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自信励志/男孩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男孩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比如,从最初的穿衣吃饭的“权力”之争——吃穿听谁的?到男孩的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章将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处理这些恼人的问题。我不穿这个!——男孩穿衣服到底听谁的?做父母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打扮小婴儿。但孩子成长得很快,他逐渐开始对自己喜欢穿什么和不喜欢穿什么有了自己的...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比如,从最初的穿衣吃饭的“权力”之争——吃穿听谁的?到男孩的学习、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本章将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处理这些恼人的问题。

我不穿这个!——男孩穿衣服到底听谁的?

做父母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打扮小婴儿。但孩子成长得很快,他逐渐开始对自己喜欢穿什么和不喜欢穿什么有了自己的看法。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困扰—男孩总是拒绝自己为他选择的衣服:“这个不好看”“不喜欢这个颜色”“这个一点都不酷”等。这是个选择权的问题,男孩子穿衣服到底是按他的意愿来还是按父母的意思呢?

父母都希望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替孩子思考。让男孩决定自己穿什么衣服,就是让男孩形成个人风格和表明自己个性的最佳机会。父母全权包揽了男孩穿衣的一切,只是担心男孩着装不当会让别人笑话或者遭到异样的目光,其实这都是父母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尊重孩子,当孩子的穿衣顾问

要尽早让男孩自己挑选衣服,尊重男孩的选择,以避免招来孩子的反叛。就让他们穿着不搭或“糟糕”的衣服出门,让他们体验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让他们自己从中学习。男孩们会从同龄孩子那里得到大量的反馈—好或是不好,也许他们还会自己穿出一种新的潮流呢!如果男孩有兴趣学习色彩搭配,父母可以给他们提供几种选择来帮助他们。父母要学着当孩子的穿衣顾问,而不是自己全权处理。

提前准备第二天的衣服

父母有必要在晚上留出一段时间让男孩选择第二天想穿的衣服。多问问男孩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哪件衣服?或者多给他找几套衣服,让他自己挑选。当男孩有充分的时间挑选时,往往会很快就做出选择。通过男孩对衣服的观察和思考,可以锻炼他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让他更好地判断衣服的区别,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

按季节收拾好衣服

夏季和冬季的衣服不要放一起。在冬季,要把夏装收起来。同样的,在夏季,要把冬装收起来,这样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选择。

乱糟糟的男孩房间,谁收拾?

现在很多孩子都拥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了,可是随着男孩逐渐长大,他们总是不会打扫自己的房间,他们的脏衣服、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床底下、柜子里总是乱七八糟,甚至会让父母觉得无从下脚。就算父母再怎么唠叨,再怎么抱怨,男孩子的房间也总是如此。

其实,男孩不打扫房间、不按时完成作业,大概是所有父母对孩子最多的抱怨了。如果有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孩子共用一个房间,房间糟乱的问题更是不可避免。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是对着男孩大吼一通,再帮他收拾好房间呢,还是强迫男孩自己收拾房间呢?

父母不要太勤快

都说勤快的妈妈培养出来的都是懒孩子。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都太勤快了,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全部承包。看不过男孩的房间太过脏乱,总是忍不住要去收拾一番。这样把应该由男孩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事情也全都做了,男孩还要做什么呢?还能得到什么锻炼呢?很多时候,父母应该放手,让男孩学会自己收拾房间,为家庭做点贡献,整理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还能探索自己的喜好,通过装饰和安排房间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花点时间训练男孩

男孩年龄太小的时候,让他自己收拾他会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收拾,告诉他玩具应该放哪里,或者某样东西该放哪里,耐心地指导并陪伴他,很快就能让他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了。

大一点的男孩,要训练他们对自己的东西分类整理。比如衣服、鞋子、书、日用品要分类,分别存放起来。房间里暂时不用的东西可以放到柜子里或者家里的储物间。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所有的男孩都可以自己收拾好房间。对于太过细节的东西,父母大可不必太在意,比如某样东西必须放哪个角落之类。只要男孩能保持房间整洁、会收拾就行。

让男孩意识到收拾房间是自己的责任

不要因为孩子做了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而奖励他们。收拾自己的房间,是孩子需要承担的帮助家人的责任,不能让他们觉得有奖励才去做。而且不应该将零花钱与收拾房间联系起来。但是,也不能威胁孩子说,如果他们不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你就要拿走。

让男孩独自睡觉太难,怎么破?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很多父母都会选择带着孩子一起睡,和孩子睡在同一张床上。这或许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很多时候不得不如此,比如空间上的限制,或者觉得孩子太小,应该和父母一起更安全。一般来说,孩子在3~5岁是跟妈妈分床睡的最佳阶段,过早分床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而过晚分床会使孩子没有独立性,依赖性增强。所以从3岁开始,父母们就应该考虑让孩子慢慢适应一个人睡了,直到5岁左右完全适应。

循序渐进让男孩适应独自睡觉

当妈妈们有想法让男孩自己睡觉的时候,先让男孩适应一个人独自盖被子,慢慢适应没有依偎在妈妈怀中的感觉。当男孩适应自己盖小被子以后,妈妈们可以考虑在自己房间给男孩一张独立的床,这样既能让男孩不那么孤独,还能让男孩适应自己单独的空间。当男孩不愿意自己呆在自己小床的时候妈妈可以陪在男孩身边,给男孩讲他们喜欢的故事,让孩子做好自己入睡的心理准备,直到男孩睡去。但千万不要强制性实施,会给男孩造成阴影。

当男孩适应了自己在小床睡觉之后,父母就可以考虑培养男孩在独立的房间睡觉了。当男孩刚搬到自己的小房间睡时,父母一定要在睡前陪在男孩身边,拥抱他,让他感到安全,告诉他不管有什么事情,只要叫一声,爸爸妈妈就会来到他的身边。

培养男孩良好的睡前习惯

在睡觉之前尽量不要让男孩太过兴奋,不要看电视、玩手机,更不要在孩子睡觉之前批评和斥责孩子。孩子临睡前一定要让孩子排空大小便,尽量不要起夜。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一旦孩子学会了自己入睡,在白天也会更开心,并更容易照料了。

让男孩参与设计布置自己的房间

想要让男孩独立睡觉,可以尝试先让男孩爱上自己的房间。男孩卧室空间的设计、床品摆设、房间布置等,都可以参考男孩的意见。让男孩自己装扮小房间,会使他更有成就感,更喜欢这里,有最爱的东西陪伴他,他会觉得很安稳。

父母只要有耐心、有恒心,一定能让男孩独自睡觉,父母要适时放手,让男孩长大独立。

男孩挑食怎么办?

孩子挑食可以说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问题。男孩长时间不吃这个,不吃那个,只吃自己爱吃的东西,无法保持营养的平衡,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很多父母用尽办法想解决男孩挑食的问题,最后效果却不好。其实,父母需要对男孩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不给他们施加压力,慢慢地让他们接受新的食物,他们很快就会习惯了。

父母做好榜样

首先父母就不应该出现挑食的现象,这样也不吃,那样也不吃,无形之中给男孩灌输了挑食的想法。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呢?父母榜样的作用是很强大的,也不可小看男孩的模仿能力,你的好你的坏,他都能学到。

不要说“要多吃一口”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于食物有一种特殊的爱好,有可能他们只偏向于某一种食物,这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强迫他们,比如男孩在吃完了饭以后,你还对他说“要多吃一口”,这类话不会让他们感到开心,甚至让他们觉得厌恶。男孩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对某些食物没有兴趣,他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有些食物慢慢的可能就会被他所接受。

鼓励男孩尝试新的食物

父母逼迫男孩吃更多东西肯定是不可取的,反而会让他们更反感,产生逆反心理。应该鼓励他们去尝试新的食物,让他们自己去慢慢适应。在鼓励的过程中应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励,这样他们就会更有兴趣,另外做菜的时候切得小块一些,这样他们更愿意接受。

让男孩参与买菜做饭的准备工作

父母在给男孩准备食物之前,可以先问一问男孩的意见,看看他想要吃什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他们去超市,让他们自己选择,这样给他们准备食物,孩子就会更有兴趣,也更愿意接受这些菜品。但是也不能够完全迎合孩子的要求,很多不适合孩子吃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够让孩子吃的。

父母在做菜做饭的时候,可以让男孩当小助手—摘菜、洗菜、准备餐具等。研究发现,带着孩子一起做饭不仅能够增进一家人的感情,还能够为进食带来更多的乐趣,从而减少男孩挑食的现象。

不打不骂,如何解决男孩哭闹的问题?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很容易哭,这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有些孩子哭是为了寻求关注、争取权利、蓄意报复,或者是表现自己的无能为力;有些孩子哭,是因为当时感到失望、愤怒或沮丧。当然,婴儿哭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沟通手段。父母需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发现这些区别,才能够更有效地解决孩子哭闹的问题。

懂得孩子的语言

对于婴幼儿来说,哭闹是他们的语言,当他们还太小不会说话的时候,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委屈,或者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哭闹主要是饥、渴、冷、热、尿的诉求。父母发现孩子开始哭闹,一定要找到原因及时解决,那样孩子的哭闹就会马上停止。

而稍大点的孩子哭,主要是父母给的安全感不够,没满足孩子爱的需求,他只好通过哭来呼唤亲密,避免孤独、被忽视。比如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每次都哭好长时间,怎么哄也哄不好;或是孩子不听话,爱打人,父母制止,就大哭大闹;或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吃饭,一说他就哭闹等等。

表面上看,孩子哭闹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深层的心理需求常常只有一个:呼唤父母的关注和爱!父母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不够,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关系没有形成,孩子内心深处感受不到爱和关怀。可孩子太小,意识不到,也说不出来,于是,表现出一些偏差行为,如不爱上幼儿园、不好好吃饭、注意力不集中、打人哭闹等,实际上寻求的是父母的关心和温暖。尤其6岁左右的孩子,像有些父母说的,越大越有心眼,常常追着大人哭,其实,孩子的内心大多是想控制亲子关系,哭给最亲近的人看,寻求父母的认同和关注。

父母要通过孩子哭闹的表象反思一下,陪伴孩子的质量如何,是不是因为疏忽,让孩子有了不安全感。多抱孩子,多亲吻孩子,多和孩子说妈妈(爸爸)爱你,不只言语,行动上也多认可孩子,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到被允许和喜欢,孩子才会情绪平和、心境愉快地玩耍、生活。

不害怕,不娇纵,适当惩罚

有太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就慌了,好像什么都做不了,而只要孩子不哭不闹,孩子想干嘛就干嘛。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发现,原来哭闹可以满足自己想要达到的一切目的,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哭闹,越来越任性。所以说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哭闹,不可任凭孩子哭闹。当孩子任性哭闹时,父母不要依着孩子的心性,不能顺从他,要及时给孩子指出错误。父母可以先劝他几句,若孩子不听甚至哭闹得更加厉害,可以警告他,让他适可而止,并马上擦干眼泪鼻涕,然后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理会他,一般孩子都会停止自己的任性哭闹行为。如果孩子哭闹还未停止,就可以拿出一些惩罚手段了。比如孩子想以哭闹的方式达到自己的某一目的时,你可以拒绝:“因为你任性哭闹了,所以不能给你这个。”要让孩子明白,他的任性哭闹,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教育孩子要全家同步

