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星期日
首页/周易/《坤第二·坤下坤上》解读

《坤第二·坤下坤上》解读

坤第二坤下坤上坤代表地,意指以顺德应承“天道”运行,以厚德居下负载万物。单卦的坤由三个阴爻组成,而由阴气凝结而成的形体,莫大于地。重卦的坤由两个单卦的坤上下相叠而成。从卦象来说,两地相重,象征地势北高而南低,大地绵延伸展,无边无际。从卦德来说,坤卦象征柔顺。从物象来说,坤卦又可解释做母亲或臣下。...

坤第二

坤下坤上

坤代表地,意指以顺德应承“天道”运行,以厚德居下负载万物。单卦的坤由三个阴爻组成,而由阴气凝结而成的形体,莫大于地。重卦的坤由两个单卦的坤上下相叠而成。

从卦象来说,两地相重,象征地势北高而南低,大地绵延伸展,无边无际。从卦德来说,坤卦象征柔顺。从物象来说,坤卦又可解释做母亲或臣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牝马”指母马。依照《说卦传》第五章,阴卦居西、南两方:兑居西,坤居西南,离居南,巽居东南;阳卦居东、北两方:震居东,艮居东北,坎居北,乾居西北。“西南”比喻行坤阴柔顺之道,“东北”比喻行乾阳刚健之道。“朋”指朋友、朋类,在此阴以阳为其朋类。

坤卦与乾卦相对。坤卦纯粹由阴爻组成,是纯阴卦,坤之德性至为柔顺,含藏元亨大通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样动物比龙更善于在天上游走,比马更善于在地上奔驰。卦辞之所以用“牝马”比喻坤道,乃是“牝”象征柔顺,“马”象征健行。柔顺是坤道的“元”,健行是坤道的“亨”;柔顺而能健行则是坤道的“贞”。一般而言,柔顺之物多半不能在无边的大地上持久行进,唯有牝马柔顺而能健行,可以承担千里远行的重任,所以说“君子有攸往”。

由于坤卦是纯阴卦,其德至为柔顺,意为自己条件所限,不能提出正确的倡议,就要静待他人的倡议,追随应和。如果硬要出风头,则将失去依从的对象而迷失方向;唯有守柔居后,才能获得乾阳之主的指引而有所依从,所以卦辞说“先迷后得主”。身为人臣应严守坤阴柔顺之道,才能得到朋友同事的帮助;相反地,身为人臣却行乾阳刚健之道,反客为主,与乾阳为敌,而失去朋友同事的帮助,这就是“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总之,柔顺而能健行,居后而能用柔,是坤道的正理。为人如果能固守此一原则,必能得吉。

例解 以登山为例。非有强健的体力与坚忍的意志,不足以行险径,登巨峰。然而,倘若自认经验老到,不愿结伴同行而只身前往,或不愿依循前人开辟的路而盲目乱走,往往会如卦辞所说“先迷”,在深山中迷失方向,甚或求救无门。其实,攀登高山,最忌讳自以为是、单打独斗,诚所谓“东北丧朋”。若能遵守团队纪律,服从领队与向导的指示,尽管个人经验较为不足,也能居“后得主”,获得同伴帮助,登上峰顶,此即“利西南得朋”。由此可见,只有柔顺而又能健行,才是登山成功之道。换言之,坚持“牝马之贞”,才能“君子有攸往”。

初六 履霜。坚冰至。

六,指柔爻。初六以柔爻居阳位,处于初位,象征阴气初起而微小,凝结成霜;此时脚踩微霜,则知道阴气将逐渐壮大而结成更坚厚的冰层。

例解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的兴起,必有征兆可寻;正如看到蚂蚁“搬家”的突然变多就知道快要下雨,动物忽然不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一样,都是“履霜,坚冰至”的道理。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二以柔爻居阴位,处下卦中位,当位得中,是坤卦的主爻。至于坤卦其他五爻,初六阴气初起,尚嫌微弱;上六则阴气过盛,以致敌阳;六三以柔爻居阳位,失中不正;六四处上卦下方,虽正不中;六五以柔爻居阳位,虽中不正。唯独六二以柔爻居阴位,柔顺而中正,故于六二爻统言坤道。

古人认为天体为圆,运动不息;地体为方,静止不动。乾卦卦德为“大”,为“直”,因此《易传》赞乾道:“大哉乾元”,“其动也直”。坤卦卦德为“方”,因此《易传》赞坤道:“至静而德方”,意谓至为安静而德行方正。六二独得坤道的精义,而爻辞则将“直”、“方”、“大”并举。这是因为“方”以“直”为基础,而以“大”为终极;正如方正的行为必须奠基于正直的心灵,而以成就宏大的道德与事功为终极目标。坤卦唯有以乾卦之德为其德。坤性柔顺,乾阳“其动也直”,而坤阴应和之,所以为“直”。乾天覆盖万物于其下,坤地则承载万物于其上,坤地因此可以顺承乾天,所以为“大”。由此可见,因“直”才成就坤道之“方”,因“方”才成就坤道之“大”。正如只有耿直的精神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进而塑造美好宏大的德性。顺天理之自然,以阴承阳,则能很顺利地获得成功。

