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自信励志/歪打正着的语言表达方式

歪打正着的语言表达方式

歪打正着法歪打正着的幽默指的是用荒唐的歪道理去解释或说明某些正常的提问。其幽默之处在于看似歪打,实却正着。一般要求最后一句的幽默回答与发问既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却又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常理。而且,幽默的效果是随着“歪理”成比例增长的,理越歪,幽默效果越佳。“牛皮最大的用途是什么?”“做皮衣。”“不对。”“用来吹。”“还是不对!牛皮最大的用途是把牛包起来。”我们普...

歪打正着法

歪打正着的幽默指的是用荒唐的歪道理去解释或说明某些正常的提问。其幽默之处在于看似歪打,实却正着。一般要求最后一句的幽默回答与发问既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却又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常理。而且,幽默的效果是随着“歪理”成比例增长的,理越歪,幽默效果越佳。

“牛皮最大的用途是什么?”

“做皮衣。”

“不对。”

“用来吹。”

“还是不对!牛皮最大的用途是把牛包起来。”

我们普通人的思维大都存在着一种定势,突然听到一种“奇谈歪理”,也算是一种令人愉悦新奇的心理体验。听的人不免眉开眼笑、精神不禁为之一振,于是就有了幽默的效果。

一老师在语法课上要求同学们举一个省略主语的短句。

丹丹被叫起来,思考一会儿答道:“不知道。”

老师很高兴地评价道:“很好,答得既正确又巧妙!”

丹丹这种歪打正着的回答,与提问者的本意截然相反,这种反差正是幽默的来源。以下这则幽默故事就是反用这种方法收到的奇效。

过去国外一剧场的女观众大多戴帽看剧,影响后面的观众。剧场老板苦思良久,最后贴出一张告示:本剧场特许老龄女士戴帽看剧。

从此以后该剧场不再有女士戴帽看剧。

女性天性爱美,特别忌讳“老”字,剧场老板利用女性这一弱点,故意“歪打”,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这一招很有意思。

幽默来自思维的睿智与灵活,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幽默之法,可以成为自己日常应变的手段。它既可以在笑声中融洽关系,更能够活跃气氛。健康的幽默是人际关系的兴奋剂,是现代人高素质高品位的一种表现。

平时我们在与人交谈说话时,要求同一概念的前提要一致,否则便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但是,如果把这种幽默方法用到人际交往当中,那将是一种绝妙的幽默技巧,而且“偷”得越离谱,幽默味就会越浓。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

“先生,请问到公安局怎么走?”

“这很容易,你到对门商店拿五条烟不付钱就走,不用10分钟就有车送你到公安局了!”

人家本来问的是如何正常地走到公安局,可回答却扯到了偷东西被人扭送公安局,显然这种回答违背了问话者的原意,但却运用了幽默的手法。

以上两例都是歪打正着法,即用似是而非的荒唐道理去解释某种正常现象的取乐方法。这种方法能产生奇巧怪谲的谐趣,让人开颜解颐。

答非所问也是一种歪打正着的方法。有时候,利用这种“答非所问”的方法也能造成新鲜的幽默效果。下面的一个对话就是对这种方法的一个典型应用。

一人问道:“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

幽默者答:“因为陆地上有猫。”

这种“答非所问”与“偷换概念”有相同点,但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偷换概念”重在“换”,需要有原来的东西和用来替换的东西两个因素,“偷换概念”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而“答非所问”重在站在一种新角度上回答,看似合理,其实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歪解,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逻辑上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上面例子中,“鱼生活在水里”当然不可能是因为“陆地上有猫”,这样说虽然能够产生幽默的效果,但并不符合逻辑。

歪打正着法虽然不合逻辑,可是这种技巧除了能够产生幽默效果外,有时候还能起到正面的说服效果。

有一个人生了病,亲戚朋友都来探望他。病人很恐惧地问大家:“我可能快死了,我很害怕,因为死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一个朋友连忙劝他:“放心吧,死后的日子很惬意。”

病人听后大吃一惊,急忙问朋友为什么这么说。

朋友解释道:“很简单,如果死后过得不好,死者自然都纷纷逃回阳间来了。现在看来,一个逃回来的都没有,可见那里不是过得很惬意吗?”

面对死亡,一般人都怀有一种恐惧感。上面例子中朋友对死亡的幽默解说虽然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歪理,可是能起到安慰病人的作用,减轻病人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使病人在剩余的日子里能够更好地享受活着的幸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