一个孩子,身边会有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幸福的孩子可能一下子拥有六个人无尽的疼爱。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局面,当孩子哭闹,爸妈准备教育时,就会有四位或者两位老人出来反对,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靠山,长期下来,很容易形成任性哭闹的习惯。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全家同步,以一种方式为准,其他人都别说什么。

哭和笑都是释放压力的自然而健康的方式,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应该允许他们哭。但一旦察觉孩子是想以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就不应纵容,要及时制止,并加以引导。

克服男孩的恐惧心理

绝大多数孩子通常都对某些事物有恐惧心理,而且当别人取笑他们,告诉孩子感到害怕或被吓哭是不好的,或者直接说孩子是过度敏感时,孩子的恐惧会变得更强烈。恐惧通常来自未知的事物,比如很多成年人都会害怕黑暗。但是,孩子们的恐惧有时候是有真实原因的,如被人欺负或受到虐待。父母有责任知道何时应该保护孩子,何时应该在不过度保护的前提下帮助他们。

父母不要嘲笑、轻视、评判或忽视孩子的恐惧。同样,也不要夸大、过度保护或试图通过解释消除孩子的恐惧。要倾听孩子的诉说,让他告诉你他们在害怕什么。要认可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找到对付恐惧的办法,比如孩子怕黑不敢睡觉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对付恐惧的办法:是选择用手电筒、小台灯,还是自己喜爱的玩具。一味告诉他们别害怕是不起作用的,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才能有所帮助。有时候,孩子们的恐惧是没来由的,并且他们也无法解释。他们或许需要你的支持和反复安慰,直到恐惧消失。

怕黑

男孩之所以怕黑,有的是因为要和父母分房间睡觉;有的是因为害怕黑夜中有怪物;还有的可能是孩子经历了精神创伤,表现为怕黑。父母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孩子是因为和父母分房睡而怕黑,可以尽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例如,逐渐缩短睡前陪伴孩子的时间,直到孩子适应。另外父母要经常告诉孩子,自己有多爱他,给他安全感。如果孩子因为想象而产生恐惧,“素材”往往来自电视,要尽量让孩子看内容和他的日常生活更接近的节目,临睡前尽量选择安静的活动,父母还可以对孩子解释,让孩子理解想象和现实的区别;如果孩子是因为生活变动而产生怕黑心理,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亲情关怀;如果是由于创伤性事件导致孩子经常恐惧,那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辅导了。

怕生

一般来说,6个月大的孩子已经认识自己的妈妈了,并和妈妈建立起依恋的感情。到7个月左右,孩子不仅能识别陌生人,还会害怕陌生人,尤其害怕男性。其实,这种“怕生”的自然表现,也是孩子自我保护本能的一部分。遇到此种情况,父母不要让孩子总待在家里,应该经常带他外出,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给孩子创造接触更多人的机会。此外,父母也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强迫孩子和陌生人亲近,如被抱、被亲等,让孩子在他感觉安全的距离内和他人交往。

害怕陌生事物

有时孩子害怕的东西在成人看来并不值得怕,例如,一只会摇头唱歌的娃娃,甚至是妈妈戴了墨镜的样子。研究发现,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物品都不会让实验的动物感到害怕,但中等陌生程度的物品则会激起动物最大程度的恐惧。因为熟悉意味着安全,而完全陌生的事物,因为不了解,反而不被关注。但是,中等程度的陌生,既能被识别,又与以往的经验不同,最容易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

父母可以让一件事物从陌生逐渐变成熟悉,就不会让孩子害怕了,例如,将娃娃摆在房间里,让孩子逐渐熟悉,然后再让娃娃发出声音,孩子就不会害怕了。父母还可以主动示范玩娃娃,让孩子知道娃娃并不危险,孩子就会从父母的态度中消除害怕的心理。父母也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他们害怕的事情,比如游泳或骑马。有些父母坚持让孩子做他们害怕的事情,造成了孩子一生都难以摆脱的恐惧感和强烈的无能感。

男孩喜欢虐待动物怎么办?

现在养宠物的家庭很多,猫猫狗狗很多时候都被当成了家庭里的一员,然而很多男孩总是喜欢虐待家里的小动物,比如踢家里的小猫,打小狗,把小鱼捞出来摔;或者在外面玩耍的时候,男孩会把抓到的蝌蚪、蚂蚁之类小动物踩死等等。父母总是很生气,可是就算把男孩打一顿,告诉他不应该虐待动物,第二天他还是照旧,会去打它们。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教男孩友好地对待小动物。

仔细观察男孩的行为

①看男孩是不是在释放压力。

从心理学上说,人类个体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甚至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番。男孩虐待小动物,很多时候往往并非出于恶意,而只是为了释放某种心理压力。比如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了,被同桌欺负了,等等,都有可能在不“告知”家长的情况下,把火气或是愤怒撒到小动物的身上。父母若是发现男孩的这类行为,一定要多和孩子交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要告诉孩子,有压力不能释放在没有过错的小动物身上,而是要主动先告诉爸爸妈妈。

②看男孩是不是把动物当玩具对待。

有些男孩在玩玩具的时候喜欢暴力打砸,或是模仿动画片中的打斗。可能在对待某些小动物时也是如此,他们把小动物当作玩具,踢或是打它们,如同在玩玩具一样。男孩的这种虐待行为是一种纯“恶”,这种心理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有一些,只不过大人更多会用社会的规则来约束这种恶行,而孩子们没有这种天然的规范与约束。孩子只是把这些小动物当成自己平时玩的“玩具”了,他并没有真的珍惜其生命。

很多孩子在童年阶段,还没有把小动物和日常自己手上拿的玩具区分开。因为孩子也经常赋予玩具“生命”,而当小动物这种有生命的“玩具”不听话时,孩子就很可能诉诸暴力—就好比一个奥特曼或是恐龙玩具,孩子既会和它们说话,但也可能突然把它们摔在地上或是打坏。男孩出现这种情形其实是很严重的,父母一定要及时纠正,既不能打骂,也不能放任。而是要在第一时间告诉男孩这样做是不对的,没有人有权利随意伤害或剥夺小动物的生命。

改善引发虐待行为的环境

①给男孩树立好榜样。

要防止或改善孩子的虐待行为,父母自己首先要对小动物充满爱心,善待动物,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3岁前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又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要身边有虐待小动物的“榜样”,就会模仿对方的行为,很容易就养成这种习惯。当发现孩子身边有这样虐待小动物的人时,尽量让孩子少接近,并要及时向孩子解释,让他明白这种行为不值得模仿。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打孩子,这样的行为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虐待动物的行为。父母对孩子发多大脾气,往往会转变为孩子对动物发多大脾气。

②及时发现并缓解男孩的心理压力。

孩子之所以出现虐待行为,如果不是有同样的虐待动物的模仿对象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内心有压力。因此,父母要详细了解导致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然后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尤其要注意平时多关心孩子,多陪伴孩子,给予他足够的温暖,帮助孩子解除心理压力。一旦压力通过合适的途径得到释放,他也就不会依靠这种虐待行为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了。

③提供机会和小动物亲密接触。

经常带男孩到动物园、海洋馆等地方玩耍,给他和小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让他了解小动物,发现小动物的诸多可爱之处,培养他和小动物之间的感情。如果条件允许,家里养小动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小猫、小狗、鱼等,全家人都充满爱心地对待这只小动物,让孩子也因此感受到这种关爱,并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增进他和小动物之间的感情。

输不起的男孩如何开导?

输不起的孩子如何开导,其实就是说如何面对好胜心强的孩子。男孩大约3岁开始,会渐渐变得特别好胜,喜欢在任何有比较意义的活动或行为中胜出,一旦发现自己不占优势,就会在开始输的时候退出,就容易失望、生气、发脾气甚至作弊、撒泼耍赖,很难平复。或许有的父母会在玩游戏的时候特地让男孩赢,但是这样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男孩很容易输不起,这是特定年龄特有的心理现象,却常常成为让父母头疼的难题。

如何让男孩“输得起”,父母可以尝试以下技巧。

避免心理暗示,减缓孩子对“输”的焦虑情绪

男孩觉得输不起,部分原因是因为男孩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喜欢在比较中确认自己的力量。很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了就高兴,表现不好了就不高兴,以成败论奖励。比如,男孩哪些方面比其他人做得好,就拼命表扬,而对于男孩弱势的地方,则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失望,甚至无意中当面把男孩跟别人做比较,“你看人家XX跳得多高啊”“你看人家XX唱得多好啊”……长以此往,就会给男孩造成一定的错觉:爸爸妈妈只喜欢强大的我,如果输给了别人,他们可能就不喜欢我了。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互动时,一定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要过分在意他们的输赢,否则就可能“造就”出一个输不起的孩子。家长甚至可以淡化对孩子成绩的反应,强化对其“输得起”的肯定。比如当孩子在有竞争或比较意义的活动中,如果他输了没有哭,父母可以表扬他“宝贝真棒!输了也不闹,不仅赢得起,还输得起,好样的!”。当然,父母对“输得起”的正强化也不可滥用,以免矫枉过正,如果孩子一点竞争意识都没有,也未必是件好事。

多元鼓励,让孩子认识到失败了并非一无是处

如果男孩已经出现了“输不起”的习惯,父母正确的做法并不是禁止孩子竞争,而是让男孩明白失败了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男孩和其他人比赛跳远失败了,可以安慰他:“虽然你跳得没他远,但是你跳得比他高呢。”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不可能事事都比别人做得好,只要自己努力了,不论成败,自己都是父母最爱的那个小孩。

避免过度保护男孩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参加团队体育活动,并喜欢学习技能和玩游戏。他们很愿意成为团队的一员。当父母或教练过于关注输赢而不是游戏本身时,或者当孩子们被相互比较时,游戏的很多乐趣就消失了,而孩子也会想要放弃。不过,要避免过度保护男孩,要允许他在输的时候体验失望感,但是不能长篇大论地说教,或试图说服孩子相信他没有那种感受。要认可孩子的感受:“我能看出来你因为自己输了真的很失望,有这种感受没关系。”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能应付得了。他们能够在引导下考虑别人输了时的感受,以及输了也要有风度地对待别人。

男孩突然自我膨胀,不愿跟父母说话了怎么办?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可能以前不管做什么都要和父母唠唠叨叨半天的小孩,突然之间变成了大男孩,他对父母的问话表现得很没兴趣,甚至不想跟父母说话。父母总会很纠结,想着孩子是不是恨他们。其实,孩子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会恨父母,但是他很不喜欢父母审问他。在他看来,父母的日常关心和询问就是在探听他们的隐私,或是自己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怕父母不同意,等等。那么男孩不愿跟父母说话了,怎么办呢?

