化运动,从而观察这些变化的联系会通,以推行其立身处世的典则和礼仪,系上卦爻辞来断定它的吉凶。极尽天下事物的繁杂,是出于六十四卦的演化,推动天下人事物象进退消长,是出于卦爻之辞的昭示。万种物象的互相联系,众生进退的调整和谐,是变化的结果。将这一普遍原则推广施行,是变通的结果。将这一普遍原则理解至精妙而透彻的地步,是出于圣人的智慧。默默而成就事业,无言而建立诚信,在于人的德行修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