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时能够远离浮躁
如果那时能够远离浮躁
文□安心
我那个自以为信任的同窗同事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站了出来,证明我想跳槽的事实。后来我才从别的同学处得知,她有太多的东西不想让我知道,换句话说,不想让这个单位知道,而这些都是我离开后才知道的。在信息社会,太过迟钝是不太好,可是即便我提前知道了又能怎样呢?最终我不够职业的幻想和行为成就了一个职场的经典反面教材。
我最不愿意回忆的一段日子是我个人的滑铁卢。应该说,我自己要承担很大的责任,是我的不职业化导致那段路走得格外辛苦。这段回忆让我太过痛苦,正如这篇文章写起来居然中断了多次,修改了多次。
以前我把这段经历的失败全部归结为性格原因,其实性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见过很多拥有强势性格的成功人士,同时也不难发现很多温文尔雅、有着从容不迫气度的成功人士。很强、很直、很硬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很有力量,让我们体会到强者的气息;而看上去温和、没个性的,因为坚韧也有很强的力量。
然而人在江湖,在今天所说的职场,太过强调自己的性格如何如何往往是太过自我的表现。太过强调小我的自由,往往让我们失去大我的自由。或许我们该倡导多提职业化这个词。
绕了这么多,我还是找不到描述这段惨烈经历的入口,正如这段痛苦的回忆,对我来说,一直是既清晰又模糊,渐渐走远,却又随时都晃在眼前。
作为编制外员工,待在那个号称正在转企的老事业单位,也许从开始就注定了身份的尴尬和最后的结局。它长久以来拥有的惯性力量如此强大,以致在向市场化迈进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不伦不类,有心无力。
我做了温水里的青蛙
我所在的新部门只有我一个员工,自我进入后而设立,对一位在该单位兼职的某部门的副主任负责。由于他经常不来,对我的工作也很少直接过问,因此我直接向副总汇报工作的时候比较多。在漂亮地完成了几个大型活动之后,我的能力得到了单位上上下下的认可。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做事的地方,我只能做着低于自己能力的简单、重复性工作,耗尽青春。我没有参与到一个频频向我召唤的小团体当中,每日午饭后到附近商场闲逛成了我的主流生活。在这个人际关系极为复杂的地方,我的很多想法得到的都是领导鼓励性的微笑和遥遥无期的等待。
我知道,在这里我几乎积累不到什么资源,更不会为我的职业生涯增加什么含金量,随遇而安的性格和职业发展的理智开始打架。我的生活一向安逸,虽然不曾大富大贵,却从未被逼到不得不奋起的绝境。其实我并非一帆风顺,在市场化的道路上,了解了适者生存的竞争规则,内心的焦虑时时涌动。
自嘲是温水里青蛙的我曾在这段时间里给业内有着鼎鼎大名的单位投简历,并且成功应聘。但因为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并不是我想要的,指望将来调换工种似乎也有些奢侈,加上大单位管理体系严明,在原单位闲散惯了的我,犹豫之后决定放弃了。
在此期间,以我为主,和两个年轻同事做出一个课题,然而思想火花只能在我们三个人中间燃烧。其中一个志存高远的同事不声不响地辞职走了,到了业内赫赫有名的公司。她的离去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抱怨——职场最忌讳的东西
或许是因为对那个工作机会放弃之后的耿耿于怀,让我内心的平静再难维继。我虽然决定不走,心却已经走了。我知道我下不了决心,因为惰性的力量实在太强。
我有点恨铁不成钢地抱怨单位的体制,抱怨自己的性格,甚至还对我自认为信得过的大学同窗同事倾诉我的苦闷。
奉劝大家,如果你对工作实在不满意,请选择优雅而华丽地转身。众所周知,抱怨可谓职场大忌,抱怨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也会带给别人消极的东西。可惜那时我虽然懂得,却做得很差。
也许因为政治敏锐度实在很差,我对于招聘我进来的副总离开的消息浑然不知,对于他走后我的直属兼职领导不久辞职的事情认为与我无关。我以一种很奇特的身份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我刚愎自用地认为,以我的能力,只要我不选择离开,这里是不会让我走的。有时甚至也会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比如如果这家单位不要我了,求之不得,因为温水里的青蛙自己怎么跳得出来?
而此时,我参与单位一个重要项目的执行,这个项目是一个副总牵头做的,他也希望做出成绩,但其他部门阳奉阴违、互相推诿责任的配合导致最终的失败。在这件事情中,我作为主要执行人,在沟通各部门领导时遭遇的复杂和难堪让我进一步加剧了对这个单位的失望情绪。
辞职——成为噩梦的结局
写到这里,我觉得完整地用文字描述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尽管我一直力图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上描述整个事情。后面发生的事情虽然有些离奇和偶然,其中却蕴含着某些必然。
我的一个同学曾对我说,他总是细心揣摩领导甚至身边同事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我当时笑他是克格勃,活得太累。自诩是做业务不问政治的我信奉:我不琢磨别人,也没有太强的欲望挡别人的路,别人自然不会搭理我这种人。后来证明这也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或许这也是一种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如果你的朋友对你只有热心却缺乏足够的严谨,建议你和他只谈生活和理想。我就有这样一个好同学朋友,他帮我分析了此份工作的鸡肋,并且介绍我去见他的一个朋友——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而这个经理当下觉得我不错并且和我商谈薪水,但他之后却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自以为聪明地给我原单位一个“事妈”打电话了解我,这边我还没有决定去他公司工作,那边已经是我要跳槽的传言满天飞了。
而此时,我那个自以为信任的同窗同事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站了出来,证明我想跳槽的事实。其时正是她从这个单位跳槽两年后又回来,他老公来这个单位走马上任主任不久。后来我才从别的同学处得知,她有太多的东西不想让我知道。换句话说,不想让这个单位知道。而这些都是我离开后才知道的,在信息社会,太过迟钝是不太好,可是即便我提前知道了又能怎样呢?
最终我不够职业的幻想和行为成就了一个职场的经典反面教材。
如果你还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一点都不出人意料,后面是我辞职了。再后面是一封匿名信发给了上级单位和这个单位所有的领导以及一些员工,内容恰是我那同窗同事和他老公的问题。然后有同事打电话问是否系我所为。我心中默念:终于有高人出手了,这样一个地方,恐怖啊恐怖!如果早点离开就好了!
我相信身在江湖的人多少都有过相似的经历,那些看上去风平浪静的日常工作中,蕴含着多少暗流涌动的东西,让人不能掉以轻心。总结一下,那时自己的浮躁是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如果我能够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些问题就都不会发生。之后的半年里,我很难从痛苦的噩梦中逃脱出来,我像祥林嫂一样向朋友诉说我好傻,有时看电视剧莫名其妙地眼泪就出来了。我知道,我受了伤,需要时间慢慢恢复伤口的疼痛。
我也从此深刻懂得,理智对待职场中的人和事,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过宁静、单纯的生活,是一件多么值得珍惜的幸福之事啊。
这篇文章看了令人惊心。在国家单位待过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好比一张蛛网,把稚嫩的年轻人套在其中。人往往经过这样的历练,才知道怎么在外边说话做事。有人天性学不会,只好吃亏。
平静的非洲草原,每天都上演弱肉强食。不是世界残酷,是真实的生存故事。习惯就好了,不只是领导干部也要讲政治。
职场如战场,人心不可量;善不一定有善报,恶鬼常当道。能力越高,越要低调,沉默中冷静观察,该藏刀时须藏刀。前程未必一眼看穿,机遇或存于意想不到,用心做小事,远离浮躁!