不责备,学会倾听

父母首先要明确,男孩的这种状况并不是在针对父母,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此时父母不应该表现出太过强硬的“你为什么不跟我说话”的责备情绪,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比如,吃过晚饭找个时间和男孩坐一起,聊聊日常。父母要学会倾听,试着去了解男孩的想法,对他所说的事情问一些问题,即使是自己不太了解的事情,也要让孩子看到你对他想谈的事情很感兴趣。或许在父母看来,男孩的很多想法比较幼稚,比较不成熟,也不要轻易发表任何否定孩子观点的言论,父母要做的只是闭紧嘴巴,竖起耳朵认真听孩子讲述,如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心里的小秘密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动向,还可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很多孩子不想和父母说话,是因为父母很快就会露出不赞同的表情,或者很快就开始说教。父母要学会闭上嘴巴听,试着将自己的回应限制为“嗯、哦、这样啊”,当孩子感受到有人倾听时,他会说得更多。

控制情绪,尊重孩子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交流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与方式方法,孩子们都很讨厌父母那种大喊大叫的口气,讨厌发号施令,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不被尊重的表现。父母与孩子说话时尽可能地放缓语气,用对待大人的口气与孩子交流。也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否定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先听听孩子的解释和想法。有些父母一听说孩子在外闯祸了,回到家就是一顿打骂,丝毫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总是认为自己听见的、看见的就是事情的真相,这样做往往容易导致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甚至离家出走。

男孩会告状了,怎么面对?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或许突然有一天,父母就发现孩子喜欢告状了:有同学打他了,或者小朋友抢他玩具了,等等,经常是一天到晚没完没了,很多父母感到很烦躁,因为每天都要花时间来处理孩子告状带来的诸多问题。

其实,爱告状是3~6岁孩子的一种正常行为,说明孩子已经具备初步的是非判断能力。4~5岁是孩子告状的高峰期。孩子之所以告状,是因为他们缺乏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技能。孩子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觉得别人的做法是错误的,自然就产生了告状行为,希望通过告状来获得长辈的认同。孩子向长辈告状说明他内心有某种需求希望能够得到满足。如在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时,被人欺负受了委屈,希望得到公正解决而求助于父母和长辈。孩子的这种告状行为,有时也与长辈过分溺爱、袒护有关系。父母不要对孩子告状感到恼火,而要将其视为一个教给孩子重要生活技能的机会。

父母要正视孩子的告状行为

面对孩子告状,父母既不可简单粗暴,也不能放任自流。切不可嫌孩子的告状行为很烦,这种态度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尤其是真正受了委屈的、有苦水向父母倒的孩子。要知道,喜欢告状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的事情。当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父母可能希望他们多告诉自己一些他们生活中的事情,而现在正是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关切的事情很感兴趣的时候,并会帮助他们学习技能,而不是贬低他们或者转身离开。

让孩子自己解决

当孩子与小伙伴之间产生一些小冲突或摩擦时,尽量让他们自己正确面对,合理解决。有时家长适当做观众看孩子如何化解矛盾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时也难免会做错事,与人发生摩擦。孩子之间的事情,除非实在是闹得不可开交,父母不参与、不掺和最好,要正确引导孩子自己化解与小伙伴的摩擦,不要轻易就找父母寻求帮助。

及时安抚孩子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家长要及时给予安抚,并适时与对方家长沟通交换意见,但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为难孩子的伙伴,有时候各打五十大板或许是最好的处理办法。父母要引导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凡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少责怪别人,多关心伙伴。如果孩子确实因为受了委屈而告状,无论情况如何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的感受,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必要的安慰,然后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久而久之,孩子告状的现象自然就会慢慢减少乃至消失。

男孩太害羞了,见到陌生人不敢说话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随着男孩逐渐长大,小时那个天不怕地不怕又调皮又捣蛋的男孩突然变得“害羞”了,只要有人跟他说话,他就会躲在父母身后,还不愿意回答别人。男孩这么害羞,父母该怎么办呢?

不要轻易给男孩贴上“害羞”的标签

有些人认为孩子天生就害羞。当孩子行为内向时,就可能被贴上害羞的标签。孩子们常常很容易就接受了别人给他们贴的标签,并且会用这些标签来寻求过度关注。当然,害羞还可能是你的男孩想达到一个目的的下意识的行为。害羞的男孩可能有一个外向、交往能力强的兄弟姐妹,这个害羞的孩子可能在下意识中决定自己不得不找到其他方法来得到在家中的归属感。如果父母给一个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你可能是在宣判他一辈子都是一个害羞的人,这可能会造成更严重后果,包括男孩会变得更孤独、不合群以及害怕尝试任何新东西的状况。

理解男孩“害羞”的行为

跟别人介绍自家的男孩或者当男孩拒绝回答别人时,不要说他“害羞”,不要有意无意地让他觉得自己是“害羞”的孩子,从而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找到了理所当然的借口。有时候,男孩这种“害羞”也是好事,当他们想尝试新事物,发现一种新的状况,觉得自己不想和别人交往,或是感觉被强迫的时候,要允许他们谨慎对待这些新情况。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这正是他们学习判断和思考的时候。此时请不要替他们回答问题,也不要试图哄他们开口,你只需要继续做自己的事,并相信孩子在准备好之后会加入。

减少问题的发生

要让你的男孩知道,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拥有同样多的优势,他们只是有不同的优势而已。要和男孩讨论他的行为,耐心询问他这样做的原因,或许男孩觉得这是在玩游戏,或者只是不希望别人打扰他。如果男孩不希望别人打扰他,可以让他直接说出来:我现在不想回答问题。在孩子还没有准备好时,千万不要试图强迫他们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比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父母或许只是想展示下自己所谓的“教育成果”,但对有些孩子而言会非常糟糕,他们根本就不想这样做。

如果父母处理好男孩“害羞”这件事,让男孩们能够按照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行事,而不会被贴上标签或被强迫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他们就能学会说出自己想要的,而不是期待着别人会读心术,去猜到他们的想法。要让男孩们意识到,有些人选择了一种安静、内向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接受并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

注意别让男孩成为“电视儿童”

孩子看电视太多不仅会影响视力发育,还有碍身心健康。现在很多父母上班时,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带,很多时候打开电视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不吵不闹,吃饭时也很乖,老人还能安心做家务。这么看来,电视似乎成了照顾孩子的好帮手呢。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幼儿看电视时间过长已是国内许多家庭的普遍问题,有些幼儿每天观看电视甚至超过3小时,连吃饭时也要看电视。这是因为父母或照顾者将“看电视”当作哄孩子的手段,却忽略了这个习惯将严重阻碍孩子的身心成长。

虽然,电视并非洪水猛兽,但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对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做出有效管理。对正处于身体、心理和智力发展关键时期的6岁以下的幼儿而言,过长时间观看电视或观看内容不当的节目将阻碍或延迟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如社交畏缩、成瘾行为。

正视电视对孩子的不利发展

①影响孩子心理发展。一般父母会注意到过度看电视会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问题,但实际上它的负面影响要远远超过这些。在生理层面,它容易引发头痛、眼睛酸痛、食欲不振、容易倦怠、姿势不良、睡眠时间不规律等问题。在心理发展层面,则可能造成认知、情感、关系和行为发展上的一系列问题。

②使孩子思维发展迟缓。也许父母会认为孩子看电视可以获得许多知识,其实孩子看电视时是在短时间内接收大量信息,他根本没有在动脑筋思考,只是被动接收信息,何况这些信息大都是“垃圾”,长此以往,孩子将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机会和能力。看电视不同于你讲故事给他听、陪他看图画书、带他接触大自然,他能获得启发,有时间去思考接触到的东西。

另外,“电视儿童”也较缺乏抽象思考能力。看电视得到的仅止于感官或直接的知识,没有机会去做概念、判断、分析或推理的思维活动,而这些能力可以在你和孩子下棋、搭积木、讲故事、玩数字游戏里得到锻炼。有研究指出,“电视儿童”的语言发展会较为迟缓,一是他接收到的生活词汇较少,另一个是看电视减少了他和家人的交流时间。此外,过度沉迷电视容易降低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觉察能力不够,阻碍其智能发展。

③孩子的情绪相对较为低落。长时间看电视阻碍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幼儿缺乏分辨好坏和是非的能力,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动漫或戏剧人物极为夸张的表情和不合理甚至是歇斯底里的情绪反应,如大哭、愤怒、攻击、报复等,这种负面情绪行为的传播,也会影响到孩子。

“电视儿童”可能像网瘾少年,容易变得焦躁、易怒、没耐心,尤其在他不看电视或被禁止看电视时。这些情绪可能来自于电视画面的快速变换,或许多事物在动漫里往往很快得到或完成。另外,他因看电视,减少了与现实世界情感交流的时间,在确定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和相应的情绪变化上比较迟缓,未来极可能出现情绪障碍,如情绪压抑、对人冷漠、缺乏情感反应等。

④孩子性格容易变得孤僻。“电视孤独症”最近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较常发生在3~7岁的幼童身上,这样的孩子总是长时间看电视,无法离开电视,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玩具也不感兴趣,不喜欢接触小朋友,不看电视时会出现明显焦虑。这些孩子未来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或生活能力上都将出现严重困扰或问题。

当父母习惯把孩子交给电视“照顾”,孩子和成人或同伴互动交流的机会自然变少,无法获得父母或照顾者的关注和温暖。他会不知道如何和人相处互动,缺乏社交能力,甚至变得孤僻、不合群、沉默、不爱与人交往,对人有较强的抗拒心理,产生敌对情绪或出现攻击行为。幼儿正处于开始社会化的阶段,需要更多时间和人交谈、游戏、活动,与人建立关系和获得情感,而不是将他交给电视。

⑤养成孩子不良生活习惯。幼儿长时间久坐看电视,势必缺乏身体活动和运动的机会,不仅影响身体的发育和协调力,操作能力也会下降,如拿握东西、组合玩具。过度静态的生活,如幼儿一天看电视多达2小时或以上,将逐渐形成沉迷或成瘾行为,电视儿童也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抗压能力较低,未来也较容易染上其他容易成瘾行为,如网络成瘾、物质成瘾(如抽烟、酗酒或毒品)或赌博成瘾。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是孩子开始形成不良生活习惯,如要边看电视边吃饭。另外,幼儿容易混淆电视里的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他会模仿电视动漫角色的行为,如跳上跳下、恶作剧,或做出有攻击性的行为,就如有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暴力游戏并迁移到现实生活,变得易怒、失控和暴力一样。

努力不要让孩子成为“电视儿童”

孩子会成为“电视儿童”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或照顾者的问题和责任。

①要陪伴孩子发展多元且有益的兴趣活动,如打球、跑步、听音乐或故事、阅读图画或故事书、组合操作玩具、观察大自然等,而不是无聊到只有看电视。

②要掌控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教育专家大都不建议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孩子3~6岁时以每天不超过1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为宜。

③要为孩子慎选节目,尽量能陪同孩子观看而不是让他独自观看,你可以和孩子在观看中或结束后做简要讨论。

④你可以播放对孩子有帮助的科学探索、生活教育等内容,来替代不良节目。

⑤妥善安排孩子每天的生活作息,什么时间做什么活动,父母要和协助照顾的长辈或保姆取得共识,并保持一致。

⑥父母或照顾者要做出良好示范,如果家中大人长时间看电视,孩子也会跟着看。

⑦要避免用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作为奖励或利诱手段,如乖乖吃饭就能看电视。

莫让孩子形成“手机依赖症”

孩子长期玩手机,对眼睛、脊椎伤害很大,还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长期使用手机还有可能导致抑郁症。对此,父母应该要做一些事情了。

父母应做好榜样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老是拿着手机玩,更不要边照顾孩子边玩手机,时间久了孩子肯定会受父母的影响,喜欢上玩手机。因此,为了避免孩子出现手机依赖症,父母要做好榜样。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父母的陪伴,然而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很少有时间陪孩子,这种情况会造成孩子长大后性格的缺陷,也会让孩子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便会把感情寄托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上,时间久了便会出现手机依赖症的情况。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不会感到被冷落。

严格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不建议父母禁止孩子玩手机,这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可以和孩子规定好玩手机的时间段、玩手机的内容等事项,同时建立奖罚制度,当孩子遵守时给予奖励,否则对他做出一定的惩罚。约定好的时长不仅可以让孩子和你有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运动,而且孩子会觉得你的处理方式很好,既可以自己玩手机,同时也不会让家长生气。

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

孩子玩手机并不一定都是为了玩,可能是为了学习,也可能是为了查找资料,或者其他原因。当孩子开始喜欢玩手机时,父母要先搞清楚孩子的目的,然后进行合理的引导,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父母就可以允许他玩手机。父母可以经常问问孩子上网都看什么内容,比如新闻、篮球、社交等,你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最近动态,在一些熟悉的话题上还可以深入地探讨,在辩论和争执中,产生共鸣,这样他以后还会主动找你交流,让你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老师,更是益友!

