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夬第四十三·乾下兑上》全文、释义
夬第四十三 乾下兑上
夬,决也。决,通绝,乃刚决柔、五刚决一柔之谓也。夬卦由乾、兑两卦组成。从卦象言,乾为至高之天,兑为聚水之泽,泽上于天,有溃决之象。就爻象言,五阳在下,长而将极,一阴在上,消而将尽。五刚决一柔,其壮甚矣。唯恐刚决柔失之刚暴,故《彖传》云:“健而说,决而和。”夬乃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时。从卦德言,乾为健,兑为说,刚健能决,兑说能和,决而能和,乃处夬之道。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扬,显扬。王庭,百官所在之处也。号,叫号也。上六处夬卦之终,喻小人乘五刚之上,有乘陵之象,一柔而乘五刚,甚为悖理,宜显扬其罪行于王庭,使众人知其罪过。“告自邑”,谓行令于自己之城邑,喻自治也。盖君子之治小人,必先修己以安百姓。即,从也。戎,兵戎强武之事也。上六之所以能乘五刚,以有九五之孚信故也,是以九五当先自反修己,以德服人,切莫崇尚强武,自恃刚猛。盖阳已盛长至五,阴将消尽,乃势所必然,必决而能和,乃利有所往。夬卦论述五刚与上六之决绝关系,以决而能和,两不相伤,最得卦义。
初九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前,犹进也。趾,在下而主于行。前趾,行进也。初九以刚居阳,当夬之时,居下而任壮,躁动前进,失于过刚,焉能得胜?乃为有咎。
九二 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莫,同暮。九二以刚居阴,刚柔适中,决而能和,最合卦义。九二闻及叫号,知所警惕,入夜之后亦不稍懈,即使发生兵戎之事亦无须忧虑。
九三 壮于。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颧骨也。夬夬,必乎夬之辞也。濡,浸湿也。愠,愤怒也。九三以刚居阳,过刚失中,欲决小人而刚壮见于颜面,致凶之道也。于五阳之中,独九三与上六有应,阴阳和合,故云“独行遇雨”。若九三君子能果决其决,不为私情所牵系,虽独应上六,致似为小人所濡污,而为同侪所不悦,然终能决上六而无咎。
九四 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臀无肤,谓臀伤未愈,致不能坐卧。“次且”,通“趑趄”,迟疑不进貌。九四处兑体,以刚居阴,无法上往决掉一柔。欲止则众阳并进于下,有如“臀无肤”,则居不安。欲行则以其和悦有馀,刚健不足,故“其行次且”而难以进。羊者,牴狠难移之物,谓五也。牵,挽拽也。“牵羊悔亡”谓九四若能奋励自强,若牵于九五,则可亡其悔。然九四刚亢不能纳言,自任所处,闻言不信,一意孤行,处夬之时,其咎大矣。
九五 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苋陆,又名商陆,其根至蔓,虽尽取之,而旁根复生,喻小人之类难绝也。中行,中道也。九五阳刚中正,居尊位,切近上六,九五为决柔之主而反比之,有如九三之与上六相应,必决而又决,处中而行,方为无咎。
上六 无号。终有凶。
上六处卦终,乃阳长将极,阴消将尽之时。上六喻小人为五刚所决,已成定局。上六即使无人叫号,终必得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