例解 西汉初年,曹参(?—前190)继萧何为丞相,全依萧何所定法规行事,一切无所变更,史称“萧规曹随”。曹参能行坤道之“直”,即完全谨守萧何的规范而毫无偏离,才能显示其“方”。即如坤地之清静无为,以厚德宽待百姓,进而成就其“大”:社会得以富庶,国力得以充实。曹参的这种“无为而治”所以能受到后人的赞许,是因为萧何定的法规正确,因此才有好的结果。

六三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无成”指不居功,即不敢以成就事功自居。六三位于下卦的上方,是得位的人臣。六三既然身为君王的臣属,理当含藏美好的章采,静待君王下令后,才依命而行,循法而进。能贞固信守这样的原则,必能避免招来不幸而无所悔恨。六三不抢先做事,不带头行动,所行所为,唯王命是从。等到事情成功之后,也将功劳归于君上,不敢居功,只将之视为自己职分所在而已,一切事功不过是依循王命而尽自己的力量去做罢了。

例解 唐代名将郭子仪(697—781)既平定安史之乱,又退回纥,击吐蕃,一生为保全大唐国祚奋斗不已。他手握数十万精兵,却从不恃功而骄。皇帝解除他的兵权,他毫无怨言;调个闲差事给他,也欣然赴任;兵乱再起,召他领军上阵,仍一如往常,尽心尽力。死后,德宗褒扬他:“功至大而不伐,身处高而更安。”郭子仪一生戎马倥偬,手握兵符半世纪,身系国祚安危,却始终“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平凡中的伟大令人敬佩不已。

六四 括囊。无咎。无誉。

“括”是扎束起的意思。“囊”指用来装东西的大袋子。“括囊”指将袋子口绑束起来,比喻行为谨慎细密。一卦六位中,第四位紧邻第五位的君位,本来就是危险疑惧之地。六四以柔爻居阴位,象征大臣谨守臣道,晦藏明德,不显露自己的才智,就像用绳子把袋子口绑束起来一样,以免除别人的猜忌和怀疑。如此,虽然得不到美好的名声,但也不会引来灾祸。

例解 秦王嬴政时的相国吕不韦(前292—前235),依仗对嬴政父子的大恩,又掌握朝中大权,专断独行,有失为人臣之礼。由于未能“括囊”,终于招来嬴政的忌恨,被发配流放,最后自杀而死。

六五 黄裳。元吉。

“黄”是中色。古人以五行配五色,居不同方位,其中土配黄色,方位居中,所以黄为中色。古人称穿在上身的服饰为“衣”,穿在下身的为“裳”,此处“裳”引申为谦卑居下的意思。“元”是既大且善。六五以柔爻居尊位,处上卦中位,具中顺之德。坤为臣道,所以坤卦的第五爻仍然论述臣道。虽然身为地位崇高的大臣,仍要持守中道,谦卑居下,善用柔顺,则善而大吉。

例解 东晋初年的宰相王导(276—339),既是晋室偏安江南的重要功臣,又是世家望族,名声权位显赫一时。然而,他为人谦逊,尽忠王室,所以当他的堂兄王敦叛变时,虽然曾受牵连,但终复见用,治国长才受到大家一致的肯定。

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乾卦六爻以“龙”为象。“龙战”指坤阴发展到上六爻过于亢盛,以致招来乾阳的讨伐。古代城外称“郊”,离郊更远的地方称“野”,所以用“野”象征一卦极上之地,也就是上爻。“玄”指黑色。上六位于坤卦的终极,表示阴气达到极盛,有力量与阳气相抗衡。然而,坤阴本来应该顺从乾阳,现在反而与乾阳为敌,于是招来乾阳的讨伐,这就是“龙战于野”。阴阳交战,而天玄地黄,因此以“其血玄黄”譬喻乾阳讨伐坤阴,两败俱伤。坤道是臣道,当固守柔顺之道,以追随乾阳为要,切忌气势过于亢盛而与阳为敌。

例解 东汉皇帝多年幼即位,母后临朝,于是外戚得以把持朝政。皇帝长大后,不甘外戚专权跋扈,于是借助宦官诛杀外戚。东汉外戚不知谨守臣道,固守坤阴柔顺之理,以致“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东汉的命运就断送在外戚与宦官的倾轧之中。

用六 利永贞。

用六的道理,在利于永久持守正固。“六”的大用在于可转化为“九”。“六”为太阴,“八”为少阴;“六”可变而“八”不可变。占筮的时候,如果阴爻皆为“六”而非“八”,则阴变为阳,坤变为乾。坤卦阴爻皆柔顺有馀,如果能济之以阳刚,改变其过于阴柔的性质则为有利。这是因为过于阴柔无法持久正固,唯有变为阳刚,才能永远持守正固。

例解 如同一个人动过大手术之后,身体仍十分虚弱,但也不能成天躺在床上,而应有计划地适度运动,锻炼身体,这样才能改善体质。也唯有改善体质,才有可能使病体早日康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