为孩子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

很多孩子之所以养成手机依赖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事可干。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养成手机依赖症,父母要多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可以带孩子去游乐场、旅游、参加体育运动等,或者买一些孩子喜欢的有意义的书籍让他学习,激发起他强大的好奇心和培养他独立自主的爱好,相信他渐渐的就会脱离对手机的依赖,毕竟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还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没有更多时间去玩手机。

孩子长期玩手机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作为父母不要总是因为工作忙就不管不顾,正确地引导孩子生活学习,才不会让他们成为手机的“奴隶”。

男孩突然脏话连篇,打骂管用吗?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懂事讲礼貌,然而现在骂人和说脏话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很多场合普遍存在。父母也许说了脏话,自己都没注意到,而孩子可能会照搬他们甚至不理解的一些话,因为他们“感觉”到了这些话的影响力而去模仿。孩子有时脏话连篇,对父母来说,可不是打骂就能解决的问题。

判断孩子是否真正说脏话

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怎么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成果。或许有些人觉得孩子说脏话还挺可爱,这真是大错特错。大人要有是非分辨能力,孩子可能刚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不好听的词语,父母要耐心询问他怎么学会的,了解以后再告诉孩子,这个词并不好,让别人听了会生气或者不舒服,而且很没有礼貌!在没有调查了解的时候,也别一听到孩子说脏话就打骂孩子,因为他也许根本不懂得这是一句玩笑话还是脏话。

不要过度关注孩子说脏话

孩子们特别会察言观色,是个交际小能手。很多时候父母根本不是孩子的对手,在孩子面前容易绷不住。在孩子说脏话之后,父母假装生气去批评,可能只是一个眼神的闪躲,孩子就能看出来父母的心思,逗逗父母,父母就笑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根本不害怕,反而还会觉得很好玩。所以在孩子刚说脏话的时候,先不要过分关注,说过去可能就忘了。有时候,对脏话置之不理,就足以让它在变成一种习惯之前消失。

让孩子学会控制和找方式发泄

很多孩子在吵架或者生气的时候就会骂人、说脏话,只是觉得说脏话会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让自己感觉到放松。其实在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先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别人。如果担心孩子憋着难受的话,可以让孩子发泄出来,比如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大喊几声;或者去做个运动。

换一种方式

父母不要期待只尝试一次就能解决孩子说脏话的问题,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再尝试。对于3~5岁的孩子,可以跟他说“让我们把这个词换成××”。如果父母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听上去很有趣的选择,比如真见鬼、该死、无赖、胡说或幼稚,孩子们很有可能会按照你说的去做。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

有一些父母说脏话比较严重,可能自己感觉不出来,经常带着一些“口头禅”。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虽然不懂,但是在不断地模仿中成长,渐渐的,可能也就会说脏话了。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还有一些孩子在没有上幼儿园之前还是比较乖的,在上了幼儿园之后,就变得总是说脏话,而且特别溜,这个时候就要和老师好好地沟通一下了,让老师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使小朋友们不再说脏话。

父母或许并没有刻意教孩子怎么说话,怎么做事,但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孩子会在模仿中学习。比如“靠”这个词,很多时候只是表示一个惊叹的语气,其实很难界定是不是脏话,但在某些场合和某些语境下,它就是脏话,然而孩子没有区分场合与语境的能力,他们的理解还与成人不同。所以,对于这样的词,我们最好不用,或者换成其他更好的词来表达,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认真识别男孩的谎言

孩子的撒谎行为非常普遍,大部分孩子都有撒谎行为,并且不止一次出现。美国加州心理学家切尔西•海斯和莱斯利•卡佛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有25%的2岁孩子已经会撒谎;3岁孩子中有50%会撒谎;4岁孩子撒谎的比例甚至达到了90%;10岁以上的孩子撒谎比例也有70%。

2~5岁的孩子常常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但总是错漏百出。例如:奶奶刚给她买了一条裙子,她可能会说是妈妈买的;如果孩子迫切地希望自己有一辆玩具火车,他可能会煞有介事地跟小伙伴“吹嘘”他有一辆炫酷的玩具火车……这些谎言,父母们一听就知道孩子在撒谎。

当孩子到了6岁后,父母常常不能分辨孩子是否在撒谎。例如:一位妈妈让孩子去洗手,孩子回来后妈妈发现孩子手指干爽,但孩子说洗完擦干了,让人无法反驳;爸爸让孩子喝药,但孩子笑眯眯地从厨房出来时,爸爸发现他的嘴巴没有一点药味,孩子说喝了很多水……这些现象常常让无数父母抓狂。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撒谎行为,该第一时间看看孩子身边是否有大人或小玩伴有撒谎行为—经常被骗的孩子更爱撒谎。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在“骗”孩子,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爱的一种教育方式:当孩子乱跑时,大人会说“乱跑会被保安叔叔抓走”;当孩子不爱吃饭时,大人会说“不吃饭就把你丢街上”;当孩子不穿衣服时,大人会说“不穿衣服以后也别穿”;当孩子哭闹时,大人会说“再哭就不要你了”……看看孩子曾经遭遇的这些,就不难弄明白为什么孩子爱撒谎了,孩子们总是能学会看到的行为。

无论孩子是因为模仿还是其他的原因,别把撒谎的孩子当成坏孩子。因为孩子是在模仿大人或他人的行为,他们在一开始时并没有道德判断,所以别人那样做,他们也那样做了。而因为其他原因撒谎的孩子,如果被直接贴了“坏孩子”的标签,会让孩子感觉沮丧和无助,也不利于孩子纠正撒谎行为。

在孩子心中建立道德标准

当孩子一本正经地跟其他小朋友瞎吹说奥特曼是他的好朋友,混淆了现实和想象,父母是不需要理会的;但是当父母发现孩子撒谎是有目的性的,比如为了避免惩罚,那么就要重视了。从发现孩子撒谎行为的第一时间,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撒谎是错误的、不道德的行为。让孩子在心中建立清晰的道德标准。越年幼的孩子越分不清对错,父母的教导和提醒尤其重要。所以,当孩子处于撒谎阶段,通常也是给孩子建立道德规范的最佳阶段。

改变对孩子的提问方式

别再问会招致孩子撒谎的圈套式问题—是指父母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比如,父母问孩子“你打扫自己的房间了吗?”—很明显,撒谎的孩子肯定会说“已经打扫了”。这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打骂和更多的谎言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此时父母可以问:“我注意到你还没有打扫自己的房间。你愿意制订一个打扫计划吗?”—让孩子不能再逃避问题。

父母要专注于解决办法,而不是责备孩子为什么不做这个不做那个,还爱撒谎。比如,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不要直接问“你做完家务活了吗?”而要说:“我们怎样才能完成这些家务活呢?”

适当的规则和惩罚措施

父母要给孩子建立清晰的规则和奖励措施:如果撒谎了,将得到什么惩罚;如果表现诚实,将得到什么奖励。从一开始便给孩子说明清晰的规则,有利于减少孩子的撒谎行为。并且明确的规则有利于孩子遵守,因为孩子们很少有第一次就能弄懂规则的,有时需要重复多次。

惩罚虽然能抑制孩子的撒谎行为,但不能过于严厉,这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感。并且,惩罚了这次,孩子下次可能会为了避免惩罚而撒更多的谎言,看看那些由于撒谎而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他们的撒谎行为可是屡教不改的。

父母可以日常记录孩子的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并且用分数表示。当孩子认真做家务后可以得10分,细心清洗玩具后得10分,如果有撒谎行为时扣20分,属于精神惩罚。每当分数凑到100分时,父母可以适当给予孩子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

男孩喜欢攀比该怎么引导?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之间的盲目攀比之风也越来越盛行,很多孩子总是爱相互攀比。孩子们会比谁的衣服漂亮、比谁的玩具好玩,甚至比谁的声音大。由于天真幼稚,在孩子心目中,自己什么都要比别人强,也要比别人好,加上模仿能力强,也很容易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实,儿童讲虚荣、爱攀比多数是受父母影响,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及时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一味要求得到别人有的东西,盲目进行攀比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通过一定的努力或劳动来获得,让孩子切身体会满足攀比欲望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在父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及时地引导下,孩子虚荣、攀比的坏毛病会很容易改掉的。

区分“想要”和“需要”

对诱惑“免疫力”比较低的男孩常常向家长要这要那。面对孩子的要求,做父母的如何分清哪些是合理要求,哪些是过分要求呢?10岁的儿子要求爸爸为他买一个新手机,爸爸问他:“你是‘想要’,还是‘需要’这个手机呢?”“我想要。”孩子回答。“对不起,你‘想要’但不‘需要’的物品,我不能满足你。”

听爸爸这样一说,儿子马上改口:“我需要。”

“你为什么需要呢?”

“因为隔壁小轩有一个,我想要一个同款的。”儿子的声音明显小了许多。

“儿子,如果你说你学习要用一本字典,或者生活中必须要用某一件物品,爸爸会高兴地去给你买。但是,你想要的物品,往往是你的虚荣心在驱使你这样做。爸爸不能助长你的虚荣心,所以不会满足你的这种要求。你能听明白吗?”爸爸一本正经地给儿子讲道理。儿子虽然很不高兴,仍然点了点头。

几岁到十几岁的男孩,虚荣心很强。由于好奇和攀比的心理,他往往会向家长要求很多。这时,家长一定要分析孩子是“想要”还是“需要”,并给他讲明这个道理,才能既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不助长他的虚荣心。同时,还能帮助孩子有效地抵抗诱惑。

对孩子的过分要求采取冷处理

男孩:“妈妈,你给我买个新书包吧。”妈妈:“不是刚买了书包吗?怎么又要买?”男孩:“我的书包不好,现在有一款新书包,能起到保健的功能,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有呢。一个书包有多种功能,多好呀,你就给我买一个吧。”面对男孩的唠叨,这位妈妈不予理睬,继续忙自己的家务。看妈妈不为自己的要求所动,这小家伙一会儿就把买新书包的事情忘记了。

面对男孩的过分要求,做父母的千万不可轻易满足他,否则只会助长他的虚荣心,降低孩子对诱惑的抵抗力。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想购买该物品的动机,如果孩子只是想显示自己或与别的同学攀比,这时,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要求采取冷处理。即对他的要求不做任何回答,给他几天冷静期,等他确定这个物品是否真的需要后,再和他一起讨论是否需要购买。即便父母的观点他不能完全接受,他也不会再轻易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父母也可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深入教育,告诉他,其实他花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当男孩明白了这些时,他对诱惑的抵抗力就会提升一大截。

及时给男孩打攀比的“预防针”

有时候男孩会问父母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妈妈),你每个月的薪水是多少呀?”也许他只是随便问问,但是,父母却要警惕孩子因此去与别的孩子进行攀比。这时,做父母的应该怎样回答呢?也许很多父母会如实回答,也许有些父母会告诉孩子,“这不关你的事,别问”,“问别人的薪水是不礼貌的行为”。但这些都不是最合适的回答。

父母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儿子,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比我们穷,也有很多人比我们更富有。虽然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比一般的家庭要好一些,但是爸爸妈妈还有你都要继续努力工作、努力学习,那样我们就会迈向更有质量的生活。

这么回答就告诉了孩子:比我们富有的人很多,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才能追上他们。这样给孩子打一支“预防针”,即使孩子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去和别人攀比,听了父母这样的回答,他也不会再去比了。这个回答还告诉孩子,虽然我们的家庭不是非常富有,但比一般的家庭要好,这样会使孩子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而感到自豪,同时强化了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许多诱惑,家长需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攀比心理,及时引导,与之平等讨论,辨析利害关系,才能让男孩子形成积极健康、远离盲目攀比的价值观,这是有益终身的事情。

男孩突然爱玩自己的“小鸡鸡”,怎么回事?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的妈妈突然发现孩子喜欢抓自己的“小鸡鸡”,往往嘻嘻哈哈一笑而过,也没把它当成什么问题。可有的妈妈却发现,孩子经常抓“小鸡鸡”,孩子的“小鸡鸡”都被抓红了,撒尿时还哭,看到孩子难受,当妈妈的也揪心。

男孩爱抓“小鸡鸡”,这不是一种好游戏,父母应该引起重视。青春期的男孩有手淫现象,可以说是男孩自己主动的选择,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都能对这种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但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爱抓“小鸡鸡”,很难说这是他的“主动”选择,因为无法根据这个现象,寻找到生理、心理原因。只能说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是极不卫生的,容易引起病变,父母们不能听之任之。

及早预防男孩的行为

男孩抚弄“小鸡鸡”,没有必然性,是一种养成性的模仿行为,是某种养育环境造成的。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病态,是模仿,是游戏。但模仿、游戏的结果,往往会出现病症,所以父母一定要及早预防孩子的这种行为。

有的家里生了个男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都喜欢拿男孩的“小鸡鸡”开玩笑,尤其是爸爸这一边的亲戚朋友,看到大胖小子,更喜欢做出揪孩子“小鸡鸡”的动作,有的人干脆就真的去揪一下。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男孩的“小鸡鸡”上,慢慢地,会使孩子自己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了模仿大人的游戏:主动揪“小鸡鸡”给大家看,家人、亲戚朋友都高兴,拍手的、鼓掌的、亲一亲的,如此便更强化了孩子抓“小鸡鸡”这种不良行为。而这种行为正是大人无意间培养出来的。

孩子只要到了能控制尿便的年纪,就可以而且应该停穿开裆裤了。穿完裆裤,不仅利于保护幼儿生殖器健康,也减少了周围人逗弄孩子“小鸡鸡”的机会。偶尔遇到亲戚朋友逗弄孩子“小鸡鸡”,最好把孩子暂时抱开,不加理会。

辨别引发男孩行为的因素

有时候,男孩抓“小鸡鸡”只是因为“小鸡鸡”痒,孩子想通过挠抓来缓解痒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给宝宝每日清洗生殖器,观察一下看有没有红肿的情况,如果有就表示“小鸡鸡”生病了要带孩子到医院去治疗。

有时候,男孩抓“小鸡鸡”只是因为无聊,这种情况的孩子比较多,闲着没事,摸小鸡鸡好像变成了一种习惯。此时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散注意力,让孩子有事可忙,慢慢就会忘记抓了。

2~4岁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在性蕾期,孩子的性心理有四个特点:①性好奇。当宝贝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样的。②性骄傲。当男孩发现自己有一个“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如在亲友面前把小便射得高高的,以骄傲地显示自己有个“小鸡鸡”。③幼儿手淫。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在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④性别认同。随着对性的好奇,孩子这时候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开始有了意识。父母应明确告诉男孩,长大后会像爸爸一样是男人;告诉女孩,长大后会像妈妈一样是女人。

及时纠正孩子的行为

①父母要丰富孩子的日常活动,使之多样化、趣味化,注意培养孩子的多样爱好,让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上,如绘画、玩智力游戏等,从而减少玩“小鸡鸡”的行为。②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不要让孩子从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区的活动,如爬树、抱枕头等。③当父母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互相观看、相互触摸等性游戏时,应及时加以阻止,但要注意方法,不要训斥、打骂,而要说明道理,正确引导。④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每次回答孩子的这些问题时,不要超过孩子的好奇范围和理解能力,就具体问题回答,不要过深过细,应当通俗易懂,充满自信。⑤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传授一些孕产生育的常识,在平时谈话中多加引导,可运用故事、比喻等方式来说明生育、恋爱等方面的现象。

总之,父母不必太担心孩子的这种行为。但是父母对孩子摸生殖器的不当反应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孩子被父母弄得觉得探索自己的身体是罪恶的,或者感到他做的事是肮脏的、下流的,他可能以后会把性或愉快的感觉跟罪恶和耻辱联系起来。因此,父母一定要处理妥当。

男孩出现“偷窃”的坏毛病,如何纠正?

有些孩子,不懂什么叫偷窃,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要据为已有,尽管有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毫无使用价值,也仍然照拿不误。他们把幼儿园的东西或别人家里的东西带回家里,或者悄悄把商店货架上的东西拿走,等等。这是由于他们自控能力差,并且缺乏“物品归谁有”的概念,因此,还不能称他们的上述行为是“偷窃”。

5~6岁的孩子在自我意识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不太满足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受爸爸妈妈的掌控,于是想自己保有一个秘密,而当他们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时,不良行为可能就会出现。从朋友家里偷一件小东西,计划、实施和完成这种“挑战”有时会让他们费些心机,不像3岁的孩子可能只在一秒钟形成的冲动。而且5~6岁的孩子逐渐出现了攀比心理,当看到和他要好的朋友都拥有某件玩具而他没有时,心里会不好受。再加上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的影响,拥有新潮玩具似乎是生活的必需,“偷”这种看起来简单和直接的方式,能够让孩子成为潮流中的一员。

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孩子幼年时,大多数孩子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因此,父母要注意在这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偷窃”的习惯,以免贻害终生。

冷静面对,问清原因

孩子发生偷拿行为之后,父母最先要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先冷静两分钟。在自己情绪不再冲动的状态下,再与孩子正确地交流,了解孩子偷拿东西的原因。千万不可当着他人的面训斥孩子,以免使孩子产生羞辱感。孩子产生偷拿行为的原因各式各样,一定要准确了解孩子偷拿行为背后的因由,才有可能真正地引导和教育孩子。除了与孩子谈话,听孩子说出理由以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判断孩子说出的理由是表面的还是深层的。因为孩子年龄小,往往说出的理由是表面的,甚至说不出来什么正当的理由,作为父母,这时候一定要自己去分析孩子偷拿的原因是什么。

给孩子强化“所有权”的观念

一般来说,儿童到了2~3岁的时候,应该懂得所有权的概念。建议家长专门教授孩子所有权的概念,并能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加深他们的所有权意识。教育他们懂得公私之分的道理,比如给孩子一个专用的箱子,放他们自己的玩具、书本等,父母用他们的东西时,也要先征得他们的同意才能拿走。生活中给一些物品贴上标签,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不属于他,拿之前要先打声招呼。

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

如果孩子偷了东西,要思考如何把东西还回去或用钱进行补偿,而不是指责或责骂孩子。要告诉孩子,偷来的东西必须还回去,并且你需要他的帮助想出一个归还的计划。如果需要,可以先借给孩子一笔钱进行补偿。要制订一个他能承受的还钱计划,并每周从她的零花钱里扣除。要保存一份还款记录,以便孩子能看到自己做得怎么样。

适当给孩子零花钱

对学龄儿童,父母可以每周给与适当的零花钱。同时也要教育并教会孩子怎样合理计划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但不要粗暴地参与孩子的零花钱使用。让孩子通过对自己零花钱的管理学会怎样理财和合理预算规划使用零花钱,并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用品等。同时也要教会孩子控制自己见什么要什么的欲望。

父母的榜样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他们模仿的对象首先是父母,因此,父母首先要严于律己,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如果发现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应该耐心教育,让孩子归还,并且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应该拿。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偷窃”行为,不要大声训斥,严厉惩罚,更不要把他的行为公之于众。要与他交谈但切勿说出“偷”字,不要让孩子对他所犯的错误产生不恰当的犯罪感。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及时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对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尽量不要与其长时间分离,使孩子有被抛弃、受冷落的感觉。长期分离,会使孩子因为情感上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焦虑、孤僻。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偷拿行为。确实因工作困难需要与孩子分离时,父母尤其是母亲,要经常回家探望孩子,或通过电话、视频等现代化手段与孩子多联系、多沟通,增加感情的交流,减轻孩子的焦虑不安和孤独感。

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都至少偷过一次东西(绝大多数成年人在小时候也偷过)。当孩子偷东西时,绝大多数父母会过度反应,在惊慌中,父母会指责孩子是小偷或者骗子。父母往往会因此而错误地打孩子、禁足或羞辱孩子,认为这会阻止孩子长大后成为小偷。但是,评判和惩罚孩子,只会使情况更糟糕。处理偷窃行为可以为父母提供一个机会,帮助孩子建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并思考互相尊重的解决方案。

什么事都喜欢找借口的男孩,要注意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当孩子还小,走路不稳,很容易就摔倒,或是撞到门上、墙上,父母们通常会对着那个地方边做打的动作边说“谁让你撞我家宝宝的,打死你”,“妈妈踩它,它让宝宝摔跤了”等话语……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到下次摔了或撞了,也会学家长的动作和语言。慢慢的,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摔跤了或撞了,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地或门、墙的事,是它们不好,让“我”摔跤了,撞门了……

等孩子逐渐长大,做事情遇到挫折坎坷时,往往习惯性抱怨或者找借口,父母再来责备孩子:“你就会找借口,也不找找事情的真正原因。”父母越责备孩子,孩子们就越容易有逆反心理。因为父母从小就给他们灌输了“找借口”“推卸责任”的观念,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找借口”的种子,把责任、过错给“推卸掉”。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借口是不想担负责任的托词,是不信守承诺的反映,是畏惧困难、不求上进的表现,它直接阻碍着一个人将来的成功。所以,对一个“爱找借口”的孩子,我们要予以重视。有研究发现,在童年时期记录在大脑中的“家长意识”,即家长或相当于家长的人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所提供的“外部经验”,将永久不衰地记录在每个人的“人格”磁带上,它在人生中会自动播放。

一个成年人做错了事,老找“借口”推卸责任,人们会说他“死不认帐”。也许在他的思维中,为自己“找借口”,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把错推给别人,都已成为习惯,在他们的思维中已根深蒂固。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而为孩子“找借口”,把错推给环境、推给他人,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学会了找借口来偷懒,来推卸责任。

那么,父母该如何预防或纠正孩子找借口的行为呢?

父母不要一味批评和责怪

当孩子做错事,父母采取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批评和责怪。比如,当孩子摔跤了,你如果一味追问责怪:“我让你小心一点,你就是不听。”下次,他们再不小心摔倒时,可能就会把自己撇干净,把“肇事的责任”推到那个不会动的东西上。

一个人对事情发展的成因的理解,分为内因和外因。当孩子犯了错,如果家长的态度是责备,他会因为害怕而把自己犯的错归为外因,以此来替自己开脱,推卸责任。比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父母的态度是包容的,他可能会觉得内疚,暗自告诉自己下一次要努力,把失败归为自身的原因。反之,如果父母的态度是苛责的,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他们可能就会找借口说试卷太难了,考试状态不好,把考试失败归为外因。

理解孩子的叛逆

孩子的成长历程中要经历三个叛逆期:2~4岁宝宝叛逆期,6~8岁儿童叛逆期,14~16岁青春叛逆期。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会选择和父母唱反调。父母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偏不做,等到父母要惩罚的时候,他们就会找借口来搪塞,向父母证明自己没有错。对此,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正确面对。

父母不要一手包办和代替

很多家庭在陪伴和照顾孩子上,尤其是隔代抚养的,包办和溺爱的态度特别普遍。本该孩子自己去完成的事情,全部都由家长包办了。比如喂饭、穿衣、收拾玩具等。这样包办的后果,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照顾有依赖,缺乏责任心。一旦有什么事情不对了,就会怪罪于他人,而认为自己没有错。游乐场里,小朋友都在一起玩,一个孩子因为在滑梯上上蹿下跳,不小心摔倒了,他坐在地上,冲着奶奶大叫:“都怪你!”奶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一脸宠溺地说:“是的,怪奶奶没有看好你。”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会变本加厉地找借口逃避责任,甚至是非观都会扭曲。

父母需要为做不到的事情“解释”

有时,父母已经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可能会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去兑现。此刻很多父母就会和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到承诺的事。可在孩子的认知里,没法理解父母所谓事情的轻重缓急,却学会了模仿父母“找借口”。所以对“爱找借口”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把孩子从找借口的“深渊”中解脱出来。

家庭成员保持教育一致性

在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里,认为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一个严一个松,相互配合,才能张弛有度地去教育孩子。其实,这样很容易让孩子“钻空子”。比如,爸爸批评了孩子做得不对,妈妈呢,就扮演那个好人角色,帮孩子解释为什么,时间久了,孩子也就觉得自己没有错,很喜欢找借口。父母教育不一致,互相指责,这样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处事方式。

好斗男孩怎么教?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很多父母发现家里的男孩脾气变得暴躁,每次和父母或同学闹了矛盾,就会乱打人,乱摔东西。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每次都能满足自己的意愿。孩子好斗的个性通常让父母很担心,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发展。父母要从小给予孩子指引,让孩子学会用正常的手段来满足需求,让孩子既能保持活泼开朗的个性,又不陷入争强好斗的旋涡中去。

及时制止孩子动手打人的念头

在孩子最初扬起小手拍打父母的脸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嘻嘻哈哈一笑而过,不要当好玩,不要觉得孩子好厉害,而是应该表情严肃地摇摇头,告诉他这是不可以的,这会让爸爸妈妈伤心,爸爸妈妈会疼。很多父母和老人在这个时期往往忽略孩子这种打人行为,当孩子扬起手打人的时候,还笑得很开心,有的打完左脸,还把右脸伸过去让孩子打。直到孩子有力量了,能打疼他们了,他们才摇头说不可以,可是已经太晚了。孩子一开始是完全意识不到这是不正确的行为的,是父母的默许给了他们这样的“学习”机会。

妥善引导

孩子过于好斗并非好事。父母要教会孩子理性地处理问题,让他认识到争斗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妈妈要鼓励孩子去与他人分享食物、玩具,教他与人合作玩游戏。孩子逐渐会发现,其实他不和人打架,也能得到想玩的玩具或食物。当孩子的言行中表现出好斗时,父母要先分析孩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不是放在行为本身上,这样才能找出孩子好斗的根源所在,在孩子们产生问题或矛盾时,才能帮孩子理性地解决问题。

父母不要带着孩子看一些带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书刊,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乎你想象的。有的父母也是以暴力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你以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你的孩子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处世。请注意在孩子2岁之前及6岁之后千万不要动手打孩子。

鼓励男孩多参与户外活动

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孩子保持活泼开朗的个性。孩子多参与户外或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开阔眼界,增进人际交往技能,使孩子更活泼自信。孩子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能够开阔自己的心胸和视野,还能强身健体。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参与户外活动,不仅能增强亲子间的交流,还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的榜样。

不要过于限制孩子的出格行为

父母喜欢限制男孩的一切出格行为,把它们视为“坏孩子”的表现。事实上,男孩喜欢做出格的事,是男孩冒险意识的表现,这会锻炼男孩的探索能力、动手能力,使他们在这些行为中满足自己的男子汉欲望。孩子出格并非坏事,父母只要善于引导,就可以开发孩子的天赋。父母要在保护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多做出格的事。这是对男孩天性的维护,也是对男孩能力的培养。

保护好男孩活泼好动的个性

保护好男孩活泼好动的个性,是为了男孩个性的正常发展。活泼开朗,是男孩阳刚气质的表现。父母如果限制了孩子的活泼开朗,会有损于孩子男子汉气概的形成。男孩在玩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放开了玩,玩到尽兴,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积极有效的人际互动关系。孩子如果玩得不尽兴,会阻碍他个性的充分施展和发挥。父母不要指责男孩玩得太疯、太过火。只要在安全的情况下,父母要鼓励男孩放开了玩耍。

男孩的臭脾气可不是“解放天性”,必须克制

孩子发脾气既令人愤怒,又令人尴尬。有的父母一碰到孩子在公共场合躺在地上又踢又哭时,就会手足无措,恨不得孩子要什么都答应,只要他别这样闹,别这样发脾气。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发脾气是很正常的行为,是“天性”使然,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现在可以听之任之。

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累了,却被父母拖着去一些他们没有办法应对的地方。而孩子可能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尝试过让父母知道他的愿望和需要,但父母没有注意到。发脾气也是孩子的一种沟通方式。如果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就能有效地吸引父母注意、阻止父母做某些事或让父母生气,那么孩子或许会认为这就是与父母建立联系的方式。

孩子爱发脾气终究不是好行为,不仅影响父母的生活状态,还影响孩子的成长。但孩子还没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父母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进行引导。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指导

①2岁孩子爱发脾气:我做不到。应对方法:转移注意力。

在2岁孩子的认知里,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他们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并且可以为所欲为。当想要做的和可以做到的事情之间出现差距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压力激素,比如皮质醇,它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愤怒的情绪。当2岁孩子想把圆柱体放进方形孔里,又放不进去时,瞬间就躺地上大哭打滚。2岁孩子发脾气,其实是在向大人求助:帮帮我,我做不到。这个时候,父母的吼叫只能让孩子压力更大、脾气更大;拥抱他、抚慰他也没那么管用了。此时父母正确做法是:帮孩子转移注意力,给他一个别的玩具,让他做点别的事情,你会发现,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了。

②3岁孩子发脾气:害怕变化。应对方法:规律、安全感。

3岁孩子刚刚形成的安全感非常脆弱。他们一方面很依赖自己掌握的规律,另一方面却又想掌控环境。表现出来的样子,就是爱发脾气的熊孩子。比如他已经知道了按下开关,玩具就会发出响声、出现固定的画面。可如果玩具没电了,打开开关,没有了声音和画面,他马上就会崩溃了—他心中安全感依赖的规律被破坏了,这让他很生气。

所以父母会发现,孩子常常会因为穿衣服的顺序错了、玩具摆放的位置被改变了这种小事大发脾气。让3岁孩子情绪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生活有规律、让他有充分的安全感。养成规律的生活,引导并尊重孩子对自己生活做一些安排,允许孩子“发号施令”,不但能让他情绪更稳定,而且还能一举两得地帮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③4岁孩子发脾气:争取权利。应对方法:适当放权。

4岁孩子发脾气,源于他们想要争取更多权利。比如你告诉他要吃完蔬菜才能吃蛋糕,他不仅不吃还故意和你对着干,瞬间让你怒气爆棚!这个时候,不如给他点权力。比如你跟他说,你自己决定要吃多少吧。小孩也许会说,就吃一口!这时一定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跟孩子协商更多的解决方案。如,吃十口怎么样?要是孩子依然坚持就吃一口,也不要陷入权力之争。你可以试着这样和他说,你可以自己决定吃几口,但吃完蔬菜才能吃蛋糕是妈妈定下的规则,不可以改变。这种陈述事实而不去指责的说话方式,是父母们这个阶段需要练习的技巧。说事实比指责孩子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每次权力之争都是考验父母心力的时刻,不强迫孩子而赢得他合作的办法,才是能长久使用的好办法。

④5岁孩子发脾气:自尊心。

5岁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开始萌芽。他非常渴望被关注,很想什么都做得很好。这个阶段,让他大发脾气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学习吃力,或者做错了事情。因为太着急做好,所以学习一旦遇到了挫折,就很容易发脾气。做错事情,怕承认了错误自己就不再是个好孩子,也会在大人询问责备的时候大发脾气。

对待5岁的孩子,尽量少批评是个不错的原则。比如打碎东西,问问他应该怎么办,比说“你为什么总是不小心”“是谁干的”要好很多。5岁孩子,心里是非常有数的,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他心里拎得可清了。要是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让他们觉得超出自己的能力,他们就会用发脾气来反抗。

对待孩子发脾气,每个年龄段适用的方法都不一样。只有用对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

适当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6

维生素B6缺乏会导致孩子变得脾气暴躁,爱发脾气。如果孩子维生素B6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兴奋不安、反射亢进和周围神经炎,还可导致头痛、脾气急躁、困倦、易激动,甚者可出现精神抑郁。因此,父母要多为孩子补充维生素B6。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B6含量较多,其中白肉(如鸡肉、鱼肉)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豆类和蛋黄等,部分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也比较多。

父母平时要让孩子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零食多喝水,这样能够提升孩子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缓解爱发脾气的症状。

男孩被别的孩子打了怎么办?

现在有很多“熊孩子”真的让人头疼。在游乐场里,有的孩子不是抢东西就是打人,他们的父母看了还得意地笑,丝毫不以为然。那么,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作为父母你会怎么办?你支持打回去吗?

最常见的几种处理方法是:①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②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③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就不要跟他人一般见识。④打回去。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做客《开讲啦》被问及这个问题时,她用了“肯定支持”四个字来回答。

在《开讲啦》节目里,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孙女刚去幼儿园被伤害的事例。

小女孩刚上幼儿园一个月就被一个喜欢她的小男孩抱起后扔下,磕在坚硬物体上导致头部肿胀。与普通家长不一样的是,她用专业知识告诉孙女怎么保护自己:“因为男孩女孩体力悬殊会导致被抱起的你挣脱不掉,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就用两只手拽对方耳朵,一拽一疼,他自然就把你放下了。”

为什么要打回去呢?李玫瑾教授说:“被欺负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别人,因为好玩。”

是的,大多数时候,仅仅是因为好玩,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为所欲为,把这个恶作剧一直延续,如果我们不打回去,他就不会有同理心和共情力,更不会因此而产生敬畏之心。

人一旦失去敬畏之心,往往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甚至于丧失底线。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只要孩子乖乖的,就不会遇到被人打的情况。但事实上,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自己不作恶容易,不被恶作,却很难。因此,父母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不伤害别人,但也不要被伤害到。

让孩子不伤害人但也不要被伤害

我们不鼓励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时,以武力解决问题。不要主动攻击他人,使他人受到伤害。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他自己奋力回击的时候,做父母的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尤其是发生在同龄孩子之间的攻击行为,特别是在幼儿园,如果是对方故意找茬,就要平等地还击回去。

既然已经教会了孩子善恶分明,那就要尊重他本能的情绪。为什么要求一个几岁的孩子去掩饰自己真实的情感呢?对别人的伤害要忍让,甚至要以德报怨,这会让孩子渐渐失去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恶判断。为什么很多孩子挨打了就只会蹲在墙角哭泣,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对他们情绪的否定、压抑造成的自卑。孩子受欺负了打回去,让伤害别人的人知道自己不可以随意伤害他人,其实就是一种本能。

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做一个勇敢而温暖的孩子,坚定地告诉他:“如果有人打你,就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回击。当然,回击别人要注意分寸,如果欺负停止了,回击也要停止,不要造成主动的攻击和伤害。”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只有在双方力量相当、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父母还要教孩子各种自我保护方式。比如,当遇到比自己年龄大、体格强的孩子时,还是要先学会自我保护。

首先,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大声地喊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对的!”

如果对方继续打或者抓住自己,按住对方的手,把对方的手从自己的身上剥离,并迅速离开,确保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对方继续追打或者场面不可控,立即寻求身边成年人的保护,可以是老师、家长,或者管理员,等等。不一定在每次有问题的时候都需要求助于外力,但要让孩子明白,当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时,老师和家长都是可以保护他们的力量。

告诉孩子,在任何场合,一定要有一些好朋友。真正容易被欺负的人,往往都是孤立的。只有融入了集体之中,才拥有了震慑危险的力量。

最重要的一点,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家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栖息的港湾,不管事情的结果如何,做父母的都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安慰和包容。

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遇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适当反击回去。遇到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换个策略想办法处理。

男孩的嫉妒心理如何引导?

嫉妒是人类正常情感中的一种,不仅大人有,孩子也会有。不过孩子的嫉妒和成年人又不一样,需要家长正确看待和引导,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心理。

理解孩子,正视他的嫉妒心

孩子的思想是很单纯的,之所以看到妈妈抱了一下别的宝宝就哭闹,是因为他以为妈妈不要自己了。类似这样的嫉妒所反映出来的不是道德败坏、品行低下,而是孩子对妈妈的爱,是一种本能。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责骂,而是要想办法正确引导。当孩子对于父母关心其他小弟弟、小妹妹多一些而表现出愤怒的时候,父母不要大声呵斥他,更不要说“你真是个坏孩子”“这么不懂事”这一类会伤害孩子的话,而应该温柔地告诉他:“弟弟妹妹还小,需要照顾,但是妈妈更爱你,只是现在要暂时请你当个小大人,等一会儿妈妈就来陪你玩,好吗?”明确告诉他在大人心中的分量并没有因为其他孩子而有所改变,并且要让他学会爱和照顾其他的孩子。

要把握分寸

尽管孩子的嫉妒并不是道德问题,但家长也不能因此就不重视甚至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如果家里来了小客人,父母对于他们的态度不要过于热络,不可为了尽地主之谊而有着明显的厚此薄彼。孩子也是很敏感的,尤其在对待父母关爱这一方面,有时候或许大人是无心的,但孩子却都放在了心上。在招呼小客人的同时,也要注意把自己的孩子包括在内。

要充分关心孩子

如果孩子频频有嫉妒情绪流露出来,这就是在提醒家长们该思考一下,是不是对孩子的关注和爱护太少了,以至于让孩子时常产生“爸妈是不是不爱我了”这样的错觉。对于小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就是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来源。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他们的失落感和不安感就会减少许多。

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优势

有时候嫉妒和羡慕仅仅只是一线之隔,当孩子看到别人有漂亮的裙子,想着“真是一条漂亮的裙子啊!如果我也有,那该多好啊!”,这就是羡慕;如果想的是“为什么她有这样的裙子,我却没有?我不管,我也要!”,这就变成嫉妒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在剪纸方面有天赋,比如身体的协调性很好等等,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能让别的孩子羡慕的地方。

正确利用孩子的嫉妒心

嫉妒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完全可以变成激励孩子的动力。因为有嫉妒心的孩子,说明他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看到别的孩子比自己好,心里一定会有股不服气的劲儿。家长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数落他,说“你真没用”“你看看谁谁,比你强多了”这一类的话,也许大人的本意是想刺激孩子更加努力,但这种措辞很明显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做的是应该鼓励孩子积极进取,与小朋友们良性竞争,告诉他只要尽力付出了就已经收获了成功,就是好孩子。要时刻对孩子说“你行的,要相信自己有潜力”,而不是一味地泼冷水。只有这样,孩子的负面情绪才能够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不要将嫉妒变成伤害行为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抢过其他孩子的玩具,只是因为自己没有,结果害得别的孩子一直哭。小孩子自制力不强,心里怎么想很容易就怎么做。这个时候父母亲不能粗暴地打骂孩子,而应该耐心的和他讲道理,问他“如果今天是别的小朋友抢你的玩具,你会不会感到很难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他明白自己的不对之处。同时趁机教育孩子要知错能改,勇于承认错误,让他向对方道歉。孩子道歉后,家长也不要忘了表扬孩子,让他知道认错并不丢人,而是很正确的行为。

抑制不住的好奇心——男孩总是乱摸乱撞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别乱碰!当自己成为父母,这句话通常又变成了自己的口头禅,当然是对自己的孩子说的。很多孩子拥有极强的好奇心,遇到的东西都要上去摸一摸、碰一碰。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为何电话会说话?”“汽车为什么会跑?”“水里为什么有鱼?”“玩具能不能放水里?”

孩子总是喜欢乱摸乱碰,确实让很多父母头疼。但是,孩子爱动,肯定有爱动的原因,到了爱摸爱动的年龄你不让他摸也不让他动,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孩子动手能力的高低与脑前额叶发育息息相关。脑前额叶支配对情绪的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能力、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这一控制系统的发展主要依靠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包括尝试和犯错的经验。换言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能有助于脑前额叶的发育,让孩子更易于适应社会。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时候,想摸东西是很正常的。父母不应该为孩子的正常行为而惩罚他们,惩罚很有可能给他们造成怀疑和耻辱感,而不是健康的自我价值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允许孩子摸他们想模的任何东西,父母应该想办法教给孩子可以摸什么和不可以摸什么。

直接制定规则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行动胜过语言。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触摸某样东西,就要坚决地告诉孩子不要摸。当孩子再去摸时,要立即让他离开那件物品,并给他看一个可以摸的东西。父母要让孩子看到如何去摸一个物品,而又不损坏物品或伤到孩子自己。比如:“我们可以闻一闻这些花,不要摘。”“饮水机下放好杯子就可以开水龙头了。”

积极引导孩子

孩子爱摸爱动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到底如何“摸”、如何“动”。3岁开始,孩子的动手能力会越来越突出。父母会发现孩子可以单独活动每一根手指或者是活动整只手,而不是像之前用拳头来握住蜡笔,使用拇指一侧和其他手指来拿东西,这种拿法已经类似于成年人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用手比划出一个正方形、圆形或者自由涂鸦。孩子对自己所能用的工具,如剪刀、纸张感兴趣;同时也对材料,如黏土、颜料、蜡笔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孩子们现在所拥有的技能就是用手来操作这些对象,并尝试着用这些对象来完成其他事情。以下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堆积木、简单的智力拼图、用蜡笔或粉笔着色、用沙堆城堡、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中、给芭比娃娃穿脱衣服等。

4岁大的孩子双手协调能力基本都发育完全了。因此,他们能照顾好自己。现在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刷牙、穿衣服了,他们甚至还能自己系鞋带。

5岁大的孩子对手的操控性越来越娴熟,手工艺品在他手中也越来越活灵活现并让他兴奋不已。这时他最喜欢的活动如下:书写和绘图,一手拿纸张,另一只手拿铅笔或蜡笔,临摹几何图案,如星星或钻石;棋牌游戏;用刷子或手指来画水彩画;黏土造型;剪纸;搭建结构复杂的积木。

伤心欲绝的幼儿园之旅,如何应对?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孩子上学也正是如此。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父母应该都会遇到孩子紧紧抱着自己不放手的情况。孩子哭得如此伤心,让很多爸爸妈妈都心碎。但是孩子必须要上学了,不能不去,自己虽然舍不得,却不得不让他去。父母的心情如此矛盾,有时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如果父母提前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孩子就会变得很听话。

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

父母要对孩子进行一些心理引导,做一些好的心理暗示,应当跟孩子说一下幼儿园的老师会很好,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幼儿园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他们就不会从内心感到害怕了。父母也可以先带领孩子去幼儿园体验一下,让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在幼儿园玩儿上一会儿,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不会觉得幼儿园很陌生。入园时,他们会觉得之前去过就不再感到害怕了。而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入园之前对孩子进行一些幼儿园讲解,甚至可以让一些比孩子稍微大一点的上过幼儿园的小朋友给孩子进行讲解,这样的话会更有效。

加强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当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就处于一个独立的环境了,需要加强自身的能力,比如生活作息的能力,中午要午休,不能让孩子产生一种“我比别人差”的想法,所以父母要在这方面好好引导孩子。

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

许多的小朋友在家里经常要父母抱着哄着才能睡觉,一旦到了幼儿园,老师是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照顾到的,这个时候孩子如果特别想妈妈,就可能睡不着了,所以一定要培育孩子的独立入睡能力。这一点需要在入园之前就做好,平时让孩子独立在屋子里睡觉,给孩子一个玩具,陪他睡觉也可以。

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一个不说话的孩子在幼儿园是无法好好学习的。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和朋友之间相互玩耍,这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开始,父母需要多教导孩子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儿,这样便于建立深厚的友谊。

抢夺别人的玩具,还有理了?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爱抢别人的玩具,就想着孩子肯定是喜欢那个玩具,回头也给孩子买一个,结果发现,他拿到新玩具后,玩一会儿就扔一边了,看到别人的玩具还是照旧抢夺。难道孩子真的这么喜新厌旧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孩子喜欢抢夺别人的玩具呢?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新鲜感。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看到别人手里拿着玩具,肯定会觉得既新鲜又好玩,从而忍不住想要自己拥有。孩子们应该都没有产生过要“抢夺”的念头,只不过因为实在太喜欢了,所以行为上表现得有些过激而已。

②好奇心。孩子们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对所有事物都是一无所知的,所以,等他们出生之后,必然需要不断地认识周围的新鲜事物。可想而知,在新鲜事物的诱惑下,他们的好奇心也必然会被逐渐激发起来。而别人手里的东西,因为起初只能远远观望,并不能亲手摸到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当然也会神秘感倍增。结果,为了一探究竟,他们便会忍不住想要“拿”过来仔细考究考究。但是,有些孩子又不懂得如何与对方友好协商,从而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把东西给自己,所以最终可能就变成抢了。

③占有欲。当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萌发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而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可能是有区别的。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才会对任何东西都想拿就拿,根本无所顾忌。也就是说,很多喜欢抢别人东西的孩子,占有欲也是非常强烈的。

孩子喜欢抢东西,不能说他们本质就有多坏,他们所有怪异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身为父母的我们都知道,抢东西是不对的,不管孩子有怎样的初衷,我们都应该在第一时间纠正他们的这种行为。父母一定要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不受欢迎的行为。

正确引导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就会主动帮孩子选“自己认为他会喜欢”的玩具,让孩子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其实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商城让他自己选择,这会大大增加他的自主性与兴趣。让孩子玩腻了再考虑换玩具。父母往往担心一个玩具不够孩子玩,所以孩子身边的玩具越来越多。其实玩具多了反而不能吸引孩子产生更大的兴趣。父母不妨陪着孩子一起玩,教他怎么去玩,当一种玩具玩出多种花样时,再考虑换玩具。

每个孩子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即使他玩过的玩具在其他小朋友手里,他也会不自觉地去抢,总是觉得别人手里的东西才是好的。当孩子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父母应该在一旁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玩儿。告诉他:“你可以玩儿别人的玩具,但是不能抢,我们可以交换着玩儿,可以一起分享。”并积极鼓励孩子去这么做,并不断地去赞美,让孩子渐渐喜欢上与人一起分享,从而不再去抢夺其他孩子的玩具。当孩子抢玩具时,父母切不可说:“快还给别人,妈妈回去给你买。”一旦这种承诺不能兑现,父母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不利于“抢玩具”行为的纠正。孩子只有在父母的指导下才会培养出良好的社会行为。

教会孩子同理心

教会孩子同理心很简单,在和孩子玩得正尽兴的时候,突然抢走他的玩具,并趁机让他明白,他的玩具被抢了他会不高兴,而他抢了别人的东西别人肯定也会不高兴。当孩子切身体会到被抢的负面情绪之后,他才有可能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确立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规范的行为准则,孩子在日后的人际交往方面才不会出错。尤其是爱抢别人东西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规范他们的行为。要告诉孩子不可以随便抢别人的东西,如果真的喜欢,可以和对方商量。如果单纯的说教不起作用,可以和孩子做好约定,如果他抢了别人的一样东西,那他也将被没收一个玩具,并付诸实施。如此,孩子的规则感将越来越强烈,以后也就不会再抢别人的东西了。

最好的教育时机在第一次

当孩子第一次抢别人的玩具的时候,父母就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将他们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同时也能够防止孩子在多次重复这种行为之后,养成根深蒂固的坏习惯。

总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何时,只要你发现孩子出现任何不良的行为时,都要给予重视,并及时纠正,千万不要等孩子的这些行为持续恶化,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后悔莫及。

孩子爱顶嘴——未必是坏毛病

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爱和自己“过不去”了,父母无论说什么,孩子都要顶嘴一两句,孩子的这种行为让自己生气,然后情况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父母越生气孩子越顶嘴,孩子一顶嘴父母更生气……

其实孩子爱顶嘴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并不像父母想的“孩子开始不乖了”,而是因为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独立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了,不再凡事都以父母的意见为准,因此当父母说什么的时候,孩子马上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意见。有教育专家表示,顶嘴能刺激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促进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爱顶嘴的孩子教育好了,一定会大有出息。如果爸妈给孩子安排做什么事情,孩子总是说好、可以,那父母才要重视呢。当然如果孩子是在故意胡搅蛮缠,父母也不能纵容。

所以当父母们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定不要着急上火。孩子逐渐长大,如果父母总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遇到问题时,也不愿再向家长敞开心扉了。父母先耐心听听孩子怎么说很重要。把话语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的重视和尊重的态度,也比较容易让孩子改变主意。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以后长大了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会明白好好沟通、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孩子爱顶嘴,也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比如说孩子犯了错,已经意识到了错误,但父母仍长篇大论的说教;或是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却要孩子做到,孩子自然会不服气;或是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发生这些情况时,父母一定要自我反省。比如很多父母要求孩子学习这学习那,往往是因为自己喜欢但未曾实现的理想,就想要孩子去实现。其实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孩子感兴趣的,学起来也不吃力。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要如何做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父母不要阻止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孩子一说话,父母就说“你给我闭嘴”“你不要说了”“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变得更糟糕,孩子会把自己的想法埋在心里,“反正你也不让我说,那我就什么都不说好了”。

当然,孩子顶嘴也不能任由他们去,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就很难改正了。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说话和解释的机会,让孩子先说。如果孩子做错事了,父母不要急着训斥孩子,把话语权先给孩子。父母听完孩子的想法,也许就理解孩子的行为了,也就不会生气和训斥孩子了。而且先让孩子把话说完,能避免他们在父母说话的时候再顶嘴。

减少溺爱举动

如果是因为溺爱造成孩子顶嘴,只能从根上开始治。只有把对孩子溺爱的氛围驱除了,顶嘴现象才能减少。最好是全家统一思想,如果孩子明显是不讲道理的顶嘴胡闹,大家都不要理他,孤立他,让他承受后果。当他变得讲道理听话时,再用鼓励的言行强化他的转变。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父母应该在平时就要求孩子这样做:自己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要等别人说完之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如果孩子养成了尊重他人的习惯,也就不会和父母顶嘴了。

适当鼓励孩子“顶嘴”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是不允许孩子和自己顶嘴的。由于固有的“大家长制”的传统思想的存在,很多父母认为他们要有家庭生活中的绝对地位,容不得孩子向这种权威发出丝毫挑战。他们的口头禅是“现在都管不了他,那以后他不得反了天?”在这种思想作祟下,他们把孩子不和自己顶嘴,作为成功的教育。其实这是不对的,试想,一个和父母都不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孩子,以后如何应对各种咄咄逼人的状况?顶嘴的孩子大多是有主意或者任性的孩子,他们是出于坚持自己看法或是效仿别的小朋友和父母顶嘴,父母应该仔细辨别、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苛责,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适当鼓励孩子“顶嘴”,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果父母能坚持这么做,相信孩子一定会改正顶嘴的坏习惯,并且能提高孩子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亲子关系也能更加和谐。

网瘾男孩怎么管教?

网络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是伴随着网络出现的各种线上游戏却让男孩的父母操碎了心。男孩有“网瘾”,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他的精神状态。但是如果父母管教不恰当,可能造成男孩的叛逆心理。

理解男孩,耐心引导

很多时候,成年人对于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和电子产品也是很难自控的,因此父母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这是不是都是孩子的错呢?很多迷恋网络的男孩其实是在网络中满足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心理需要,被家长、老师过分控制、否定、责罚的男孩会在网络游戏中享受到指挥千军万马的控制感、自我价值感。而在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缺乏沟通、在学校也朋友不多的孤独的孩子,会在网络聊天中去满足交往的需要。孩子的心理需求如同洪水,仅仅“筑堤”是不解决真正问题的,还是要靠“疏浚”来引导,而引导需要从沟通开始。

父母应该和男孩多聊聊网络,有助于获得孩子的信任,成为孩子的“大朋友”,也有助于以此为契机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地了解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孩子。平等的交流会让孩子觉得更轻松,也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自己的意见。

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一个家庭的健全和温馨程度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健全温馨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不容易产生偏激心理,从而出现“网瘾”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适时的管控

当父母遇到太过“顽固”的孩子,适当的管控还是有必要的。对孩子上网必须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对孩子要实行限时上网,并有目的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父母可以把电脑放在看得见的地方,不要放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放在客厅里,这样随时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父母不能随时跟在孩子身边时,可以通过软件对家中的电脑进行管控,设置网络的禁用时间,过滤掉不想让孩子浏览的不良网站,通过这些方式,也可以帮助孩子健康上网。

带领男孩认识更新奇的世界

很多孩子依赖网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长期待在家中,他们缺乏陪伴,也不愿意自己出门,这个时候,唯有电脑可以给他们带来新鲜感。父母不妨抽出时间带孩子多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解得多了,选择多了,产生网瘾的机会就变少了。

男孩不愿意分享玩具就是自私吗?

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自私,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分享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而是后天习得的。在孩子3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太多引导和帮助,不要期待他们会分享。有时他们会显得非常大方,有时他们不想分享任何东西。在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手边可能需要多备几个孩子们都想要的玩具,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较小的孩子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其实,即便在孩子3岁以后,让他分享也不是很容易。父母们对分享兴致勃勃,一直鼓励孩子分享,好像不分享的孩子就很自私,就给自己丢脸了,可孩子此时对分享根本没有概念。如果孩子总是显得“自私”,不爱分享,极有可能是家长引导不当。

跟孩子解释分享的意思

父母们在跟孩子说分享时,往往根本不会跟孩子解释分享的意思。一味告诉孩子要分享,却不说分享是什么意思,孩子根本不懂,他们会把分享理解成“送”“给”,要把自己的玩具或喜欢的东西“给”别人了,换了成人也未必就很乐意,何况是孩子。或许他们不喜欢的东西,分享得很痛快,换成他们喜欢的,就怎么都不愿分享。只是因为他们没搞懂“分享”的意思。父母应该耐心跟孩子解释,“分享”只是一起玩,并不是要把他的玩具给别人,他的东西还是他的。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也可以不分享。这样孩子就明白了,让他分享就会变得简单。

不要强迫分享

分享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好品质,但是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分享对孩子来说还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分享会给他带来不舍、犹豫、酸楚、挣扎、忍耐、克制和坚持等复杂情绪,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却姗姗来迟。而且当看到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时,他还会担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在孩子学会分享之前,先要保护好他的物权意识,即“这东西是我的”。2岁多的孩子表现得十分自私,看到的东西都要据为己有,不要怪孩子,那是他们到了物权意识期。只有物权意识被充分尊重,他们对自己的物品才有安全感,才会从心底里明白“这东西是我的,即使我给别人玩一会儿,他还是要给我的”,这样他们才乐意分享。

不能威胁孩子

有的父母在孩子不愿意让别人玩儿玩具时会大声斥责:“都是因为你不愿意分享,看,现在没人跟你玩了吧!”父母在引导孩子分享时,要告诉孩子分享的乐趣。一辆小车,一个人玩可能没什么意思,要是两个小朋友一起玩,可以有各种玩法,会更加有意思,自己也不孤单。等玩过之后,那个小朋友很开心,自己也很开心,开心是双份的,这就是分享的乐趣。这样跟孩子讲了之后,再结合例子跟孩子说一说,孩子就会慢慢明白了,也不会排斥分享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